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518663222
-
2 # 孫博士侃歷史
言歸正傳。首先正史上,諸葛亮沒有給出過殺魏延的明確指示,相反,諸葛亮本身的命令,是有讓魏延繼承軍事大權的意思。而魏國的輿論也多認為魏延會是繼任者。所以魏延之死其實就是一場赤裸的政治鬥爭。諸葛亮沒有給出明確指示,是有三方面原因,第一他不是君主,沒法做託孤的事情;第二,他控制不了死後的情況,楊儀魏延不和是全蜀國都知道的事情,但諸葛亮也沒辦法調節;第三、諸葛亮可能也沒想到自己死那麼早。
那麼魏延的死對蜀國有多大影響呢?
利好的一面是使蜀國內部的政治派別減少了,政治意見統一了。蜀國主要以荊州派、東州派、益州派三種勢力為主,但諸葛亮死後,核心荊州派分化很嚴重,魏延的死,降低了荊州派徹底分崩離析的危險程度,因此從這一點來看,魏延的死是有一定益處的。這也是大多蜀中人士不站在魏延這一方的原因。
不好的一方面就很直接了,兩方面:第一、少了一個重要軍事人才;第二,少了一個可以制衡姜維的人。
-
3 # gaosheqin
劉備諸葛亮最大的錯誤,就是丟失了荊州。益州是心,荊州是肺,有心沒肺豈能活乎?魏延和馬謖的死,都是蜀國的重大損失,是加速蜀國滅亡的必然結果。魏延能文能武,是蜀國不可多得的良將。諸葛亮在用人識人上確實不如劉備。如果劉備不死,魏延必將被重用的。不僅如此,諸葛亮應該還有點用人唯親的意思,馬謖馬良襄陽宜城人,參軍楊儀也是襄陽人。所以,那個時候軍中都是講老鄉關係的。魏延雖有統帥之才,子午谷要五千兵馬都不給,而馬謖守街亭卻當於重任。
在諸葛亮死後,劉禪還穩坐蜀國江山三十多年。由此可見,如果魏延不死,馬謖不死,再有姜維這個將才一道保護蜀國,那有司馬懿快速滅亡蜀國的道理?如果魏延馬謖和姜維三人聯手,那說不定蜀國還真滅了魏國都有可能。
-
4 # 康夫大大
諸葛亮治軍的理念是最貼近現代軍事理念:在諸葛亮眼中,軍隊戰鬥力最關鍵是在士兵與基層指揮官的素質,所謂的大將反而作用並不大,魏延這樣武勇過人且經驗豐富的武將只要培養得法要多少有多少,只要蜀軍基層組織不破壞,蜀軍的戰鬥力就有保證;事實上從諸葛亮開始一直到蜀漢滅亡,蜀軍在戰場上從來都是以少敵眾且除了沓中與錦竹外也沒有蜀軍在戰場上落於下風的記錄,多一個魏延少一個魏延對蜀漢沒什麼影響,中期的鎮國三名將不說,後期的張翼廖化宗預等跟魏延相比,也就在遊戲裡面的數值會低一點
-
5 # 少林1392798186
杜絕魏延坐大反叛給蜀漢留禍根,但這次內鬥也削弱了蜀漢的戰鬥力,不得不轉改為守了。後姜維領兵雄風再起,然乏力迴天了,況且姜維不具孔明的威望。
-
6 # 劍風先生
魏延是三國曆史上當中死得最冤的一名將領,三國演義當中說,說是諸葛亮留有遺命要殺魏延,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魏延是在諸葛亮死後捲入了與楊儀的政治鬥爭,因鬥爭失敗而被殺,當然這裡面諸葛亮也有很大的責任。
諸葛亮明知道楊儀和魏延不和,卻沒有及早防範,最終引發了政治鬥爭,魏延被冤殺,對於蜀國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損失。
第一,蜀漢失去了一個獨當一面的大將。我們要知道,在蜀漢集團當中,魏延是僅次於五虎的一員高階將領。自從跟隨劉備之後,是屢建功勳。擔任漢中太守,擋住了來自曹操北方的壓力,可見魏延對蜀漢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如果魏延不死,蜀漢在軍事方面的人才,不至於出現斷層。
第二,諸葛亮和魏延死後,蜀漢的方針,從以攻為守變成了消極防禦。我們知道,諸葛亮在世的時候,蜀漢都是以攻為守的。諸葛亮去世之後,魏延也是積極主張進攻曹魏的。在魏延被楊儀殺害之後,蜀漢在軍事方面就變的保守起來。
以上是我能想到的兩個主要影響,如有不當之處,還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回覆列表
諸葛亮殺魏延產生的效果1⃣️穩定後漢政權,把軍事上的不穩定因素消除(魏延好奇險,諸葛亮太穩)2⃣️為學生薑維鋪一條坦途大路。3⃣️消除了後漢政治上分裂的風險,魏延和大多數官員關係都不算太好,尤其是楊儀(如果魏延又帶兵又參政後漢會陷入大危機)。其餘的沒有,後漢殘喘之地不大可能得天下。機率渺茫不可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