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八旗指的(黃鑲黃白鑲白紅鑲紅藍鑲藍) 那黑旗綠旗又是什麼?戰鬥力勇猛
12
回覆列表
  • 1 # 小龍女5505

    清朝八旗分別是:鑲黃、鑲紅、鑲藍、鑲白、正黃、正紅、正藍、正白八旗。綠旗軍和黑旗軍並不在清朝正統八旗之中,他們隸屬清朝漢八旗麾下,但戰鬥力也並不低,依然是一流軍隊水平。

  • 2 # 魏東雙

    兩回事。

    八旗是努爾哈赤於1615年建立劃分的人群狩獵/作戰一體的組織形式/制度,分正/鑲黃、紅、白、藍,各旗旗主由汗/帝及親王擔任,下級依次為固山、甲喇、牛錄。後來增了蒙、漢八旗。

    綠旗軍即綠營兵,清軍入關後收編的大明降軍和地方隊伍,用綠色軍旗。是康雍乾三朝的核心兵力,白蓮教大起後損失巨大,漸被鄉勇取代。

    黑旗軍是清末劉永福領導的天地會起義軍的一支,七星黑旗為其戰旗。被鎮壓後率二千餘人逃到越南,以配合馮子材取得“鎮南關大捷”聞名,回國後被勒令解散。甲午戰爭中奉命重新編組,後守駐臺灣。

    努爾哈赤最早起兵的隊旗也是黑旗。

  • 3 # 掌心春秋

    綠旗軍倒沒聽說,只知有“綠旗兵”。

    明末,清軍在作戰中陸續收降明軍幾十萬人,卻沒法依照八旗建制收編。於是便把降軍另行編組,旗幟一律用綠色,統稱稱為綠旗兵。

    綠旗兵以營為編制,因而又稱為“綠營”。康熙帝在平定“三藩”戰爭中,先後調遣參戰的綠旗兵約有四十餘萬人。

    “三藩”平定後,康熙帝對各地綠旗兵的存在很不放心,特意製作了三點改革:1、綠旗兵的將官由兵部任免,提督、總兵等大員,兵部開列,請旨簡放,後來副將也改為開列;2、綠營的將領升調,不準攜帶兵丁;3、將帥調兵,需要呈報皇帝恩准。此外,還規定,綠旗將官出缺時,將派滿族將官補任。滿洲八旗兵與綠旗兵共同作戰時,綠旗官兵要接受八旗將領的指揮。

    有史料介紹說,黑旗軍其實是滿清鑲紅旗、鑲藍旗、正紅旗三旗的前身。清太祖努爾哈赤最早憑父親遺留的13付鎧甲起兵,征服家鄉周圍的滿族部落,建立了一旗兵馬,即黑旗。後來又接收了鄰近的一大批部落組成新的一旗,就是紅旗。不久,努爾哈赤將自己原有的黑旗交給兄弟舒爾哈齊,自己統帥新建的紅旗。再以後由於權力爭鬥,黑旗被一分為三,成為“鑲紅旗、鑲藍旗、正紅旗”。

    此外,清代出現的黑旗軍,是指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活動於中國廣東、廣西邊境的一支農民起義軍,首領叫劉永福。

    1851年,劉永福參加廣西農民起義, 1865年率部加入以吳亞忠為首的天地會起義軍。他們在歸順州安德北帝廟前舉行祭旗儀式,決定以七星黑旗為軍旗,因此被稱黑旗軍。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清政府逐漸恢復秩序,劉永福在國內無法立足,就率領他的部眾逃到越南,在中越邊境北圻西北部山區一帶屯墾,不久又把勢力發展到中越邊境的保勝,並以保勝到河陽一帶為根據地, 活動於越南北部地區。

    1883年中法戰爭期間,清政府於這年8月收編了黑旗軍,授予劉永福記名提督。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朝廷任命劉永福幫辦臺灣軍務,率黑旗軍渡海駐守臺灣。1895年10月,日寇分三路夾攻臺南。劉永福與抗日義軍全力抵抗抗,幾次重創敵軍。但因城內餉械俱絕,抗日義軍難以再戰,紛紛潰散。臺南陷落之後,劉永福潛回大陸,從漳州到廣州,一路上受到當地官民的熱情迎送。1917年1月,劉永福因病逝世,終年80歲。葬於惠州城內西湖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宋江和方臘聯手,那《水滸傳》將會是怎樣的一個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