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63jk5

    夏侯淵被黃忠斬殺,接任夏侯淵的只能是張頜

    1、先要明白,漢中戰役分為兩個戰區,漢中戰區和武都戰區。戰役開始時,夏侯淵、張郃、徐晃在漢中戰區守陽平關,而曹洪、曹休、曹真在武都戰區守武都。兩地還相距幾百裡。

    2、因此,漢中戰區的夏侯淵突然戰死,只能就近安排大將接替以穩住軍心和陣地。所以,曹洪肯定是不能過來的,雖然曹洪資歷最老。

    3、再說曹真,根據《曹真傳》記載:“以偏將軍將兵擊劉備別將於下辯,破之,拜中堅將軍。從至長安,領中領軍。是時,夏侯淵沒於陽平,太祖憂之。以真為徵蜀護軍,督徐晃等破劉備別將高詳於陽平。”這說明,曹真最早參加了武都保衛戰,而後就返回關中長安,擔任了曹操中軍的中堅將軍,接著,發生夏侯淵在漢中戰死,可知,夏侯淵戰死時,曹真還在長安,不在漢中,相距很遠,所以也不可能接替夏侯淵。

    4、最後說徐晃。按道理說,徐晃是最有可能接替夏侯淵的,不論是資歷,還是假節權力,徐晃當時都有。但是隻有一個問題,就是漢中戰區在劉備繞過定軍山之後,又分成了兩個小戰區,其中徐晃被留在陽平關繼續抵擋蜀軍高詳,而夏侯淵帶著張郃到定軍山後面去阻擊劉備的主力。也就是說,當時,徐晃在陽平關,而張郃跟隨夏侯淵在定軍山。

    所以,夏侯淵突然戰死,為了馬上穩定軍心和陣地,只有張郃最適合就近接替夏侯淵。

    張合當時就是最合適的人了,本來就是夏侯淵副將,資歷也比郭淮他們老,再加上當時徐晃也不在左近,推他定軍心最合適不過。

  • 2 # 單身狗和狗

    因為這段時間與蜀漢交戰最為頻繁就數張郃。在瓦口關大戰張飛、魏延,戰敗後棄馬奔小道而逃得性命。戰兩老將黃忠、嚴顏,又落荒而逃,與夏侯尚共守魏軍糧草集中地天蕩山。此時的張郃吸取教訓,告誡夏侯尚、夏侯德謹防黃忠驕兵之計。二將不聽,丟掉天蕩山。在定軍山時,他也提醒夏侯淵小心黃忠、法正用計。可惜夏侯淵立功心切,被法正、黃忠以逸待勞,斬於馬下。這些情況上報到曹操,曹操思考再三決定讓張鄰接替夏侯淵。夏侯淵之死可謂曹操失一股肱,曹洪是他的親人,不想讓他重蹈覆轍。至今徐晃,久疏戰陣,軍事能力斷崖式下降。不久後的漢水之戰,效仿韓信背水一戰。結果所率軍隊大半淹死在漢水中。還損失了熟悉漢上地理的關鍵人物王平。所以說張郃是接替夏侯淵的最佳人選。

  • 3 # 讀春秋思無忌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就得了解當地的地形。搞清楚了地形,才能明白雙方的部署。

    公元217年底,法正向劉備提出了大膽的策略,攻打漢中,被劉備採納。

    一、佔領漢中的戰略意義最好結果:可以直搗黃龍,光復漢室;一般情況:可以逐步蠶食雍、涼二州;最差結果:據守漢中,可保蜀地無虞,與曹魏長期對峙。二、敵我雙方軍情分析

    1、雙方將領

    曹操方:夏侯淵、張郃、徐晃,及其他曹魏將領;劉備方: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魏延、劉封、孟達等;

    2、援軍及糧草通道

    曹操方: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劉備方:金牛道、米倉道;三、作戰方略

    1、佔據下辨

    下辨位於祁山道和陳倉道的交叉路口,佔據下辨,便可切斷曹魏來自祁山道和陳倉道的援軍。

    2、佔據馬鳴閣

    爭奪馬鳴閣是為了控制陰平,陰平氐人當時分為兩派,雷定支援馬超,而強瑞更親近曹操。一旦曹軍大舉進入武都,強瑞必然會策應曹軍。如果能佔據馬鳴閣,就相當於切斷強瑞出行的通道,同時,減輕葭萌(劍閣)的防守壓力。

    3、攻打陽平關

    佔據上述要隘後,就相當於截斷了來自陳倉、上邽、陰平的曹魏援軍,那麼,劉備便可以放心攻打陽平關,而無腹背受敵之憂。

    四、雙方交戰過程

    1、下辨之戰

    劉備率先派出大軍前去佔領武都下辨,馬超策動雷定率領萬餘人支援劉備。曹操則派出曹洪、曹休等人從陳倉道進駐下辨。

    劉備見狀,立刻兵分兩路:由吳蘭、雷銅率軍駐紮沮水,佯攻武都、陰平兩郡;張飛、馬超迂迴到固山,揚言要切斷曹軍退路。劉備志在漢中,如此為之,無非是想不戰而屈人之兵,逼迫曹洪退軍。

    不料,此計被曹休看破,迅速出擊吳蘭軍,吳蘭戰敗,逃入陰平,被氐族首領強瑞殺害,張飛、馬超被迫撤退。

    2、馬鳴閣之戰

    如果蜀軍能佔領下辨,那麼,陰平強瑞便不敢輕舉妄動。然而,下辨被曹洪佔領,強瑞立刻出兵響應曹洪軍。因此,拿下馬鳴閣,此時對蜀軍來說意義重大。

    吳蘭被殺後,劉備立刻派出陳式攻佔馬鳴閣,不料又遭遇漢中守將徐晃的阻擊,陳式敗退。

    五、曹洪、徐晃為何不救援夏侯淵?

    定軍山之戰時,我們看見蜀軍中出現黃忠、趙雲、劉封等將領,獨獨不見張飛和馬超,這兩位五虎上將跑哪兒去了?

    我想,他們應該駐紮在沮水附近,負責對付武都和陰平的曹魏援軍。如果曹洪或者徐晃離開武都下辨和馬鳴閣,那麼必然遭到這兩人的反擊。而且,下辨是通往關中的必經之路,沒有曹操的命令,曹洪哪敢擅自出兵。讓人悲哀的是,當夏侯淵與劉備大軍苦苦對峙時,曹洪並不是太關心夏侯淵的死活,正忙著在武都喝酒取樂呢。

    因此,夏侯淵戰死定軍山時,曹洪、徐晃都有各自的任務。漢中之戰結束後,徐晃跟著曹操一起撤退,隨後便被調往樊城戰場。

    夏侯淵死後,曹魏漢中駐軍人心惶惶,郭淮、杜襲等人認為劉備只忌憚張郃,只有推舉他為臨時軍中主帥,才能穩定軍心。郭淮此舉後來也得到曹操的認可,並遣使令張郃假節。

    後話:雖然劉備佔領了漢中,但是,武都、陰平二郡一直在曹魏手中,直到公元229年,諸葛亮才攻取它們。

  • 4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曹洪徐晃離夏侯淵軍比較遠。

    曹劉兩大陣營的漢中之戰絕對稱得上是劉備的高光時刻,除了關羽以外,劉備麾下所有名將全部到場,曹操也親自率兵西進,但最終的結果是漢中成為曹操的雞肋,只得遷其民而失其地。

    曹操不僅輸掉了這場戰役,還損失了一員大將夏侯淵,夏侯淵當時的身份是徵西將軍,曹操集團西線領導人,但卻戰死在了前線。統帥戰死,部隊該由誰來統領呢?

    按照常理,顯然要遵循就近就強原則,即選擇一個離的近又有威望的將領代行統帥之職,夏侯淵的司馬郭淮於是把張郃推了出來。

    《三國志·張郃傳》:當是時,新失元帥,恐為備所乘,三軍皆失色。淵司馬郭淮乃令眾曰:“張將軍,國家名將,劉備所憚;今日事急,非張將軍不能安也。”遂推郃為軍主。郃出,勒兵安陳,諸將皆受郃節度,眾心乃定。

    張郃為曹魏五子良將之一,能力有目共睹,而與他同為五子良將的徐晃,主要是因為距離比較遠。

    《三國志·夏侯淵傳》:二十三年,劉備軍陽平關,淵率諸將拒之,相守連年。二十四年正月,備夜燒圍鹿角。淵使張郃護東圍,自將輕兵護南圍。備挑郃戰,郃軍不利。淵分所將兵半助郃,為備所襲,淵遂戰死。

    從這裡可以看出,張郃跟夏侯淵同在陽平關,兩軍是互為犄角的關係,夏侯淵還分兵給張郃,那徐晃此時在哪呢?

    《三國志·徐晃傳》:太祖還鄴,留晃與夏侯淵拒劉備於陽平。備遣陳式等十餘營絕馬鳴閣道,晃別徵破之,賊自投山谷,多死者。

    徐晃雖然也在夏侯淵麾下,但他被派出去抵擋陳式了,從別徵可以看出,他離夏侯淵本部軍馬的距離有點遠。

    至於曹洪,先不說他在武都,離陽平關更遠,就說能力,他其實遠比不上張郃,主要是靠對曹操的忠誠和裙帶關係,這才步步高昇,即便陳壽是專美傳主,也在曹洪的傳記中找不出什麼大的戰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作中被同事欺負誣陷,該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