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別山鷹
-
2 # 小無視野
鰱魚,分為白鰱和花鰱,一般是在每年在農曆三月份投放,一年下來平均每條重量大約在一公斤左右,不過也要看魚塘的水深面積或水質等,還有你投放的肥飼料,餵養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首先得看天氣水溫:個人認為鰱魚的臨界水溫為16攝氏度,低於16攝氏度白鰱和花鰱九死一生,水溫在16~18攝氏度也是凶多吉少,就算有幸存活了,它們大得很慢,之後會因為食物缺乏消瘦死亡,最終存活率普遍不高,不建議急於求成,水溫在18攝氏度以上才能比較安全,是投放描的好時機。
2.投放魚苗的密度:一般我們這邊是每畝800尾,如果要求規格大每畝500尾,如果不以吃食魚為主,那就按定時的肥水,密度在1000尾每畝,當然管理技術還是很關鍵的。
3.鰱魚生活習性:鰱魚是中上層魚種,主要以浮游微生物腐屑類為攝食物件,不過他們也會隨著季節改變,它們對酸味魚餌糟食感興趣,鰱魚生性膽小,喜歡藏於肥水區域深暗安靜處。
4.飼料投放:混合餵養魚苗下塘前三天,每畝水面施肥300公斤,培育蚊蟲等天然餌料,魚苗下塘後幾天,每畝水面每天投豆漿二公斤或粉餅三公斤。以補充天然飼料不足,以後每三天施肥一次,每次每畝水面施肥腐熟堆肥150公斤,餵養一週後,池水中大型浮游生物,數量若不能滿足需求,除投餵精飼料之外,還要增加些浮萍或嫩草,堆放在池塘四周的潛水處,供部分草食性魚苗攝食。
-
3 # 農村娃冬瓜
除了高溫的夏季和冰凍的冬天,其他時間都可以放苗子。
如果池塘目前沒有魚,秋季降溫後放苗就很好,氣溫低,魚運輸過程中不容易受傷,成活率高。而且冬季多少生長一點兒,節約了時間,第二年捕撈時規格會大一些。
如果池塘裡還有待捕撈的魚,則可以在早春放苗子。
花鰱魚從放魚苗到成魚人工養殖(不加溫)需時兩年。
頭一年是魚種養殖,在飼料充足的條件下,1齡魚可重達0.8~ 1公斤。
第二年成魚養殖,可長至2-3KG。
花鰱魚的生長速度比鰱魚快,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體中,通常可見到10公斤以上的個體。適於在肥水池塘養殖。
-
4 # 農村大豐收666
鰱魚屬於四大家魚之一,一年四季都可以放養的,不受天氣等條件影響,下面讓我這個老農來說一下。
投放魚苗的時間要做好一定的規劃,投放鰱魚的時間段可以選擇四月份和十月份兩個季節,這兩個季節對於鰱魚的前期生長最有幫助,每次投放鰱魚的數量要逐漸的減少,並且控制好甲魚的雄雌比例,每畝投放鰱魚的數量可以控制在一千尾左右,也可以適當的進行不同物種的摻和投放,物種差異化的投放可以增加養殖池裡的氧份。
首先選擇好鰱魚苗,養殖戶挑選魚苗,要學會一看一摸,看的技巧是觀看白甲魚的體積和形狀,如果魚苗的體積勻稱,後背無明顯的托起痕跡就可以選擇入手,相反如果鰱魚的體積弱小,並且活動狀態比較的緩慢,就不要選擇入手了,這類白魚苗的身體體質相對來說不是特別的好,所以後期養殖起來也是比較的麻煩。
一般採用混養,因為這個階段魚類的習性逐漸顯示不同,對外界的環境要求也不同,根據各種魚類的習性和對水質的適應性不同進行搭配混養,不但給予各種魚類適宜的生長環境,同時也充分地發揮了水體的利用率和對食料較經濟的利用,水質對於養魚來說尤為重要,想要養好魚首先就要先養好水,如果我們的水質不夠好,鰱魚的養殖就會非常困難,而且就算我們成功養殖出來,鰱魚的品質也不是很好。
因此在我們養殖鰱魚的時候,對於水質的把控一定要掌握好,一般每隔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就要對魚塘進行一次大換水,在夏天的時候最好一個月換兩次。因為在夏天的時候水質變化的比較快,而且缺氧也比較嚴重,如果我們在水質變差之後還沒有進行更換,鰱魚就可能出現一定的損失。不過在冬天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適當地延長換水的時間,隔兩三個月換一次也沒有關係。
鰱魚第一年夏天長到一斤左右,第二年到了三四斤,第三年五六斤。養殖鰱魚收益還是很可觀的。
回覆列表
放養魚苗有冬放和春放兩種方式,冬季放養即魚池捕撈完成後,對原有魚池進行清理整修清毒工作完成後,隔一段時間再放養魚苗,這時氣溫較寒冷,魚苗進入了禁食期,放養魚苗是能安全越冬成活。另一種是開春後三月份開始放養魚苗,這時氣溫逐漸回升,水體溫度也在上升,如果魚苗規格比較大,長度在10釐米左右,也是放養後成活率比較好,但略差於冬放苗。
鰱魚又叫白鰱,它性活潑,善於跳躍,喜歡生活在溫暖肥沃的水體中,棲息在水體中、上層性魚類。由於鰓耙結構較密,主要以濾食浮游植物。在人工飼養的魚池中,它也吃餅渣、糠、糟和麩皮等人工餌料。鰱魚疾病較少,生長快。3一4寸的魚苗飼養一年後可長到0.5一1kg,在江、湖和水庫裡,最大個體可達15kg以上。
成魚養殖要遵循養魚八字法,即"水、種、餌、密、混、輪、防、管"八字精養法,水即水源和水質;種即飼養成魚所要求的各類大規格魚種;餌即施肥、投餌;密即合理密養;混即多品種、按比例混養;輪即輪捕輪放;防即防病、防逃、防盜、防毒和防泛塘;管即科學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構成魚產量的因素有:〈一〉放養密度。〈二〉成活率。〈三〉生長率。構成魚產量的這三條要素缺一不可,我們必須採取強化措施,使內外條件滿足魚類生長需要,發揮每個因素的增產能力。
俗話說:三分養,七分管。魚塘管理主要有以下幾項工作:
【1】經常巡塘,觀察魚的動態。一般堅持每天巡塘三次,早晨看魚浮頭輕重情況,確定投餌量。中午觀察魚吃料情況。晚上巡塘,並打撈殘渣。
【2】防治魚病。6一9月是魚類發病的季節,因此,要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定期進行藥物預防,發現魚病時,及時治療,減少損失。
【3】調節水質,保持水質肥度適中,溶氧豐富。一般精養魚池10一15天灌水一次,早春一個月灌水一次,每次加水深度15釐米左右。
【4】防止魚類缺氧或泛塘。魚塘內如果投餅施肥過多,或者放養密度過大,魚類易缺氧浮頭。特別是春末夏初,天陰多雨,高溫酷暑季節,要沒法增加水中溶氧量,防止魚浮頭。萬一浮頭嚴重,每畝用食鹽10kg兌水全塘潑灑;或魚浮靈每立方米10一20g溶解後全塘潑灑;用抽水機注入新水,開動增氧機增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