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鄭捕頭
-
2 # 覃仕勇說史
答:廣西電影製片廠的確是曾經號稱最出名的省級電影製片廠!
我是廣西人,我驕傲!
不過,話說回來,省級電影製片廠中,至少,西安電影製片廠是可以與廣西電影製片廠分庭抗禮的。
另外,廣州的珠江電影製片廠、四川的峨眉電影製片廠和湖南的瀟湘電影製片廠,也算是省級電影廠中比較優秀的。
但珠江電影製片廠只有一部《孫中山》拿得出手,其他乏善可陳。
瀟湘電影製片廠比較叫座的是《湘西剿匪記》,另外一部《那山那人那狗》的品質也過得去,但這個片子是和北影廠合作拍攝的。
除此之外,其他省級電影製片廠主要是攝製新聞紀錄片、科教片,或做電影譯製,根本沒有攝製故事片的能力。即使有,也是勉力而為,拍出的都是平庸之作,不值一提。
廣西電影製片廠為什麼可以這麼風光呢?
往大的方面說,是抓住了時代的機遇,走在了時代的前面,拍出了一些引領時代潮流的電影。
往小的方面說,是因為一個人——張藝謀。
嚴格地說,是兩個人:張藝謀和陳凱歌。
為了證明我所說不虛,咱們也可以類比一下堪以與廣西電影製片廠平分秋色的西安電影製片廠的情況。
西安電影製片廠後來從廣西電影製片廠挖去了張藝謀,也迅速崛起了。
張藝謀和陳凱歌都是文革後北影第一批大學生。
張藝謀從大學畢業,就被分配到了廣西電影製片廠。
當時的廣西電影製片廠廠長非常有眼光,全力支援,讓張藝謀參與拍攝電影《一個和八個》。
此片一炮而紅。
現在回頭看《一個和八個》這個片子,正因為有張藝謀參與,出自名家之手,真不同凡響啊。
不過,廣西電影製片廠的騰飛才剛剛開始。
話說,西安電影製片廠根據小說《深谷回聲》改編成《黃土地》劇本,但因為各方面原因,遲遲未能開機。
張藝謀是陝西人,訊息靈通,從那邊要過了劇本,在廣西電影製片廠籌拍。
張藝謀當時專司攝影,他的同學陳凱歌當時分配在北影廠。而北影廠是大廠,陳凱歌屬於小字輩,不像張藝謀在廣西廠這邊廟小好唸經,正落落寡歡,鬱郁不得志。於是,張藝謀就從北影廠借調來了陳凱歌,雙雄鼎力合作,一舉推出了第5代導演的開山之作——《黃土地》。
《黃土地》在國外亮相,一下子就斬獲了多個國際電影節獎項,蜚聲海內外,廣西電影製片廠也跟著名片鵲起。
陳凱歌乘勝追擊,又在廣西電影製片廠拍了《大閱兵》。
北影廠一看不好,手腳麻溜地把陳凱歌要回去了。
前面說了,西安電影製片廠後來從廣西電影廠挖走了張藝謀。
而挖走的時機,就是陳凱歌走後不久。
張藝謀找西安電影製片廠要《黃土地》劇本,和西安電影製片廠廠長吳天明搭上了線。
又因為他本身是陝西人,就被吳天明要過來了,主演了電影《老井》。
這之後,吳天明便讓張藝謀操刀拍攝了《紅高粱》,之後再拍攝了《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因此西安電影製片廠的名氣得以與廣西電影製片廠並重。
再說回廣西電影製片廠這邊。
雖然陳凱歌和張藝謀已經離開,但廣西電影製片廠的腳跟已經站穩,與其他著名導演有了合作機會,從而推出了《血戰臺兒莊》、《弧光》、《共和國不會忘記》、《百色起義》、《落山風》、《世界屋脊的太陽》、《周恩來》、《楊貴妃》、《長征》(上、下集)、《白駱駝》、《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幸福時光》等等一系列優秀影片。
-
3 # 碧野28
中國除了長影、北影、上影、八一、西影、珠影、峨影有實力外,其他的電影製片廠只能稱廠,不能稱影。其中理由就是他們資格老、底蘊厚,也是最早的國內電影製片廠。由及是長影和上影,是國內電影界的龍頭老大,歷史久、資力深厚,是中國電影當中的驕子。北影和八一,以及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是建國初期建立的。他們是由長影和上影出人出資組建的,出力最多的長影是當之無愧的領跑者。
七十年代中葉由長、上、北支援,又在西北地區的西安,西南地區的四川,華南地區的廣東,分別建立了西安、峨眉、珠江三個電影製片廠,由此使中國自己的電影事業得到了長足的地位。
由於中國人口越來越多,精神糧食需求量大,在當時資訊工程還不發達的情況下,電影作為傳播精神文明的工具,非常深得人心,加至老藝術家的生動化的表演水平,更讓千家萬戶過於痴迷和依賴了。加至改變開放的東風勁吹,文化大軍毅然掘起,為了滿足全國人民的需求,在全國範圍內每個省都組建了一個電影製片廠。在這項大工程度上,長影與上影依然是當仁不讓的角色,北影也不甘示弱,都是大顯身手出人出力,把這項工程做得有聲有色,完美無瑕。
所以說,廣西電影製片廠敢與西影相比,不知從何比起。一個能稱影,一個只稱廠的,拿什麼來比呢!難道一兩部電影嗎?要知道,八十年代以前的電影製片,大多數都是合作而成的,也就是說廠名用本廠的,而完成並不是就是本廠的人,除了有實力的長、上、北有能力獨立完成以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靠外部協作來完成,廣西電影製片廠也不例外。
有人說廣西電影製片廠是58年已建立的了,請問《劉三姐》這部歌劇電影片,為什麼不由廣西電影製片廠來完成呢?,為什麼是長影拍攝的而成的事。這不是與原題瘋馬牛不相識嗎?
誇大話不用打草稿,也不犯罪或影響什麼,但實事求是是每個人的定性觀。如果廣西電影製片廠真的象作者所說的那樣,那麼廣西電影製片廠早就有“廣影”的頭銜了,也不可能還稱作廣西電影製片廠。
雖然有些事情具體來講沒那麼清楚,但從推理上來說這種結果還是可以成立的。
-
4 # 樑鵬飛
說起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了,廣西電影製片廠在80年代的名聲,那真的是赫赫有名,曾經引領了中國電影發展的潮流。陳凱歌、張藝謀的事業都是在這裡起步。
而這一切都要源於文革後北影第一批大學生,78級。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夏鋼、李少紅、顧長衛、霍建起都是畢業於這個班級。
在大學畢業以後,張藝謀被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
拜當時80年代新風潮所賜,加上時任廣西電影製片廠廠長賞識,張藝謀剛畢業就參與拍攝電影《一個和八個》。
隨後廣西廠籌拍《黃土地》,這本來是西影廠的劇本,改編自小說《深谷回聲》,被廣西廠看中,攝影就敲定了陝西人張藝謀,導演一時沒有合適人選,還是張藝謀推薦了他北電78級同學陳凱歌,彼時陳凱歌畢業分配在北影廠,卻不像張藝謀在廣西廠受重用,畢竟北影廠是大廠,一大批資格老的前輩在前面呢,輪不到陳凱歌發揮,所以廣西廠從北影廠借調來了陳凱歌,這才拍出了第5代導演的開山之作。
《黃土地》獲得了多個國際電影節獎項,給當時的中國電影帶來很大震動,陳凱歌后來又在廣西廠拍了《大閱兵》,聲名鵲起,北影廠當作寶貝就給要了回去。
張藝謀則得到西影廠老廠長吳天明的賞識,於是回到老家陝西。之後主演了吳天明導演的《老井》,1988年張藝謀拍攝處女作《紅高粱》,一炮而紅,奠定了他後來事業的基礎。
廣西電影製片廠在80年代初,因為大刀闊斧改革,因為機緣巧合得到了陳凱歌和張藝謀等人,引領了一時潮流,成為中國電影名噪一時的製片廠,名聲一度超過了北影廠、上影廠這2個大廠。
也是因為這個因素,雖然陳凱歌和張藝謀離開了,但其他著名導演有機會都和廣西電影製片廠合作。1985年廣西電影製片廠籌拍電影《血戰臺兒莊》,邀請了八一廠的導演楊光遠(後來曾執導《大決戰遼瀋戰役》),還獲得了八一廠的大力協助,成就了這部廣西廠歷史上軍事電影經典。
1991年,廣西廠又籌拍電影《周恩來》,這次邀請了曾經拍攝過電影《孫中山》的珠江電影廠導演丁蔭楠合作。《周恩來》是中國電影歷史上有確切票房紀錄前票房最高的電影,據說票房超過2.7億。
這部電影成就了廣西電影製片廠最後的輝煌。
作為一家邊陲小廠,廣西電影製片廠能夠在8、90年代取得這麼大的成績,實在是一個奇蹟。憑藉這些成就,廣西電影製片廠在曾經的國有電影製片廠中的地位直追長影、北影、上影和八一廠,遠遠超過其它省級電影製片廠。
可惜的是,90年代以後,廣西電影製片廠就逐漸遠離了人們的視線。後來張藝謀曾經又回到廣西電影製片廠拍攝了《一個都不能少》,再次獲得多個國際大獎。
但這部電影其實是張藝謀和張偉平合作的新畫面電影公司拍攝,只不過是借了廣西電影製片廠的拍攝名額而已,實際上和廣西電影製片廠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
再之後,廣西電影製片廠就越來越落寞,徹底離開了中國電影的中心舞臺。
但曾經,廣西電影製片廠確實是一個非常牛逼的存在。
-
5 # 映畫臺灣
1、可能是當年中國的精英電影人才,從北電等學校畢業後,很難進入北影、上影乃至於西影、長影等當時的一線電影廠,所以就只好屈就去一般的省級廠吧。我們先來看廣西廠的歷史,始建於1950年代末期,早前是譯製片和新聞紀錄片廠,到了1970年代中期才開始拍故事片,起步其實非常晚
2、廣西廠的榮光,從1982年後吸收了國內第五代導演及圍繞他們的眾多電影人開始的。當年張藝謀導演從北電攝影系畢業,苦無單位接收,最後還是廣西廠要了他,直到現在,雖然張藝謀已蜚聲海內外,但他的關係還在廣西廠,他自己也說自己還是廣西廠的人,而廣西廠也以他為榮
1983年5月,廣西廠召開大會,破天荒批准了以張軍釗、張藝謀、肖風、何群這四個應屆畢業生為主,成立當時在全國都是第一個的“青年攝製組”,北電導演系畢業的張軍釗任導演,他的同學張藝謀、肖風任攝影,同樣是北電的何群任美工,後來的著名導演,提攜了張藝謀等人的郭寶昌是他們的藝術指導,這群平均年齡才27歲的漢子,一畢業就有作品拍,簡直史無前例
後來成為導演的何群不幸於2017年去世,張藝謀親自送他最後一程
張軍釗導演不幸於2018年6月去世,享年66歲
廣西廠之所以能從當年的中國電影界崛起,是因為有一群觀念很新的領導,當年的廠長韋必達,頂著重重壓力,為《一個和八個》背鍋,經歷了很多坎坷後,該片1984年公映,成為中國第五代的開山之作,是寫在中國電影歷史上的里程碑電影
現在去看這部電影的幕後幕前陣容,都豪華到無以復加
演員包括陶澤如、陳道明、趙小銳、謝園等後來中國影視界的頂樑柱
3、不僅如此,後來陳凱歌連續的《黃土地》《大閱兵》,也是第五代的重要作品,都是在廣西廠完成的,幕後陣容都是無比繁華,包括張藝謀、何群、王學圻、趙季平等人
4 此外,廣西廠當年的紅色題材電影,也在全國轟動一時,其中翟俊傑導演居功至偉
《血戰臺兒莊》是中國影史上評價最高的戰爭片之一
《周恩來》創下全國上下的觀影熱潮(與中國電影發行放映總公司聯合攝製)
《共和國不會忘記》是改革開放後最傑出的商業工業題材電影
上下集的《長征》是壯闊的史詩
《百色起義》當年也是轟動一時
5 此外,廣西廠還出過很多藝術探索片
張軍釗的《弧光》極有藝術和生活深度
《春暉》是中國1980年代少見的中學生題材電影
周潔版的《楊貴妃》被稱為史上最美
相對於好多現在已經消失的電影廠,廣西廠現在還在,名字叫廣西電影集團,名號還夠大
-
6 # 無法超越的足跡
1970年到1980年這十年期間,總共拍攝了100多部紀錄片,1984年拍攝的電影《黃土地》獲得了中國第五屆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獲得了倫敦國際電影節以及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的獎項,在第38屆瑞士珞珈諾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銀豹獎。
拍攝的著名影片還有《一個都不能少》,《楊貴妃》,《周恩來》,《血戰臺兒莊》,《長征》上下集,《我的父親母親》等在國內耳熟能詳的電影,在上個世紀的中國電影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可以說廣西電影製片廠的輝煌時期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文藝界的改革,這些原國有的電影製片廠面臨了市場帶來的競爭,在開放的市場環境下,原有的題材電影沒辦法滿足新生代觀眾的口味,外國電影的湧入,還有香港電影進來的衝擊,國內電影公司的崛起,這些都給國有電影製片廠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改革勢在必行,新時代的電影需要改變,主旋律的電影和新生代的電影形成鮮明的對比,在這個基礎上原有的電影製片廠進入改革階段,從拍攝電影轉型為原有的拍攝紀錄片和宣傳片,獲得了第二次生機的機會,現在大家很少看到國有電影製片廠拍電影,主要的原因是已經改革轉型,轉型拍紀錄片,轉型變成股份制,已經不在是以前的模樣了。
-
7 # 資料廣西
與自治區同一年(1958年)誕生的廣西電影製片廠,被譽為中國電影第五代導演的“搖籃”,至今拍攝了130多部電影故事片,獲獎超過105項,2011年與廣西電影公司聯合組建了廣西電影集團。
下面推薦幾部廣西電影製片廠攝製或發行的電影。其中,豆瓣評分最高的是抗戰影片《血戰臺兒莊》,IMDb評分最高的是張藝謀的兩部作品《一個都不能少》和《我的父親母親》,而也有一部IMDb評分比豆瓣高——《鐵血崑崙關》。
1984年《黃土地》(豆瓣評分7.8、IMDb評分7.3)導演:陳凱歌
主演:薛白/王學圻/譚託/劉強
榮譽:
第29屆英國愛丁堡國際電影節薩特蘭杯導演獎(陳凱歌);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張藝謀);第7屆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張藝謀);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陳凱歌)、天主教人道精神獎-特別提及(陳凱歌);第5屆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東西方文化技術交流中心電影獎(陳凱歌)、柯達最佳攝影獎(張藝謀);第21屆東京電影節黑澤明獎(陳凱歌)。
影評:
1983年《一個和八個》(豆瓣評分7.2,IMDb評分6.9)導演:張軍釗
主演:陳道明/陶澤如
榮譽:
1989年第一屆中國電影節優秀攝影獎
影評:
《一個和八個》是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影片故事十分奇特,在故事構架、攝影構圖及人物塑造上均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同時推出了陶澤如、陳道明、趙小銳、魏宗萬、謝園等個性鮮明、表演不俗的一批新星。(《每日新報評》)
1986年《血戰臺兒莊》(豆瓣評分8.3,IMDb評分7.2)導演:楊光遠/翟俊傑
主演:邵巨集來/初國樑/江化霖
榮譽:
1986-1987年度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87年獲第lO屆福斯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1988年獲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化妝獎、最佳煙火獎、最佳故事片獎提名、最佳男主角獎提名、最佳男配角獎提名。
影評:
誠意,所以能在幾毛錢一張門票的時代斬獲2.7億票房。(豆瓣網友)
1986年《大閱兵》(豆瓣評分6.6,IMDb評分6.1)導演:陳凱歌
主演:王學圻/孫淳/吳若甫/關強/康華
榮譽:
1987年獲加拿大第1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1987年獲義大利青年電影節電影節大獎;1988年第17屆荷蘭鹿特丹電影節“未來電影導演”獎(陳凱歌)。
影評:
該片在影像處理上維持了《黃土地》的鮮明風格,具有開闊的視野,強烈的色彩,巨集大的構圖。影片同樣具有較強的政治傾向,這次是對準了民族精神和團隊主義。(搜狐娛樂)
1994年《鐵血崑崙關》(豆瓣評分7.0,IMDb評分7.1)導演:楊光遠
主演:劉穎濤/劉大為/譚峰/鄭玉/王玉璋/鄭曉寧/舒耀瑄
榮譽:西班牙電影節“歷史見證獎”。
影評:
且不管本片的藝術造詣,正視歷史,力求還原歷史,這點起碼的拍歷史片電影人的良心,我們是看到了。(時光網網友)
1996年《長征》(豆瓣評分6.6)導演:翟俊傑
主演:唐國強/劉勁/王伍福
榮譽:1998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最佳美術;1998年福斯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
影評:
從《血戰臺兒莊》到《長征》,從歷史講述為中心轉移到以人物塑造為中心,鏡頭語言豐富了許多,細節也頗多亮點。(豆瓣網友)
《一個都不能少》(豆瓣評分8.0、IMDb評分7.8)導演:張藝謀
主演:魏敏芝/張慧科/田正達/高恩滿/孫志梅
榮譽:
1998-1999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獲1998-1999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導演獎;1999年在第八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第22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1999年在第八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第19屆“金雞獎”最佳導演獎;1999年在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獲“金獅獎”、義大利《電影》雜誌最佳影片獎、青年電影協會“青年與夢想”最佳影片獎;1999年在第六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獲優秀影片獎。
影評:
張藝謀在拍《一 個都不能少》時用了最直接的一招 ,自己演自己,徹頭徹尾名副其實的“ 本色”。(《生活時報》評)
1999年《我的父親母親》(豆瓣評分8.0、IMDb評分7.8)導演:張藝謀
主演:章子怡/鄭昊/孫紅雷
榮譽:
2000年獲德國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獲1999—2000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2000年11月,在第九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上獲第23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和最佳女主角獎;2000年11月,在第九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上獲第20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最佳美術獎。
影評:
無論從場景、故事還是表演甚至配樂,張藝謀作為導演,技術上也更為成熟。不管張藝謀怎樣地提純淨化“我父親”和“我母親”之間的愛情,也不管他如何對過去的歲月進行色彩斑斕、詩情畫意的描繪,他在該片裡還是表現出了濃厚的懷舊情緒 。(人民網評)
-
8 # 小天影
1950年出生的張藝謀導演,28歲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1982年畢業後任廣西電影製片廠攝影師。
1987年執導了電影處女作《紅高粱》開始從影壇起飛,到2002年共執導了11部電影。2002年《英雄》開啟了中國產大片時代,到2018年共執導了10部電影
。新作《一秒鐘》也在後期製作之中。張藝謀導演是整個“第五代導演”群體中電影作品最多的一位,也是最飽受爭議的一位。
喜歡張導早期的電影作品,而喜歡這個人,還是因為紀錄片《張藝謀的2008》。這部讓我數次淚目的紀錄片也讓我更尊重這位年近七十歲的老藝術家。
縱觀影壇,張藝謀的成就無人能及,也很難再找出一個達到他這樣的藝術成就,卻仍活得如此“誠惶誠恐”的導演了。可見當時廣西電影製片廠當時不是一般的出名的。
回覆列表
一說起國內著名的電影製片廠,一般人都會想到的是北影廠、上影廠,還有一個上海譯製電影製片廠,不過仔細想一下,我們也看過廣西電影製片廠這個省級電影廠的不少電影。這與張藝謀等人長期在那裡工作,有很大關係。中國第五代導演之所以能夠崛起,與廣西廠的支援有直接關係。
第五代導演從這裡出發至今還被稱為第五代導演的發軔之作的,就是1984年的《一個和八個》,這部電影就是廣西廠拍的,在當時來說拍攝手法可以說非常大膽,充滿著想象力和一定的挑戰性。這部電影的導演是張軍釗,他可以算是第五代導演的領頭羊,和張藝謀是老同學。這部電影的主演是當時還年輕的陳道明和陶澤如,另外還有謝園。
也就是在1984年,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陳凱歌也拍出了電影《黃土地》,主演是後來和陳凱歌合作多次的演員王學圻。這部電影的攝影手法也非常大膽,突破了傳統的電影語言,影響到中國電影的發展方向。這個攝影師是誰呢?就是張藝謀。
張藝謀的三部力作不過1988年張藝謀一戰成名的《紅高粱》,並不是在廣西廠拍的,而是在西安廠。張藝謀倒是也有幾部電影與廣西廠合作,那就是從1998年到2000年連續三部電影,《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和《幸福時光》。
這三部電影儘管比不上張藝謀巔峰時期的《活著》等片,卻也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一席之位。比如《一個都不能少》,這是張藝謀大膽放棄專業演員全部啟用非專業演員的一次創新,《我的父親母親》更是捧紅了後來的國際巨星章子怡。
《周恩來》感動國人除去上面幾部第五代導演的作品,廣西廠拍攝的另外兩部電影也非常重要。
1988年的《血戰臺兒莊》。這是一部非常難得的戰爭大片,它關注的抗日主體不同於此前的抗日電影,令當時的國人感到耳目一新。現在再看,仍覺大膽。
還有一部電影非常重要,那就是1991年的《周恩來》。這是一部不言而喻的經典好片,王鐵成扮演的周總理,使得全國人民都感動落淚,人們彷彿真的看到那個人民的好總理又活了過來。
此外,廣西廠還和香港合拍過《冷血十三鷹》等賣座商業電影。
廣西廠,共和國不會忘記不過從2000年之後,作為一個省級電影廠,廣西廠就像其他很多省級廠一樣,開始走向平凡。儘管這些年國內電影市場風生水起,但基本已經難見到省級電影廠的身影。也許是機制所限,也許是人才匱乏,很多電影人已經擺脫了傳統電影廠的束縛,更加展開拳腳擁抱電影市場。
不過回憶往昔,廣西電影製片廠這樣的省級廠,在八十年代還是發揮出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們銳意革新,吸納各種人才,讓這些新人們放手去幹,中國第五代導演才有可能放開手腳,為國人奉獻出一大批藝術性、思想性和市場性完美結合的影片。
廣西廠還曾經拍攝過一部電影叫做《共和國不會忘記》,這句話,也可以用來送給廣西電影製片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