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王子愛上狐狸
-
2 # 媽媽問道
覺得《射鵰英雄傳》不好,也挺好的吧!
別人喜歡吃榴蓮,你不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何必讓人證明榴蓮好吃呢?
讀書也是如此。
不喜歡《射鵰》,金庸還寫了《天龍八部》、《笑傲江湖》等。
不喜歡金庸,古龍梁羽生也寫武俠小說。
不喜歡武俠小說,還有軍事,歷史,官場等諸多題材的,你要喜歡言情修真穿越也不錯。
不喜歡小說,還有詩歌、散文可以看。
不喜歡文字,還可以聽音樂看電影,實在不行還可以看電視搓麻將。
-
3 # 民國故紙堆
1.小說情節有很多牽強唐突之處?
題主所說,小說情節有很多牽強衝突之處,請問牽強在哪裡,很多又指多少?本身題主都不確定,也沒有舉例說明,只是給出一個模糊的說法,這樣很難讓人信服。
2.人物情感可信度不高
情感可以有可信度的說法嗎?這裡的情感是指親情還是友情還是愛情?題主也並未給個明確的說法。親情無須質疑,愛情是最不可思議,最不可琢磨的。所以穆念慈死心塌地的愛上楊康,黃老邪不惜自殺與妻子團聚。
3.最致命的是行文如流水帳缺乏層次?
題主所謂的層次感,很高大上,看不懂。寫新派武俠的作家沒有五百家也有三百家了,排在前面的僅有聊聊數人,金庸,古龍毫無疑問是新派武俠雙璧。射鵰的行文如流水賬,是怎麼看出來的?現在流行的網文才是流水賬好不好。另外,題主的賬字錯了,不是帳篷的帳。謝謝。
-
4 # 莊子天涯
真的,《射鵰英雄傳》在金庸的小說中,我也認為不是最好的,還有《天龍八部》,也不是最好。金庸前三部最好作品是,一、《鹿鼎記》;二、《笑傲江湖》;三、《倚天屠龍記》。不知各位同好認同嗎?
-
5 # 令狐騰
《射》有點勵志,有點主流引導,把做人和做事整成教科書模式來“吸引”讀者,畢竟當時的多數讀者處於年青狀態。就如同《神》一樣,一點都不好看——我認為,但是讓我看了難受,想通而後領悟,繼而接受現實,接受自我,這可能是本好書。《鹿鼎記》更讓人看了難受,感覺從政就是吃屎,除非習慣成狗了,否則真正不舒服。
-
6 # 替天傳道50年
金庸描寫的武俠世界一直不是我所向往的。在我看來,武俠世界應該是灑脫的,不羈的,不應該被家國天下所束縛,武俠扯上政治,那還有什麼仗劍天涯放浪形骸可言?所以,讓我選金書的話,笑傲江湖跟俠客行比較對胃口,因為這兩部書都刻意模糊了年代,令狐沖的性格也符合我心中的俠客形象
-
7 # A星星都亮了
就問你,什麼樣的作品你覺得寫得好??
金庸的神作!射鵰描寫的是郭靖楊康,因為歷史上有靖康之恥,皇帝親征被俘虜!而且郭家楊家是梁山好漢的後代!
郭靖從小在蒙古長大,心中卻有大俠大義的理想!楊康從小在金皇宮長大,為了榮華富貴寧願姓完顏!還間接害死了自己的親生父母!併為了金國大業,多次謀害義兄郭靖,算計黃蓉。
郭靖第一次見到黃蓉,黃蓉打扮成叫花子,郭靖心善對她很好!請她吃了頓20兩銀子的飯(20兩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兩萬元吧?),送給黃蓉一匹汗血寶馬!而黃蓉身為東邪的女兒(典型富二代),也幫這個正直的靖哥哥拜到了饞嘴的洪七公門下!學得降龍十八掌這種武林絕學!
如果你覺得這個劇情不夠好,那麼請問什麼劇情能吸引你??
-
8 # 花堪折時直須
一、每一部作品都不能做到讓所有人覺得好
二、我覺得挺好,現在看雖然沒有第一次看時的驚豔,在金庸的作品中也不是巔峰之作,但不可否認是部好的武俠小說;
三、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和多次的影視翻拍可以作為旁證。
-
9 # 庭慶林
你說情節牽強唐突,如果你的意思是巧合比較多,倒還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能指望郭靖透過江南七怪練成武功高手吧,你更不能指望他會自創武功吧!所以可以理解這種巧合,沒有巧合就寫不下去了。武俠小說有點奇遇很正常。
你說情感可信度不高,這個,,,你覺得郭靖不愛黃蓉還是黃蓉不愛郭靖?還是你不相信郭靖的人格魅力?還是你覺得沒人像黃蓉那麼聰明?郭靖偉大,世人難以望其項背,但畢竟是小說,並不覺得突兀。你覺得韋小寶在現實真能混的這麼開?
所以說,射鵰奠定了金庸武學大師的地位,不是亂說的,也不是因為電視劇有加成。而是原著本身。所以建議樓主再多讀幾遍吧,到時候你會發現張無忌的奇遇比郭靖的奇遇更稀奇,你會發現楊過等十六年也並非不可能!
-
10 # 鍵聖
一部作品好不好,要看和誰比。和世界名著比,金庸還欠些火候,但是在通俗文學領域,尤其是武俠小說裡,金庸佔有重要的地位。
你覺得《射鵰》不好看,不知道你對金庸其他作品怎麼看,《射鵰》是金庸的成名作,代表作,是金庸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但是並不是最好的。
現在我們知道金庸後來寫出了更好的作品,但是在當時,《射鵰》就是最好的,在整個武俠小說歷史中都有重要地位。
回到作品本身,《射鵰》的主題非常高大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在以往的武俠小說裡是不多見的,人們提起武俠小說,首先想到的就是行俠仗義兒女情長,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些主題在別人手裡寫的太多,《射鵰》的主題不是個人如何行俠仗義,而是一個大俠在民族危亡的時候何去何從。
武功高強的大俠,救一個人容易,救一群人也不難,但是怎麼救一個民族呢,郭靖的一生,就是從自救,救人,到救國一系列的過程,最後戰死襄陽為郭靖的一生畫上句號,一個郭靖倒下了,下一個郭靖在何方?
除了對郭靖俠之大者的詮釋,對楊康的行為也進行了深刻的探討。金庸的小說是在香港發表,在那個年代,正是香港人最迷茫的時候,大陸已經建立新中國,香港還在英華人管轄之下,是跟著大陸還是跟著西方,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抉擇,這種心態正是楊康的心態。
楊康是漢人,卻被金人撫養長大,如果雙方和平共處還算罷了,偏偏兩國是敵對國家,楊康選擇大宋是政治正確,選擇養父就是賣國賊,楊康一開始也想做回漢人,但是選擇養父就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這種誘惑不是誰都能抵擋的,最終,楊康選錯了,落得慘死的下場。而郭靖,放棄了蒙古的金刀駙馬,放棄了救助過他們母子的人們,回到大宋抵禦蒙古的入侵,終成一代大俠。
同樣的經歷,不同的抉擇,不同的命運,金庸在《射鵰》裡映射了很多的香港人,不要認賊作父,不要學楊康,應該像郭靖一樣,抵禦一切誘惑,永遠不要忘了自己根在哪裡。我想,這才是《射鵰》真正的主題。
-
11 # 奛小邪
金庸小說看起來像電視劇,離開武俠很多時候都接近平常生活,很多場景留給讀者思考而不描寫,我有很多次覺得哎這個地方可以再詳細描寫一下啊這個感覺,但是就是這種寫法讓人慾罷不能,細思別有一番風味。
-
12 # 八零後的木子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射鵰英雄傳也有不足之處,但卻不影響它風迷華人世界!我想說,大多八零後童年時光認識金庸都是以射鵰英雄傳為起始。當然,這離不開83版黃日華與翁美玲及主演的功勞。
十幾年前吧,電子書開始流行時,我才第一次翻看金庸小說原著,也是以射鵰三部曲為開始。那時看的新修版,後來瞭解到還有舊版也翻看了。
就覺得舊版更吸引人,人物描寫較豐富。比如秦南琴,她才是楊過的真正生母。
總之好比那加流行語:我不是人民幣,做不到每個人都喜歡
-
13 # 俠女畫
其實,金庸也不差你這樣的讀者來喜歡他的作品。《射鵰英雄傳》是不是真的如你所說的那麼差勁?你可否拿出實際例子來證明呢?我覺得,金庸的小說可能確實也有一些地方不盡如人意,但是再怎麼也不至於像你說的那麼一無是處。
你提問中說到的行文像流水賬,我不知道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反正我沒有讀出這個意思。對於閣下的閱讀理解能力,本人甘拜下風,但是別指望我佩服你。嗯,沒錯,我是金庸書迷,從上中學的時候就開始看,一直到現在也沒有改變過喜歡金庸的武俠小說,尤其是喜歡《射鵰英雄傳》裡的黃蓉。
-
14 # 社會主義小書童
您的看法我贊同。《射鵰》是最適合做劇本的,但作為小說難稱上品。楊過並不是穆念慈所生,他的生母是秦南琴!
首先說劇本,射鵰的故事情節緊湊,主人公本來上郭靖黃蓉、楊康穆念慈兩對情侶的雙雄設計,後來就變成了郭靖黃蓉一對為主,楊康穆念慈作為反面的輔助人物。主線始終上靖蓉二人,鏡頭也是基本上跟著二人走,圍著二人轉。這是最符合電視劇編劇和導演胃口的劇本,確切說是編劇喜歡,因為電視劇的創作關鍵在劇本,拍片只是一個工業化生產製作的過程。如今的電視劇製作水平水漲船高,有好多本子,不愁拍不出好劇。射鵰只需要略加改動,就是一部很好的電視劇本。再加上上長篇,編劇可以任意選材,按照電視劇的需要刪減改動。射鵰可謂渾然天成,儼然按照電視劇的要求量身打造。不誇張地說,只需要把第一回的改成第一集,就可以拿去當劇本了。
然後從小說的角度來看,書中人物雖然很多,但是作為鴻篇鉅著,人物還是略顯單薄,特別上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的塑造上。比如好人一出場就是好人,自始至終都不動搖,除了功力進步以外沒有其他的長進。壞人亦然。到最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雖然過程跌宕起伏,但是結果都是天隨人願,意料之中。這雖然符合人們懲惡揚善、快意恩仇的美好願望,但並不是人性的本質。所以,射鵰在人物性格刻畫深度上是有欠缺的。
其次,主人公的性格不止沒有深度,而且略顯單一。比如郭靖和黃蓉,兩人身上集中了幾乎所有我們能想到的,少男少女所能擁有的優秀品質。堅毅,勇敢,專一,聰穎,靈秀,嬌俏、、、郭靖又偏偏沒有男人的通病,花心。黃蓉才華無雙,卻又有著絕世的容顏。這種人設,倒是給後來的導演選演員製造了難度。而楊康穆念慈,兩個人除了長得漂亮,卻又幾乎一無是處。配角雖然個性鮮明,卻沒有獨立的人格,一切行徑都是為了襯托主角光環。比如江南七怪和全真七子,他們存在的意義上什麼,只是主角的燈光影響和練功道具嗎?這樣突出主角的目的過於明顯,於是不免顯得牽強。
還有,射鵰中反面角色不夠兇惡狠辣,卻不小心成了全書的主線。看完射鵰再回頭串一下,發現整部書跟射大雕關係不大,射鵰只是一個引子。而爭奪《九陰真經》才是武林的主旋律,而官場和朝廷方面則在追逐《武穆遺書》。黑白兩道互相滲透,各自追逐這自己的一本“天書”!說白了,這部小說就說的這個事兒。所以我認為射鵰應該叫《天書奇談》可能更合適。正因為如此,西毒歐陽鋒才成立故事真正的主人公,因為他既是爭奪《九陰真經》的主力,又是完顏鴻烈奪取《武穆遺書》所依仗的高手。於是我們發現,所有的矛盾都是歐陽鋒引起的,所有的紛爭都是為了“好人”去幹歐陽鋒極其幫手。從這個角度,射鵰也可以叫做《歐陽鋒傳奇》,或者《西毒英雄傳》。後者不好,容易被人聽錯了誤會。西毒不是吸毒。
最後,因為因果報應的頂層設計,射鵰中的人物普遍悲劇性不足,換句話說就是不夠感人。比如穆念慈,她應該是最可憐的一個。貌若天仙的俠女,最後缺失去了自己所愛的一切,只留下一個楊康的遺腹子楊過。但是又讓讀者覺得她迂腐固執而且優柔寡斷,弄出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尷尬,不能不說是一大敗筆。但是我覺得金庸先生不至於此,因為這個Bug找了一些資料。原來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刪節版,原稿裡面有一個叫秦南琴的女子,她有著非常悽慘的身世,與楊康有著不解之緣,暗戀楊康卻為了成全穆念慈而退出。楊康因為不能得到穆念慈而在鐵掌峰上拿秦南琴發洩,於是有了,楊過!
注意!大人物出場了,所以我另起一段。沒錯,這不是杜撰,第一稿的射鵰是這樣的。秦南琴的死跟穆念慈差不多,也是在楊過出生後不久。不同的是,秦南琴是被毒蛇咬死的,因為她本來就是世代以捕蛇為生的窮苦人,這裡面隱約又含有因果報應的成分了。楊康死於蛇毒,秦南琴也是,這是不是巧合呢?而後來穆念慈的死因在神鵰裡面沒有明確交代,只說病死,大概因為金庸此處想到了秦南琴無處安放的靈魂吧。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一個身世淒涼性格豐滿並有成為經典潛質的奇女子秦南琴,和她的所有故事一起,從射鵰這部書中刪除。。。我想,這也回答了另外一個問題,楊過聰穎乖張卻正直善良,狡黠機變卻不愛名利!不像楊康,更不像穆念慈,他像誰?
-
15 # 兮兮說事兒
書架上雖然一直放著十多年前購買的《金庸全集》,但是,遺憾的是,至今為止,我仍舊沒有讀完全部的小說。不過,這裡面的“射鵰三部曲”我是仔細全部看完了,或許是因為我看的第一部就是《射鵰英雄傳》,因為第一次閱讀的新鮮感,對它又增添了幾分喜愛。
回顧金庸的武俠小說寫作生涯,《射鵰》是他曝得大名的作品,也是他寫作手法日臻成熟的標誌。在《射鵰》之前,不論是《書劍恩仇錄》還是《碧血劍》,寫作手法略顯稚嫩,人物的刻畫也有些死板(比如陳家洛這個人,就給人感覺精神上不活潑)。《射鵰》從1957年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1959年連載完畢。當時,這部小說不但風靡香港,而且波及東南亞。據說,當時香港的報紙也發行到東南亞其他國家。很多國家的報紙為了搶最新的小說連載,甚至使用電報往回傳輸。當時,電報是按字收費,非常昂貴,用電報傳小說,可見這部小說的火爆程度。
金庸和馬雲
金庸92歲生日時的照片
《射鵰》為什麼會這麼火呢?主要是他一改以往金庸小說的特點,也開了傳統武俠小說的創作方式。金庸第一次用“郭靖”作為全部小說的中心人物,而且這部小說可以看成是郭靖的養成記。郭靖出生以來,呆傻愚笨,卻刻苦努力,不斷進取。這其實符合了每個人在社會上的困境,一個人能力有限,但是如果想要成功,就需要郭靖的一股韌勁。此外,金庸還融入了大量的國仇家恨的故事,這對於當時處在英國殖民管轄的香港人來說,應該讀起來有別樣的感受。
我們現在一說金庸,首先的印象好像是一個作家。其實,這是把金庸看窄了。金庸首先是一個著名的報人,評論家。按照金庸自己的說法,開始寫武俠小說,只是因為有人找他約稿。後來,沒想到寫武俠成名了,他就不斷的寫。但他自己沒把小說看得多重,只是玩玩,金庸一輩子更加引以為傲的是他作為報人的評論文章。在他寫《射鵰》的時候,他還在幫助電影公司做編劇,編了《小鴿子姑娘》、《有女懷春》等劇本。也在報紙上寫了五十多篇談各國電影的文章。
或許,恰恰是《射鵰》裡面戲劇化手法太過濃厚,就跟問題裡面說的,有牽強唐突之處,行文有如流水,缺乏層次,才更加凸顯了郭靖以及後來黃蓉這兩位主角的鮮明個性,最終成就了郭靖這個最高知名度的角色。
-
16 # 老虎他爹
我原本學理科,因為數學太差,正好我報考的學校中文系收10個理科生,不用學高等數學,所以就從理科考進去了。當時擔心功底不夠,上學前先惡補長篇小說,看了《紅與黑》和《天龍八部》,結果《紅與黑》看了一個多月,幾次想扔掉,最後強迫自己,每天必須讀10頁,就這麼逼著自己讀完了,而插空看了《天龍八部》,共5卷,3天就看完了。
雖然很喜歡《天龍八部》,但讀完《紅與黑》才明白,這才叫小說,是真正的文學。可以說,《紅與黑》是引我閱讀真正小說的啟蒙者,至今對它充滿敬意。
類似的例子不奇怪,魯迅研究專家、作家唐弢先生晚年患病,家人給他找了一套瓊瑤的書,他看完了,說沒什麼意思,可家人發現,他居然把40多本全讀完了。說實話,我讀瓊瑤也覺得很好看,一個禮拜讀了6本,我還讀過三毛當時出的全部作品集,好像是八九本,都是自己買來看的,一度非常喜歡三毛。
然而,真讀了《紅與黑》才發現,小說是完全不同的一種存在,它不只是故事。
首先,小說不追求情節緊張,它的目的是在展現一種人生
金庸、瓊瑤的書好看,因為故事情節很精彩,一環套著一環,我大學畢業後,還層喜歡過古龍,對他的故事結構也非常佩服,他將心理現實主義、偵探小說、結構主義的一些東西也融入進來,情節線之外,人的心情也成為影響故事的一個關鍵因素,進一步加大的情節的不可控性和緊張度,所以特別好看。
但問題在於,故事的基本種類就那麼多,萬變不離其宗,編到後來,完全成了為出奇而出奇,為搞怪而搞怪,這樣就太庸俗了,讀後白耽誤時間。
《紅與黑》則不同,它展示了於連的內世界,讀著讀著,就覺得滿頭大汗,發現自己就是於連,我也像他那樣有不擇手段、渴望成功的因素,也對世界充滿怨言,也想改變自己的命運(當然,回頭來看,遠遠沒他的心理驅力那麼強),也對現實世界高度未知,通過於連的挫折,我透過小說幾乎渡過了一次完整的人生。讀到最後100頁,我幾乎是不忍心讀完它,生怕這個故事會很快結束。
以後又讀了《簡愛》,從故事的角度看,這是一本高度失敗的小說,前半部完全是累贅,故事情節也不合理。但我生活在一個封閉時代中,受周邊環境影響,帶有很強烈的性別歧視的想法,《簡愛》讓我深深感動,懂得了一個人應學會尊重和自己不同的人。
因為上中文系,以後又讀了100多種長篇小說,特別是啃完了老託的三個大部頭,以及老陀的《罪與罰》,再後來就比較喜歡現代派小說了,到大學畢業前,瘋狂地迷戀上米蘭·昆德拉。
嚴肅小說的故事並不離奇,但它們都營造了一個內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我們可以與作品中的主人公一起去經歷故事,一起去獲得情感成長,這是非常寶貴的體驗,讀的越多,人會變得越寬容,越明白世界的複雜性。
通俗小說的情節很好,但人物多是型別人物,好就好的沒邊,壞就壞得死心塌地,沒有性格的成長史,或者雖然有,卻比較簡略,一切都為講故事服務,這樣看完了以後,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太少,沒有心靈成長的空間。
我也比較喜歡金庸的一些作品,但他的作品確實算不上營養品。
其次,金庸小說的缺點
金庸小說的優點就不說了,相信讀者自然能分辨,我也覺得金庸小說有很多優點,但離經典著作還是有距離的。
1、驅動情節發展的是偶然,而非必然,在現實主義小說體系中,這是比較大的忌諱。小說主人公都是誤吃了什麼神藥,偶然拿到什麼秘籍,幸運地拜了什麼師傅,突然就成了一代宗師,命運改變,這樣其實就壓縮了人生成功的過程,滿足了現代人一夜成名的渴望,但偶然而非必然,這就沒有可信度,也不能給人以啟迪。
2、追求刺激。與傳統武俠小說相比,金庸小說真正的魅力不來自於道德力量,而是敘事節奏明快、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緊張,雖然他標榜“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但這些東西是貼在他敘事核心上的外包裝,金庸塑造了一些英雄人物,但這些英雄人物多是亦正亦邪,而絕對正的,比如蕭峰,就顯得不那麼可愛、有趣。金庸真正的成熟之作是《鹿鼎記》,這就比較露馬腳,體現出金庸式的寫作其實是反道德判斷的,越是壞蛋,越能寫精彩。因為金庸主動納入了西方小說的一些技術,在情節緊張性上確有高明之處,但英雄人物常常是這種敘事中的一個不自然、不真實的元素,一旦去掉,反而小說更好看。
3、缺乏心理描寫。這是中國傳統小說的通病,就是人物太多,心理描寫不足,即使有,也呈現為作家用上帝視角代言,這樣就沒有遮蔽,不容易形成氛圍,在這裡,古龍就寫的比金庸高明,古龍善於用個體視角的遮蔽性來渲染恐怖氛圍,但古龍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隻能寫變態人格,不能寫常態人格,這樣小說就不太接地氣,過於獵奇。金庸人物總是大奸大惡、至善至美,但世界上這種人有多少呢,他的寫作其實離正常人的距離也比較遠。
金庸的武俠中存在道德BUG,就是在天理與人情之間存在落差,這是中國傳統哲學無法解決的問題,特別是隨著生人社會的出現,個體的覺醒,所謂天道、天理的虛偽性已凸顯,金庸小說對此有批判,但也常常妥協。由於缺乏道德的激烈衝突,金庸小說的震撼力往往來自情節,而非道德困境,這就大大降低了小說的價值,不能引讀者更深入思考,反而讓他們誤將俗情俗理、不極端奉為解決之道。
任何小說家都是有缺點的,古今中外名著都有硬傷,只是金庸寫的是故事,還沒有形成嚴格的小說意識,這樣就限制了他的才華,這比較遺憾。
-
17 # 雪飲冰心聶風
金庸寫的小說很精彩,但說實話,我看的時候只覺得好看,別的沒覺的什麼,但在看射鵰英雄傳的時候,總覺的有什麼不足,一直想不通,直到後來長大後,我才突然發現,這本書寫的有點假。
當然,小說本來就是假的,但金庸小說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就是因為他把小說裡的人當現實來寫,賦予了大俠們正常人的心態,所以我們在讀的時候會有很強的代入感,彷彿你就是書中人。但現實又是什麼樣的,很殘酷很現實,這些都在小說裡很好的表現了出來,所以金庸的小說很多都比較悲慘。所以我們讀起來明知道他是假的,但我們都能把他當真的看。
但射鵰應該是裡面的另類,他之所以另類就是因為他看起來太完美,主角郭靖的成長之路看起來太順利,他從一出生就不用擔心武功,因為有師傅千里迢迢來大漠找他傳武功,資質太差學不會怎麼辦,貴人模式開啟,全真教主馬鈺從中原來大漠找郭靖,為了教他內功,兩年都不回家,最終學會武功回中原,師傅們讓他學習獨立,智商太低怎麼辦,作者又給他配了一個最強大腦,黃蓉,這個人可以說就像天上的七仙女一樣神通廣大,又活波可愛,但這樣一個美女怎麼才能看上郭靖這個傻小子呢,作者又寫了一個武俠版的天仙配,一頓飯就把仙女搞定了,從此黃蓉給他找靠山找師傅,郭靖只要聽話就能得到絕世武功和靠山,他只需要刻苦修煉就可以了,最後又得到九陰真經,成了東邪的女婿,這裡其實有個笑話,說是有一個傻小子沒結婚,王說,我可以讓他成為大官的女婿,別人都不信,於是王帶他找到某銀行董事長,讓其收他當總經理,董事長問憑啥,王說,這是大官的女婿,董事長同意了,然後王帶他去找大官,讓大官把女兒嫁給他,大官問憑啥,王說,這是銀行董事長新任的總經理,最後大官也同意了。郭靖就是這樣成了北丐的徒弟,東邪的女婿,後面就越混越好,在最強家族勢力和最強大腦黃蓉的輔助下,傻小子最後走上了人生巔峰。
這真的是武俠小說嗎,為什麼我看著像武俠童話,主角是真善美,最終憑藉著善良正直,成功屌絲逆襲成人生贏家,娶到仙女,和她一起回桃花島過著快樂的生活。
相關內容
- 在金庸老先生的射鵰英雄傳當中你最喜歡的是誰?最討厭的又是誰?
- 金庸老先生在寫射鵰英雄傳時,為什麼開篇就要把王重陽寫走?
- 金庸的射鵰英雄傳版本里面,那個小龍女演得最好,最契合金庸筆下的小龍女?
- 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之後是《射鵰英雄傳》,之前是什麼?
- 西方讀者把金庸的《射鵰英雄傳》當作《權力的遊戲》,是誤讀嗎?
- 《射鵰英雄傳》中金庸為什麼要把西毒歐陽鋒寫成是武功天下第一的人?有什麼深層含義?
- 為什麼總有人喜歡翻拍金庸的作品?
- 你覺得金庸筆下《射鵰英雄傳》裡面的郭靖在現代社會也能生存下去嗎?
- 相傳金庸晚年修訂《射鵰英雄傳》,為何要把黃藥師和梅超風變成師徒戀?
- 金庸筆下小說,《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天龍八部》,你們最喜歡哪一部?
能不能舉一些實際的例子,比如:哪條感情線突兀呢?你有什麼佐證?哪些內容很牽強?
我也是80後,少年時期看金庸的小說和改編的影視劇非常多,至今仍然很喜歡,也影響到了孩子。同樣,我說說個人觀點:射鵰三部曲中,最先看的是《神鵰俠侶》,接著看了《倚天屠龍記》,最後才看了《射鵰英雄傳》。我認為,最好的江湖是射鵰時代,小說中描述得很清晰。我仍然記得當初第一次看時的心情。你所謂的哪些質疑是從何而來,我不得而知。但我想說的是,金庸在射鵰裡,沒有一句廢話。如果你用心再看一遍,可能會改變之前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