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醬字匠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於其字型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新增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

  • 2 # 花世間

    第一,首先我們來了解下小篆是什麼。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由丞相李斯負責,在使用的大篆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小篆”這種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

    那麼,小篆到底是寫在哪裡流傳下來的呢?

    第一,寫在竹簡上

    1975年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11號墓,總共出土了秦簡1155枚,近4萬字。這些竹簡長23.1~27.8釐米,寬0.5~0.8釐米,內文為墨書秦篆,寫於戰國晚期及秦始皇時期。這批珍貴的竹簡被叫做《雲夢睡虎秦簡》,又稱《睡虎地秦簡》《雲夢秦簡》。

    秦簡絕大多數儲存完好,反映了篆書向隸書轉變的歷程。這是中國首次發現秦代竹簡,極大地彌補了秦史料的不足,有助於秦文化的深入研究。

    此後多地方發覺都有竹簡出土,比如《日書》在放馬灘1號秦墓竹簡、嶽山36號秦墓木牘、王家臺15號秦墓竹簡、周家臺30號秦墓竹簡、北京大學所藏秦簡中也有發現。

    第二,刻在石碑上

    秦代《嶧山碑》、《琅琊刻石》、《泰山刻石》這些傳說由丞相李斯書寫,為秦始皇記功頌德,寫了刻在石碑上以便流芳百世。

    李斯為秦始皇記功書寫的“刻石”還有《之罘刻石》、《會稽刻石》,都是統治者巡視疆域、立碑記功的紀念性文字。石碑文字和商周“金文”一樣,都是追求“永恆”、“不朽”的書法,鐫鑄在青銅上,或契刻在岩石上,稱為“金石”,對統治者的偉大功業有永恆紀念的意義。

    第三,印章

    古時候任免官吏都要用印章作憑證,官府釋出文告,往來公文,也要加蓋印章。秦以前,無論官,私印都稱“璽”,秦統一六國後,規定皇帝的印獨稱“璽”,臣民只稱“印”。

  • 3 # 書畫痴愛者

    秦朝宰相李斯統一了中國漢字,稱為小篆也是秦朝與漢朝早期官文,也就是現代人說的楷書,意思說小篆就是那個時代的楷書,那個時代還沒有紙張,多寫在竹簡上!

  • 4 # 秋月如眉

    小篆是秦朝統一後的產物,秦始皇推行“車同軌,書同文”。文字統一後,因為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政策,燒掉了除種樹、醫藥、占卜之類的其他書籍,所以秦代文學作品很少。如果有的話,那就是李斯寫的一些文章可以流傳於世,畢竟他是丞相,而別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所以秦代無文學。那麼小篆書寫的地方,不外乎這幾個方面:一、竹簡或木牘上,這是當時的文字載體;二、碑文石刻,那時候如果樹碑立傳的話,應該就是小篆;三、生活器皿或祭祀器具,時代的痕跡總會有所留存。

  • 5 # 睿為法律工作室

    我認為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的政策,由丞相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才逐漸被所取代。但由於其字型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又因為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新增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

    時期,諸侯割據, 各國的漢字出現了簡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況。滅六國後,下令以秦國的“小篆”作標準,統一全國文字。,又稱為“”,是小篆、大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稱為,故後人常把“篆文”專指小篆。

    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認讀方面的和困難,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型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 6 # 遙遠的天際

    小篆是寫在石頭上面的,它是一種獨特的書法,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值得我們每個人去了解,因為它所傳承的是一種十分特別,而又十分動人,又外加的一點古怪的文化。

  • 7 # 拂硯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於其字型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

    小篆寫在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可以隨意新增曲折。

    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法和認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的規範文字的產物。

    秦國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小篆書寫,主要在以下三個地方:

    1、竹簡或木牘上,這是當時的文字載體;

    2、碑文石刻,印章,都是小篆;

    3、生活器皿或祭祀器具,都會有所留存。

  • 8 # 水靈兒芳芳

    小篆此名無疑比甲骨文和金文歷史更悠久,因為甲骨文甚至是近代才發現的。

    首先說「篆」,為什麼要叫「篆」呢?「篆」即即於金石之上琱刻,所以理論上商周刻在龜甲獸骨的甲骨文是篆書,商周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是篆書(商篆、周篆),漢魏刻在石碑上的漢隸也是篆書,僅是不同時代的篆書而已。

    但是,篆書在西周以後走向了一個奇怪的發展,就是曲綫、弧綫越來越多。

  • 9 # 山地狐狸366

    小篆形成於秦朝。

    秦朝當時還沒有造紙術,所以,小篆書體應該是寫在:

    1.竹簡上。

    2.木簡上。

    3.絹上。

    4.“刻”石上。

  • 10 # 火的源

    最早的小篆刻在石頭上面。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實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其中,統一文字就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政策.統一後的字稱為小篆.此種書體上承東周時秦國器銘與刻石文字,會融各地書風而成,為中國第一次統一之字型,居書史轉變之關鍵.秦文是在"金文","籀文"(大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書體,故秦文又稱"秦篆",後人又用"小篆"稱之,以與"大篆"區別。

  • 11 # 寫下一個逗號的流年

    秦始皇統一六國(前221年)後,向全國頒佈的官定文字。當時,丞相李斯奏請統一文字,一方面廢除六國雜用的古文和區域性的繁字,一方面以秦國通用的籀文(傳為周宣王太史籀所作,屬大篆)為基礎,加以簡化改革,成為小篆。為了區別,前人稱籀篆為大篆,秦篆為小篆。

  • 12 # 長容書法教育

    篆是秦朝統一後的產物,秦始皇推行“車同軌,書同文”。文字統一後,因為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政策,燒掉了除種樹、醫藥、占卜之類的其他書籍,所以秦代文學作品很少。如果有的話,那就是李斯寫的一些文章可以流傳於世,畢竟他是丞相,而別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所以秦代無文學。那麼小篆書寫的地方,不外乎這幾個方面:一、竹簡或木牘上,這是當時的文字載體;二、碑文石刻,那時候如果樹碑立傳的話,應該就是小篆;三、生活器皿或祭祀器具,時代的痕跡總會有所留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為破四的馬拉松愛好者,如破突破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