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傳統文化小神嘆

    黃道婆的成就主要在於對紡織術的改進,把她從少數民族那裡學到的先進的"紡織術"(注意是紡織術,不是紡織)帶入中原,就象我們提造紙術提到蔡倫,但蔡倫的成就同樣也是在"改良"造紙術,而不是蔡倫"發明了"造紙。

    她的另一項成就是發明了更先進的紡織"工具":去籽攪車,彈棉椎弓,三錠腳踏紡紗車等工具,就象英華人發明"飛梭"一樣,這些發明是有助於生產效率的提高。

    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也就是傳說中的黃帝時期,開始有了養蠶、繅絲、織綢的生產。最初的人們可能只是為了吃蠶繭中的蛹充飢而認識到這種昆蟲的,後來在用嘴咀嚼的過程中發現蠶繭的外殼可以抽出很長的纖維來,用它來製成的織物,比麻、葛織物既高貴又柔軟舒適。於是,傳說黃帝的元妃嫘祖率領民眾養蠶繅絲織綢,開始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重大發明創造:絲綢。考古發掘證明,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絲織品距今已有七千多年了。與傳說中的黃帝嫘祖時期基本吻合。

    此後即傳說中的堯、舜、禹時期,服裝的功能開始有了美觀、裝飾和等級、尊卑等方面的延伸意義。在此後的漫長的奴隸和封建社會中,絲綢價值昂貴,只是有地位和身份的人才有可能穿戴,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衫,稱為“布衣”。而服裝的色彩等級規定也十分嚴格,如黃色屬帝王專用,違禁則會招來犯上殺身之禍。

    棉花是很晚才從印度傳入中國的,由於種植棉花比種麻方便,產量高、加工簡便,做出的服裝也比麻舒適,因而得以迅速發展,形成了纖維材料的四大家族:棉、毛、絲、麻。人們採用這四種紡織纖維作為服飾材料的局面一直延續到近代。

  • 2 # 文華知事

    黃道婆又稱黃婆,生於南宋末年淳佑年間,約1245年,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徐彙區東灣村)人。黃道婆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在生活的重壓下,十二三歲就被賣給人家當童養媳。白天她下地幹活,晚上她紡織布到深夜,還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沉重的苦難摧殘著她,也磨鍊了她,有一次,黃道婆被公婆、丈夫一頓毒打後,又被關在柴房不準吃飯,也不準睡覺。她再也忍受不住這種非人的折磨,決心逃出去另尋生路。半夜,她在房頂上掏洞逃了出來,躲在一條停泊在黃浦江邊的海船上。後來就隨船到了海南島的崖州,即現在的海南崖縣。當時黎族人民生產的黎單、黎飾、鞍塔聞名內外,棉紡織技術比較先進,黃道婆聰明勤奮,虛心向黎族同胞學習紡織技術,並且融合黎漢兩族人民的紡織技術的長處,逐浙成為一個出色的紡織能手,在當地大受歡迎,和黎族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在黎族地區生活了將近三十年。但是,黃道婆始終懷念自己的故鄉。在元朝元貞年間,約1295年,她從崖州返回故鄉,回到了烏泥涇。她回來後,就致力於改革家鄉落後的棉紡織生產工具,她根據自己幾十年豐富的紡織經驗,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織造技術傳授給故鄉人民。一邊教家鄉婦女學會黎族的棉紡織技術,一邊又著手改革出一套趕、彈、紡、織的工具:去籽攪車,彈棉椎弓,三錠腳踏紡紗車……。

    一方面,她全面改革了棉紡織工具,比如帶來了新的剝棉花擀籽法,她教婦女們吧籽棉放在石板上,用小鐵棍來攆,這樣就不必再用手一顆一顆地剝籽棉,一次性就能有個六七個,方便多了。但黃道婆並沒有因此就滿足,她不斷尋求更好更便捷的方法,某天她突然想到腳踏車的原理,心中豁然開朗,經過幾天琢磨後,她造出了一臺軋棉機,一人喂棉,兩人搖柄,棉絮與棉籽被快速分離到兩側,又快捷又省力,鄉親們都開心極了。

    除此之外,黃道婆還改進了彈棉花的工具,她加長弓身,弓弦以繩代線,用棒椎代替手指來擊弦,這樣彈出來的棉花又松又幹淨。還有紡紗工具,她造出了三錠腳紡車,能同時紡出三根紗,是當時全球最為先進的紡車,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發明。關於織布方面,黃道婆發明了什麼呢?我們如今能穿上用上各式各樣的花布料全都要得益於她的革新。她將中國傳統的絲織技術與崖州被的織法相結合,研究出配色、織染等工序,最終創造出多種多樣的花紋圖案,豔麗如畫,聞名全國。

  • 3 # 塵埃洛依

    紡織機械是紡紗機和織布機的統稱。黃道婆對紡織機的改革是全面,系統性的重造與整合,在紡織業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領先世界400年。

    黃道婆之前的紡織業的狀況是個什麼樣的呢?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面對那樣耗時費力的勞動能不嘆息嗎!

    棉花脫棉籽,基本靠手剝,

    彈棉裝置已有彈弓,但是型制很小,效率低下

    紡紗機是一個紗錠,和老太太手拎一個紡錘沒啥區別

    織布機在唐朝就基本定型,一直沿用。

    黃道婆的改革功績涉及“擀、彈、紡,織四大工序:

    1.擀,她製作了軋棉機使棉花脫籽效率大增

    2.彈,改進後的彈棉弓尺寸加大,一次加工量數倍於前

    3.紡,黃道婆的突出貢獻就是三錠紡紗機,之前織快紡慢,之後紡快織慢,紡紗效率幾倍提高。直到西方工業革命出現了珍妮紡紗機,已經是400 年之後的事情了

    4.織,黃道婆的織布機稱“踞織腰機”,擺脫了之前織布品種單一的缺陷。時譽“機杼精工,百卉千華”。

    中華民族是懂得感恩的民族。但凡行業開拓先驅,後人永世敬仰。元朝為她立祠院,1957年又在上海為她建墓園並立紀念碑。

    資料複製:

    黃道婆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勞動婦女,她早年的遭遇和對紡織技術的貢獻,在勞動人民長期流傳。據傳說,她小時候給人家當童養媳,由於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她勇敢地逃出了家門,來到了海南島的崖州(今海口市)。從此,她在海南島居住了30多年。她在海南崖州期間,虛心向黎族人民學習紡織,不僅全部掌握了先進技術,還把崖州黎族使用的紡織工具帶回家鄉,並以她的聰明才智,逐步加以改進和革新,使家鄉以至江南地區的紡織水平有所提高。經過她改進推廣的“擀(攪車,即軋棉機)、彈(彈棉弓)、紡(紡車)、織(織機)之具”,在當時具有極大的優越性。

    黃道婆之前,脫棉籽是棉紡織程序中的一道難關。棉籽粘生於棉桃內部,很不好剝。13世紀後期以前,脫棉籽有的地方用手推“鐵筋”碾去,有的地方直接“用手剖去籽”,效率相當低,以致原棉常常積壓在脫棉籽這道工序上。黃道婆推廣了軋棉的攪車之後,工效大為提高。

    在彈棉裝置方面,黃道婆之前江南雖已有彈棉弓,但很小,只有1尺5寸長,效率很低。黃道婆推廣了4尺長、裝繩的大彈弓,使彈棉的速度加快了。就棉紡織的各種工具而論,最值得注意的還是紡車的改進。棉紡車來源於麻紡車,而麻紡車是由紡絲的莩車演變而成的。黃道婆推廣了3錠棉紡車,使效率大為提高。在王禎《農書》裡可以看到這類棉紡車的影象,它是用腳踏發動的。多錠紡車在沒有發明機械化的握持工具“羅拉”以前,單憑雙手握持3個棉筒捻緒,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手工紡織技術之極高的水平了。馬克思在《資本論》裡說過,當未發明珍妮紡紗機時,德國有人發明了一種有兩個紗錠的紡車,但能夠同時紡兩根紗的紡織工人卻幾乎和雙頭人一樣不易找到。可見黃道婆在這方面的成就之不易得了。

    此外,黃道婆還推廣和傳授了“錯紗配色,綜線挈花”之法,後來松江一帶織工發展了這種技術且更加精益求精。她還把“崖州被”的織造方法傳授給鎮上的婦女,一時“烏泥涇被”聞名全國,遠銷各地。原來“民食不給”的烏泥涇,從黃道婆傳授了新工具、新技術後,棉織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到元末時,當地從事棉織業的居民有礙1000多家,到了明代,烏泥涇所在的松江,成了全國的棉織業中心,贏得“衣被天下”的聲譽。

    黃道婆就是這樣以自己的傑出貢獻,而被載入中國紡織業的發展史冊,永遠受到後人的敬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士兵突擊》電視劇裡哪個人物的哪個瞬間最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