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6
回覆列表
  • 1 # 一貳一橙

    鍾會之亂是三國時期最後的一場大內戰,主持者分別是魏鎮西將軍鍾會和魏公司馬昭,地點則發生在蜀地,起因是鍾會欲佔據蜀地自立為王,後被司馬昭安排的監軍衛瓘策反其部下而失敗,鍾會和姜維被殺,蜀地大亂,燒殺搶掠達十餘日,連帶原蜀漢太子劉璿和關羽後代都在戰火中遭了毒手!原本可以平安過渡的蜀漢政權最終演變成一場迷霧重重的大屠殺,而這一切都源於鍾會謀反。

    按理說鍾會是不需要謀反的,他出身於潁川士族,乃當朝太傅鍾繇最疼愛的幼子,又是當時有名的名士、玄學家,家族連受曹氏、司馬氏的重用,如果沒有鍾會謀反這件事發生的話,假以時日,潁川鍾氏取代荀氏,成為潁川第一望族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可是偏偏就發生了熱血青年鍾會謀反的案子。

    鍾會謀反的疑問比起蜀漢魏延謀反也是隻多不少,鍾會本身就是個很聰明機警的人,有“神童”之稱,如果不謀反就能保全家族、保全自身的話,那鍾會是不會選擇謀反這條不能回頭的路的,所以我認為:不管鍾會謀不謀反,其實他都死定了,而其根源,則源自於鍾會害死了一個人:名士嵇康。

    和鍾會一樣,嵇康也是當時有名的名士,同時又是崇尚老莊的玄學家、音樂家,頗有幾分諸葛亮的樣子,這樣一個人按理說應該和有著共同愛好的鐘會能成為好朋友才對,可是嵇康這人過於清高,不像鍾會一樣熱衷於做官,而且嚮往名山大川,力求做一個安靜的隱士,連司馬昭親自來請都不去。這就得罪了手握大權的司馬昭了,史稱司馬昭在收到嵇康的拒絕入仕書後,是“聞而怒焉”。

    司馬昭這個繼承了父親、哥哥手段的狠人,兇起來連皇帝都敢殺,何況是一個小小的名士,最後嵇康被朋友呂安的家庭糾紛牽扯了進來,被司馬昭下令處死了。對嵇康的判罪引來當時名士界的強烈反對,包括三千名太學生紛紛上街抗議,要求釋放嵇康,並保證嵇康入仕為司馬家服務,可這樣還是擋不住司馬昭把嵇康給處刑了。

    這下子司馬昭可捅大簍子了,自魏文帝曹丕實行九品中正制之後,曹魏政權一直都為世家大族掌控著,而這數千名太學生的背後代表的則是一個個有權有勢計程車族,他們當年因為反對曹爽亂政而選擇支援司馬家,司馬懿、司馬師兩代也給足了他們地位和麵子,可如今司馬家反倒對他們下手,那是否還要支援司馬家就有待商榷了。後面司馬昭在朝堂上宣佈伐蜀的時候,除了鍾會外竟沒一人支援。

    士族已經開始對司馬家有意見了,這是十分危險的,司馬昭已經嗅出了這危險的味道,但他卻沒有曹操殺邊讓、孔融那樣的魄力,他繼承的是曹操的霸道和司馬懿的隱忍,所以司馬昭需要一個替死鬼,一個能夠讓士族把矛頭全部指向他的替死鬼,就像當年推成濟出去,讓他擋住自己弒君的指控一樣,鍾會就是司馬昭用來轉移矛盾的重量級人物。

    事實上,在鍾會起兵那一刻,司馬昭就在一步步地逼著他做出錯誤的決定,包括把他空投去指揮老將鄧艾、諸葛緒,這兩位都是長年鎮守邊關的大將,鄧艾更是深受司馬家三代器重的西陲柱石,讓一個沒領過兵、沒打過仗的鐘會來指揮他,這勢必會引起三方之間的矛盾。

    果然,後來鍾會趕跑諸葛緒,併吞他的軍隊,誣陷鄧艾謀反,解除了他的兵權,這些都得到了監軍衛瓘的協助,而衛瓘又是司馬昭派來的,這其中的小心思也是夠明顯了。

    在這之後,鍾會大軍安全進入了蜀中一帶,見到了劉禪全家,伐蜀之戰已經到了收尾的階段了,這時候的司馬昭又做了一系列令人疑惑的事:鍾會剛把鄧艾押上囚車送去洛陽,三日後司馬昭就帶著魏帝曹芳前往長安,再派心腹賈充持假節都督諸軍,鎮守漢中,而之後就發生了鍾會謀反事件。

    鍾會自己很清楚司馬昭的手段,他在選擇相信鍾會對鄧艾的誣陷後,又親自帶兵親臨長安,剝奪鍾會手中的兵權交給駐紮在鍾會背後的賈充,原因無他,就是擺明了不相信鍾會,等著自投羅網而已。

    如果鍾會順順當當地把兵權交付了,那他就是任人宰割的砧板魚肉了,到時等鄧艾上京一對峙,那鍾會殺許儀、趕諸葛緒、誣鄧艾,加上攛掇殺嵇康這些,哪一件都夠他喝一壺,而如果鍾會不交兵權的話,那司馬昭大軍就直接開入蜀中,憑他在鍾會身邊安排的衛瓘等棋子,鍾會也掀不起什麼大浪來。

    所以鍾會選擇揭起大旗,而他的立足點就在於是受了太后的旨意,是勤王而不是謀反,畢竟這天下還是曹魏的天下,司馬家逼太后、殺皇帝,這讓鍾會覺得自己有機可乘,絕地一搏還能有生機,要真乖乖聽話的話則有死路一條而已。鍾會或許有野心,但不一定有敢於謀反的野心,他不是馬超那樣一條路走死,置家族的名譽、家人的安危於不顧,鍾會是被逼反的,因為不管怎麼樣,司馬昭都要拿他來做替死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婚戒指買什麼樣的?選擇鑽戒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