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空空挑好書好課
-
2 # 靜溢山房
樓主,首先需要宣告的是你對壓力的理解可能存在不夠全面。
壓力也是促使人們進步的動力,如果一個人完全沒有壓力,這個人存活下去的可能性也不大。
只要一種情況,壓力過大導致受壓力承受不了,才會出問題。目前,我們正常的人都會有壓力。面對壓力的處理方法,做如下建議:
3、根據改善計劃及目標源,適當調整
-
3 # 王丁的爸爸
答:你認為他是壓力,它才是壓力,你不認為它是壓力,壓力就不存在。
有些時候,有些事情很想不開,感覺壓力好大,但是同樣的事情放在其他人身上,根本就不算事,所以每個人的抗壓能力不同,抵抗力弱的人,遇到點問題就覺著壓力大,抵抗力強的人抗壓能力強,在某種程度上,提高抗壓能力,才是解決壓力的最好的辦法,但是解決壓力也不能完全靠心裡承受能力,還需要提升個人的工作能力,學習能力,社交能力,和處理問題能力!當所有的問題都有能迎刃而解的時候,那麼請問哪兒會有壓力呢?
在這裡給大家講兩個克服壓力的故事
有兩個北京的上班族女生,暫且稱呼他們A和B,每天早上都要起的很早去趕地鐵上班,每天5點就要出門,每天早上起床就已經很困難了,更別提為了省點錢還需要自己做早飯了,而且女生還要化妝,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兩個人在一起合租,每天早上面臨的事情幾乎是同樣的。
A女生起床就很生氣,為什麼呢?因為她開始埋怨,為什麼要起來這麼早,為什麼公司離她住的地方這麼遠,帶著怨氣起床的A女生,總是想多睡幾分鐘,好像怎麼睡都睡不夠,結果在不得不起床的最後一分鐘爬起來,快速的洗漱,化妝,並且妝還沒有化好,而且早飯根本來不及準備,跑去趕地鐵,又恰好錯過了最早的一班地鐵,導致上班差點遲到,等到他氣喘吁吁的跑到公司的時候,所有人看到的都是她狼狽不堪的樣子,一個公司清晨的都被她破壞掉了,領導依然對她沒有信心,認為她總是把工作和生活搞的亂七八糟,但是A女生心裡確認為,自己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大家都不好相處,為什麼自己的生活如此艱難,她感覺自己壓力好大,生活不順利,工作不順利,各種壓力山大!!!
B女生,早上因為要起早,所以她在頭一天晚上就準備好了現成的早餐,只需要在微波爐里加熱一下就好了,因為要流出化妝的時間,所以B女生晚上到時間準時注意,早上準時起床,食物在微波爐裡的時候,她已經把床單整理乾淨了,來到客廳十分鐘的時間好好的吃完早餐,肚子填飽了,人也有精神,並且預留了足夠的時間把自己的妝容化好,看著鏡子裡面漂亮的自己,感覺心情特別好,生活充滿了希望,來到地鐵站,乘坐第一班地鐵人流會很少,還有座位可以休息,在地鐵上的時間可以看看新聞,也可以把當天的工作整理一下,來到了公司,每一個人看到她都是微笑的,從她身上,大家都能感受到Sunny的氣息,領導詢問她當天的工作她對答如流,升職加薪是遲早的事情,生活充滿了希望和樂趣!
兩年以後……
A女生還在當初的合租房吃不上早餐,每天都在抱怨生活的壓力,世界的不公平!
B女生早已經在公司擔任領導,住的地方也換成了公司附近的高檔小區,擁有了自己的車,很少坐地鐵,生活依然Sunny!
當你面對壓力的時候,那正式對你磨鍊的時候,笑對人生,自然沒有壓力!
-
4 # 心理衛生工作者董淑花
瞭解壓力源,調整正確的認知,與壓力共生或同行才是上上策。直接沒有壓力的社會和環境在現實生活中應該不存在。先認識自己面臨的是什麼壓力,面對壓力先做一點放鬆練習如“想象放鬆、呼吸放鬆、正念冥想”等。然後歸類壓力,化壓力為動力,想象面對壓力您能做什麼?尋求支援系統,社會、家人、朋友的。有辦法應對壓力時,壓力自然會走開。
-
5 # 心如止水哲學人生
壓力是什麼?是需求還是威脅?
很多學者認為壓力是一種原始的生理需求。其實是片面的,或者說是錯誤的。也就是生理需求壓力理論是一種把壓力範圍擴大化的理論。而實際上,有需求並不代表有壓力。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吃飯。肚子餓產生的餓覺,它是一種生理需求產生的警告,它告訴我們需求吃飯。而當我們去吃飯時,我們會感到壓力嗎?不會,吃飯是沒有壓力的,只有吃不上飯才有壓力。簡單地說,我們產生慾望需求是不會給自己心理產生壓力,而當我們意識到需求難以滿足或不能滿足時,我們心理才會產生壓力,這種壓力就是需求危機。
當然,我們在此不深入談論壓力到底是需求還是威脅。而且我也相信樓主問的肯定是哲學層面上的壓力化解,而不是理論心理學上的壓力化解。
所以,接下來我將以“壓力是一種需求無法滿足的威脅”作為出發點來論述“我們如何讓自己沒有壓力”的問題。“解鈴還須繫鈴人”,我們想要解決壓力就必須明白自己的壓力源。每個人生活的壓力源都有所不同,不過常見的大概有這三種:經濟壓力、情感壓力、社交壓力。而且相信不會有人把吃飯、睡覺、拉撒等當成壓力源吧。
生活壓力產生的根源是“想得到而得不到”。
我們不會因為有睡意而感到壓力,而是因為睡不著才感到壓力。
我們不會因為想戀愛而感到壓力,而是因為難以或不能得到對方認同而感到壓力。我們不會因為婚姻而感到壓力,而是因為婚姻中的矛盾難以化解而感到壓力。我們不會因為有錢而感到壓力,而是因為得不到錢、得到的錢不足或害怕財富減少而感到壓力。我們不會因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感到壓力,而是因為沒能得到或失去自己需求的身份地位而感到壓力。因此,如果想要讓自己沒有壓力,那麼就不要有高於自身現狀的需求。
為了更好地理解,讓我們看一個具體的例子。
比如你現在租住在一個小單間裡,工作的收入剛好可以解決生活的基本開支。如果不想有壓力,那麼就不要想著換個更大的房間,因為這會讓你入不敷出,如此你的經濟就成了壓力。如果不想有壓力,就不要想著買房,因為月光的你根本沒有存款。這是安於現狀帶來的“無慾無求”的壓力化解法。
那麼,難道有了追求就一定會有壓力嗎?其實不然。這中間就需要心態調整技巧,即把原有的壓力轉化成動力或平靜。這種轉化雖然不能完全消除壓力,但可以大大減少壓力帶來的負面效果。
“壓力轉化為動力”,相信這一點大家都聽過成千上萬遍了。不過,今天再讓我囉嗦一次吧。
“壓力轉化為動力”,即把更高的需求當成自己奮鬥的目標,讓它成為自我實現的一種生活驚喜。也就是說,帶著坦然的心態去奮鬥。能不能完成都不要太計較,不能完成就當是一次鍛鍊、一次學習、一次冒險,能夠完成就當是一個成就的突破、一個自我價值的實現、一個生活的驚喜。
所謂的“壓力轉化成平靜”,就是把生活中的每一個壓力源當成一件事去完成。
一個人做一件事基本會有三個不同的心態:急於求成、不緊不慢、磨磨蹭蹭。那麼“不緊不慢”的為人處世心態就會讓我們坦然地對待生活的每一件事。
雖然比較理想,但可以實現大部分的轉化,這就足夠了。因為人無完人。
中庸之道:一種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中庸處世態度。因此,想要讓自己生活壓力小或者無壓力,就要學會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生活。
回覆列表
壓力是人的一種應激反應,是“大腦判斷此事難度”>“大腦自我認知可處理的事物難度”。
所以,你的問題,可以轉化為問“為何才能永遠不遇到超出自己現有掌控力的事情”?
看到問題的本質表達後,你認為:
1 有人可以做到嗎?
2 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壓力,本無對錯好壞。
它只是一種情緒,所有的情緒都有它的價值。沒有“錯誤的,不該的,壞的”情緒。
情緒,有時讓我們幸福,有時給我們提醒,有時讓我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