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叢中笑6603
-
2 # 靜夜思160519196
曹操的謀臣,如郭嘉,都勸說曹操把劉備宰了,但是曹操有自己的顧慮,他辛苦經營多年才把自己從宦官子弟的行列裡摘出來,取得了士人的認可和支援。如果殺了劉備,這名聲就臭了,名聲無價啊,這就跟品牌形象一樣,一有損害那就是花多少錢都無法彌補的。
-
3 # 西域火工頭陀
題主你好,我來回答。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拋卻江東、西涼、遼東等邊地英雄來看,在中原群雄中能配做曹操對手的人只有劉備,這樣一來不就明朗了。
-
4 # 劉坤忠120
劉備自戰黃巾以來,漂浮了十五年,還是兵不過三千,將不過關張。劉備三讓徐州,得到徐州人民的擁護和愛戴,雖然沒守住徐州,但得到了仁德的賢名。在198年末,劉備聯合曹操消滅呂布後,隨曹操到許昌覲見獻帝,獻帝以族譜認劉備為皇叔,此時劉備聲名鵲起,天下皆知。。。199年,曹操青梅煮酒,邀劉備對飲,曹操問劉備誰可稱得上當世英雄,劉備例舉了袁紹等當世諸侯,被曹操一一否決,曹操說當世英雄唯使君與操爾。在劉備疲於奔命,依附他人之時,曹操無疑是抬舉了劉備。但劉備胸有大志,百折不撓的精神無疑是當世不可多得的英雄豪傑,曹操名為漢室,實際上是凝聚自己的力量,以劉備皇叔的名氣,關張之勇武,與劉備攜手合作,對付天下其它諸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曹操集團主要謀士郭嘉、荀攸、賈詡等知劉備有英雄氣慨,日後不會屈居人下,會成為曹公大敵,勸曹操趁早殺了劉備。但曹操有自己的顧慮,劉備即是皇叔,又有賢名,無罪被殺,將失信於朝廷失信於天下。北有強敵袁紹,天下還有眾諸侯環立,能與劉備合作對付強敵更好,即使劉備不為所用,他勢力弱小,也翻不起大浪。主謀荀彧忠心為漢,肯定力保皇叔劉備。司馬懿一言不發,明哲保身。武將唯有夏侯惇有表決權,還是呂布臨死時期的那句話,大耳兒最無信義,我最不服氣。劉備在許昌覺察到危險所在,藉故討伐袁術前往徐州。開啟鐵籠憑鳥飛,放開金鎖走蛟龍。
-
5 # 華盛盾
曹操陣營,包括曹操對劉備的評價都是非常高的。
三國時,董承約劉備等立盟除掉曹操。劉備當時寄居曹操帳下。怕曹操懷疑,天天澆水種豆,韜光養晦。一天青梅初熟,曹操命人煮青梅酒邀劉備共飲。議論天下英雄,當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曹耳!”時,劉備大驚失色筷子都嚇掉了,假借迅雷掩過,以釋曹操疑心。還有一次是劉備襲取了荊州。當時曹操正在寫字,聽到來報。“手腳慌亂,投筆於地。”當時程昱道:“丞相在萬軍之中,矢石交攻之際,未嘗動心;今聞劉備得了荊州何故如此失驚?”曹操曰:“劉備,人中之龍也,平生未嘗得水,今得荊州是困龍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動心哉!”
曹操最心儀的謀臣郭嘉是這樣評論劉備三兄弟的: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在郭嘉看來劉備寬仁有度,得人死力。在聽說劉備不費吹灰之力得到徐州時,荀彧曾這樣評價劉備:“劉備表面上看像個仁義君子,但他大智若愚,大偽是忠,厲害啊!”程昱曾經對孫劉聯手有過一番評論:“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之敵也,權必資之以御我。”
東吳集團周瑜認為劉備不會甘心屈居他人之下:“劉備以梟雄之姿態,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呂布臨死前大罵劉備:“大耳兒,最無信義!”
劉備到底是仁義君子,還是世之梟雄,這個問題看來還要繼續爭論下去。
-
6 # 惟德是崇
曹操一方的人,對劉備的評價是有好多次的。僅在第十一回到第二十一回中,就有多次的評價。現擇要摘錄、簡評如下。
1、第十一回:“曹操看書,大罵:‘劉備何人,敢以書來勸我!且中間有譏諷之意!’”這是《三國演義》中,曹操一方的人第一次正面對劉備做出評價,當然也曹操本人對劉備的第一次評價。
顯然,這時的劉備,在曹操的心目中是沒有什麼地位的,“劉備何人”四字就是最好的證明。
2、第十六回:“荀彧入見曰:‘劉備,英雄也。今不早圖,後必為患。’操不答。彧出,郭嘉入。操曰:‘荀彧勸我殺玄德,當如何?’嘉曰:‘不可。主公興義兵,為百姓除暴,惟仗信義以招俊傑,猶懼其不來也;今玄德素有英雄之名,以窮困而來投,若殺之,是害賢也。天下智謀之士,聞而自疑,將裹足不前,主公誰與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安危之機,不可不察。’操大喜曰:‘君言正合吾心。’次日,即表薦玄德領豫州牧。程昱諫曰:‘劉備終不為人之下,不如早圖之。’操曰:‘方今正用英雄之時,不可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此郭奉孝與吾有同見也。’”在這段話中,無論是勸曹操殺劉備的荀彧、程昱,還是不主張殺劉備的郭嘉和曹操本人,都把劉備看成了“英雄”。
在這一點上,四個人的看法是高度一致的。這時,曹操一方的人已經對劉備特別看重了,都說他是“英雄”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這種視劉備為“英雄”的看法,和第十一回中曹操“劉備何人”的看法,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充分說明,曹操一方的人對劉備早已是另眼相看了。
但是,怕“英雄”的荀彧、程昱卻主張要把劉備及早處理掉,以絕後患;而想用“英雄”的曹操、郭嘉卻是要以容得下劉備這樣的“英雄”的做法,吸引更多的“英雄”到曹營中來。無疑,曹操和郭嘉的眼光是更遠大的。
3、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曹操問劉備誰是英雄時,劉備提到了袁術、袁紹、劉表、孫策、劉璋、張繡、張魯、韓遂等多人。曹操卻把這些人,從“英雄”中一一剔除。僅僅認為自己和劉備是真正的“英雄”:“操曰:‘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誰能當之?’操以手指玄德 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這是曹操第三次評價劉備,也是評價最高的一次。“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這是多麼高的評價。聽了曹操對自己這樣的評價,劉備能不吃驚嗎?所以,書中才有這樣的敘寫:
“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筯,不覺落於地下。”正是知道了曹操對自己的真實看法,劉備才要想辦法離開這裡。這一點,後來他成功地做到了。劉備以討伐袁術之名,離開了曹操。
4、第二十一回:“程昱曰:‘昔劉備為豫州牧時,某等請殺之,丞相不聽;今日又與之兵。——此放龍入海,縱虎歸山也。後欲治之,其可得乎?’”這是曹操讓劉備帶兵走後,程昱勸說曹操時說的話。
在這裡,程昱把劉備比喻為“龍”和“虎”,對劉備的評價不為不高。試想:“放龍如海,縱虎歸山”後的劉備,曹操還能容易治服嗎?所以,程昱才說:“後欲治之,其可得乎?”
總之,除了曹操第一次說“劉備何人”之外,曹操一方對劉備的評價還是蠻高的。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劉備確實是曹操的一大勁敵。
回覆列表
在這個問題上,曹操的評價是最高的。他安排同劉備一起喝酒,論天下大勢,評天下英雄,曹操說了一句,惟使君和操耳。
曹操是一個閱人無數的人,胸有謀略,視天下只有劉備和他自已為英雄,不是貶低自已,而是恰如其分的對劉備的評價。
曹操之所以這樣說,心中明白,將來與他曹操爭天下者,只有劉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