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蓉飄一哥
-
2 # 可可的美食生活
可可是寧波人,靠近東海,我們這裡的海鮮非常多,頭牌當數雪菜大黃魚,是寧波的十大名菜之一。今天就來分享一個寧波的雪菜大黃魚的食譜,希望你能喜歡。
雪菜大湯黃魚是一道浙江寧波傳統名菜,也是寧波的十大名菜之一。大黃魚肉嫩味鮮少骨,雪裡蕻鹹菜,質地脆嫩鮮美,湯汁乳白濃醇,口味鮮鹹合一。以這兩種為主料燒製的雪菜大黃魚,具有魚肉嫩,菜香濃,清口鮮潔,營養豐富的特點,在寧波過年的雪菜大湯黃魚,絕對是宴客的壓軸菜。
小時候經常吃鹹菜燒黃魚,不論貧富,家家門上貼著黃魚膏,現在野生黃魚不大容易見到了,大湯黃魚是過年才吃的金貴食材,更別提黃魚膏了。當然,話說回來以前沒的吃的食物,現在有得吃了那更是不計其數。
今天我就為大家做一道雪菜大湯黃魚吧,做法很簡單,但也有小訣竅哦。
主料:黃魚1條(350克),雪菜100克,冬筍半顆(80克)
輔料:小蔥2根,姜3片,油100毫升(實際用50-60毫升),鹽適量,料酒15毫升
配料
準備一壺滾水。雪菜切末(最好用菜梗,我偷懶超市買的袋裝雪菜,味道也很不錯),薑切片切絲備用,小蔥切段
黃魚去鱗去腮去肚去鰭,打理乾淨洗淨瀝乾,用廚房紙把黃魚擦乾
在魚兩面身上劃三刀人字刀。
鍋燒熱,下比平時炒菜多的油(如果有豬油,加一大勺豬油會更香),晃動鍋子讓油布滿鍋邊,待油溫五成熱時劃
翻面煎另一面,兩面都煎得金黃,煎好後,如果覺得油太多可以倒出一點
倒入滾開水,再倒入一大勺料酒,加入薑片,加蓋大火煮5分鐘,湯汁呈奶白色。
開蓋加入蔥段、雪菜、筍絲,稍煮,加鹽適量調味,關火,盛出。
小貼士,各家雪菜鹹淡不均,先嚐味再酌量加鹽。使湯汁乳白的方法是加入熱開水。
-
3 # 小小巧媽
我家鄉有一種魚是非常好吃,而且在當地還有點名氣呢。它就是肉質鮮嫩,毫無腥味的麥溪鯉。
麥溪鯉可以說是我家鄉的一種特色魚。它的頭比較細,嘴也比較小,魚背凸隆,兩側有金線,滾身柔軟,腹圓身肥。它是在有溫泉泉眼,塘內深處有原始森林沉木堆積,毫無汙染的天然環境的中養大的。所以它的味道非常鮮美。
麥溪鯉生長環境獨特,所以跟普通鯉相比,它毫無泥腥味,並且非常肉嫩鮮美。它的做法,通常以清蒸為主。只需放些鹽,油,陳皮蒸出來也清香嫩滑,鮮甜美味,即使不放姜,蔥,香菜,酒也吃不出腥味。
-
4 # 盤龍城的資料帝
老家屬於湖北襄陽下面,十年前及小時候最喜歡吃的是老家野生的黑魚,有些地方也叫財魚,刺少特別好吃,不過我最喜歡吃的是家鄉的小鯽魚,那種正宗野生的,長15釐米左右的最好吃的,最喜歡我三嫂子做的這個魚,太好吃了,鯽魚配上醃製的生薑蒜,如果是夏天在配上最好吃的的香噴噴的五香菜(冬季那就用乾的了),每次回老家都吃的特別飽。
鯽魚找了網路上一個圖片,大小還合適,以後在回老家吃鯽魚一定也要像年輕人現在吃飯一樣,先拍照,嘿嘿哈哈,
在一個就是小時候自己親自用幾個竹子,蚊帳布做一個罾子,星期天就在堰塘搬罾子,裡面的餐條好多,回去搞點面混一下,用一點油炸一下,太好吃了,小時候的記憶了,
現在來武漢這麼多年了,武漢就是武昌魚了,毛主席有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還是小時候的東西最好吃,現在野生的越來越少了,希望大家重視環境保護,重新山清水秀。
-
5 # 涼村舊巷小少年
家鄉是湖北廣水的。因為我們那有水庫。池塘,小河溝也很多。所以小時候經常吃魚。各種各種各樣的魚。而且是純野生生長。味道好極了。很多魚現在外面都沒看到過。
1.鯽魚這都是純野生。小時候弄過一條最大的鯽魚是3斤,純野生。
2.武昌魚
3.黃顙魚
最大弄過一斤多的。發大水在水庫摸魚摸的
4.麻魚
肉嘟嘟的。肉很厚。味道還不錯
6.桂花魚
被他的魚鰭紮下很疼的
7.黑魚。我們喜歡剝皮去骨頭,肉當做瘦肉一樣吵著吃。這種魚很好釣,小時候掉到最大的13斤
8.翹嘴
肉質細膩。就是刺多,這種魚我們水庫特別多。又好釣。小時候經常一次釣個十幾斤
9.餐條
這種魚更多啦。一網下去密密麻麻都是。炸著好吃
10.小雜魚水塘裡特別多
11.針魚
身子圓圓的,曾經一段時間水庫裡很多. 現在看不到了
12.馬口魚以前河溝特別多。很好吃。現在看不到了,
13.刀鰍
和泥鰍有點像,現在也不多見了。
這些魚好多現在我們那沒有了。不知道朋友們那有沒有
-
6 # 滷味記
我從小在四川長大,四川的美食不用多說人人皆知,要說做魚那可是拿手好戲。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過水魚做法。
過水魚最早起源於重慶,重慶位於長江邊,地理條件非常適合魚類生長,而且重慶的氣候條件適合醃製各種酸菜,泡菜,榨菜等等。
當地居民就利用當地的特色材料相結合,做出了這道美味的河鮮,過水魚。
過水魚顧名思義,魚是在鍋裡用水煮熟的,然後掛汁水。四川話 說過一下,就有了過水魚這一名詞。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過水魚的具體做法和步驟。
主料,蒜米,老薑,泡姜米,泡椒沫,鹽,味精,雞精,白糖,胡椒,醋,水澱粉,蔥花。做法,將魚破肚,去鱗洗淨,背部斜刀切成斜口,便於入味。鍋內放入了適量的水。鍋內放入少量的姜蔥。料酒鹽,冷水將魚放入鍋中,小火燒開以後煮至8-10分鐘,不要翻動魚,以免魚肉煮爛。煮熟以後撈出備用。鍋內放入菜籽,油豬油混合使用依次放入姜米,蒜你,泡姜,泡椒小火慢慢炒,炒出香味。隨後加入適量的魚湯,放入雞精,味精,胡椒,白糖,糖要多一點,熬製兩分鐘加入水澱粉勾芡,最後加入香醋即可出鍋,澆在煮好的魚上面,撒上蔥花即可食用。做的菜主要是以糖醋荔枝味為主,如果如果不喜歡這個味道可以減少糖和醋的比例,做家常味,那樣也挺好吃。 -
7 # 衚衕一吃
我的家鄉不靠海,吃的都是內陸魚。平時吃的也就是這麼幾種,分享一下
1,泥鰍
泥鰍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魚,不好捉,記得小時候都是去大坑裡捉泥鰍,抓在手裡,一不小心就會被他給溜走了。捉來都是做泥鰍湯喝,味道比較鮮美。
2,草魚
草魚是以水草為食,生活在湖中,草魚的生長速度是比較迅速的,尤其是在夏季的季節,是非常快的。一般可以做水煮魚,紅燒魚。
3,鯰魚
鯰魚,比較肥嫩,吃起來很香,給人的感覺肉質比較鮮嫩,平時我們一般都是做成酸菜魚的,這樣也是比較可口美味。
-
8 # 花腰妹
你們家鄉有什麼好吃的魚?
捉稻花魚,重拾兒時的記憶。我的家鄉在大山深處,山谷底,上千畝連片水稻田裡,一排排金黃色的稻穗隨風舞動,豐收的喜悅爬上村民的眉梢。從高空俯瞰,碧綠的群山簇擁著金黃的稻田,像一條金色的綢帶在山谷間穿行。樸實的山裡人崇尚自然,遵循綠色、健康、低碳的生態種養殖!
開春時,人們在栽插綠油油的秧苗時,把活潑亂跳的鯉魚苗和鯽魚苗連同山裡人對收穫的憧憬一併放入了稻田,而廣袤的土地回贈給山民的永遠是豐厚優質的美味,如果說魚水是生死相依,那麼民土便是血脈相連了。稻花魚就是農家人在水稻田裡放養的魚,它以田裡的浮游生物、水草與稻花為食物,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蟲和雜草,又為水稻生長提供肥料,使水稻增產。
稻花魚生長緩慢,全程生態養殖,肉質非常鮮美,肉嫩骨酥。秋收時節,稻田裡的魚約1斤左右,這是農家人最幸福快樂的時候,男女老少便下田割稻捉魚,享受豐收帶來的喜悅。一時間,空氣中到處瀰漫著爽肌滌骨、沁人心脾的稻香,割谷的鐮刀聲、打穀的機器聲、捉魚的驚呼聲合著孩童們的歡笑聲在農田間融匯成一支美妙的豐收舞曲。
吃稻花魚,讓你一口就愛上。對於農家人來說,在享受稻田捉魚的樂趣外,吃稻花魚更是一種款待和享受。收谷時節也是吃稻花魚的最佳時節,每到這個季節,村裡的農家人像過年一樣,在家裡擺上幾桌,把在外面工作的家人和親戚朋友都邀請回來,只為了吃一口鮮美的稻花魚。
油炸稻花魚:這是農家人最直接最簡單的吃法,只除去魚的內臟,不用去魚鱗,洗乾淨後直接放入油鍋裡煎炸,直到魚刺變脆,便可出鍋。吃的時候只要一點點食鹽,魚肉的酥脆和鮮美能讓人慾罷不能、大呼過癮。
因為吃的主菜是稻花魚,所以還有蒸稻花魚、紅燒稻花魚、稻花魚燉豆腐、清湯稻花魚等。我最喜歡吃的就是清湯稻花魚,這是比較通俗簡單的做法,去除魚的內臟和魚鱗,加入蔥姜食鹽和山泉水煮熟就行,湯色是乳白色的,味道非常的鮮香,聽奶奶說,這道菜最適合產婦和身體虛弱的人吃,很是營養。
其實,在田野里長大的稻花魚,無論怎麼烹調都是誘人的菜餚。在我山明水秀、風輕雲淡的家鄉,稻花魚是大自然留給我們農家人的一份厚禮。朋友們,有機會來雲南我的家鄉看一看那沒有被汙染的天空和大地,來嘗一嘗那美味的稻花魚!(文圖均為作者原創)
-
9 # 伊春美食美客
我的家鄉是伊春市,這裡有源遠流長的湯旺河還有黑龍江,我們這的水產還是很豐富的,好吃的魚真是數不清吃不完。有著淡水資源豐富的水產資源,當然也就孕育了種類繁多的淡水魚。我們伊春燉魚也是風味獨特,聞名遐邇。就說燉魚吧,我們伊春有鯰魚燉茄子,鯉魚燉豆泡白菜粉條,鯽魚燉白蘿蔔絲,鰉魚燉土豆醬,燒魚唇、紅燒魚段等。我們伊春的嘉蔭縣城,每年一到開江季節,江魚就成為了江城人們招待客人的美味佳餚。好吃的魚有鯿花、七里浮子、鯰魚、嘎牙子、島子等,湯旺河裡有,柳根、細鱗魚、葫蘆籽、鯽魚等。伊春的魚真是太多了。
-
10 # 打小兒就愛吃炸雞
噴發味蕾快感——喯喯魚
咕嘟咕嘟直流口水~這就是喯喯魚啦!
來晚了還要排隊,真的是好火呀!
裝修也好有愛~
肉很嫩,沒有刺,入口有種麻酥酥,吃一口就停不下來!
除了魚還有其他的種類~
話不多說直接看選單(還有蘸料和加菜哦):
酸辣也超級好吃
最愛番茄鍋
快去看看你的城市有沒有喯喯魚~
【吉林省通化市】咱們大通化馬上就要有喯喯魚開業啦!
喯喯魚加盟為:長春市億品佰藝
-
11 # 鄉野網事
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國內江河縱橫交錯,魚類品種繁多,漁業資源豐富。我家鄉是南方的廣西,西江穿過家鄉,農村裡江河湖泊眾多,而且裡面非常多魚,小時候經常和夥伴摸魚抓蝦垂釣,玩得非常開心。
泥鰍。泥鰍在中國分部各地,南方分部較多,北方不常見。它是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魚類,富含優質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B1,煙酸,鐵、磷、鈣等,素有“天上的斑鳩,地下的泥鰍”和“水中人參”之稱。我們農村野生泥鰍非常多,童年最喜歡去抓泥鰍了,稻田裡面或者小水坑都有,抽乾水,挖泥鰍很過癮。
泥鰍我們一般有兩種做法。一是泥鰍豆腐煲,把豆腐切成小塊,除去泥鰍內臟並清洗乾淨。泥鰍先用鹽、薑絲、料酒醃製30分鐘,熱鍋加入油,放入泥鰍煎一下,再倒入砂鍋中,加入清水小火燜煮,快出鍋之前放入豆腐和蔥花。魚塘乳白,泥鰍鮮香,豆腐嫩滑,非常營養美味。長大後還是經常懷念小時候的味道。
第二種做法是油炸泥鰍,把抓回來的泥鰍先養活幾天,吐掉髒泥,把內臟去掉,再把泥鰍的粘液洗掉。裹上面粉,鍋裡熱油,把泥鰍油炸,吃起來很香,非常下酒。
回覆列表
你好,我們老家瀘州納溪的涼拌鯽魚好吃,特別是在夏天,我多年前在瀘州方山的一個鎮上的蒼蠅館子偷學一道涼拌鯽魚的做法,結合現在的一些食尚,做出一道特色涼拌鯽魚,麻辣清香,嫩滑可口,現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最新做法:
1.食材的選擇:野生鯽魚5條<3兩左右的最佳>,蔥薑蒜,小米椒,韭菜,香菜等。
2.調味品:複製醬油,鹽,紅油海椒,納溪護國陳醋,花椒麵,味精,白糖,木姜油<或木姜葉>,料酒。
3.食材的初加工:將鯽魚去鱗,魚鰓,內臟,去掉腹內黑模,沖洗乾淨,魚身兩面切花刀,便於入味。蔥薑蒜切成未,部分薑切片,蔥切成段,韭菜切成細顆粒狀,小米椒切成末,香菜切段。
4.鯽魚的醃製,將鯽魚放入盆中,加入蔥段,薑片,少許底鹽,料酒,抹勻醃製半小時,洗乾淨待用。
5.拌制:將鯽魚放入冷水灘鍋中,燒開後轉小火煮10分鐘,關火燜10分鐘,撈出裝盤。
6.調味汁:將複製醬油,紅油海椒,香油,少許鹽,蔥薑蒜末,小米椒末,白糖,醋,木姜油,味精倒入碗裡,攪拌均勻,淋在鯽魚身上,頭和尾不澆調味汁,使裝盤美觀,最後將韭菜末,香菜段,鋪在鯽魚身上。
特色:麻辣鮮香嫩爽
注意事項:魚要煮久了,儘量保持魚身的完整性,調味汁可根據自己口味進行新增,木姜油可以根據口味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