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速讀G先生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情緒,所以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總是不經意就會引發矛盾衝突,導致暴力溝通,既傷人也傷己。

    怎樣的溝通方式才能比較和諧,既讓自己舒服,也讓對方舒服呢?答案就是“非暴力溝通”。下面給你具體分享:

    一、什麼是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用一句話來說,就是一種“透過觀察事實,感受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需要和請求,同時聆聽別人的需要和需求”的一種溝通方式。

    這種溝通方式的最大好處在於:可以讓彼此相互理解,,讓溝通繼續進行下去,最終達成共識、實現雙贏、增進情感。

    二、是什麼導致了暴力溝通?

    導致暴力溝通的主要原因是:你的表達方式忽視了對方的感受,或者對方的表達方式忽視了你的感受。下面是忽視對方感受的4種常見的表達方式:

    1、道德評判。當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的時候,我們會習慣性的給出一個道德評判。比如:你這個人沒素質、你太自私了、你能不能為我考慮一下等等。

    2、比較。你看xx怎麼怎麼樣,你再看看你......比較這件事說者可能是好意,但往往會讓聽者陷入痛苦中,或者讓人很惱火,從而引發暴力溝通(比如“他好你找他去啊”)。

    3、迴避責任。迴避責任時常用的一個句式是“我不得不”,比如:我不得不加班、我不得不做飯、我不得不學習、我不得不管你。當我們說不得不的時候,說明我們不想做、不喜歡做,這會立馬調動負面情緒,從而很容易引發暴力溝通。而且當我們帶著不得不做的情緒時,就會覺得傷害別人也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我這樣做都是為了你好),這就很危險了。

    當我們覺得自己不得不做某一件事的時候,可以做一個嘗試:把“我不得不”改成“我選擇”。比如:我選擇加班,而不是我不得不加班。這其實就是一個態度問題,雖然很多時候我們不能選擇做不做一件事,但我們可以選擇面對這件事的態度。

    4、強人所難。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威脅”和“命令”。比如一些父母經常威脅孩子說,你不聽我的話,我就不管你了。或者命令他人,你必須怎麼怎麼樣。

    三、如何進行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有四個步驟:留意觀察(是什麼),表達感受(怎麼樣),理清需要(為什麼),說出請求(怎麼辦)。

    第一步,留意觀察,表達事實。

    現實中,我們一開口往往就是指責對方、或者發表評論、發洩情緒。比如:你最近怎麼回事,做事馬馬虎虎的;你還知道回來啊,你怎麼不死在外面;你看看你做的好事;你怎麼這麼笨呢......這種發表評論、指責對方 、發洩情緒式的說話,非常容易引起對方的反彈,導致暴力溝通的。

    非暴力溝通的方法是:透過眼睛看、耳朵聽、腦子想,針對具體的行為,清楚表達“事實”。比如:你上週遲到了三次,你的文案裡出現了10個錯字等具體的事實。

    第二步,表達感受。

    情緒是需要宣洩的,但宣洩情緒的方法不對就會傷人傷己。正確宣洩情緒的方法是“表達感受”,就是對於“第一步當中的行為”我有什麼樣的感受。例如,我感到開心、難過、生氣、焦慮、孤獨、幸福等等。

    現實中,我們往往沒有意識,或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感受,而是給出一個主觀的判斷。例如,我覺得你不關心我、我覺得你不尊重我,我覺得我被你忽視了等等。

    感受沒有對錯,只有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而非判斷),對方才不會馬上產生排斥心理,才能快速準確的明白你的真實想法,促進溝通。判斷是有差異的,你有你的判斷我有我的判斷,例如,當你說“我覺得你不關心我”的時候,對方可能會覺得(或者立馬反擊):我很關心你啊,我給你做這個、幫你弄那個,我怎麼就不關心你了,你不要無理取鬧......

    第三步,理清需要。

    理清需要就是找到“第二步中感受”的根源,為什麼會有那樣的感受。一個人生氣,一定是因為他的某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當需要得到滿足時,通常會有高興、愉悅、激動等感受。而當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就會有痛苦、煩躁、生氣、焦慮等感受。

    很多人總是下意識或想當然的覺得你懂我或者你應該懂我,從而用委婉的方式來表達需求,甚至是以發洩情緒的方式“讓對方去猜”你需要什麼。對方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有時候能猜到,但多數時候是猜不到你的需求的。所以我們應該:直接說出你的需要,這樣更有可能得到積極的迴應。

    具體可以用類似於“我感到......,是因為……”的句式來說出你的感受和需求。比如:我感到難過,因為今天是我們的結婚紀念日,我期待、準備了很久,我希望你能夠早點回來,我們一塊吃個浪漫的晚餐、聊聊天。

    第四步,請求幫助。

    請求幫助就是你希望或者想要對方怎麼做。需要注意的是:提出請求(不是命令)的時候,要避免使用抽象的語言,而要用具體的描述,明確告知他人(不要讓別人猜),你要什麼,你期待他採取何種行動來解決問題。

    比如“請你以後尊重一下我的個人隱私!”這就是一句既有些抽象、又帶有一點命令口吻的話,具體的請求應該是“下次進我的房間,請先敲一下門好嗎?”

    四、如何傾聽他人?

    溝通是相互的,我們既要表達自己,又要理解他人。想要理解他人,就要學會傾聽。

    對於傾聽,心理學中有一條重要的基礎“同理心傾聽”。就是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去感受、體諒他人、理解對方的感受,瞭解對方的需求。

    如何做好同理心傾聽呢?

    同理心傾聽的基本方法是:第一,用你自己的話重複對方的意思;第二,詢問對方的話語中你沒有聽懂的地方;第三,總結對方說的內容;第四,保持雙方看法一致。

    傾聽的時候,可以按照非暴力溝通的4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去了解對方說的事實、感受對方的感受、理清對方的需要和需求。如果對方不能清楚的說出這些內容,我們可以去引導他表達。

    傾聽(包括溝通中)不要輕易打斷別人(特別是對方帶有情緒的時候),不要急於提意見、提建議,表達態度和感受。現實中,我們往往會“插嘴”,比如這讓我想起了什麼什麼(回憶);這種情況是什麼時候開始的(詢問);這不算什麼,我如何如何(比較);事情不是那樣的(糾正)等等。

    最後再總結一下,非暴力溝通其實就是四句話:第一,說出你觀察到的事實;第二,表達出你的感受;第三,說明你的需要,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第四,提出一個清晰明確的請求。方法雖然簡單,但要實際做到並不容易,因為人是情緒動物。但我們可以儘可能的在平時的溝通中運用上述的方法,一有機會就拿出來刻意練習一下,最終我們一定可以做到非暴力溝通。

    ------------------------------------------

    注:內容梳理自馬歇爾·盧森堡的書籍《非暴力溝通》

    掌握速讀記憶,倍增學習效率!“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專業訓練提升“快速閱讀能力、記憶力、注意力、思維”等方面的能力,助你輕鬆高效的讀書、學習!

    如果你這些方面的能力差,就快去試試吧~

  • 2 # 白告諮詢銀川

    理解非暴力溝通是什麼,當你問的時候證明你沒理解。

    溝通需要同理心理解對方,自己說話的時候滿懷真誠和坦誠。

  • 3 # 妮雅

    我看的是馬歇爾·盧森堡著的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我問的是怎樣運用現實工作與生活,懂道理的人太多,真正做到的人太少。非暴力溝通可不是您說的同理心那麼簡單,如果是這樣,還會有那麼多衝突。

  • 4 # 人生教父34

    非暴力溝通其實就是語言溝通,透過語言表達內心的想法和對事物的看法,分析給溝通的對方聽。以此來說服對方或者和對方產生共鳴。運用在生活中就比如和老婆溝通,經常和老婆好好的聊聊家裡的生活目標,經濟狀況,一起的來展望未來。也認真的聽聽老婆的想法和建議,錯的分析給她聽,錯在哪?對的事給予贊同和肯定,減少猜疑和誤會。運用在工作中,比如你是領導,你經常要傾聽來自下級的建議和想法,時刻掌控下級的動向和宿求,瞭解他們對你的指揮和指令的服從和執行情況。平時,多和他們交談溝通。發現錯誤及時的糾正和彌補。使得上下一起共同的努力,始終朝著成功努力。溝通是一門藝術,我們要充分的運用好。

  • 5 # 大年828

    世界上很難有非暴力溝通,任何非暴力溝通最終都是暴力解決,遠看二決世界大戰,近看伊拉克敘利亞等國家,誰強大誰說了算,不聽話拳頭說話,這是人類法則,只有弱者才需非暴力溝通,對強盜說一萬次不準搶劫沒用的,所以非暴力溝通其本無效。

  • 6 # 陪在你身邊的小北情感

    恰好曾經認真地看過一本書叫做《關鍵對話》

    關於如何溝通,

    我做了詳細筆記,

    以下便是乾貨:

    說真的,

    曾經在深刻體會並掌握這些溝通技巧後,

    達成了很多原本想不到的目標,

    化解令人尷尬的情境。

    幫自己學業順利,

    幫朋友升職加薪。

    沉下心看到最後,

    一定可以幫助你:

    具體方法:

    1.首先,你要審視自我,你只能控制你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2.然後 確定並冷靜分析,堅持自己的對話目標 不要動搖;

    3.關注對話內容和對話氣氛,要營造安全的對話氣氛;

    4.你要時刻關注沉默和語言暴力訊號

    沉默:包括掩飾,逃避,退縮。

    暴力:包括控制,貼標籤,攻擊。

    5.監視自我,做法是否利於安全氛圍。

    6.注意觀察:

    安全問題

    對方是否進入沉默或暴力應對狀態對話內容和對話氣氛對話變難的情況

    7.遇到對方處於負面狀態時,先暫停對話,營造安全感,再返回對話。

    8.對話高手會直面問題,不帶掩飾虛偽和欺騙成分。

    9.關鍵對話安全感的營造:

    尋找共同目的 (透過問自己: 想為自己/對方/雙方實現什麼目標)

    互相尊重感的營造(包容別人缺點把對方當做和自己高度相似的人)在必要的時候向對方道歉運用對比法消除誤會,鞏固安全感:<1>打消對方認為你不尊重他們或抱有不軌企圖的誤解(否定部分)。<2>確認你對他們的尊重,明確你的真實目的(肯定部分)。<3>注意當對方誤解你的目的時,千萬不要在這個問題上和他們爭論。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利用對比法消除誤解。說明你不希望如何,恢復對方的安全感,然後繼續展開對話。記住,安全感永遠是第一位的。<4>格式比如: 我不希望—— 而是希望——。共同目的的創造四步<1>“看起來我們都在向對方強加自己的觀點,我保證會繼續和你討論,直到找到咱們都滿意的方案。”然後,觀察對方的安全感是否有所改善。<2>識別行為策略背後的目的,關注對方的真正目的,並尋找利於雙方的方案。<3>開發共同目的,開發級別更高、更為長遠,能夠幫助雙方避免爭執的新目標。<4>和對方共同構思新策略

    10.情緒和想法的控制:

    關注自己的行為表現:當錯誤的想法迫使你採取沉默或暴力應對方式時,你應當停下腳步,想想別人是怎麼看待你的行為的。

    確定行為背後的感受:用更準確的詞來描述自己的感受☞分析感受背後的想法:你應當停下來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這種感受是否正確?也就是說,你主觀臆斷的想法是否正確?不要把事實和想法混為一談。尋找想法背後的事實:問自己,我所說的事實有沒有可以看到或聽到的東西做依據?它是不是確實出現過的行為?避免小聰明來改變情緒:認為這都是你造成的(問自己,一個理智而正常的人為什麼會這樣做?),認為這是我也無能為力(問自己,我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希望為自己、為他人、為我們的關係達成什麼?)

    最後,

    這裡是小北情感,

    把這些實用的技巧讓跟多人掌握,

    讓生活和工作更順利。

  • 7 # 言之心理

    一切的道理:不如源於真正找方法 瞭解自己。把自己清理乾淨,自然就能(非暴力溝通) 自己才是溝通的“源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朗被諸葛亮罵死之前誇下了什麼大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