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帶毒的曼陀羅花

    在經過馴化後,鱅魚(花鰱)是可以攝食配合飼料的。有研究人員在投飼0.5小時後解剖鱅魚的腸道,發現腸道充塞度多在4~5級之間,而且絕大部分是人工配合飼料,只有少部分是大型浮游動物。

    單養或主養鱅魚時,為了提高鱅魚的生長速度和產量,一般要投餵配合飼料。主養鱅魚一般不宜搭配鯉魚、草魚等搶食能力強的魚,而搭配鰱魚、鯽魚相對比較好。當鱅魚與鰱魚一起配養在各種池塘中時,由於投餵其他魚的飼料粉料就是它很好的食物來源,從而一般不再單獨投餵粉料。

    鱅魚配合飼料的要求:鱅魚經馴化後攝食主要在水體表層,頭部露出水面,繞食場緩慢遊動並主動攝食配合飼料,這就要求飼料在水中要有較好的漂浮性。一般顆粒飼料的粒徑在0.3~0.8mm之間比較合適。目前市場上的商品料通常為粉料。浮性強的飼料利用率可達90%。

    投料注意事項:特別要注意避免浪費。手撒時,投餵要少量多次,每次投飼的速度放慢。在網箱養殖下,一般把飼料裝在布袋中,訓練魚觸碰布袋,從而根據魚體需要獲得足量的食物。庫區投料點最好選擇在上風口、安靜、水深不要過深的地方,用竹子做個筐架,將粉料撒在筐架中央投餵。必要時,也可將粉料加水後潑灑,但要注意拌水均勻

  • 2 # 老劉不老666

    首先描述下腸道病: 腸道疾病一般多發於魚的消化系統菌群紊亂,有害細菌滋生引發的腸炎,腸腫脹。那麼我要敘述的是病毒與腸炎之間的關係,病毒首先它不會直接導致腸炎,病毒主要是破壞的是魚自身的免疫系統,免疫系統功能下降,自身的防禦系統失敗有害細菌大量的滋生,引發

    腸炎或是別的部位的感染。所以得搞清楚之間的關係,病毒一旦感染很有可能會引發死亡。 預防和治療方面個人有一下幾點觀點:1,魚發病一般都是由於水質原因出問題,影響水質環境的因素有,天氣,溫度,水源,養殖密度等等,合理的調水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控制個類PH,氨氮,亞硝酸鹽個指標。如水體環境相對惡化可以先考慮改底和消毒然後再進行活菌類外潑控制水體。2、外部環境出了得當然後考慮魚體內因素。 針對魚的腸炎問題嚴重下可適當選用國標類魚用的抗菌藥物。其次,選用複合菌類或是針對性的中藥類腸炎藥物,配合一起使用。如果使用抗菌類藥物不明顯,建議做個藥敏實驗找相對應的敏感抗菌藥物。以上是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 3 # 踏火逍遙說魚

    養殖胖頭魚腸道病是什麼病毒引起的?怎麼辦?

    胖頭魚是鱅魚的俗稱,有些地方也將這魚稱為大頭魚、花鰱等,一般在淡水養殖中都會在養殖水體中套養一些這種魚用來調水。不過因這魚的頭大而受歡迎有些地方也有主養這大頭魚的,特別是最近幾年出現的縮骨大頭魚十分受市場歡迎,因此有不少養殖戶在養殖這類魚。

    至於你所說的在養殖過程中鱅魚腸道病是什麼病毒引起的?在說這問題之前我們來了解下這魚的一些習性,在自然環境下鱅魚是主要以吃食水中的浮游動物為主的魚類,有時也會吃一些小的有機碎屑。在人工養殖的情況下,經過慢慢的馴食之後鱅魚也會吃小粒的顆粒飼料。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所喂的顆粒飼料相對那些天然餌料中的浮游動物會更加難消化一些,如果投餵的量沒有控制好的話魚是很易出現消化道方面的問題。但這種病的病原通常不是病毒,而只是細菌性病源引起。

    對於鱅魚在養殖過程中出現了腸道方面的問題要如何來處理,以個人經驗來看只能建議你參考一下下面的方法。

    首先要檢查一下最近所喂的料在質量上有沒有異常,例如飼料有沒有出現變質、發黴的情況,如果已出現變質的情況則要先停止繼續去投餵,要不只會加重魚的病情;另外在養殖過程中如果需要換料,也要將兩種料先混喂幾天,讓魚慢慢適應才行,要不也易刺激到魚而引起問題。還一種情況就是飼料本身沒有問題,但是我們平時投餵量過大,這樣也易讓魚出現消化道方面的問題,過量投餵一是加重魚消化系統的壓力,同時投餵下去的料魚當時沒有吃完的話在水中時間過久也易變質,之後魚再吃下去魚也易生病,就算魚不吃也易壞水引起魚的不適。若是此種情況,則建議先減少投餵量或是停喂幾天都行。對於病的比較嚴重的魚,則可以考慮用藥物來治療,這種情況可以用少量飼料拌喂一些大蒜素或益生菌來餵魚(兩者不可以同時用),大蒜素可以殺死和抑制魚體內的病源,益生菌則可以調節魚消化道內的菌群平衡,可以促進魚康復的過程。嚴重的情況下可以整個水體用殺菌藥,這樣可以減少水體中的病源密度促進魚康復,例如常用的氯製劑、碘製劑都可以用。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在於平時的預防工作做到位,養殖過程中儘量將水質調好,讓水質保持正常、穩定這是最有效的方法(出現問題時在治療過程中也要儘量將水調好),另外,平時也可以在飼料中定期拌一些大蒜素、益生菌之類的來提高魚的抗病力,這樣也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盤大漲,你手中個股微漲或不漲,你內心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