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醫者良言
-
2 # 張壘醫生
大家好,我是一名專業的腎內科醫生。每天工作的內容就是為腎病患者進行診療。當然了,像腎內科的病種是非常之多的,如急性腎損傷、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病以及其它的繼發性腎臟病,下面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慢性腎病長期吃中藥,對身體好嗎?下面我就來談談我的看法。
什麼是慢性腎病?●人家打戰都說要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其實疾病也是一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題主口中所說的“慢性腎病”究竟為何方神聖?個人認為,通俗一點理解,慢性腎病也就是慢性腎衰竭的意思。根據指南解釋,慢性腎衰竭它是指各種慢性腎臟病引起的腎小球濾過率嚴重下降以及與此相關的代謝紊亂和全身各系統受累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臨床綜合徵,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標準就是腎臟損害≥3個月,對健康產生影響的腎臟結構或功能異常。
●生物書上常說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同理,在這裡我告訴大家,腎臟其實也可以說是由“腎小球”構成的。我們正常人的腎小球有數百萬個,但是請注意,如果你一旦進入慢性腎臟病期,那你的腎小球就是壞一個,少一個,它是不可再生的。慢性腎臟病一旦形成,常常就以不同的速度進展,直到終末期腎衰竭,也就是尿毒症。既然腎小球這麼重要,那腎小球在人體的代謝過程中又是起什麼作用呢?請繼續往下看。
腎小球的功能介紹我們人體一共有兩個腎臟,每個腎臟約有100萬個腎單位(腎小球+腎小囊)構成的。在我們人體的生命活動中,腎小球主要是起到一個“濾過功能”,它是我們人體代謝產物的主要排洩方式,如尿素、肌酐、馬尿酸、苯甲酸等都可由腎小球濾過。在臨床上我們評價腎功能用的最多的就是“腎小球濾過率”。注意了,一旦腎小球濾過率算出來<90ml/min.1.73㎡,那我就可以告訴你,你腎功能現在到哪一期了(一共分為五期,最後一期就是尿毒症,這一期基本也就意味著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已徹底喪失)。
慢性腎病,長期吃中藥對身體好嗎?●說句不好聽的,這些年見過的案例實在是太多,有的人是完全不信中醫,有的人則是完全信中醫並堅決拒絕西醫方法治療。當然了,不聽醫生的話吃虧的最後還是病人自己,有些臨床上疾病的東西病人可能不清楚,我拿我們科一個IgA腎病的病例舉個例子。病人腎穿刺出來病理明確,當時她處於腎病綜合徵狀態,根據指南推薦,是需要上激素方案的,這也是最核心的藥物,只要配合治療,診斷明確,其實問題是不大的,大部分都可以治療好。但是這個病人聽說激素有副作用,出院後就跑去一個所謂的民間神醫那裡吃草藥去了,配去的激素再也沒吃過,後面沒有調理好,發展為慢性腎臟病。
●我還是要強調,不論是哪種原因引起的腎病,一旦進入了慢性腎臟病期,腎臟就已經是不可逆的損傷,腎小球壞了就是壞了,沒辦法,不可再生,你再怎麼進行調理也無濟於事。現在慢性腎病的發病原理就擺在這裡,試問大家,長期吃中藥是否有效?答案是肯定的,個人認為對身體並沒有過多益處。長期吃反而還傷胃,唯一能做的就是透過各種途徑或者方法去延緩慢性腎病的進展,讓到達尿毒症的時間儘量延長。
得了慢性腎病該怎麼辦?大家也不要害怕,慢性腎病也沒那麼可怕,雖然說一旦進入慢性腎臟病期最終的歸途就是尿毒症,但是隻要你控制的好,或許一輩子都不會到達尿毒症期。那該怎麼做?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針對引起慢性腎臟病的各種誘因進行干預,如高血壓患者把血壓控制好;糖尿病患者積極穩妥的控制好血糖;有動脈硬化、高血脂、吸菸、飲酒、肥胖等高危因素的積極進行治療或調整生活方式;像含馬兜鈴酸類中藥、止痛藥、抗生素、特殊型別的高血壓藥等有可能導致腎功能繼續惡化的誘因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還有很重要一點,慢性腎病,一定要密切在腎內專科隨訪,動態關注肌酐的變化,以便於及時的調整治療方案。
-
3 # 汪醫生小課堂
我雖然是西醫,但我覺得中醫也有其優勢,畢竟是國粹,是先人經驗的積累。但是,看中醫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院和靠譜的醫生,很多中藥本身對肝臟和腎臟就有損傷,一定是經過專業中醫師配的中藥才可長期服用,而且需要定期複查肝腎功能。
我們知道西醫見效快,中醫治慢病。確實慢性腎病常伴有腎性血尿、蛋白尿,我們泌尿外科沒有什麼好辦法,這類病人我們一般推薦去腎病科,而腎內科也只能慢慢調理,儘可能減緩腎功能的下降。
在看腎內科的同時去中醫科看看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據我所知,目前治療慢性腎病沒有很好的西藥,有些保腎的藥也大多含有中藥的成分,所以總體而言慢性腎病的治療中醫還是有它的優勢。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長期吃中藥一定要多複查。
回覆列表
看到這個問題,我莫名的想笑,雖然對題主不瞭解,但是估計是對中醫半信半疑的。很多人對中醫都比較信奉,但是呢中醫並沒有那樣想的好。很多中藥也是有一些不良反應的,而西藥之所以不良反應更明顯,主要是因為西藥裡面的有效成分被提純了,這樣雖然它的藥用價值被提高了,但是不良反應也被放大了。關於慢性腎臟病吃中藥對身體是不是有好處,我來說一下個人看法。
1.一些中藥存在腎毒性:中藥之所以不良反應不明顯,主要是因為濃度不高。我們平時說的藥物的副作用其實就是醫學上的不良反應,而醫學上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副作用在醫學上主要指和用藥目的無關的一些效應,比如我用美託洛爾治療高血壓,但是這種藥物本身也能降低高血壓的死亡率,改善預後,這點在醫學上就是指副作用。平常人說的副作用就是指醫學上的不良反應,主要指藥物給患者帶來了不適,比如吃苯海拉明治療過敏性疾病,結果出現了嗜睡的情況。平時經常聽到別人說是藥三分毒,其實這句話在中醫或者西醫也都是適用的,世界上也不存在絕對安全的藥物。之前我也遇到過不少病人吃中藥引起腎衰竭的,很多中藥是需要經過炮製才能降低這些毒性的,而且很多也需要多種中藥配伍來降低不良反應。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具有腎毒性的中藥包括雷公藤、曼陀羅、巴豆、蘆薈、魚膽、海馬等。
當然了,不是說中藥不能治療腎病,這裡我想說的是可以找正規的中醫醫生治療,他們對中醫有更深的瞭解和認識,一般不會出現什麼不良後果。
2.治療腎病還需要進行正規治療:其實腎病在現代醫學上是一種比較寬泛的疾病,只要是腎臟出現了問題,都可以統稱為腎病,但是在臨床上我們一般說的腎病是指腎病綜合徵。根據題主的描述,我也看不出具體的是什麼疾病。但是不管怎麼樣,都需要明確具體的疾病,然後進行一些正規的治療。另外,我們也可以透過祛除不良習慣來改善症狀,比如控制好自己的血壓,維持在130/80mmHg以內,控制尿蛋白<1g/天。在臨床上對腎臟具有保護作用的降壓藥物主要是ACEI或者ARB類的藥物,常見的包括卡託普利、貝那普利、纈沙坦等。
對於有腎病的人,需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儘量選擇優質蛋白,比如雞蛋、魚肉、蝦類等,每天吃的蛋白質用量應該控制在0.6~1g/公斤,比如一個體重60公斤的腎病患者,每天都蛋白質總攝入應該在36~60g之間。同時應該控制水的攝入,避免勞累和感染,儘量不要服用腎毒性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