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渭畔逸人1

    清朝皇帝既有年號又有諡號。

    清朝皇帝的年號是活著時用的,用於紀年。諡號,是死了以後繼偉的皇帝追封的,而且字特別長,比如孝誠義康等,這些比較好的的字,特別長。

    清朝以前的皇帝,由於死後諡號簡短,所以人們習慣上採用諡號來尊稱皇帝。

    但是清朝的皇帝諡號特別長,十幾個二十幾個字的都很正常,所以不便於採用作為紀年的方式。

  • 2 # 作家客凌溯

    我是客凌溯,今日淺談“為什麼清朝皇帝幾乎都稱年號,沒有諡號”?一、清朝皇帝是有諡號的,同時還有年號和廟號。

    一提起康熙、雍正、乾隆等,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在歷史上光明耀眼的清朝皇帝,但這些稱呼同時也是他們的年號。年號也代表著一位新君主君臨天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那麼,他們沒有諡號嗎?可以準確地說,有!而且還特別長!

    比如,康熙的諡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二、以年號稱呼清朝皇帝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叫法。

    人們通常以年號稱呼清朝的皇帝們,而對於其他朝代的皇帝,人們對他們的稱呼多種多樣,比如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元順帝、嘉靖帝,在那些稱呼中,不僅有年號,還有尊號、廟號等,這是為什麼呢?

    答案是,因為好記,方便稱呼。

    這個答案是不是太過兒戲草率了呢?並沒有!如果以康熙帝的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來稱呼他,不僅難以記住那些形容詞,似乎還有些拗口,為什麼不選擇一些簡單的方式呢?而且他們的年號還刻在當時的貨幣銅錢上,也更能讓更多的百姓們知曉。

    三、並非都以年號稱呼所有的清朝皇帝。

    並非都是以年號來稱呼所有的清朝皇帝的。如果問大家天命帝、天聰帝、宣統帝都是誰,恐怕更多的人只知道宣統帝,而對於前面二位比較陌生。如果換另一種稱呼,大家就能知道是誰了。努爾哈赤、皇太極、溥儀。

    以名字稱呼這三個皇帝,也是一種很常見的叫法,他們三個的名字比他們的年號更讓人熟悉。而且他們三人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沒有統治全中國的權力。前兩位還沒有統一中原,最後的溥儀則是皇宮中的末代皇帝,並沒有實際的權威。而稱呼姓名,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人們並不認可他們的皇位正統,便少了避諱。當然,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個人的想法。

    至於以野豬皮稱呼努爾哈赤,這是一種非正統稱呼。努爾哈赤名字的意思,在滿語中確實是野豬皮的意思,但對於那些明吹粉而言,是詆譭他們最好的方式。我們看待歷史,一定要客觀。任何封建王朝都是落後的,不要因為電視劇而嚮往封建時代,漢唐也好,明清也罷,都不如現在的美好時代。珍惜當下,珍惜和平。

  • 3 # 曲徑通幽處有曉哥

    皇太極的諡號就是: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 文皇帝,簡稱 清文帝。

    努爾哈赤最早的諡號也是: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 主諡:武帝。後來因為涉及到清朝的正朔地位,在順治死後才改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主諡高皇帝。

    之所以不叫清高帝、清文帝,就是諡號太長了。

    自漢至唐以前,皇帝死後都稱諡號,比如:漢武帝、魏武帝、隋文帝等。當時諡號也特別簡單,一般就四個字,比如:漢武帝就是孝武皇帝、漢景帝就是孝景皇帝。

    唐代李治、武則天時期,諡號字數慢慢多起來。所以唐開始,皇帝死後開始稱廟號,如:唐高宗、唐太宗、宋太祖等。這種稱謂直至元代。

    明、清以後,皇帝基本上只有一個年號,就開始以年號來稱謂皇帝。除了明英宗因“土木堡之變”而登基兩次,有“正統”“天順”兩個年號,所以明英宗一般稱廟號。

    廟號、諡號、年號是三種不同的概念。

    先說廟號,廟號起源於商朝。最初上廟號是有嚴格要求的。當時廟號只有四個:太(創立基業)、高(功高者)、世(世代祭祀)、中(祖業中興),在一般遵循“祖有功,宗有德”的原則,給予“祖”、“宗”。整個商代只有寥寥數人擁有廟號,成湯(太祖)、太甲(太宗)、盤庚(世祖)、武丁(高宗)等。

    周代開始啟用諡法,放棄了廟號。漢初開始,則是廟號、諡法都使用,如:劉邦,漢太祖高皇帝,其中太祖是廟號,高皇帝是諡號。漢代的廟號也是比較嚴謹的,終漢一代,有廟號的皇帝不多。從曹魏開始,廟號才成為了皇帝的標配了。

    諡號 ,源於西周。至於確切出現的時間,一般有周公制諡法和周恭王、懿王開始兩種說法。最早諡號都是美諡、平諡,由於周厲王暴虐,才開始使用惡諡。

    為了維護統治和為尊者諱等原因,諡號也慢慢的基本上都是美諡了。字數也從最早的一個字、五個字、十六字,到了清朝使用到了二十多個字。

    年號,始於漢武帝。漢武帝是歷史上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後世也遵循成為了制度。每逢遇到祥瑞或者大事等一般皇帝會更改年號,使用新的紀年,所以明清以前一個皇帝一般都有多個年號。比如,唐高宗使用的年號就有25個之多,武則天有18個,漢武帝11個。明清以後,基本上按照“一世一元”,也就是一個皇帝一個年號,如永樂、萬曆、康熙等。

  • 4 # 微瀾256

    這就是習慣稱呼,明清基本都是“三號合一”最重要的基本做到了“一世一元”對應某位皇帝,所以用年號稱呼簡單易行。別的王朝做不到這一點,只能用諡號或廟號了。唐朝開始廟號“管理制度不嚴格”達不到“祖有功宗有德”的標準亦稱“宗”,稱呼沒有一定之規都是相延成習下來!“今天總統、明天主席”的其實都是無所謂的事情!

  • 5 # 達摩說

    清朝皇帝跟之前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一樣,既有年號,也有諡號、廟號。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熟知的乾隆皇帝,他的年號是乾隆,廟號是高宗,諡號是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當然前面都是扯,最後一個字“純”才是他的主諡。

    所以,我們其實不一定非要以年號命名,稱呼他為乾隆帝,也可以以廟號命名,稱呼他為清高宗,還可以以諡號命名,稱呼他為清純帝。

    但為什麼我們偏偏習慣於稱呼他為乾隆帝呢?這個問題推而廣之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更傾向於以年號來稱呼清朝皇帝,類似於順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等?

    最重要的原因是,清朝皇帝基本上都是一個年號一以貫之,中間基本不改元,所以才能用年號來稱呼皇帝。當然也有例外,皇太極就用過兩個年號,一個天聰,一個崇德。

    而且這個習慣不僅是稱呼清朝皇帝,也用於稱呼一些明朝皇帝,因為明朝皇帝也很少再改元了,諸如萬曆皇帝、天啟皇帝、崇禎皇帝等。

    但對於其他朝代的皇帝,其習慣性稱呼卻並不是稱諡號。

    一般來說,唐朝以前的皇帝往往稱諡號,比如漢文帝、漢武帝、漢昭烈帝、魏文帝、北魏孝文帝等等。因為這一時期的皇帝諡號都比較短,而且也比較能夠概括這個皇帝一生的作為。更重要的是,有些朝代的皇帝,比如漢朝,漢武帝之前的皇帝沒有年號,而有重大功績的皇帝才會有廟號。如西漢一朝只有四個皇帝有廟號:劉邦廟號太祖、劉恆廟號太宗、劉徹廟號世宗、劉詢廟號中宗。

    而從唐朝至明朝,皇帝一般就稱廟號了,因為廟號不是為個別皇帝所專屬了,而是幾乎所有皇帝都有廟號,加之諡號逐漸變長且充滿惡俗的諂媚,年號又有改元的情形,所以稱呼廟號最適合,比如唐太宗、宋太祖、宋仁宗、宋高宗等。

    明朝前期的幾個皇帝,也稱廟號居多,比如有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等等。但到中後期,一般就習慣稱年號了。而對清朝皇帝的稱呼也延續了該習慣,稱年號。

  • 6 # 張雲山

    用年號代稱皇帝主要是明清時年號的唯一性決定的。

    年號的唯一性體現了封建統治的成熟與完善,自古以來,年號的作用是用來記載年份,因為以前並沒有像現在這樣方便的公元紀年。

    中國歷史上,年號實際上反映的是政治的變更。封建皇帝總試圖用更換年號來給自己的統治增加祥瑞的氣氛(因為年號一般都很好聽),這種做法體現了皇帝在政治及統治方法中的不成熟。並且這種頻繁的更換實際上是難以適應人民的需要。因而年號制度也在歷代不斷的完善中。

    到了明朝,皇帝基本上就只使用一個年號。這本身既是一種文明的進步,又是一種政治的成熟。而清朝時期,這種成熟更加日臻完善,也最終形成了年號代替廟號成為一個皇帝的代稱的歷史現象。

    其實說白了,就是用得多了習慣了。你可以想象,唐朝時三天兩頭換年號,老百姓還沒記住舊的,就換了新的,別說是用年號代稱皇帝,就是年號本身的紀年作用也都不大。到了清朝,一個皇帝多少年就只有一個年號,大夥兒紀年就說“現在是康熙xxx年,乾隆xxx年”,總是這麼說著,自然很熟悉了,而用年號代替皇帝的稱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畢竟如果是廟號諡號之類的話,那要等皇帝去世後才有,哪裡有年號用的那麼實時方便嘞。

  • 7 # 社會生活博覽

    我們知道,歷史上大多以諡號或廟號來稱某個皇帝,但是清朝的皇帝卻多是以年號稱呼的,如:順治、康熙、雍正,乾隆,這是為何呢?

    其實,這是因為“一世一元制”的因素,即一個君主的任期內,只用一個年號的制度。而且,這種稱謂方式,從明朝時期就開始這樣了,比如洪武、景泰、嘉靖、萬曆等。早期皇帝用諡號或者廟號而不用年號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諡號或者廟號是後人追認的唯一的稱號,一人就一個。

    什麼叫諡號,《辭海》裡是這樣解釋的:“帝王、貴族、大臣、士大夫死後,依其生前事蹟,給予的稱號。”就是皇帝死了之後要給他一個評價,給他一個稱號叫做“諡號”。

    明代以前就是這樣,一個皇帝可以使用多個年號,比如武則天從太后臨朝到稱帝,所用年號多達十幾個。到了清朝的時候,清統治者雖然並非漢族,但卻極為推崇漢儒文化。在官方的一些檔案上,雖然還是“聖祖如何”“高宗如何”等稱謂,但大家的習慣性稱呼已經以年號為主了。在清朝歷史上,12位皇帝都有著不同的提法,而且每一位都有著眾多的名字。

    清朝十二位皇帝,除末代皇帝溥儀之外,每一位都有五種稱謂,分別是他的名字、廟號、諡號、年號以主去世後,入葬前的稱呼,也都是“大行皇帝”。

    因此,清朝的每個皇帝也都是有諡號,只是後來人沒有習慣性的稱呼而已,比如十二位皇帝的諡號分別是:

    1.太祖努爾哈赤諡的號,先叫武皇帝,後改為高皇帝;其廟號是“太祖”,諡號是“高”。

    2.太宗皇太極諡號文皇帝。

    3.順治諡號章皇帝。

    4.康熙諡號仁皇帝。

    5.雍正諡號憲皇帝。

    6.乾隆諡號純皇帝。

    7.嘉慶諡號睿皇帝。

    8.道光諡號成皇帝。

    9.咸豐諡號顯皇帝。

    10.同治諡號毅皇帝。

    11.光緒諡號景皇帝。

    12.宣統沒有諡號。

    清朝十二位皇帝的年號通常是就我們稱呼他的名字,譬如說“康熙”,它是年號;而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也都是其年號。但是,現代我們一說起“康熙”,往往就不是年號,就變成他個人了。

    因此,嚴格說起康熙就是年號,而“玄燁”才真正是他的名字 。也就是說,現在人們已經習慣了,從而約定俗成地說他們的年號,也就表示他本人。所以,一說乾隆也可以代表年號也可以代表著皇帝,大家都這樣說,也只能這樣公認了。

  • 8 # 南門嶺的柿子樹

    年號制度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以紀年的一種制度,是統治的標誌,為漢武帝首創;明、清以前,皇帝使用的年號大部分都是兩個以上,有的甚至十幾個;

    皇帝建元標誌著自己嶄新的統治,隨著封建制度的發展和完善,出於加強皇權的考慮,一個年號更能給這個時代打上自己的烙印,而經常變換年號顯然不利於封建統治者彰視訊記憶體在感;明太祖朱元璋出身於貧寒,骨子裡充滿自卑和不自信,不允許別人高調和輕視,孟子的一句“君為輕”都能讓洪武大帝暴跳如雷,年號“洪武”就有彰顯武功的意思,再改元顯然會沖淡洪武皇帝的歷史印跡,不僅自己如此還制定了後來的明朝皇帝一帝一個年號的祖制;

    滿人入關建立清朝,馬上民族佔據統治地位,落後的遊牧文明要想長久統治必須學習漢族的先進制度,清承明制,有規可循,年號制度自然也在學習和繼承之中,一切變得順理成章,方便還省事;清朝皇帝一人一個年號,一個年號簡單易記,所以清朝皇帝都稱年號!

    諡號是對已故帝王生前事蹟進行總結性評價而給予或褒或貶或中性的稱號;諡號制度始於西周,是皇帝就有諡號,清朝皇帝也不例外,只不過隋朝以前稱呼皇帝都是諡號,那時諡號二三個字,比如楊堅諡號“文皇帝”,簡稱隋文帝,就比較容易稱呼;後來到唐宋元時期,諡號越來越長,不易稱呼使用,這時候的皇帝稱廟號,像宋仁宗等!

    清朝是有“文帝”、“武帝”的:

    “清文帝”其實就是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清太宗是廟號,諡號是“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簡稱“文皇帝”,即“文帝”;他計除袁崇煥,取得松錦大戰的勝利,為清軍入主中原提供了堅實基礎,改金為清,創新滿文,無虧於“文”!

    “清武帝”就是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清太祖是廟號,他的諡號是“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簡稱“武皇帝”,即“武帝”;他統一女真,建立後金,以“十三副遺甲”奠定了清朝的基礎,稱“武”名副其實,關於努爾哈赤的諡號還有一本《大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可以證明;只不過後來在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四月,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諡號被改成了“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弘文定業高皇帝”,從此,“清武帝”消失了,代之以“清高帝”!

    清朝皇帝的諡號幾十個字長,並不實用;而年號簡單易懂,朗朗上口,更適合人們使用傳播!

  • 9 # 一品鏟史官

    我是子彧,期待和您一起讀史。

    稱呼是後人的一種約定俗成。清朝每位皇帝都有諡號和廟號,但是,後人還是願意稱呼他們的年號。為什麼呢?

    1 皇帝都有哪些稱呼

    實際上,從有皇帝開始,我們對於古代皇帝的稱呼一直都在發生著變化。

    一般我們在稱呼皇帝的時候,漢代以後,唐朝以前的都是稱呼朝代+*帝,比如漢武帝/魏明帝/隋文帝,這個是他們的諡號;

    唐到明的時候都是稱呼他們的廟號,朝代+**宗或者**祖,比如唐太宗,宋仁宗,明太祖,明成祖,這個是皇帝的廟號;

    而明代中後期到清朝,他們的稱呼都變成了年號+帝,比如嘉靖皇帝,康熙帝,乾隆帝。

    那麼這些稱呼都是什麼,怎麼來的呢?

    廟號是後世皇帝給加的,是後世祭祀的重要依據,是給予那些對王朝有著重要貢獻的皇帝,一般以“祖有功而宗有德”為標準,而且嚴格的制度,什麼樣的皇帝給與什麼樣的廟號。唐朝以前,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這個資格加上廟號的。

    年號是由漢武帝發明的,是每位皇帝生前確定的,用來紀年。一般新皇帝登基都會頒佈新年號,有重大事項也會更改年號,比如我們常見到的萬曆十五年,乾隆三十年,萬曆和乾隆就是年號,後面表示年號用了多少年。

    2 皇帝稱呼的變化和原因

    那麼皇帝稱呼為何會發生變化呢?

    唐朝以前,不是每位皇帝獨有廟號;同時每位皇帝的諡號都是一到兩個字,非常簡潔形象的概括皇帝的一生,比如漢武帝表示在武功方面有著卓越的貢獻,而東漢倒數第三位皇帝漢靈帝劉宏在位期間胡作非為,因此諡號為靈。

    因此,為了統一的稱呼每一朝代的皇帝並讓後人理解,我們經常稱呼他們的諡號。

    但這種情況在唐朝發生了變化。人們總是習慣你好我好大家好,唐朝皇帝的諡號沒有惡諡,比如窩囊不堪的唐昭宗竟然能夠被諡號為昭;同時皇帝的諡號字數開始變多,比如我們所熟悉的唐高祖的諡號是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因此再稱呼皇帝的諡號並不能準確的概括,而且不簡潔。

    同時每位皇帝都開始有廟號,而且比較準確。因此我們便約定俗成的將稱呼改為廟號。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明代。明朝中後期,開始發生了另一種變化,廟號也開始全是美好的廟號了。

    諡號也廢了,廟號也不準確了,怎麼辦呢?

    3 明清皇帝為何稱呼年號

    這種情況到了清朝變得更加嚴重,不僅諡號越來越長,廟號全是美好的,而且祖和宗也開始亂用了。清朝一代出了太祖/世祖/聖祖三位祖。

    這樣的情況下,再使用諡號的話,那麼努爾哈赤我們就要稱呼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看著都覺得煩。

    如果我們再稱呼廟號的話,你能想象一下光緒一生都在傀儡生涯中度過皇帝,我們還要把他稱之為清德宗,有沒有一點違心?

    正在煩惱之時,歷史學家們發現,從明朝開始,除了明英宗/清太宗等極少數皇帝以外,皇帝們的年號都只有一個,執政生涯中都沒有改過。於是,史學家們開始用年號來稱呼他們。

    把玄燁稱呼為康熙皇帝,把弘曆稱之為乾隆皇帝,好像也還挺好。

    於是我們對明朝中後期和清朝的皇帝們的稱呼就變成了年號,這並不是說他們沒有諡號和廟號,相反的是正是由於他們加了太多美好的詞彙在他們先祖的諡號和廟號中去,才導致了他們的諡號和廟號沒人願意稱呼,漸漸的不為人所知了。

  • 10 # 景觀歷史

    首先清朝皇帝是有諡號的,只不過太長,不方便記,我們現在熟悉的康熙、雍正、乾隆是他們的年號。

    說到諡號,就不得不提中國古代的紀年 ,因為我們所熟悉的諡號基本上都是跟紀年掛鉤的,在漢武帝以前帝王是沒有年號的,所以史官們記載歷史大事都用諡號紀年,比如周文王多少年,周武王多少年,這些都是諡號紀年。

    到漢武帝時期,發明了年號,於是年號紀年也開始了,但是由於年號剛開始更改頻繁,光漢武帝自己就有十一個年號,如果光用年號的話,估計史官們都要發瘋了,所以這時候諡號和年號並用紀年,比如漢武帝元光元年,漢武帝徵和元年等等。

    到了唐朝時期,唐朝皇帝規定,後世子孫凡是當過皇帝的,不管你是平庸,還是偉大,是傻子也沒有關係,只要你是正正宗宗的大唐皇帝,去世以後都有廟號。所以這時候紀年廟號和年號又開始並用了,比如我們熟悉的唐太宗貞觀多少年,唐玄宗天寶多少年等等。要知道廟號在以前可是個稀有玩意,你沒有太大功勞是不配得到的,僅西漢一朝才有四個皇帝有廟號,(漢太祖劉邦、漢太宗劉恆、漢世宗劉徹、漢中宗劉詢)連歷史上著名的漢景帝都沒有資格享有廟號,但現在廟號已經不值錢了,並且唐朝還把諡號做了規定,那就是長,到了後來,諡號越來越長,後代史官基本上不用諡號紀年了,我們也就對諡號不太熟悉了。

    到了明朝時,朱元璋規定一個皇帝一生只有一個年號,後來清朝入關也是一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所以這時候的紀年就方便多了,比如永樂,萬曆,康熙,乾隆等等這些都是年號紀年。

    其實中國古代的紀年還有天干地支紀年法,如甲午,壬辰。哪個方便,史官就用哪一個,諡號到後來越來越長 ,比如康熙皇帝的諡號是(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你說說誰個願意用它紀年,漸漸的我們也就不是很熟悉他們的諡號了,但不代表他們沒有,所以說讀懂了中國紀年,就讀懂了皇帝的諡號、 廟號、年號。

  • 11 # 過去即歷史

    清朝皇帝是有諡號的,只是原則上一皇帝一年號,只稱呼年號就能指代某位皇帝,故稱年號,畢竟年號用的時間長,而諡號死後才有的。

    叫什麼“祖”或者“宗”的,都是廟號;叫什麼皇帝,前面一大串定語的,就是諡號;而用的時間最長的就是年號了,相當於今天日曆的作用。能在皇帝生前用的,只有年號,廟號跟諡號死了才有的。

    以前的朝代,就習慣稱諡號,而不是年號,因為那時候一個皇帝,好幾個年號,諡號卻只有一個,為了叫起來方便,諡號就有了指代唯一的作用;漢武帝雖然是諡號,但他卻是使用年號的第一人。使用年號最多的就是武則天,使用過的年號多達十幾個,這時候再用年號來指代武則天,顯然就不統一了,說神龍是她,說神功也是她,這極容易造成歷史記載不便。故幾乎有多個年號的皇帝,都用諡號來稱呼他。

    清朝皇帝也是有是好的,比如努爾哈赤就是清高帝,年號是天命;皇太極就是清文帝,年號有兩個天聰和崇德;福臨就是清章帝,年號是順治;玄燁就是清仁帝,年號是康熙;胤禛就是清憲帝,年號是雍正;弘曆就是清純帝,年號是乾隆;後面的以此類推。看見沒從福臨開始,一個皇帝一個年號,稱呼其名是他,稱呼年號也是他,習慣性的就稱年號了;前兩個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稱呼其名更合適,一是因為他們只是清朝的奠基人物,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皇帝,二是皇太極有兩個年號。

    明朝又跟清朝不一致;姓名、廟號、年號混著來,比如朱元璋既習慣稱呼其名,也可以稱呼廟號明太祖,也可以稱呼年號洪武,反正都是指的他;

    後面的朱允炆因為非正常退位,既可以稱呼其名,也可以用年號建文來指代他;

    接著朱棣的年號永樂用的更廣泛;

    後面的朱高熾、朱瞻基都習慣直呼其名,或者廟號明仁宗和明宣宗;

    接著朱祁鎮多稱呼廟號明英宗,因為他有兩個年號天順和正統;

    朱祁鈺也是非正常退位,故用年號景泰來稱呼他;

    再接著朱見深的廟號明憲宗是用的比較多的;

    朱佑樘的廟號明孝宗同樣用的很廣泛,朱厚照的廟號明武宗一樣。

    再往後的嘉靖、隆慶都是年號,而廟號用的不多;

    朱翊鈞的年號和廟號用的都很多,而且經常放在一起用。

    朱由校用的年號天啟比較多;最後一位朱由檢的名字用的跟年號崇禎同樣都很多。

    看見沒,無論是明朝,還是清朝,每位皇帝諡號還是有的,只是都不用諡號來稱呼罷了。要不然是廟號,要不然是年號,用的最頻繁。

  • 12 # 小祁說歷史

    其實清朝皇帝不僅有諡號,而且還特別的長,比如說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諡號就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一共27個字,為歷史之最。當然前面的24個字都是一些美好的詞,最後的一個字才是主諡,也就是“高”,因此努爾哈赤也可以稱做高皇帝。

    (清太祖努爾哈赤畫像)

    在最終定為高之前,皇太極曾經給努爾哈赤上諡號為“武”,因此題中所說的武帝正是努爾哈赤!而文帝正是清太宗皇太極!今天小祁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對於古代皇帝的稱呼和變化史,相信朋友們看完以後不僅是清朝,哪朝哪代也不會再有疑問了!

    對於古代皇帝的稱呼大致可以分為三種:諡號、廟號和年號。

    諡號

    諡號制度起源於西周時期,諡號是人死之後,後人給予的蓋棺定論的評價性文字,或褒或貶,字數長短不一,從一字到二十多字不等,大致規律是早期比較短,至唐以後諡號不斷加長。

    需要注意的是,諡號不僅限於帝王,后妃、大臣、諸侯或者有名望的人等都可以有諡號,比如王安石諡號為“文”,曾國藩諡號為文正,而孝莊文皇后就是我們熟知的孝莊太后的諡號!(曾國藩畫像)

    諡號有褒有貶,還有平諡。褒諡有“文、武、明、睿、康、莊”等、惡諡有“厲、靈、煬”,平諡有“惠、獻”等。

    廟號

    廟號最早起源於商朝,設定廟號的目的就是對那些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追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最初的廟號有四種:創基立業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興者曰“中”,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祖或宗的稱號!比如說太祖、太宗、高祖、高宗。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劉邦的廟號是漢太祖,而不是漢高祖!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畫像)

    後來隨著需要上廟號的皇帝越來越多,而很明顯這四種是不夠用了,於是開始借鑑諡法中的字,也就出現了宣宗、文宗、武宗、仁宗等等。

    年號

    年號則屬於漢武帝劉徹的創新發明。第一個年號是漢武帝的年號“建元”(公元前140年),這個年後使用了六年,於公元134年又改為“元光”。

    歷代帝王每逢“天將祥瑞”或各種大事就要更改年號。因此一個皇帝年號一般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而到了明太祖朱元璋後,規定一朝只用一個年號,而清朝沿襲了這一規定,因此明清時期的皇帝都只有一個年號,比如說朱元璋年號為“洪武”,朱棣年號為“永樂”,愛新覺羅·玄燁年號為“康熙”。(但是明英宗朱祁鎮是一個例外,他因為先後兩次登上帝位,因此有兩個年號“正統”和“天順”)(康熙皇帝影視形象)

    瞭解了諡號、廟號和年號以後,下面就來梳理一下古代皇帝稱呼的變化史。

    秦朝

    秦始皇嬴政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在他掃六合建立秦朝以後就廢除了諡號和廟號制度,因為他認為這是“子議父、臣議君”的行為。

    (秦始皇畫像)

    因此他自稱始皇帝,後世則以二世、三世相稱,直至傳之萬世。只是秦始皇的願望卻很快就破滅了,秦朝二世而亡,也是極為尷尬!

    漢朝至隋朝

    漢朝恢復了諡號和廟號制度,又因為漢朝嚴格奉行廟號的制度,因此整個西漢只有四位皇帝擁有廟號,即漢太祖劉邦、漢太宗劉恆、漢世宗劉徹以及漢中宗劉詢。東漢則只有漢世祖劉秀、漢顯宗劉莊和漢肅宗劉炟三位皇帝有廟號。(漢武帝劉徹影視形象)

    又因為年號在這段時間內皇帝的年號不唯一,因此稱呼皇帝的諡號比較普遍,比如說漢武帝劉徹(其實因為漢朝以孝治國,多在諡號前加一個孝字,因此為漢孝武帝)、晉武帝司馬炎、隋文帝楊堅。

    唐朝至元朝

    當進入唐朝以後,廟號不再嚴格要求功績,已經氾濫,每個皇帝都有廟號,但是有褒有貶。而最主要的是因為美化諡號,導致諡號不斷加長,一方面不便於稱呼,另一方面不再能簡潔明瞭的對皇帝的生前做出評價。(唐太宗李世民畫像)

    當然這一時期年號仍然是不唯一的,因此在這一時期內,選擇廟號稱呼皇帝是最合適的!比如說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元世祖忽必烈。

    明清時期

    這一時期,諡號還在美化加長,因此仍然不適於概括皇帝的生平。而廟號則逐漸變的荒謬,尤其是清朝,在太祖太宗之後居然又連著出現了兩個祖,世祖福臨和聖祖玄燁,直到雍正才又回到了宗,可以說到了清朝不僅是在諡號上進行吹捧,在廟號也在進行吹捧。(乾隆皇帝影視形象)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這個時期年號和皇帝的一一對應,也就是一個皇帝只對應一個年號,這樣就比較方便來稱呼皇帝。比如說永樂皇帝朱棣、萬曆皇帝朱翊鈞、康熙皇帝玄燁、乾隆皇帝弘曆。

  • 13 # 穿越時空感受歷史

    "文帝",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勤學好問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信接禮曰文;能定典禮曰文;經邦定譽曰文;敏而好學曰文;施而中禮曰文;修德來遠曰文;剛柔相濟曰文;修治班制曰文。"武帝",剛強直理曰武。剛無慾,強不屈。懷忠恕,正曲直。威強敵德曰武。與有德者敵。克定禍亂曰武。以兵徵,故能定。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誇志多窮曰武。

    很多朝代都有"文帝、武帝"這些帝號與其諡號有關。諡號是皇帝或某個重要人物死後,後人根據死者生前的品行及諡法的規定,給予的一種稱號。這裡說的"文"或"武"基本上是表揚的意思。

    年號是皇帝用來紀年的一種重要方式,是帝王臣民所使用的一個共號,其選擇和使用是古代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所以帝王對使用的每個年號都要反覆斟酌、深思熟慮,這就使得年號中摻雜了統治者的思想和意識,與一個朝代的政治也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絡。

    《史記》諸侯王世家,紀年不用帝號,而仍以諸侯王之年紀事。……古無年號,即有改元,亦不過以某年為元年。……至武帝始創年號,朝野上下俱便於記載。實為萬世不易之良法。”

    年號是中國古代皇帝用以紀年的名號,由漢武帝首創。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稱為建元元年,第二年稱建元二年,依此類推。新君即位或遇軍國大事、重大祥瑞、災異,常常改變年號,稱為改元。有的甚至一年之中一改再改,如漢武帝一生就用了十一個年號,女皇帝武則天也曾改元十二次。

    自朱元璋開始,明清兩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不論在位時間長短,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如明成祖朱棣在位年號永樂,清朝愛新覺羅·弘曆在位年號乾隆,因此往往也就用年號來稱呼皇帝。 

    諡號是指古代帝王、貴族、大臣死後據其生前事蹟評定的帶有褒貶色彩的稱號。周初始制諡法,至秦廢止,漢復其舊,歷代因襲,直至清朝滅亡。

    一般而言,先帝下葬前由禮官議諡,嗣皇帝定諡,大臣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

    故近代史學家梁啟超在《中國史敘論·紀年》中說:“今試於數千年君主之年號,任舉其一以質諸學者,雖最淹博者亦不能具對也。

  • 14 # 依稀說史

    我們讀古代史,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的皇帝稱為“什麼帝”,有的皇帝稱“什麼宗”、“什麼祖”,有的皇帝則稱為什麼名。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稱呼上的區別呢。我們在稱呼古代帝王的時候,可以稱呼帝王的諡號,可以稱呼帝王的廟號,可以稱呼帝王的年號,甚至可以稱呼他的外號。我們還會發現清朝的皇帝基本上都是稱呼年號,皇帝在活著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是什麼帝,但是如果說清朝皇帝沒有諡號那麼就錯了。清朝皇帝不僅有年號,也有諡號和廟號。但是我們一般稱呼其年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如果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了解什麼是廟號、諡號、年號。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在宗廟中被供奉時所稱的號。中國古代廟號存在的時間非常久遠,可以追溯到商朝。根據宗法制度,對國家有重大功績、值得子孫後代永世祭祀尊重的君主,會特別追諡廟號。商朝時期,廟號只有四種:創基立業叫“太”、功高者為“高”、世代祭祀曰世,中興者為“中”。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廟號開始氾濫。魏晉以後,基本上除了亡國之君或者傀儡皇帝以外都擁有廟號。而隋朝以後,基本阿貓阿狗皇帝都可以追諡廟號,甚至包括亡國之君也可以擁有廟號。廟號主要有“祖”、“宗”兩種,通俗點說就是開創為祖守成為宗。有開創之功一般稱為太祖、高祖,如唐高祖、明太祖。重新打天下、定秩序一般稱為世祖、聖祖、成祖,如漢世祖、清世祖、清聖祖、明成祖。太宗則有發揚光大的意思,如唐太宗、宋太祖、清太宗。世宗有守成有法的意味,如漢世宗武皇帝;世宗也有皇位傳承發生偏移的意思,如明世宗嘉靖帝就是旁系繼承皇位。

    諡號指對已逝的皇帝、后妃、諸侯、大臣以及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按照其一生事蹟進行一個蓋棺定論的評定後,給出一個評定稱號。諡號不僅在古代中國盛行在受到中國文化影響的北韓、越南、日本等地也非常盛行。

    先秦時期的諡號基本上是一個字,也有兩個字的情況。一個字的如周武王、周成王。兩個字的如秦昭襄王、秦莊襄王、趙孝成王等。秦始皇廢除了諡號。漢朝重新恢復諡號,漢朝皇帝的諡號基本是一個字,由於在前面加上一個“孝”字,所以也可以認為是兩字諡。

    唐朝開始,尤其是武則天開始打破一字、兩字的慣例,開始在流行多字諡號。如唐高宗李治諡號為“天皇大帝”,749年有追諡為天皇大聖皇帝,754年再一次追諡為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字數越來越多,越來越阿諛奉承。唐高宗以後皇帝諡號的字數,基本上都在四個以上。

    諡號的字數由最初的一個字發展到多個字甚至幾十個字。唐朝以前皇帝的諡號基本上就一兩個字,唐朝之後往後會在最關鍵的那個諡號字之前加上一大串修飾詞,主要是讚美之詞。明朝皇帝的諡號字數基本穩定在十六個字,清朝皇帝的諡號則可以多達二十幾個字。

    明清時期,諡號基本完善穩定。明朝皇帝字數基本上穩定在16字、17字或者21字。如朱元璋的諡號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足足多達21個字。清朝皇帝諡號一般為21個字、23個或者25個字,基本穩定在22個字左右。

    唐朝以前,基本上每個皇帝都有諡號,但並不是每一位皇帝都有廟號。而且當時皇帝的諡號也主要是一字諡號或者兩字諡號,用諡號稱呼皇帝完全夠用。比如漢武帝、漢景帝、漢昭烈帝、隋文帝、魏孝文帝等。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如果用廟號代指皇帝的話,就會出現無法稱呼一些皇帝的情況。比如漢景帝沒有廟號,該怎麼稱呼他呢?所以唐朝以前,基本上都是稱呼皇帝的諡號,簡單方便又明瞭。

    唐朝以後,出現了兩種情況。一種是皇帝的諡號開始由一字諡號或者兩字諡號轉向多字諡號。另一種情況是幾乎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而且廟號都是一字廟號。如果這時候再用諡號稱呼皇帝則顯得非常不方面,有可能說了大半天還沒有把皇帝的諡號說完,還有可能出現說著說著忘了皇帝諡號的情況。如果改用廟號則完全不會出現這種問題,所以就出現了我們通常聽到的唐太宗、宋太宗、唐玄宗、宋真宗的廟號。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廟號要比諡號的級別更高一點,稱呼其廟號也顯得對這個皇帝更尊重。

    明清時期,主要用年號稱呼某個皇帝,尤其是清朝。許多人應該知道清朝皇帝的年號,卻不一定不知道清朝皇帝的廟號和諡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方式、一種名號。中國第一個年始於漢武帝的“建元”,最後一個年號為“宣統”(你要非說“洪憲”我也沒有辦法)。如果用年號稱呼一個皇帝,得有個大前題,就是這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明朝以前,皇帝往往有多個年號,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不用年號稱呼明朝以前的皇帝。但是世事無絕對,比如我們也會用貞觀皇帝稱呼李世民,用建武皇帝稱呼劉秀。從明太祖開始,明清兩朝的皇帝實行一世一元制,即一個皇帝一般只有一個年號。明朝只有明英宗有兩個年號,主要因為這哥們曾經兩次當皇帝。清朝只有皇太極有兩個年號,主要因為皇太極完成了由大汗向皇帝的過渡。

    明清時期實行一世一元,皇帝如果不出意外只有一個年號。所以人們在稱呼當今時代或者當今皇帝的時候,往往會把年號放在前面。久而久之,後人就用年號稱呼皇帝。比如,清聖祖時期,可以稱之為康熙時期,當時人可以稱呼清聖祖為“康熙皇帝”,後人也可以稱之為康熙皇帝。康熙活著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的叫做清聖祖,但是卻知道自己可以稱呼為康熙帝。康熙皇帝也有諡號,只不過諡號比較長達到了23個字,康熙帝的諡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我們可以稱呼他為康熙帝,可以稱他為清聖祖,也可以稱呼他為大清仁皇帝。再比如,愛新覺羅弘曆的諡號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我們可以稱呼他為乾隆帝,可以稱呼他為清高宗,也可以稱呼他大清純皇帝。相比較起來,年號最簡單,使用起來也最方面。用年號稱呼皇帝不僅簡單明瞭,而且還能準確知道當時所處的時代。

    清朝皇帝不是沒有廟號和諡號,只是我們習慣上用年號稱呼他們而已。

  • 15 # 萬壑山

    清朝皇帝不是沒有諡號,只是當時皇帝的諡號太長,只能在特定的場合使用。至於稱年號,是一世一元制的影響。接下來就捋一捋年號和諡號,順便的解答這個問題。

    年號

    年號是古代帝王用以紀年的名號。其首創者就是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41年,漢武帝登基,第二年創立第一個年號“建元”。自此之後,國家每逢祥瑞,災變,皇位更替,國家內訌外憂及其他的政治需要,甚至皇帝偶爾的突發奇想都可能下詔改元。因此,一個皇帝就可能有多個年號,每個年號使用的時間都不長。武則天就有多達十四個年號,用的時間最長的年號為“長安”,用了四年,用時最短的是“神龍”,僅一個月。當然,也有一個年號用的時間長的。比如唐太宗的“貞觀”年號,用了23年,這也是他唯一的年號。唐玄宗年號“開元”,也用了29年。

    自朱元璋建立明朝開始,皇帝年號的使用情況發生了改變。明朝自洪武開始實行皇帝年號的一世一元制,即一個皇帝一生一個年號的制度。朱元璋規定朝廷以後不封禪,不受尊號,不受祥瑞。這種做法大大的打擊了皇帝們改元的熱情,自此,一代皇帝一生只用一個年號的做法,就成了慣例,延續至清朝,直至封建制度滅亡,年號從此廢除。

    諡號

    所謂諡號,是對帝王、朝廷大臣、士大夫及名士大賢等人生平的概括性描述追尊的名號。帝王的諡號由後代帝王追贈,朝廷大臣的諡號一般由皇帝賜予,這兩種叫官諡。士大夫及名人大賢的諡號一般由親戚好友、後代及門生弟子追諡,這種叫私諡。諡有美諡,平諡,惡諡三種,我們在這重點講講皇帝的諡。

    美諡,即有褒揚性質的諡號,如:莊、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平諡,有同情意味的諡號,如:懷、悼、哀、思、殤。惡諡,即貶義性質的諡號,如:厲、靈、煬。 歷史上,我們熟悉的美諡如漢武帝、漢文帝,平諡如楚懷王,惡諡如隋煬帝,等等。

    唐代以前,諡號大多為一到兩個字,自從武則天開創裡皇帝生前自己定諡的先例開始,諡號的字數越來越多,諡號的實質由客觀評判變成一味地的溢美。明朝皇帝的諡號達到十幾個字之多,清朝皇帝的諡號更是多到二十多個字,其中以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諡號最長: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共二十九個字。如果非要把清太祖按武帝、文帝那樣稱呼的話,那他就叫“清高帝”。聽起來有點怪怪的,但確實該這樣稱呼。正是由於諡號越來越長的緣故,言簡意賅的年號似乎也成為了皇帝們更好的選擇。

    其實古代皇帝還有廟號,是帝王駕崩後,於太廟立室奉祀而追尊的名號,比如唐太宗,宋太祖。廟號和諡號一同使用,廟號在前,如康熙是“聖祖仁皇帝”,“聖祖”是廟號,“仁”是諡,“康熙”是年號。這三個號都能代表一個皇帝,但每個時期的皇帝對號的選擇不一樣:唐代以前的皇帝都稱諡號,如漢武帝,魏文帝;唐至元,由於諡號變得越來越長,皇帝可能也是為偷懶吧,多稱廟號,如唐玄宗,元世祖;明清兩朝皇帝偏愛年號,如洪武,永樂,萬曆,康熙,乾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客戶老說你的產品貴,如何很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