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腳貓HP
-
2 # 王氏思聰
單于,不應該讀作“禪與”,應該讀成“丹乎”,本意和對應的漢字是“大後”,“後”的意思是國君國主,對應的“司”字是大臣或分管部門領導。“後”指一般的方國之主,“大後”則指天下之主。后羿射日,意思是“國主羿射日”。“汗”的本意就是“後”,指普通的部落方國主,非天下主。從柔然開始用,後面都一一傳承。從商朝開始,中原把“後”改稱“侯”,而“大後”不存在了,改稱“天子”。
-
3 # 只愛潘多拉
單于這個稱號在匈奴以後不是沒有人用,而是有人用的,只是他的地位和匈奴帝國時代完全不能比,特別是和秦漢時代的匈奴單于的地位沒法比。換句話說,匈奴以後雖然還有民族在用單于這個稱號,但是這一稱號已經不再有最高首領的意思,特別是遊牧民族的最高首領的意思。而這個問題實際上反映的是在政治文化意識形態的競爭上,以匈奴為代表的北方草原民族政治文化意識形態被中原漢人政治文化意識形態戰勝的過程,單于是匈奴人的最高首領,單于在匈奴語裡面是很高貴的詞彙,跟漢人的皇帝一樣,都具有至高無上的帝國榮耀,單于全稱是“撐犁孤塗單于”,撐犁就是天,孤塗是兒子的複數形式,後世蒙古語天被叫做騰格里,在秦漢時代匈奴帝國的強大,使得“單于”這一稱號成為北方遊牧民族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的稱號,跟中原地區漢文的“皇帝”並駕齊驅,這一稱號在北方遊牧民族中具有相當的影響力,事實上,匈奴衰弱以後,新興的烏丸、鮮卑等族的首領最開始也以單于自稱,但是單于稱號的這一尊貴地位,並沒有維持多久,因為在與漢帝國的競爭中,匈奴最後敗下陣來,連帶著使的匈奴單于這一北方遊牧民族最尊貴的首領稱號變成了比“皇帝”低一等的稱號,東漢初年統一的匈奴帝國崩潰,南匈奴投靠漢朝,逐漸成為接受了漢帝國在監管,這樣南匈奴的首領“南單于”漸漸就成了漢帝國皇帝之下的一個的爵位,南單于的地位從東漢中期開始就不停的下降,東漢朝廷負責處理南匈奴事務的一些官員都可以經常羞辱南單于,這樣單于這個稱號早已不具有號令北方遊牧民族的天下的威望。甚至匈奴貴族自己也並不把成為“單于”當成是最高的追求,西晉末年內遷的到山西的南匈奴人在其首領劉淵、劉宣的帶領下起兵反晉,開啟了所謂的五胡十六國時代,有意思的是,起兵之時,做為匈奴舊貴族的劉宣打出的口號是“恢崇單于”,但作為匈奴人新英雄的最高首領劉淵,卻並不滿足於當一個“單于”,劉淵的口號是“帝王豈有常哉!” 他的目標不是要當一個匈奴人的單于,而是要當天下人的皇帝。劉淵在建國的過程中採用的是中原王朝的一套政治文化禮儀系統,建立的是一箇中原王朝式的國家,而非以匈奴的傳統文化來建國,劉淵建立的新國家的國號不但叫漢,而且最初他自稱的稱號也為王,後來稱皇帝,“單于”在他這個新國家中是僅次於皇帝的最高爵位,通常由太子或最有實力的親王擔任,秦漢時期和皇帝對等的單于到這個時候徹底變成了下皇帝一等的稱號,同一個時期,東晉政府也常常用單于這個稱號去冊封從屬於他的一些北方遊牧民族的首領,比如說鮮卑的慕容皝、西羌姚氏等人,這意味著無論是漢人還是北方遊牧民族都已經接受了皇帝是天下的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單于最終被皇帝所取代。在這種情況下,後來新興的北方遊牧民族的最高首領自然也不會再使用“單于”這個低人一等的稱號了。
-
4 # 廣西佈政史司
單于,不應該讀作“禪魚”,而應該讀“丹呼”,意思是“大後”。夏朝的君主就是叫“大後”的,不是“皇帝,天子,國王”這些稱謂。後啟,后羿,意思是“國主啟,國主羿”,夏朝末代太子淳維帶領族人來到河套地區後依然自稱“軒轅(燻粥,獫狁,匈奴)”,國主依然自稱“大後(單于,都護,葉護)”,而東胡系的鮮卑,柔然,室韋,契丹,蒙古等,羌系的突厥,党項,發羌,吐谷渾,吐蕃等都沒有資格稱“大後”,只有“汗王”的資格。匈奴人在公元155年被東漢大敗之後淡出了中央舞臺,但在中亞地區建立起的“白匈奴”國家,依然自稱“都護”或“葉護”(大後的音意),突厥人崛起之後對匈奴人強力打壓,最後一支國主自稱“都護”的匈奴人支系-回紇人,在九世紀伊斯蘭化之後,中國就再也沒有“單于”了。但但但是,清朝太祖努爾哈赤,在自稱金國大汗之後,又給自己加了一個尊號“大口”,《清史稿》講得很清楚,就是“大口=大後”,這是中國“最後的單于”。
-
5 # 歷史研習社
看過《漢武大帝》的朋友一定會被衛青與霍去病遠度漠北追擊匈奴單于的英雄事蹟而拍案叫絕。然而,單于這一我們印象中的北方民族尊號似乎在匈奴之後便從我們的記憶中消失了,那麼為什麼單于這個稱謂在匈奴之後就消失了呢?
匈奴之王
何為單于呢?單于全稱就是“撐犁孤塗單于”。“撐犁”,匈奴語之“天”,“孤塗”意為“子”,所以合起來就是天子的意思。近代一些人認為這是匈奴語對漢語的轉譯,就是說匈奴人為了模仿漢家天子名號而設立的。總之單于這一稱謂作為匈奴政權的領袖,始終在出現在兩漢時期的史料之中(冒頓單于、呼韓邪單于、郅支單于等等)。 圖/單于和親磚東漢之後,北匈奴遠遁,鮮卑入主漠北。早期的鮮卑人顯然沒有采用單于的稱號,而是使用大人等稱謂。但由於南匈奴的內遷與參與中原政局,漢族王朝還是習慣於用單于稱呼北方的少數民族。比如慕容鮮卑的早期首領在魏晉之際就被封為鮮卑大單于,曾經一度稱霸遼西的烏桓首領蹋頓也被冠以單于的名號。匈奴漢國政權建立之後,單于稱號又成為北方十六國最有號召力的名頭,大大小小的胡人首領開始冒用單于的名頭,甚至連以漢人自居的冉閔都封自己的兒子為大單于,可見單于這一稱呼在當時的地位。
可汗的逆襲一切的改變開始於北魏時代。作為一個以拓跋鮮卑族為基礎建立的北方政權,北魏在統一北方的過程中早早確立了華夏正統意識,對於單于這一稱號可謂諱莫如深。縱觀《魏書》,北魏一朝對於崛起時期的其他割據政權都以“徒何”“雜胡”等蔑稱視之,對於自己的政權也絕對不以“單于”稱號冠之。
與匈奴稱謂逐漸淡去相反的是,鮮卑語族中的“汗”一詞逐漸興起。最早起源於吐谷渾(慕容鮮卑分支)的“可寒”一詞,而後則有興起於漠北的柔然政權正式確立,402年,柔然首領社崘統一漠北自稱可汗,與北魏南北對立。自此之後,“可汗”或者“汗”一詞就成為蒙古草原上的通用帝王之號。後來的突厥、契丹、蒙古、女真等阿爾泰語系皆傳承這一稱呼,後來的中亞、西亞等地區因為受到蒙古帝國的影響,也紛紛使用“汗”這一稱謂。單于這一稱謂,有著十分強烈的匈奴語元素,而匈奴語言的歸屬至今仍然是一個有待考證的謎題。隨著匈奴的消亡,單于這一稱謂也因為使用群體的沒落而逐漸消失。而作為具有阿爾泰語系的“可汗”,則因為擁有廣泛的語言受眾而流傳至今。參考文獻:
1. 張金奎著,匈奴帝國,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3.2. 楊獻平著,中國的匈奴,花城出版社,2010. -
6 # 海條子
有的,還好多,其它回覆裡面就有介紹。只不過地位不同而已。開始時不可一世,到失敗之後,代表的就已經不是至高無上,舉一個例,就象在農村,有一個人長的很高,開始時大家都叫他高佬,還是很尊重的,之後由於他偷東西被送進監獄,以後人們叫這個高佬的時候,就會把這個詞拉長,高——佬。你明白的啦。所以慢慢的就變為貶義詞,當然沒有人用啦。
回覆列表
匈奴之後的五胡亂華時代單于還是使用的非常普遍的。但是這個時期五胡內遷,中華文明影響下,單于這個稱號漸漸成為皇帝和天王之下的稱號,經常封贈給部落酋長和渠帥,變的泛濫起來,一般不代表北方遊牧民族最高稱號了。另外,匈奴之後的鮮卑,柔然是東胡族系的民族佔統治地位,與匈奴民族在語言方面具有顯著的不同,於是可汗這個名詞漸漸成為北方統治者的新代名詞,即使後來突厥取得統治地位,但是長久的民族交融,可汗使用還是比單于廣泛的多,說明蒙古草原的民族受東胡鮮卑影響已經至深。蒙古人出身的呼倫貝爾地區也基本上屬於東胡範圍,汗這一稱呼自然而然的繼承和保留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