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橋之戰,清軍統帥僧格林沁並非蠢貨,而是根據20年前第一次鴉片戰爭對英軍取得的經驗,算計好英國步兵的射程和換彈速度,由蒙古騎兵帶隊衝鋒,清朝火槍兵和炮兵在後方進行火力掩護。蒙古騎兵最多損失20%,就能衝進英法聯軍的陣營,對其展開近距離屠殺。在19世紀,步槍的威力遠沒有現在強大,而且射速慢,射程近,精度低。傳統的騎兵部隊在近距離格鬥上還是具有很大優勢的。因此,僧格林沁的計劃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實際戰況呢?八里橋之戰開始後,按戰前部署,清軍騎兵發起反覆衝擊,離英法聯軍約1公里時,英法聯軍“開花”炮彈發言,炮彈內含上百枚鋼珠,蒙古騎兵紛紛中彈倒地。
騎兵沒有散,衝到距離聯軍300米內時,第二重阻擊開始,英法聯軍排槍開火。
清軍也開始射箭反擊,但弓箭有效射程不到100餘米,無法達到有效殺傷。
300米,按照騎兵速度需要30秒鐘,這是最致命的30秒鐘,當衝到敵軍陣地僅50餘米處時,清軍騎兵幾乎全部陣亡。
隨後敵軍陣地前移,炮彈開始拋射,形成火力包圍圈。清軍步兵傷亡慘重,主帥僧格林沁逃跑,清軍潰逃。
為什麼和計劃差這麼多?是僧格林沁計算錯誤了麼?
非也!
火槍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滑膛槍,另一類線膛槍。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國使用的步槍就屬於滑膛槍,槍管內沒有刻膛線,其射程近、換彈速度慢、準確率差,有效射程約200米,射速1分鐘3發。
清軍使用的鳥槍也屬於滑膛槍,發射頻率為2分鐘3發,有效射程120米左右。清軍還大量使用弓箭,有效射程僅為100米左右,射速快,但威力小——就算是三段射的近代軍隊,讓弓箭兵近身100米內都是恥辱。
八里橋戰役中,英法聯軍已經換上了線膛槍,英軍裝備的是恩菲爾德步槍,法軍使用的是米涅步槍,命中率有大幅度提高,有效射程能達到300米,最遠射程達800餘米,發射頻率提高到了1分鐘5發。
英法聯軍的火槍無論是在射程上、精度上還是射速上都大大超過了20年前,蒙古騎兵根本來不及衝到陣前就傷亡殆盡!
結論:武器的代差導致作戰計劃失敗,清軍的精銳就此耗費殆盡,隨後,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第二次鴉片戰爭清軍戰敗,慈禧,咸豐倉皇逃往避暑山莊,滿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部分滿清統治者痛定思痛,決定“師夷長技以制夷”,從而開始了“洋務運動”,迎來了迴光返照的同治中興。
八里橋之戰,清軍統帥僧格林沁並非蠢貨,而是根據20年前第一次鴉片戰爭對英軍取得的經驗,算計好英國步兵的射程和換彈速度,由蒙古騎兵帶隊衝鋒,清朝火槍兵和炮兵在後方進行火力掩護。蒙古騎兵最多損失20%,就能衝進英法聯軍的陣營,對其展開近距離屠殺。在19世紀,步槍的威力遠沒有現在強大,而且射速慢,射程近,精度低。傳統的騎兵部隊在近距離格鬥上還是具有很大優勢的。因此,僧格林沁的計劃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實際戰況呢?八里橋之戰開始後,按戰前部署,清軍騎兵發起反覆衝擊,離英法聯軍約1公里時,英法聯軍“開花”炮彈發言,炮彈內含上百枚鋼珠,蒙古騎兵紛紛中彈倒地。
騎兵沒有散,衝到距離聯軍300米內時,第二重阻擊開始,英法聯軍排槍開火。
清軍也開始射箭反擊,但弓箭有效射程不到100餘米,無法達到有效殺傷。
300米,按照騎兵速度需要30秒鐘,這是最致命的30秒鐘,當衝到敵軍陣地僅50餘米處時,清軍騎兵幾乎全部陣亡。
隨後敵軍陣地前移,炮彈開始拋射,形成火力包圍圈。清軍步兵傷亡慘重,主帥僧格林沁逃跑,清軍潰逃。
為什麼和計劃差這麼多?是僧格林沁計算錯誤了麼?
非也!
火槍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滑膛槍,另一類線膛槍。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國使用的步槍就屬於滑膛槍,槍管內沒有刻膛線,其射程近、換彈速度慢、準確率差,有效射程約200米,射速1分鐘3發。
清軍使用的鳥槍也屬於滑膛槍,發射頻率為2分鐘3發,有效射程120米左右。清軍還大量使用弓箭,有效射程僅為100米左右,射速快,但威力小——就算是三段射的近代軍隊,讓弓箭兵近身100米內都是恥辱。
八里橋戰役中,英法聯軍已經換上了線膛槍,英軍裝備的是恩菲爾德步槍,法軍使用的是米涅步槍,命中率有大幅度提高,有效射程能達到300米,最遠射程達800餘米,發射頻率提高到了1分鐘5發。
英法聯軍的火槍無論是在射程上、精度上還是射速上都大大超過了20年前,蒙古騎兵根本來不及衝到陣前就傷亡殆盡!
結論:武器的代差導致作戰計劃失敗,清軍的精銳就此耗費殆盡,隨後,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第二次鴉片戰爭清軍戰敗,慈禧,咸豐倉皇逃往避暑山莊,滿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部分滿清統治者痛定思痛,決定“師夷長技以制夷”,從而開始了“洋務運動”,迎來了迴光返照的同治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