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打後期的超級兵
-
2 # 起點科技
華為和小米作為中國產手機兩大品牌,一個是世家,一個是新貴,華為作為世界最大的通訊業務服務商,更是世界500強,在運營商時代就開始了手機終端業務,當時與華為齊名的還有中興,不過在小米和小米帶動其他中國產手機崛起的過程中,中興儼然已經掉隊。2017年,僅是小米發展的第七個年頭,就成為中國產手機中有巨大話語權的廠商,其崛起速度堪稱奇蹟,完成了其他廠商十幾年都沒完成的事,從2010年釋出miui系統,隔一年後就發不了“為發燒而生”的小米1,最強配置加上1999的價格,簡直是價格屠夫,就是從那時起,小米橫空出世,儼然成了價效比的代名詞,而且更是推動了中國產手機的發展,那時的中國產手機,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產手機更是別貼上了“山寨”的標籤,小米的出現,拉低了中國產手機的價格,在這次價效比戰役中,更多的消費者選擇了價效比高的中國產手機,更是認可了中國產手機,進而中國產手機有了高速的發展,目前國內的手機市場,已然不是蘋果,三星的天下,包括當時安卓霸主HTC也被中國消費者淡忘,華為,小米,魅族,oppo,vivo等已經成為中國產手機中的佼佼者,華為更是有了挑戰三星和蘋果的底氣。
小米對中國產手機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功勞,怪不得雷軍要華為感謝小米了。可現在的現實是,華為壓根看不起小米?只分出個子品牌榮耀與小米對抗,華為p和mate系列主打國際高階市場,直接競爭對手是蘋果,三星。
為什麼華為看不起小米?
主要原因還是華為站穩高階市場,小米高階多次嘗試未果。
華為憑藉mate7成功殺入高階市場,更是憑藉接下來的p和mate系列在高階市場有了一席之地,也是國內高階市場中唯一一個和蘋果、三星“三分天下”的廠商,更是在阻擊三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前很多三星的使用者都轉移到了華為。因為華為在高階市場有了發言權,所以華為敢於定價,而且華為的目標也不僅僅是侷限於國內,而是將華為品牌推向國際,那就意味著要向蘋果、三星對齊,所以定高價也是必經之路了,因為在多數人眼中,品牌與價格是成正比的,就像htc,現在雖然落寞了,不過依舊堅持不降價,就是為了品牌形象。反觀小米,一直也在探索嘗試進入高階市場,推出note系列,不過最終銷量不盡人意,繼而推出mix系列,憑藉驚豔的全面屏確實火了一把,也讓我們看到了小米的創新和“黑科技”,本來這是進入高階市場的絕佳機會,不過mix卻缺貨,小米目前依舊沒拿到高階市場的入場卷。
最後說一句,華為看不起小米,有點卸磨殺驢的感覺,要不是小米的推動作用,華為不會發展這麼好。尤其是最近華為的“疏油膜”和“快閃記憶體門”事件,更是讓我們看到了華為目前有點“自大”了,希望華為正視自己的錯誤吧。
-
3 # 賣火龍的小女孩
這問題問得真是,“你華為是不是看不起小米?”餘承東能笑死,雷軍能笑尿,耐克,你這麼貴是不是看不起361特步?英特爾,你是不是看不起amd?寶馬,你是不是看不起大眾?淘寶,你是不是看不起京東?
-
4 # 輔臣1
事實上是蘋果看不起所有中國產手機,只會窩裡鬥。在中國產手機碰瓷蘋果有理會嗎?說到看不起,你們聽過三星看不起LG嗎?你們聽說過豐田看不起馬自達嗎?國外這些本來就有技術優勢的企業尚且知道報團,我們呢?南車和北車的教訓猶在昨天啊!
回覆列表
以下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但可以發表自己觀點。
個人用過華為小米,全家人也是,基本除了這兩個品牌也沒用過別的。
如果說我用華為看不起用小米的是不純在的。
因為小米華為價效比在哪裡,經濟實惠,但是透過逛一些論壇和貼吧的時候,只要有關於手機的話題就會出現很多水軍,不是刷華為就是刷小米,只有特殊時段刷一些比如樂視三星等等品牌。
兩個企業當然不會看不起對方,而且都視對方為競爭對手,華為這幾年價效比高的手機佔據了很大的低價位市場,小米也開始慢慢尋求做高階機市場。
我相信不久將來蘋果手機終會退出中國市場,而中國產手機品牌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