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嘉嘉媽媽
-
2 # 90後媽媽米米
感謝邀請!說實在,看到干預一詞,就感覺挺有壓力的。孩子青春期我們參與其中,但並不一定要干預;可以引導,但不一定要指揮!青春期的孩子非常敏感,不斷的在探索自己的權利範圍和能力範圍,特別反感別人對他們指手畫腳,因為在他們心裡,他們已經長大了。
青春期孩子敏感,叛逆,這都非常正常。小時候可能特別乖,突然到了青春期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父母不知道該怎麼應對。其實,與其焦慮孩子的叛逆,不去欣賞和接受孩子的特殊時期,就好像接受自己產後脾氣暴躁一樣。
我媽媽是一個60後,除了我,還有一個12歲的女兒。不能說媽媽和妹妹的關係像好朋友,但至少很多人都羨慕不已。妹妹會跟媽媽說心裡話,但又不是全部的秘密;會向媽媽宣示主權,但又不過分霸道;會和媽媽爭吵,但又不會怨恨,吵過就過了。
雖然媽媽很在意妹妹的分數,但又不會只盯著分數。當妹妹考分不滿意,自己失落時,媽媽會安慰說:“沒關係,大家都看到了你的努力,分數不能代表實力!再說,除了成績,面對困難的勇氣也是很重要的……”媽媽從來不是一個只看分數的人,她更在意的是孩子的綜合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
在妹妹上初中後,她會關心妹妹跟同學的關係,會保護妹妹發育引起的尷尬心理,也會為妹妹的急躁性情擔心,但又會安慰自己,這只是孩子的一段敏感時期。尊重妹妹的意願來安排事情,言語中也對妹妹充滿了愛和尊重,很多事情由妹妹自己決定,媽媽只負責參考意見和引導。比如補課,和同學出去旅遊,穿著,學習計劃,暑期安排,合理追星,甚至同學曖昧妹妹,媽媽也開玩笑說那男生怎麼樣呀?要不要見見家長之類的話(偷笑)等等。
不能說媽媽就是一個完美的青春期孩子媽媽,但確實她從內心就沒有把妹妹的突然性情大變當回事兒,她覺得非常正常,過了這一段就好了。不過,在這個過程中,耐心引導有必要。
-
3 # 小李滔滔
70後的父母,是比較有教育意識的群體,一般來說孩子也讀初高中了。
孩子的青春期是孩子一生中的重要階段。這是身體發育的高峰,知識學習的高峰。個體意識開始萌芽,思想開始邁向獨立。
孩子的特點是:身體成長的萌動,伴隨思想的衝動。希望得到家長的欣賞,希望得到同學的肯定。
孩子的青春期就是年少輕狂,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齡。引導好了,孩子可以順利成長。引導不到,孩子會走向人生極端。
作為父母,該怎麼樣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呢?
1、多陪伴。現在家長都忙工作,和孩子相處時間太少了。很多家長在家也是刷手機,幾乎沒有時間陪孩子。孩子特別敏感,往往會認為父母冷落自己。所以,父母最好和孩子一起參與活動,比如打球、看電影、旅遊等等,讓孩子感覺家庭的溫暖。
2、多理解。孩子對事物開始形成自己的看法。也許有些是幼稚的。但作為父母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多理解孩子。不要隨便把孩子和其他孩子相比較,不要拔高自己的期望值。
3、多欣賞。孩子的“三觀”開始形成。孩子的內心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與表揚。對於孩子的良好的表現,父母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當然,對於孩子的不好言行也要及時提醒和制止。給孩子樹立清晰的是非觀,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絕對不能做的。
4、多溝通。青春期的孩子性格有的會變內向,喜歡有自己的小隱私。父母要善於和孩子溝通。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動向,瞭解孩子交什麼樣的朋友,讀什麼樣的書,玩什麼樣的遊戲。
總之,孩子度過青春期離不開父母的關愛。父母也不必過於緊張,不要簡單粗暴干涉孩子的生活。所謂:“多年父子成兄弟”,父母和孩子平等對待、和諧相處就好了。
-
4 # 橘黃色的時光
你好。青春期是孩子的特殊成長期,也稱成長反抗期,矛盾集中表現為孩子把自己當大人而家長還把孩子當小孩。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孩子多理解、尊重、傾聽、陪伴,少干預、命令。少些正面衝突,像對待大人一樣的對待他,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青春期。青春期是孩子長大的表現,我們應當滿懷喜悅地慶祝和迎接孩子的長大,並調整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以減少衝突。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也不想這樣跟父母作對,但他們還小,而且成長會帶給他很多不適和焦躁不安,他們內心很矛盾甚至痛苦,所以,非常需要父母更多耐心地關懷,而且是對待大人一樣的關懷。
-
5 # 大牛小日子
對於怎樣進行孩子青春期干預這個問題,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觀念上與時俱進。
70後的小時候和現在孩子的生活條件以及思想觀念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所以70後的父母不能再拿自己小時候那一套來教育現在的孩子。70後小時候生活上就是勤儉節約,艱苦樸素,思想上五講四美三熱愛。父母對孩子的管教也都比較簡單粗暴。
而現在的孩子就不一樣了,他們衣食無憂,物質過剩。思想上要求獨立,個性很強。有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唯我獨尊,目中無人。所以我們絕對不能以小時候父母教育我方式去教育現在的孩子。
其次,把孩子作為平等的個體去對待。
從思想上,不能再像以前的父母一樣有高高在上的思想,而必須把孩子作為一個平等的個體去對待。要從心裡拿他們當朋友,遇到問題應該用尊重朋友的態度去尊重他,允許他們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本身青春期都比較叛逆,所以應該包容他們的一些小脾氣小個性。先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需求,合理的加以滿足,不合理的要心平氣和地去分析,跟他們一起找出利弊,最後讓他們自己去做決定。
再次,絕對不能再用簡單粗暴的方式。
現在的孩子都是玻璃心,並且對生命缺乏一種敬畏感。不用說打罵,就是話說得重了,就動不動承受不了,自尊心受打擊,出現心理問題,跟父母對著幹。還動不動離家出走,甚至輕生。所以現在的孩子千萬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對待。
最後,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當遇到分歧或者誤解的時候,先不要急著發火。在發火前先給自己一兩分鐘的時間冷靜冷靜。並且想想,如果你是現在的孩子,你需要想怎麼被對待。以什麼樣的方式被對待,你才容易接受。
如果能這樣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下,也許你的處理方式就會大相徑庭,最後的效果也會有天壤之別。
總之,做父母難,做現代孩子的父母更難。現在已不是棍棒出孝子的年代,而是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更多的包容,以及更多的推己及人的時代。
也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夠快樂輕鬆一些~
小日子也要認真過,好好過,健康過,精彩過!
回覆列表
我是70後媽媽,女兒13歲,意氣風發小少女一枚。
我覺得孩子的青春期重在引導,而不是干預,青春期是孩子一生最美好的時光,初生牛犢不怕虎,可能會比較自我,甚至叛逆,這都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反應,家長大可不必視其為洪水猛獸,這時候,家長只要合理的疏導,而不必過度干涉,甚至粗暴的打壓。
就我女兒而言,我是比較注重跟孩子溝通交流,我覺得只要是資訊通暢,遇到問題或意見不和時,孩子願意跟你溝通,而不是皺著眉頭跟你死擰,就沒啥解決不了的事。
當然,這基於從小孩子和大人之間形成的無障礙的溝通模式,而不是在孩子小的時候被粗暴的打著長大,現在孩子青春期了,打不過了,再想起來跟孩子去溝通講道理,事情就複雜的多了。
我個人覺得,孩子青春期出現的大部分問題,其根本原因並不在青春期,而是從孩童時期就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只是在青春期顯現出來了而已。
所以,我覺得要想安然的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家長凡事都得過心,遇到問題究其根本,把孩子當朋友,最高境界是孩子能把家長當朋友,就徹底妥當了!
70後的我們還都不算老,自己青春期的日子還記憶猶新,多回憶回憶,就知道該怎麼和孩子相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