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笑可胖胖媽

    這個我必須要吐槽一下:尤其是幼兒園佈置的家庭手工作業,很多時候就是給家長佈置的啊!!!

    我家大寶現在是上了幼兒園大班,回想這幾年的幼兒園生活,感覺做父母的也快上了一遍幼兒園:每天學習打卡啥的就不說了,家長該花時間輔導的輔導。就是最怕學校留的家庭手工作業,尤其是對我們沒才藝和藝術細胞的父母簡直就是摧殘啊!舉幾個印象深刻的例子:

    1.易拉罐:有次晚上忙到九點多,翻看大寶的班級群裡有通知要求第二天每個小朋友都需要帶個易拉罐上學校做手工,我家有倆娃不喝酒也不買飲料,家裡沒易拉罐啊,這麼晚超市也關門了咋辦?為了不拖娃的後腿我豁出去了,跑到樓下的垃圾桶翻找,很可惜樓下的垃圾桶每天都有大爺大媽翻好幾次,怎麼可能還有易拉罐這麼寶貴的東西啊!最後還是跟鄰居要了一個才完成任務。

    2.剪紙:因為要用到剪刀等工具,也不敢讓孩子自己獨自弄,就幫孩子剪,但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就不怎麼高了,再加上自己還有工作沒完成,就趕緊幫娃全做了,給個成品給娃。

    3.用廢舊材料做機器人:先是把家裡的廢舊材料翻個底朝天,再考慮用啥做,最後決定用紙箱做,先是按娃的身材比劃畫線,再裁剪合適的凍洞。再畫圖案,全部做完花費了兩個大人的兩個晚上

    當然這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各色各樣的彙集老師創意的作業。我們做父母自己太難了,花錢給孩子上學,偏偏自己還要遭罪受。有些脾氣暴躁一點的家長髮牢騷說:自己花這麼多錢給孩子上這麼貴的幼兒園,不是為了培養孩子,僅僅是不要帶孩子,所以不要佈置作業了,好嗎?雖然說的是氣話,但是也說出了不少我們家長的心裡話。

    培養孩子的確需要家長一起努力,我們相信老師佈置這種家庭作業的初衷,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但是正所謂過猶不及,尤其對是還要上班養家餬口的父母,簡直就是增加了負擔。

  • 2 # 凡龍

    一、 幼兒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 注入式教學

    做過幼兒老師的人都不難發現。幼兒教育的方工仍採取一種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式。普遍地存在一種現象,那就是“老師教幾遍,小朋友跟讀幾遍,然後小朋友整齊讀幾遍;數學課,老師在黑板上講,小朋友在下面聽,然後做作業。”這種教學過程太機械,缺乏引導和啟發作用,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少之又少,從而促使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不到發展。就拿我們熟悉的舞蹈課來說吧,老師在教幼兒練習舞蹈時,只是把碟片放出來,讓幼兒欣賞一遍,然後跟著自己,一個一個動作的模仿,邊學邊叫口令“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等學完後,配上音樂跳幾遍就OK了。教學過程中既沒有動作要領講解,也沒有讓幼兒熟悉舞蹈動作示範,幼兒只是為了跳舞而跳舞,並沒有注入自己的感情,他們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這個舞蹈,更別說他對這個舞蹈過程中體會到多少快樂了。這種“注入式”的教學不僅存在於幼兒園教育中,也存在我們每個幼教者的身上,還存在各科教學和家庭教育中。我認為這是我們幼教行業應該深刻反思和探索的問題。那麼存在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造成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我認為有三:a、教學資源缺乏。教學材料只限於光碟、卡片、掛圖等等少之又少的教具,幼兒操作材料也貧乏,教師上課只靠一張嘴和幾本書,這樣就造成了課堂上氣氛不活躍的狀態。B、師資缺乏。教師是教學中的主導力量,很多幼兒園經常更換老師,造成老師流動性擴大,促使幼兒教育出現空缺與託尾,而且還有一些幼兒園並沒有配備兩教一保,這就阻礙了教師在教學能力上的提高,想想一名教師每天對著幾十名幼兒,而且是形影不離,再加上月、日工作計劃的擬定,哪有時間去更新教學方法。C、社會環境影響。很多家長都認為他們的孩子“會跳、會唱、會寫、會算”是很多了不起了,他們臉上也會光彩照人了,但他們並沒有想到對於一個三至五六歲的孩子是一種多麼不良的教育方式,剝奪了他們玩的權力了。

    2、 教學內容欠規範化

    在教學上出現隨意性和“小學化”現象。按照《幼兒園的指導綱要》來說,一日的活動內容應以遊戲為基本形式,不得象小學那樣形式化,更不得隨意性的上課,講解一下就行了,但大多數幼兒園存在一種相同的情況:都不以遊戲的形式來上課。幼兒規規矩矩地坐在課室內識字、算術、寫作業的情況比比皆是,再加上戶外遊戲活動的欠缺,完全把小學教育提前教育了。這些現象都嚴重損害了幼兒的身心健康。造成小學化現象的主要原因:a、行為規範上,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遵守紀律,少玩少動。幼兒的天性本來就是活潑好動,然而教育形式上並沒有真正實現“寓教於樂”的教學原則。B、在知識學習上,灌輸知識成了幼兒教育的主要模式,認為只有努力學習才是有用的人,卻沒有考慮到給孩子增加的無形壓力。這些現象都嚴重損害了幼兒的健康心理,對幼兒的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體現在“a、使用權幼兒形成不良的習慣b、促使幼兒產生厭學的情緒c、阻礙了幼的思維的發展和智力的提高孩子不是一個容器,什麼東西都往裡而塞,強迫他們學這學那是不行的,應該讓孩順其自然的發展,在玩中學。

    3、 片面追求知識技能,忽視學習品質的培養

    就現狀來看,不管是公辦、民辦、還是私辦的幼兒園都在片面的追求知識技能的培養,開設識字、數數、背詩、唱歌、跳舞等課程,開設外語班,他們追求一種立竿見影的效果,以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顯性行為來考評幼兒教育成效,來向家長交差,卻忽視了幼兒學習品質、道德品質、身體健康的培養與發展,致使幼兒教育品質逐步下降,久而久之,不良的行為習慣就形成了。學習品質並非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必須經過長期堅持,反覆強化建立穩固的動力型,才能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於,並且自動化。卻沒想到,幼兒應該是一個快樂的地方,卻被無形的知識壓力抹殺了幼兒臉上的天真燦爛笑容。

    二、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A、 嬌慣

    孩子是家中的寶,“小皇帝”、“小公主”的現象顯而易見,他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想幹什麼要什麼,就一定要得手,否則就使性子大哭大鬧,家長們見到孩子這樣,心痛時,就會滿足他們那些無理取鬧的要求。在這種環境下,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自私霸道,以我為中心的不良性格。到幼兒園後,他們好認為“什麼都得聽他的,得讓著他”,如稍有其不順意,便哭喊攻擊,這種行為給教師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導致教學過程也受到影響。

    B、 替代

    現在的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什麼事都有人代替做了,不必自己動手。這種過分溺愛的現象,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嚴重的後果。在我遇到的孩子中就有過這麼兩種情況:孩子已經上學前班了,連脫胎換骨衣服都不會,如果老師不幫助的話,就以哭了事。還有一種情況,孩子上幼兒園,不肯自己走進課室,要家長抱進課室。想想下,孩子的獨立性真的有待深思,他們連一些小小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又怎麼去幫助別人呢?來到幼兒園,老師教育他們,自己的事要自己獨立完成,不要什麼事都依賴家長,幫他們改正種種不良習慣。然而,有些家長還是一手包攬,他們認為孩子還小,做不來,不願讓他們動手。很難想象,如果繼續這樣教育下去,孩子的未為會是如何?他們又是將如何擔當建設祖國的偉大重任呢?這就可想而知了。

    C、 過渡保護

    “捧在手心裡怕凍著,含在嘴裡怕化了”一句話就說明了孩子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孩子是長輩的心肝肉,心頭肉。一部分家長總是站到孩子的面前,替他們掃除障礙,容不得孩子受一點點委屈,一點點挫折。就拿一件最平常的小事來說吧:幼兒園生活是一種群體生活模式,人員較多,幼兒與幼兒之間總會有一些小摩擦,總會不經意之間碰到摔傷,一旦出現問題以後,有些家長不理清事理,就先把老師指責一頓,或者對著做錯事的幼兒大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曾經怎麼調戲過Si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