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羽扇綸巾51080177

    因為他最弱,兵力不夠,戶口也不算多,而且蜀漢政權在蜀地並不得人心。人少,人才也就少,本地士族跟當權政府也非一條心,因為在蜀人眼裡他們是外來政權。人少,又弱,還不團結,只佔據地利也沒用啊。

  • 2 # 江雪寒

    自然因實力而亡。論版圖,“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

    論人口,“吳蜀不能居半”。孫劉兩家加一塊兒都頂不上曹魏,滅亡有何奇怪?要說奇怪,“(諸葛)亮政脩民理,威武外振。爰迄琬、禕,遵脩弗革,攝乎大國之間,以弱為強”,這才值得史家大書一筆。至於神馬窮兵黷武,神馬內部矛盾,都是正確或不正確的廢話。

    要說內訌,曹魏、孫吳兩家都禍及皇帝了,被廢的被廢,當街捅對穿的當街捅對穿,政治清洗一波連一波,這一比,也就蹦躂倆公知開開低調俱樂部的蜀漢簡直是小清新吶。要說窮兵黷武,諸葛亮用兵與三十年後蜀漢滅亡有個毛干係?姜維同志倒是被批判上千年,但此公連年北伐時,曹魏挺消停,司馬昭同志被逼得連派刺客這號下三濫主意都拿出來了。

    末了被鴿派批倒批臭,到沓中消停了一年多,於是曹魏從容佈置,人海一波流來了。

    三國志替孔明總結得挺好: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蜀漢對曹魏唯一的優勢,便在於帶隊的是“天下奇才”,奇才既隕,雖然蜀官皆天下英俊,但司馬記曹魏也是人才輩出,“智不出敵而力少於敵”,擱在姜維面前的只有倆選擇:北伐,找死;不北伐,等死。對於武人而言,敢死方可圖存,於是乎就醬紫了。

  • 3 # 薛白袍

    蜀漢非亡於地理,而是亡於人禍。

    『三國演義』寫過赤壁之戰,曹操軍隊未至,孫權手下的張昭等人已經極力在勸孫權投降了,所以才有後來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故事。

    而張昭等人一直和曹操方的人暗通款曲,在孫策統治時期,張昭就“每得北方士大夫書疏”,所以曹操以來以他為首的讀書人就張羅著讓孫權投降。

    那個年代的世家大族改換門庭和現在的人跳槽沒有什麼區別,而且,往往越跳級別越高,因為他們是地頭蛇,新的勢力進入當地,必須要依靠他們。

    西蜀劉禪集團更是有這毛病,但是,這事兒的根兒在他爸爸劉備哪兒。

    劉備率領荊州集團的軍人進入蜀地,軍政大權幾乎都在荊州集團手裡,這就和蜀地本地的大族有了天然的矛盾,而且這種矛盾還是不可調和的。

    劉備諸葛亮還能靠著自己強橫的手段來強行壓制,諸葛亮的數次北伐也是為了緩和國內的矛盾,把內部矛盾轉變成敵我矛盾。

    而且諸葛亮執法嚴正公平,贏得了蜀地本地人的尊重。

    諸葛亮去世時,劉禪嚴令不許人們去弔唁,但是,蜀地本地學者譙周得到諸葛亮去世的訊息後,連夜從家出發,在劉禪詔書之前趕到了前線軍中。

    譙周是蜀地大學問家,他一生都是諸葛亮的死忠粉。《三國志》作者陳壽就是出自他的門下,有一年譙周找諸葛亮去求職,一般求職者最少得穿的衣服整齊乾淨吧,但是這位譙周先生穿的破衣落鎖就來了,諸葛亮軍帳中的人看了忍不住的笑,譙周神色自若。

    事後有人請求處理當時發笑的人,諸葛亮一擺手說:我都是強忍住沒笑出來,何況他們。。

    後來鄧艾奇襲陰平,劉禪有好幾個選擇,或者入吳,投奔孫家,或者去南中七郡和曹魏軍隊打游擊,當然還可以據城死戰以待援軍,但是劉禪卻沒有那份據城死戰的勇氣了,所以他只想到了逃,但是,譙周卻三番五次的勸劉禪投降。

    因為譙周代表的是益州氏族的利益,劉禪投降了他們還能在新朝廷裡謀一份不錯的待遇。反正是死君王不死微臣的套路,和張昭他們謀算的是一樣。

    可惜劉禪不是孫權。

    他選了一條最保險的路,投降。

    所以蜀道難又如何,蜀地易守難攻又如何?人心散了,一切堅城巨寨就都成了紙老虎。

    陳壽很維護自己的老師說:劉氏無虞,周之謀也。

    不過關羽家被龐德之子滅門,後來鍾會被姜維策反,後來被鄧艾平定,大家殺來殺去往往是軍隊抄略數日乃定,這些大約也是拜譙周所賜吧。

    本來鄧艾奇襲陰平就是小規模的軍事行動,蜀漢堅持一下鄧艾也許就掛了,但是為了自己今後的富貴,譙周還是勸降了後主。

    此後譙周由於賣國有功先封陽城亭侯,後來又屢次升遷,晉朝成立後被封為散騎常侍。

    不過後世對譙老爺就沒那麼客氣了:

    自為天子而乞降請命,何恥之深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蜀漢後期僅有9萬軍隊了, 諸葛亮為何還主動進攻曹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