回覆列表
  • 1 # Andy51888

    1. 青豆300克,用水泡著(配料表以外的水),泡一晩上

    2. 泡好的青豆挑出雜質和壞豆以及一些泡不開的豆子,淘洗乾淨

    3. 先調好醋水,1勺白醋放入碗中

    4. 加入5勺涼開水,調勻

    5. 將一半的青豆放入豆漿機中,加入1000ml的水。打磨成漿。(我分了兩次打,因為我的豆漿機濾網細所以不用再過濾,若是濾網粗的,一定要再過濾一遍,因為不過濾的話,做好的豆腐會很粗糙的)

    6. 倒出豆漿

    7. 撇去浮沫

    8. 下面開始煮豆漿

    9. 煮好的豆漿。(如果不做豆腐的話就可以喝了)掀開鍋蓋,自然冷卻5分鐘

    10. 掀去豆皮

    11. 在盒子裡鋪上紗布

    12. 下面放個盆,接水。上面放個有洞的架子。再放上鋪好紗布的盒子(11、12步要提前完成)

    13. 將醋水一點一點灑入豆漿裡,一邊灑一邊用大勺子快速地攪動,形成絮狀物

    14. 將豆花放入盒子裡

    15. 蓋紗布,用重物壓成型,定型30分鐘後就可以取出豆腐了

  • 2 # 有點餓了

    可以做,準備好黃豆,乾淨的紗網布

    將黃豆放冷水裡泡24小時,泡的時候黃豆會沉底,把浮起來的豆子扔了

    用榨汁機或其它能弄碎的裝置把泡好的豆子加水打磨,打磨時間久一些,這樣打的更細。

    用沙布把豆汁過濾一下,豆渣過濾掉,過濾下來的豆渣也可以炒了吃。

    過濾完了把豆漿放鍋裡煮,沸騰一會轉小火煮一會,過10分鐘左右開大火煮沸關火冷卻

    冷卻後放鹽滷沒鹽滷可以放醋都可以,是攪拌均勻,1斤豆漿用鹽滷10克加200克水混合,醋的話放2勺

    過15分鐘就有豆花出來了,把豆花放在細紗布裡包好放模子裡,上面壓點重物,不用模子也行,不過是成品豆腐沒形狀而已。

    很快就可以吃上香香的豆腐了

  • 3 # 手工大叔

    大家好,今天我把在家做豆腐,分享給大家。一,最好選擇新鮮的豆子〈一年內〉。二,選擇優質的水源。三,選用石磨磨出來的豆漿,一定要細唷!四,過濾環節把握好,緲細的白布最佳。五,鹹水濃度要稀釋後與豆漿慢慢的融合這樣做出來的豆腐才好。六,壓榨豆腐力度適中,成品豆腐品質才好。

  • 4 # 做個熊貓小糰子

    你好!我是熊貓小糰子,作為宜賓人,特別喜歡吃豆花和豆腐,向你介紹一下膽水豆腐的做法。

    1.黃豆用冷水浸泡4h

    2.清洗黃豆,去除雜質。

    3.黃豆打漿,喜歡吃辣椒的,可以在打漿時加點辣椒一起打。

    4.在黃豆漿下鍋前,鍋表面刷點菜油,倒漿,燒開。

    5.濾布把漿和豆渣分開。

    6.把漿倒到鍋中,暫時不要燒火,一邊膽水,一邊輕輕攪拌,慢慢的就有蛋白凝固,然後用筲箕過濾多餘的水。

    7.然後慢慢燒火,燒開,不要太久,不讓豆花比較老。

    8. 然後用濾布裝豆花,然後摺疊成方塊,用菜板壓,擠出多餘水分。

    9.我們一般是第一頓吃豆花,後面再吃煎豆腐。

  • 5 # 健康飲食天天吃

    豆腐可以在家做,步驟如下:

    1.黃豆泡發(時間為1個晚上)

    2.泡發的黃豆磨成漿。

    3.用紗布過濾豆漿

    3.濾好的漿倒入鍋中,開火熬煮

    4.煮好的漿內加入滷水靜置

    5.豆漿形成豆腐腦之後,在模具內墊一層棉布,倒入豆腐腦,然後把棉布包好。

    6.在模具上面壓比較重的東西,擠壓出水分。

    7.差不多壓一個小時就能食用。

  • 6 # 小辛美食日記

    做是可以做,但是確實麻煩

    1.豆腐的原料是豆子,可以是黃豆,也可以是豌豆,綠豆,黑豆等等其他的豆類,在原材料上儘量選擇飽滿圓潤,沒有蟲眼,沒有發黴,沒有雜質的豆子,然後清洗乾淨去掉豆殼。

    2.把洗乾淨的豆子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根據季節的不同,浸泡的時間也不同,冬天時間長一些需要4-5個小時,夏天時間相對短一些需要2.5-3個小時之間,浸泡的時間要注意,不能太長,時間太長會失去漿頭,豆腐就做不成了。然後根據各個豆子的比例,加水磨豆子變成生豆漿。以黃豆為例子,一般豆和水的比例在1:5或者1:6之間。

    3.接下來就是用特製的一種布袋將磨好的生豆漿裝好,並把袋口綁緊,開始用力的擠壓布袋,這個過程叫做榨漿,一般榨漿會進行兩次,在第一次榨漿完後開啟袋口,倒入一些清水進行第二次榨漿,這個過程主要就是用特製的布袋,這種特製的布袋會透出豆漿濾過豆渣。

    4.把榨漿榨出的生豆漿倒入鍋中大火煮沸,這個過程不要蓋上鍋蓋,在煮的時候還要撇去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泡沫,並且要時刻注意火候,不要讓豆漿沸騰後溢位鍋,一般將豆漿加熱到90-100攝氏度之後就可以了,時間太長或太短都不可以,會影響豆漿的質量。

    5.接下來的這個步驟比較重要,就是點豆腐了,這裡介紹的是用石膏作為凝固劑的點豆腐,把石膏粉用清水調成石膏漿,倒入剛煮好的豆漿中,在這個過程中還要用勺子輕輕的攪拌,讓石膏漿均勻的分佈在豆漿中,靜置幾分鐘之後,豆漿就會凝固成豆腐花。

    6.這時候就是我們平時吃的豆腐花,還不是最終的豆腐,在凝固成豆腐花的15分鐘之內,用勺子把豆腐花裝到事先準備好的包好布的做豆腐容器裡面,裝滿以後用布把豆腐花包起來,蓋上配套的壓板,約10-20分鐘之後就製成豆腐了,由於點豆腐的時候用的凝固劑是石膏,所以最終制成的也就是水豆腐。

  • 7 # 洪大美食

    大家好我是大洪。豆腐是一種中國的傳統美食食材。豆腐的營養價值高,容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雖然是飯桌上的簡單食材很受大家青睞。它富含大量的植物蛋白,氨基酸,豐富的鈣,所以平時常吃豆腐,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能有效防治骨質疏鬆。 豆腐還是一種寒涼性質的食物,可以清熱解毒。總之豆腐的營養價值和功效好多,做法不用說也是很多,又可以和其他很多食材搭配。那麼你會自己做豆腐嗎?想學習自己做嗎?那麼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自制豆腐的方法。學會了就可以在家裡自己做豆腐了。我今天用的食品級熟石膏粉做的,也可以用白醋,白醋的點漿比例標在了下面

    工具/原料:黃豆 (200g)食品級點豆腐熟石膏粉 (4-6g清水 (1600g)鍋 1小碗 1勺子 1製作豆腐磨具或(漏盆,漏籃子) 1

    方法/步驟

    1、把黃豆提前一晚用水浸泡好,一般浸泡8個小時左右,熱天浸泡時要記得換水。

    2、把泡好的黃豆和水(黃豆和水比例1:8)分幾次倒入豆漿機,使用豆漿機磨成豆漿。

    3、把磨好的豆漿透過濾布倒入鍋裡,擠壓出豆漿,把豆渣分出,(豆渣可以再做其他使用)然後收集剩下的豆漿,生豆漿就這樣準備好了。

    4、接著需要用鍋煮豆漿,煮豆漿時要記得多攪動,不然容易會糊鍋,煮時把豆漿漂浮的白沫撇出。

    5、在豆漿煮熟之前,準備小碗,把食品級熟石膏粉和水(比例1:2.5)迅速混合,快速攪拌成石膏漿。豆漿煮開後,再煮2分鐘,豆漿煮好後,待豆漿的溫度大約在92-96℃左右攪拌煮開的豆漿,同時把石膏漿水倒入豆漿中,蓋上鍋蓋靜候10分鐘,生成豆花。

    6、豆花倒入鋪好濾布的豆腐模具中(因為沒有模具就用洗菜的籃子做的模具,也是可以的),將紗布裹好濾水份,上面壓上重物,想吃嫩豆腐就早點拿出來,想吃老一點的就稍壓時間長一點。把濾布開啟後豆腐就做成了。

    注意事項:豆腐也可以用白醋點漿,白醋加的時候是一斤黃豆,用 50g白醋加 鹽3g, 水150g 摻好點漿。

  • 8 # 山西生活一家親

    做這道菜最好選擇質地比較硬的豆腐,挖豆腐動作要輕,不要把豆腐弄碎。

    煎豆腐要先煎有肉餡的一面,待定型後再煎其他幾面。

    食材清單:

    豆腐 2塊

    幹香菇 5塊

    梅花肉 100g

    生抽 1/2湯勺

    鹽 1/4湯勺

    砂糖 1/4湯勺

    胡椒粉 少許

    耗油 1湯勺

    清水 4湯勺

    水澱粉 2湯勺

    香油 少許

    蔥姜 適量

    紅椒 適量

    烹飪步驟:

    1.豆腐先用淡鹽水浸泡10分鐘,香菇提前泡發

    2.豬肉剁成餡,香菇洗淨切粒,姜磨成蓉,將肉餡、香菇粒、薑蓉和蔥花放入碗內,再調入生抽,鹽,糖和胡椒粉

    3.用筷子順時針方向,攪拌至發粘出膠,做成餡料備用

    4.準備兩個小碗,一個小碗放入生抽、耗油、砂糖、清水4湯勺調成料汁備用,另一小碗用少許玉米澱粉和適量清水調成水澱粉備用

    5.將豆腐切成8塊,用挖球器挖去中間的豆腐

    6.填入調好的肉餡

    7.鍋中放油燒熱,將填肉餡的豆腐面朝下,中火煎至表面金黃定型

    8.再翻面繼續煎另一面

    9.4個側面也稍微煎一下

    10.將煎好的豆腐放入砂鍋,倒入調好的料汁燒開

    11.加蓋轉小火煲5~10分鐘左右

    12.待湯汁收了大半時,再加入水澱粉勾芡,淋入少許香油,撒上蔥花紅椒碎即可

    13.看完想不想試試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啥好書推薦嗎?最好是看過的,談談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