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積木育兒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老是覺得媽媽不要他了,解釋了半天也沒有用,其實這個問題我想說兩點:第一點就是我們給孩子做入園準備的時候一定是提前一年,在這一年裡頭,可能最重要做的除了一些習慣的養成,一些自立習慣的養成以外,很重要的就是你跟孩子之間的這種安全的關係的建立,因為越安全的關係會讓孩子越容易離開你。

    所以第二點我想說的就是,當孩子已經進入到幼兒園,出現了各種跟你之間不能夠分離的狀況下,其實很關鍵的一點可能是你們至今的關係讓他感覺到不安全了,他需要不斷地驗證媽媽是愛我的,媽媽不是因為不想要我了,不愛我了,所以把我丟到了幼兒園。所以這個觀點是不一樣的,這個時候你跟他講很多道理,他不見得會聽到。因為他這個時候聽不進去,因為他認為你這麼做就是這樣,你不要我了,或者是你不再愛我了。那這個時候我們可能更多做的是重新來建立我跟他這種安全依戀的關係,怎麼建立呢?

    陪伴的質量一定要高,你不能每次週末的時候陪著孩子就僅僅是坐那陪著而已,你要陪著他互動,陪著他遊戲,在遊戲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去重複,媽媽最愛的是我的寶貝,我相信我的寶貝可以克服很多困難,即使媽媽不再身邊,他也會堅持,他也會堅信媽媽會按點來接他的。

    有一段時間我寶寶就是這樣的,他也不願意去幼兒園,他總是會說,我在幼兒園我就非常非常想念你,我跟你一分開我就開始想念你。然後這個時候他爸爸想了一個方法說,這樣吧,我給你一張照片,你就看看照片,後來寶寶跟我說,媽媽那照片是死的,我要活物。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我經常會跟寶寶說,我說你離開媽媽你想媽媽,就跟媽媽離開你會想你一樣,但是,我因為有好多事情要做,我控制住了,我能剋制住我想你,所以我一下班我就去接你了。我相信你也能在幼兒園愉快的生活,控制住想媽媽,然後放學的時候等著媽媽去接你,然後過兩天寶寶跟我說,媽媽,雖然今天我想你很多遍,但是我都在心裡默默地想,我沒有跟老師說。而且我控制住了,我堅持住了,結果我今天發現我一睡醒你就來接我了。

    其實他睡醒了還做了好些事,其實你看孩子慢慢的就可以適應和過渡了,而且這個過程真的是反覆的,因為從三歲上幼兒園到現在都快五歲了,他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你說我跟他之間的安全依戀關係不夠安全嗎?我想肯定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那肯定就是因為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他是在不斷驗證媽媽是不是愛我,所以在這段時間不管我工作有多忙,不管我有多少事情,我一定堅持早上送他去幼兒園,然後晚上接他出幼兒園。如果我不能接他,我一定會跟他提前講明白說:寶貝,媽媽確實不能接你,那你覺得誰接你可能會好。他說那就讓爸爸來接我吧,或者讓姥姥去接我吧,媽媽你忙吧。

    其實孩子懂事,他也懂道理的,可能他的情緒真的就是在一段時間內會跟你特別特別糾結在一起,那這個時候媽媽其實要做到最好的一個方式,就是你要控制好你跟孩子分離的這種情緒,而不要過多的表現出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你這麼粘我我怎麼辦呢,我給你說了這麼話都沒有辦法,你要表現出堅定溫和的態度和語氣,他就知道,我必須要這麼做,當他去做的時候他就慢慢會適應這種結果。

  • 2 # 心理諮詢師鍾小蕘

    三歲半的寶寶在最開始上幼兒園時和媽媽分開都會度過一個分離焦慮期。

    約翰·鮑爾比(JohnBowlby)透過觀察把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產生分離焦慮的原因主要有:

    1、生活規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2、成人與幼兒的關係,3、陌生的活動室環境,4、要求的提高,5、家庭的因素。

    怎麼改變孩子排斥上幼兒園,有以下幾點建議:

    1、先從時間上來適應,從一個小時到半天再到全天,當然這需要和園方溝通,這也是我從德國幼兒園所學習到的。孩子每天都做到了,

    2、繪本閱讀。孩子處於分離焦慮期時特別害怕媽媽不要他了,家長可以透過繪本親子閱讀來告訴孩子上幼兒園是怎麼一回事,他去上幼兒園了媽媽依然愛他。推薦一些關於上幼兒園的繪本:《大衛上學去》 《湯姆上幼兒園》 《魔法親親》 《我不要去幼兒園》 《幼兒園一點都不可怕》 《一口袋的吻》 《小阿力的大學校》 《我愛幼兒園》。特別推薦《魔法親親》,這個很適合處於分離焦慮期的孩子。

    3、和孩子建立扎實的信任關係。不是透過說教嘮叨而是透過身體力行告訴孩子:我相信你;任何時候我都和你在一起。對於老師或他人對孩子的反饋,不要直接質問批評孩子,而是告訴孩子:媽媽更願意聽你是怎麼來描述這件事的?你當時是什麼樣的想法和心情?

    4、帶孩子參觀家長的工作單位。在適當的時機帶著孩子參觀家長的工作單位,讓他們知道當他在上幼兒園時,爸爸媽媽在做什麼事。

  • 3 # 隨風共同成長

    我們首行來看三歲半的寶寶有著什麼樣的特點:

    從三歲半到四歲這個年齡段寶寶的整體物質是焦慮、叛逆的。在運動和語言等能力方面:可能會出現倒退的情況,比如他們可能經常摔跤,緊張地發抖,甚至原本說話十分流利的孩子,也開始出現一段時間口吃期。在心理智慧力方面:這個時期的孩子缺乏安全感,經常表現得焦慮、內向,加上他們時間概念開始具體化,所以會覺得離開父母的時間比較長。在人際關係方面:那個原來只對玩具感興趣的小傢伙,開始注重與親人的互動和連線,他們更比以前更注重交朋友,孩子喜歡與小朋友一起玩遊戲,但卻侷限於自己熟悉的夥伴。在大小便訓練方面:他們大部分孩子都能熟練大小便,但如果換了陌生環境就可能緊張而拒絕上廁所。在洗澡穿衣方面:他們因為有了自己的喜好,自主性開始顯現,常常因為穿衣服和父母鬥氣,但在幼兒園中因為畏懼環境,而可能會採取沉默的對抗這種方式。

    以上這些品質都與孩子在幼兒園的適應情況有關。

    根據心理學家埃裡克森的理論,這個時期孩子是獲得自主感而克服內疚感的階段,他們在語言上表現的退化和適應幼兒園的緊張,會令他們不安,而不肯去幼兒園。加上這個時期孩子缺乏安全感,會導致他們在早上離開父母時會產生分離焦慮,這種分離焦慮會讓他們產生被拋棄感,可能會覺得自己的父母不要自己了。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送孩子幼兒園的確會出現讓人糾結而痛苦的選擇,特別是感性的父母,面對孩子的大哭大鬧容易被其情緒感染,而心生焦慮,內心對孩子生起擔心和愧疚。

    其實父母需要明白,孩子排斥幼兒園是她這個時期的特點,她喜歡家中熟悉而自由的環境,幼兒園再輕鬆其實也有著相應的規則和需要與交往的風險。但這個時期的孩子需要更豐富的生活體驗,需要接觸更多的小朋友,學習相應的社交能力,上幼兒園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另外當孩子畏懼上幼兒園時,父母應該是要懂得的“溫柔的堅持”,在孩子哭鬧時一方面需要用心去安慰:“媽媽放學就會來接你……”、“你一放學就能看到媽媽了……”;另一方面也需要讓孩明白上幼兒園是無可避免的:“咱們今天是必須要上課的……”,“寶寶現在大了,白天必須要和教師和小朋友在一起了……”

    最後,父母需要知道孩子成長的過程是逐漸遠離父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拉開孩子的距離是其成長的必然。即便這些分離是痛苦的,對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卻是有利的。父母不能因為孩子的悲傷而內疚和焦慮,這不僅無益於孩子的成長,還會加重孩子的焦慮,讓孩子變得更加依戀父母。

    父母正確的態度是每天面帶微笑地送孩子上學,在孩子哭泣時也需要面帶輕鬆地安慰,父母的情緒是孩子榜樣,孩子從父母身上才會學到那份鎮定和安寧。

  • 4 # 寶寶書袋

    三歲是孩子剛剛上小班的年齡段,對媽媽對家庭有一定的依戀情節是正常的,寶寶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孩子會排斥上幼兒園是正常的,但是排斥上幼兒園的原因是覺得媽媽不要她了,你們需要找一下原因。孩子不會無緣無故這樣認為,可能是平常父母沒有按時接孩子,也可能是有時候會開玩笑說你再不乖媽媽就不接你之類的話,這些話不一定是父母說的,有時候其他人無意的一句話,寶寶會聽在心裡。孩子都是非常聰明的,要多跟孩子溝通,換個方式問孩子,效果會好很多,把“你今天在幼兒園吃了什麼?”改成“今天幼兒園給你們準備了哪些好吃的呀?”、“今天在幼兒園學了什麼”改成“今天老師跟你們做了哪些好玩的遊戲啊”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市場上賣的母雞多,公雞少,公雞都去哪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