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水裡的魚

    有。

    我和婆婆一起住了10年左右。

    1婆婆不講衛生,個人衛生搞得非常差,說了多少次也不聽,最後我很心煩。

    2總是以老人自居,總想幹預我們一家三口的事情。

  • 2 # 泛泛之一

    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我確實長期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儘管是自己父母但是生活瑣事的摩擦導致的矛盾也是有的。

    其二,隔代親,我小時候可沒少捱打,父親常掛嘴邊的就是“棍棒底下出人才”,可是這句話用到我孩子身上就不行,我只要一管教孩子我父母就會插手插嘴甚至說“你當年不也是這樣”,完全護著讓孩子對我的管教無法建立信任。護孩子,有一次孩子和同桌發生矛盾被同桌打了一下,孩子中午回家吃飯哭了兩個老人在家裡的氣的不行,我上班他們就添油加醋說了一堆,我了也大意了一下子氣血上頭給對方家長髮了資訊直奔老師那去了,結果了老師說本來是小事,孩子之間的小矛盾讓孩子自己之間解決大人不要過度干預,結果第二天孩子又跟同桌和好了回來說其實他沒那麼討厭,弄的我尷尬了開始省視自己的錯誤舉動。

    生活習慣的不同也有,他們天天起得早,而我們平日休息了就愛睡懶覺,以前他們就喜歡等著,老人家血糖不好容易低血糖,所以有時候等著低血糖犯了我們就不好意思,於是我們總要調整我們的生活方式,還有年輕人平時節假日週末喜歡短途旅行,他們在也會帶上他們儘儘孝心,就這事吧你出去玩帶他們吧觀念不一樣有些方面比如花錢啊什麼的他們會覺得你大手大腳了說多了掃興,不帶他們吧又怕他們說我們不孝順出去玩也不帶上他們總之是尷尬。

    老一代新一代住在一起矛盾肯定有的,但是時間的磨合各種溝通,我和我父母的相處模式也慢慢變好了,年輕人懂感恩順著老人心,偶爾他們待煩了讓他們適當回回老家,也鼓勵他們和自己的朋友出去旅旅遊看看大好河山讓他們種種菜養養花,也適當地告訴他們我們年輕人也需要空間,也在她們心情好的時候跟他們聊孩子希望他們不要插手我們教育孩子,告訴他們早餐他們可以不用管我們,也告訴他們希望他們把這裡也當成自己的家,他們的付出女兒女婿都懂,養兒防老,養女也一樣,讓他們不要有危機感認為老了無所依,多溝通其實效果很好,我也很感謝我的父母一直以來的幫助和照顧。

    生活嘛,互相多理解,只要有愛不怕的。

  • 3 # 變通隨時

    要想辦法和老人相處。人有小就有老的那一天。

    遵老愛幼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難道讓我們丟了傳統不成?

    有的人而立之年還啃老,也不害羞,和老人不好相處就成了道德綁架,是什麼心態?怕是變態,自私!等你老了,子女也有這種心情,後悔就晚了!

  • 4 # 淡藍知你心

    其實每個子女都在反抗父母的控制中成長,只是表現強弱而已。

    就拿我自己的親生經歷來說吧,我從小跟我媽媽生活時間很長,以前在學校基本上我屬於“乖乖女”那種,那時候覺得跟父母之間沒那麼多摩擦,可是越長大確實覺得跟父母之間爭吵發生多了,也許是長大後的人生髮現很多新的可能,新的不一樣吧。

    比如說,我媽媽年齡大了以後越來越注重養生,基本上我吃個什麼東西都會談到健不健康,不放任何作料,講究原汁原味,不願意嘗試沒有嘗過的食物。這次疫情把我跟媽媽捆綁在家幾個月,我們的摩擦導火索之一就是圍繞飲食,當然不是說老人說的沒道理,是現在這個年齡我認為自己暫時不需要,老人想要傳遞人生經驗給你,不讓我去思考,不讓我去為我自己的健康負責,不讓我去為我的選擇負責。

    作為子女的我們,與其說是被“綁架”,不如說是太過於在意父母開不開心。好像不滿足父母的期待就是不開心。於是我們接受不了父母不停地嘮叨、威脅、苦惱,即使他們說一些氣話,即使顯得很不孝順,那真的是父母的問題嗎?這種“綁架”發生在很多人際關係場合,如果我們理不清自己需要負責的是什麼,別人需要負責什麼,那麼我們很多時候會被迫去忍受很多事情,因為對你來說忍受“綁架”比忍受別人覺得你不夠好容易。

  • 5 # 欣軒華

    我就是和我的父母一起生活,但也是被迫無奈的。老公家裡無房,結婚我們就和父母住在一起了。等我們自己買了房,但我們又都不在購房地工作,純粹是因為老公有親戚在那邊才買的,現在想想也挺後悔的,當初不如在我父母附近買。誰叫我們財力有限呢!我父母附近的房子小貴,要是買壓力山大。當初我想的也很簡單,也覺得和父母住一起互相都方便照顧,可時間長了,矛盾也越來越多。我們一直忍著,對老人過多遷就,可我覺得老人並不理解,說完了還告訴他明白,也知道那樣不對,但做起事來依然如此。所以我後來就拼命工作,想多掙錢再買房和父母分開生活。也許老天不樂意吧,我病了,病的很嚴重,也許沒有幾年時間了,也許到死我也不能和我的父母分開過吧。其實我也很感謝我的父母,我也知道她們幫我帶孩子、給我們做飯洗衣服很辛苦,我也在用我的方式來回報他們,但是我的身體都這樣糟糕了,我的父親還在說我們的教育方式不對、指責我不耐心輔導孩子功課、我們都偏疼老二這個男孩兒而“虐待”老大這個女孩,我就覺得他怎麼就不明白只有活著這兩個孩子才能陪在你身邊,我死了孩子肯定我老公要帶走的,哪裡還會想著你們呀!人家怎麼說就全信,根本不相信我們說的做的,我也真是無奈了。所以我覺得如果有條件還是要和父母保持一定生活距離。

  • 6 # 俏梅

    漸漸明白,不是所有家庭都是盡享天倫,其樂融融,父慈子孝。原生家庭其實帶給很多人一些別人不能觸及、又難以啟齒的痛!

    小麗是我的發小。她是個鄉村教師,溫柔可人。朋友圈單一,除了老師就是學生。她的工作、生活特別有規律,人也看上去年輕漂亮。至少,年近四十仍有人喊她“白雪公主”、“神仙姐姐”。可是,最近小麗陡然老了十歲,曾經的娃娃臉也暗淡下來,時常憂鬱地看著遠方,誰也不想多看一眼……

    我知道,她又在用刀割自己的心,就連往日無話不說的我,也不敢亂說什麼,除非她想通了才告訴我。我們這麼要好,她也很少提及孃家的事。我也只是從別人那知道一星半點。

    小麗十七歲就進入村裡教書,那時父母年近六旬,哥姐已成家。小麗邊工作邊學習,後來未婚夫家花錢讓她去大城市進修兩年。這才是夢魘的開始,在教師工資拖欠的那些年,小麗一邊照顧孩子,一邊教書,還要催促老公幫孃家收回莊稼。身為文員的丈夫不高興了,經常責怪她光顧孃家,日子沒法過了。小麗,因此受了不少氣。

    小麗坐月子,她媽沒來照顧一天。小麗修房子,孃家沒掏一分錢。既使當時負債十幾萬,也不曾索要一分一文錢。倒是小麗再艱難也給母親看病,營養。一年花下來也好幾千。

    孃家村子土地徵用了,光賠款都好幾萬,她哥嫂理所當然說:“媽的錢,是我們的錢,我們的錢也是媽的錢!”小麗沒有爭辯,只要對父母好就行!

    一次,母親出車禍住院了,小麗連續五天五夜照顧母親,體力透支,差點暈倒。她哥打工回來了,她請求哥照料母親一晚。她哥說,想回去休息,坐車累了!本是這個理,可小麗想起白天目睹一個十九歲的病人剛離世,實在心有餘悸!這晚她沒留在醫院。過了幾天,她莫名遭到嫂子怒罵?說她不管母親。而母親說,她的一個兒子頂別家倆個。

    母親老了,不想成為兒子負擔。經常向小麗索要這那。小麗儘量辦成,怕留遺憾。小麗曾說過,親情如此,人生真沒意義!但小麗又說,儘管吃過很多苦,可是出門遇貴人。她的人生較為平坦,也略有安慰!

    昨晚,沉默了幾天的小麗打來電話。她說,哥嫂要求她每天開車給母親送飯。送飯時間正是車流量最大時候,對於發展中的小城,交通是多麼擁堵,我不禁擔心小麗的安全!

    以親人的名義,親情綁架!以老師的名義,道德綁架!小麗,你該怎麼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心中那個城市最適合適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