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魏延之死幕後有真兇是費禕

    先回答問題,在三國時期,魏延是為何被殺的,難道是諸葛亮心胸小嗎?我的回答是,魏延被殺和諸葛亮沒有太大關係,他死亡的幕後真兇是費禕。

    建興十二年三月諸葛亮進行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次北伐,同年八月,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臨終前召開了一個榻前會議,安排後事,遺令“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不從命,軍便自發”。

    從此魏延便走上了不歸路。

    在諸葛亮的遺令來看,令魏延斷後,姜維次之,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可是,“若延不從命,軍便自發”確實有點問題。我想,前半部分應該是諸葛亮的正常遺令,後半句“若延不從命,軍便自發”是在楊儀或者費禕提出如果魏延不聽從命令怎麼辦時,諸葛亮又加上去的。這個問題費禕提出的可能性更大。

    有人會說,這不是把魏延扔在那裡不管了嗎?其實,這不是諸葛亮的錯,這是諸葛亮的無奈。病來的突然,這仗已經沒法打了,而魏延是堅決的抗曹分子,諸葛亮的意思是採取釜底抽薪的辦法,大部隊都撤了,光剩魏延的那點人馬還打的什麼勁?只好跟著撤吧,所以沒有把魏延仍在那裡不管的意思。後面發生的事諸葛亮沒有想到,也跟諸葛亮沒有關係。

    魏延舉動反常。按照一般的常理,魏延不聽從命令也就罷了,選擇先撤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但魏延沿途把橋樑、棧道都燒了,這問題就大了,只這一條就是死罪。燒棧道這矛頭對的就不僅是楊儀了,而是包括楊儀在內的數萬蜀中將士。如果這個情報被司馬懿知道,就有可能給數萬蜀中將士造成滅頂之災。魏延的行為只能用發瘋來解釋,標準的腦殘行為。是什麼讓魏延失去了理智?僅僅是令他斷後的問題嗎?所以,傳達這一命令的費禕可疑。究竟他對魏延說了什麼?讓魏延如此的憤怒呢?我們來還原諸葛亮死亡前後的場景。

    諸葛亮臨終召楊儀、費禕交代後事說:我死後,魏延斷後,姜維次之,大軍退回漢中。楊儀問:如果魏延不聽命令怎麼辦?諸葛亮回答:若延不從命,軍便自發。

    楊儀派費禕向魏延傳達諸葛亮遺命。費禕到魏延營寨後,屏退眾人對魏延說:丞相已死,遺命撤軍。魏延問:後事怎樣安排?費禕:軍政大事都交待給楊儀了,令將軍斷後。魏延沉默不語。

    費禕:我當時就覺得丞相這種安排不妥,問:如果魏將軍不同意後撤怎麼辦?

    丞相回答:如果魏延不聽從命令,大軍就自己回來,不要管他。

    魏延大怒:丞相雖死,我今見在,怎麼能為一個人的死活耽誤天下大事呢?況且魏延何人,怎麼能為楊議作斷後將呢?

    費禕說:不如這樣吧,楊議是一個文官,軍事上的事他也不懂,我去勸勸他,讓他按將軍的意思辦,你看行不行?魏延說好,他如果聽從勸告,這事就算了,如果不聽,我滅了他。

    費禕回來對楊儀說:魏延果然如你所料不聽命令。

    楊儀說:他怎麼說的?費禕:魏將軍說你是文官,不懂軍事,叫你扶丞相靈柩回國,軍事上的事你就不要管了,他要繼續北伐。楊儀大怒:庸奴!這不是想造反嗎?

    費禕走後,魏延很快就後悔了,他感到這位老鄉說的話可能不靠譜。派人一探聽,果然大軍已準備後撤了。

    在《三國志》魏延傳中我們只看到他只說了一句話:“當為君還解楊長史,長史文吏,稀更軍事,必不違命也。”出門,弛馬而去,延尋悔,追之已不及也。他到底對魏延說了什麼,從魏延的激烈反應看,他一定說了一些不尋常的話,他的表現令人起疑。我們知道楊儀、魏延二人水火不容,二人在一起經常吵架,每到“延或舉刀擬儀,儀泣涕橫流”時,別人勸不下,他能勸下。為了更加說明問題,讓我們先來了解費禕這個人。

    一:費禕內心很強大。費禕年輕時和汝南許叔龍、南郡董允齊名,董允的父親董和不知道他們二人誰更優秀。時逢許靖喪子,董允和費禕想一同去赴喪。董允就向父親董和要車,董和就給了他一輛用鹿拉的車。這在當時有點掉面子,董允面有難色,費禕便先上了車。等到了喪所,諸葛亮等貴人都已經到了,所乘的車輛都很光鮮,董允神色很不自然,而費禕卻神色自若。給他們駕車的馬伕回來後,董和就問了他們二人的表現,對董允說:我常常疑惑你和費禕二人優劣未別,從今以後,我知道你們二人的優劣了。

    二:費禕很有才。費禕也確實有才,很能幹的。費禕經常出使吳國,孫權每次都用好酒招待他,看到他喝醉了,然後開始問以國事,並和他討論當世之務,為難他的問題一個接一個,費禕都以喝醉推辭,然而下來後,就孫權所問的問題,一一作答,沒有絲毫的遺漏。孫權很器重他,對費禕說:“君天下淑德,必當股肱蜀朝,恐不能數來也。”

    諸葛亮北住漢中開始北伐的時候,請費禕當了參軍。因每次出使東吳都能令諸葛亮等滿意,所以,他經常的出使吳國。建興八年,提拔為中護軍,後來又轉為司馬。

    三:費禕懂人心。魏延和長史楊儀不和,互相憎惡,二人在一起就吵,魏延就拔出刀來在楊儀面前比劃比劃,楊儀也是鼻子一把淚一把的。這時候,別人就勸不開了,只有費禕常常出入他們中間,能把他們二人勸開。所以,史書上說:終諸葛亮之世,魏延和楊儀能各盡其用,全是費禕匡救之力。

    魏延和楊儀吵架的時候,別人不能勸,但費禕能把他們勸開,這需要兩方面的條件:一是和二人關係要好。而是要懂一點心理學,要懂二人的心思。這樣勸架的時候才能說到點上,二人才會聽。從處理人際關係到鬥心眼,魏延和楊儀其實是和費禕有不小的差距的。

    另外,費禕和魏延關係特殊,他們是標準的河南老鄉。魏延在諸葛亮時代並沒有受到重用,相反有被諸葛亮打壓的嫌疑。他在蜀漢政權的高層人脈關係較差,沒有什麼朋友,費禕比較會做人,很懂人的心理,再加上老鄉關係,魏延對他比較信任,是拿他當哥們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只能是來自最親近、最信任人的背叛,而費禕正符合這個條件。

    在魏延被殺案中他沒有留下明顯的蛛絲馬跡,但楊儀的自殺,卻和他有直接的關係。楊儀在魏延被殺案後,受到了冷落,費禕去看楊儀,楊儀把費禕當哥們,向他訴苦、發牢騷。費禕回頭就向後主告密。於是把楊儀削職為民。楊儀被削職為民後臭毛病不改,牢騷照發,後主就派人去抓他,楊儀無奈選擇了自殺。

    這樣看費禕有賣友求榮行為,不是好人。

    接著說說費禕可疑,一是他有作案條件:他和二人最熟,也最為二人信任,他了解內情,和楊儀、魏延又是單線聯絡,便於做手腳。二是他有作案動機:魏延、楊儀死後,費禕在大臣中的排名嘩嘩上升,史書上說:蔣琬自漢中還涪,禕遷大將軍,錄尚書事,他是最大的受益者。

    綜上所述,魏延被殺,費禕是幕後真正的兇手。

  • 2 # 漫漫史話

    《三國演義》成書於後世,擁有上帝視角的羅灌水知道歷史上魏延的結局,故而一開始就把魏延設定為“反派”。於是就有了魏延反骨,魏延背主,魏延破壞諸葛亮七星續命等等一系列“標準反派”操作。

    看小說的說《三國演義》裡的魏延被諸葛亮幹掉了,沒問題。

    看歷史的說歷史上的魏延之死是自作孽不可活,也沒問題。

    有問題的是:有心人把這二者故意攪合在一起,偷換概念,炒作話題,欺騙路人。於是傳著傳著就有了“歷史上魏延是被諸葛亮害死的”這一驚世駭俗的論調,還吸引到一群無腦附庸。

    那麼上面的【有心人】指的是誰呢?

    明知真相卻故意栽贓帶節奏的:諸葛亮黑/無腦武將吹。

  • 3 # 嶽劍

    對於魏延之死,直接原因就是其本人和楊儀的長期不和,根本原因還是魏延自己高傲的性格使然,得罪當時蜀漢朝中很多同僚。與諸葛亮沒有什麼關係,所以不能說是諸葛亮心胸小。

    諸葛亮死後,將權力交給了楊儀。而楊儀和魏延之間有著非常深的恩怨。所以這也使得最後魏延被殺。魏延是一個非常有軍事才能的將領,勇猛過人。諸葛亮死後沒有任何人能夠壓制住魏延,使得魏延的野心越來越膨脹,變得目中無人,再加上和其他大臣之間的矛盾,所以為了解決掉魏延這樣一個心腹大患,才會選擇殺死魏延。

    魏延被殺,我們可以看到蜀漢統治集團內部派系林立,內部的矛盾越來越激烈,諸葛亮在時,還能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使得各派系的矛盾不是多少的突出。可當諸葛亮一死,這些矛盾就非常突出 ,他的繼任者楊儀沒有能力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各派系的鬥爭更加劇烈,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蜀漢集團的實力也逐漸的被削弱,無力對抗曹魏戰爭。

  • 4 # 首席水軍大都督

    結論:魏延之死和諸葛亮沒有半毛錢關係。

    魏延是死於和楊儀爭權失敗被殺,一半原因是因為楊儀洩私憤,另一半原因是因為魏延自作自受。

    《三國志》: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亮適卒,秘不發喪,儀令禕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因與禕共作行留部分,令禕手書與己連名,告下諸將。禕紿延曰:“當為君還解楊長史,長史文吏,稀更軍事,必不違命也。”禕出門馳馬而去,延尋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覘儀等,遂使欲案亮成規,諸營相次引軍還。延大怒,(才)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延、儀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後主以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琬、允鹹保儀疑延。儀等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儀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

    魏延不聽諸葛亮遺命退兵,私自率先南歸,不履行斷後的職責,陷蜀軍安危於不顧。後又燒燬蜀中棧道,阻止蜀軍南歸。最後甚至擅自率軍自相殘殺,攻擊楊儀軍。最終兵敗身亡,也終是咎由自取。

    而楊儀為洩私憤,誣陷魏延謀反,不待朝廷詔命,擅自處死魏延,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總的來說,蜀漢內部同室操戈,自相消耗,絕不是諸葛亮願意看到的。

  • 5 # 故事學說

    吳主孫權說出了魏延之死的真正原因!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途中病危,秘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魏延斷後,如果延或不從命,就隨他的便。

    諸葛亮死後,秘不發喪,楊儀令費禕前往揣摩魏延意圖。魏延回答道:“丞相雖然身亡,但還有我呢,怎麼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 再說,我魏延是何人,怎麼能受楊儀擺佈,做斷後的將領呢?”

    大軍都隨楊儀徐徐退卻,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趕在楊儀大軍前面,所走過的地方都燒絕閣道。楊儀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劉禪說對方謀反,劉禪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到底是誰想造反,董蔣二人都擔保楊儀懷疑魏延。

    魏延先佔據南谷口,率軍出擊楊儀大軍,楊儀命令王平在前抵禦魏延。王平罵魏延的先頭部隊:“諸葛公去世,屍骨未寒,你們這些人怎麼敢如此!”魏延大軍知道錯在魏延,不聽魏延的命令,都散了。

    只有魏延與其子數人逃亡,逃到漢中,楊儀派遣馬岱追上了魏延並且斬了他,將頭顱獻於楊儀,楊儀用腳踐踏魏延的頭顱,並且罵道:“庸奴!你還能再作惡麼?”於是誅滅魏延三族。

    魏延在蜀中地位僅次於“五虎上將,”任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曾經風光無限!

    漢中和荊州同屬三國時期的戰略重地,荊州由五虎之首關羽鎮守!當時蜀中一致認為鎮守漢中非張飛莫屬,劉備卻選擇了魏延,可見魏延的能力與重要性!

    又因性格傲慢和心胸狹隘的楊儀交惡,關係如同水火一般!諸葛亮死後楊儀上書劉禪稱魏延有降魏的動機。其實是怕魏延奪權取他性命!

    魏延此時顯得缺乏大局觀;在此重要時刻,牛脾氣又來了,擔心軍事大權落在死敵手中,一心想著除掉楊儀!同時上書稱楊儀造反!

    《三國志》記載:“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劉禪問董允、蔣琬本身就是不長腦子。他們倆是防守派,而魏延是主戰派。諸葛亮死後指定蔣琬為接班人,主戰派就成了被打擊的物件!

    楊儀得到朝廷的支援,開始對魏延瘋狂的打擊報復,最終滅其三族。並且醜化魏延。

    元代的郝經認為楊儀“以私忿殺大將,罪浮於延”。

    魏延之死,不能歸罪於某一個人。

    局勢原因,諸葛亮連年征戰,國力不支,需要修養生息!所以選擇保守派蔣琬,放棄了武將出生的魏延。

    自己性格所致、蜀漢關羽、張飛都是間接或直接死於性格問題。而不同的是魏延死前被扣上了造反的帽子!

    孫權曾說過:楊儀、魏延兩個人就像放牛的小孩一樣,即使有些微博的功勞,然而一旦聽之任之,情況肯定不容樂觀。如果諸葛亮哪天不在了,二人必生禍端。

    人物評價

    孫權:楊儀、魏延豎牧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

    魏延為何被殺,並非諸葛亮心胸狹隘,而是死於和楊儀掙權!

  • 6 # 三國史話曾得不錯

    首先先看《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記載:蜀漢建興十二年(即公元234年)秋,第六次北伐時病逝於五丈原軍中,病逝前做了撤退部署: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諸葛亮生前意料到他死後,魏延有可能不會跟大部隊撤退的。

    那麼,諸葛亮為何會下達這樣的命令,這個命令所導致的後果是什麼呢?

    劉備入川時,魏延屢獲戰功,深受劉備信任,併為蜀漢鎮守咽喉要地漢中十年。且魏延有勇有謀,多次隨諸葛亮北伐,也曾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謀’;第四次北伐時在滷城之戰中大勝司馬懿軍隊。而諸葛亮多次北伐都要帶上魏延,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魏延確實勇猛,能夠作為先鋒軍進行衝鋒陷陣,以起到攪亂地方軍隊佈陣及軍心的效果。

    二是,魏延乃堅定的抗曹分子,《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記載,劉備提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時,在宴會上問了魏延一句話: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慾云何?(現在委你以重任,你將作何打算呢)?”魏延馬上回答:“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且彼時蜀漢已出現人才匱乏情況,四方將軍(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均已亡故;趙雲也年事已高(還有很多其他原因在之前的問答當中也有分析到);

    三是,魏延因駐守漢中十年,長期與曹魏軍隊對壘,相對較為熟悉;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才會多次帶上魏延。

    而諸葛亮為什麼會下達讓魏延斷後的命令,且還說了:“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這句話呢?

    首先,魏延雖治軍較嚴、善養士卒,但性格高傲,且性情極惡。仗著功勞與軍隊在朝中橫行霸道,朝廷上下避之不及,唯獨楊儀這個書呆子不把魏延放在眼裡,兩人經常在朝廷上互懟,鬧到魏延還曾把刀架在楊儀脖子上過。第六次北伐時楊儀也在軍中,諸葛亮料到魏延不會聽從楊儀安排(即使是諸葛亮本人的遺命);

    其次,諸葛亮所率領的北伐軍是蜀國命脈,必須保證安全回到蜀郡。不能因為一將之得失毀一國之根本。魏延即使不從,大軍就自行撤回;

    再者,魏延多次提出奇謀而被諸葛亮否掉,而如前面分析,魏延是堅定的抗曹分子,且心高氣傲。丞相雖然死了,我魏延還在,怎麼可以因為一個人的死而耽誤國家的大事呢?(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正好現在沒了束縛,可以大展拳腳。

    另外,諸葛亮是知道魏延不會謀反的,這點根據前面的論據也能得出結論。因此,魏延的死雖與諸葛亮有間接關係,但不是諸葛亮指使的,談不上諸葛亮心胸狹窄。

    那麼,魏延是怎麼死的呢?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也有記載:諸葛亮死後,楊儀命費禕前去談魏延口氣,魏延不從。楊儀便準備引兵撤退,未通知魏延。魏延發現後便趁楊儀未撤退前先行撤回,在撤回時還燒燬路過的棧道。楊儀只得劈山開道、晝夜兼程。魏延還派人在路上堵截楊儀。兩人同時向朝廷控告對方叛變,朝廷傾向相信楊儀而懷疑魏延,畢竟楊儀是書生,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嘛。最終,魏延在眾叛親離中,為楊儀所派將領馬岱所殺,瞭解戎馬一生。

    小編以為,魏延被殺,實際是與其本人的性格有直接關係。魏延不從楊儀,也就是性格上不服對方而已。魏延想要北伐,也可能只是想取諸葛亮而代之。魏延先楊儀而撤退,也只是在賭氣而已。但賭氣歸賭氣,在撤退時燒燬棧道,那就太不應該,雖本意沒有造反的意思,但外人看來,這是要把援兵擋在路上的意思。因而失去朝廷信任,士兵做走獸散。應了那句老話:咎由自取!

  • 7 # 破乞

      

    魏延是三國時期的蜀國大將。每當提到他,人們首先想到的大概是兩件事:一是他剛從長沙歸降時,諸葛亮號令將他推出斬首,理由是他腦後有反骨;另外一個則是諸葛亮剛剛去世屍骨未寒,他便發動叛亂,結果被馬岱誅殺,印證了“反骨”的說法。

    第一:所謂“反骨”的說法當然只能是小說家言。解剖學告訴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只有二百零六塊骨頭,誰也不可能單獨在腦後多長出一塊“反骨”。魏延所謂的“反叛”,其實是諸多原因造成的過激反應,反叛並無實據。

      

    還是先來看看史實。

    根據《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記載,諸葛亮在軍中自感將不久於世,便揹著魏延召集長史楊儀、司馬費褘、護軍姜維等人安排後事,決定“令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不從命,軍便自發”。檔案精神按規定要傳達到“軍級幹部”,卻偏偏將“軍級幹部”魏延無端排除在外;如此違反組織原則安排後事已經相當不合適,偏偏作出的又是這樣一個經不起推敲的錯誤決定,而來執行這個錯誤決定的偏偏又是個錯誤的人。

    楊儀與魏延,類似晁錯與袁盎,形同天敵。二人“相憎惡,每至並坐爭論”,《魏延傳》更是直接形容二人“有如水火”。這樣一個政敵突然之間出來主持大計,魏延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不服排程,可謂本能反應。聽到費禕轉達的檔案精神,他差不多要跳起來:“丞相雖亡,吾自見在。親府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

      

    這段話的前半部分可謂大義凜然,意思是丞相雖然病故,但我自己還有主見。親屬和隨從官員護送他的遺體回去安葬就行,我可以率部獨當一面,繼續完成北伐大業,不能僅僅因為丞相去世就放棄既定國策。在大廈將傾的關鍵時刻,有人出來作此表態,應該說是很難得的事情,總讓我想起諸葛亮當初“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諸葛亮為了蜀漢事業可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大約也不願因為自己身死而放棄北伐大業,魏延最起碼也是精神可嘉吧?

    第二:蜀國的力量本來就比較薄弱,從開創基業之初直到最後消亡,一直沒能出現曹操那樣戰將如風謀士如雲的輝煌局面,人才匱乏一直困擾著決策層,否則也不至於“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唯其如此,魏延鋌而走險的極端選擇,無論對他自己還是對蜀漢基業,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悲劇和損失。而造成這個悲劇的根源何在呢?靠人治而非法治,或者說機(構)治。

      

    魏延和楊儀結怨,肯定有自己“性矜高”的原因;不能贏得諸葛亮的信任與好感,大概也與他自己牢騷滿腹不無聯絡,套用一句時髦的現代話,叫做“溝通能力”有問題。但最關鍵的一點,還在於人才的選拔、幹部的任用僅僅一個人說了算,沒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劉備在世時,還能拿點主意,因此魏延才有直接向諸葛亮陳述己見的機會。劉備一死,後主是稀泥糊不上牆,大事完全決於諸葛亮;偏偏諸葛亮又看不上魏延的策略,認為都不可行。在這種情況下,魏延如果不受排斥,豈非怪事。

      

    然而排斥魏延是大錯,重用馬謖更是大錯。

  • 8 # 慕容鑑史

    魏延被殺的原因我認為與諸葛亮毫無瓜葛,魏延的死因是由於楊儀,二人有著莫大的仇恨,是政治上的仇敵關係,不過《三國志》記載與《三國演義》相同的一幕是:魏延的的確確死在了馬岱的手裡,那麼魏延的死與諸葛亮怎麼就扯上了關係呢?

    1、腦後有反骨

    至於魏延腦後有反骨大多記載表明出自《三國演義》,可《三國演義》能相信嗎?當然是不能的小說中的東西真真假假,因此不能作為研究的史料,既然諸葛亮知道魏延腦後有反骨,那麼為什麼不在生前將其殺死呢?

    孔明一死,魏延必反,這些都是子虛烏有的事情,諸葛亮對魏延不能說是非常的器重,但可以說有一種無形的信任摻雜其中,諸葛亮六出祁山,其中有五次都是魏延斷後,除去最後一次諸葛病逝五丈原。

    傳言魏延謀反,最後一次楊儀與魏延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進軍還是退兵,蜀軍此時已經陷入兩難之地,魏延提議繼續進攻,可楊儀手握兵權,魏延只好率領部將逃亡漢中,免受楊儀之辱。

    但一切都被楊儀提前得知,派馬岱率領鐵騎五千去殺魏延,此時的魏延已經是強弩之末,身邊沒有兵馬,只能任馬岱宰割,魏延死後頭顱被割下來,帶回了成都,此時楊儀心中滿意的說了一句:庸奴還敢作惡否?

    因此可見這件事情完全是由於楊儀與魏延的私人恩怨,根本與諸葛亮參與與否無關,對於諸葛亮錦囊一事我認為完全是《三國演義》中將諸葛丞相神話,難道古代士兵打仗,到了一個地方便開啟錦囊說:哦!原因丞相是讓我這樣做。

    大家決定這樣可能嗎?諸葛亮如若真的有這樣料事如神嗎?根本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如若真的是這樣,根本不是三分天下諸葛亮了,而是一統天下諸葛亮,因此對於諸葛亮如何神機妙算我不贊同。

    對於殺魏延這件事情與諸葛亮更是沒有關係,魏延為何被殺?首先與楊儀政見上的不同,其次與蜀中大臣的不合,再次手握重兵讓劉禪感到被威脅的感覺,總結三點與諸葛亮毫無關聯,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可以穿越到春秋戰國時期做公子,你最想成為哪一個國家的公子?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