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鯰熊的小世界
-
2 # 升學與創業
做過幾年跨境電商,還沒有看到做土特產的。分析一下原因,第一,跨境電商的消費群體都是老外,不需要你的土特產,雖然有部分華人 ,但是不能支撐你的體量。第二,運費問題,在中國也就跨個省,到美國你還要跨過太平洋,再到亞馬遜倉庫,再到消費者手裡,中間物流費,倉庫費都很高。
做過幾年跨境電商,還沒有看到做土特產的。分析一下原因,第一,跨境電商的消費群體都是老外,不需要你的土特產,雖然有部分華人 ,但是不能支撐你的體量。第二,運費問題,在中國也就跨個省,到美國你還要跨過太平洋,再到亞馬遜倉庫,再到消費者手裡,中間物流費,倉庫費都很高。
土特產電商,當然是一門值得做的生意。而做土特產電商的平臺,怎麼可能靠譜呢?
平臺已無機會
電子商務,本質上還是跟線下零售差不多,只是離開了商業地產,去了資訊更快捷便利的網際網路。
但是,電商領域所有的模式,都已經跟實體零售業對標了,而且格局基本已經定型。市集類的,找淘寶;ShoppingMall和專賣店類的,就是天貓、京東和亞馬遜;Outlets,必須選唯品會……專賣土特產的電商平臺,對標哪個傳統模式呢?難道是菜市場?那生鮮電商又對標什麼呢?
中國最大的土特產電商平臺,是阿里旗下的淘寶和天貓,連帶著一個串聯功能的“特色中國館”。中國館旗下,還建立了很多地方館。雖然難免有漏網之魚,但這個平臺幾乎把中國的土特產一網打盡了。
當消費者習慣了在上述平臺就可以買到任何產品的時候,為什麼要用新的電商平臺?在已經過去的幾年、甚至十幾年裡,現成的這些大平臺與消費者建立了充分的信任關係。你讓消費者去一個新平臺註冊,他們不擔心銀行卡被盜刷嗎?
再說了,就算真的拿到了500萬元,這點錢夠推廣嗎?能讓幾個消費者知道你的存在啊?
聰明的投資人肯定知道,這500萬砸下去,連個水漂都打不出來。所以,如果投資方夠聰明,就只是吹一個500萬元“意向”的泡泡,未必真的投錢。如果真的砸500萬給他們,投資人必然屬於“人傻錢多速來”的型別。
消費頻次太低
土特產的構成很雜亂,基本上以非工業化的食用農產品為主,有些是未加工的初級農產品,有些是簡單加工過的農產品製品。如果按照現代商品分類,大致包括生鮮和餐飲類。
不過,土特產的最大問題,是銷售頻次很低。其一是土特產是地方特色性產品,外地的消費者很難認知其詳情。以諾鄧火腿為例,如果沒有《舌尖上的中國》帶動了人氣,其認知也僅僅停留在雲龍縣或者大理州,最遠也就到昆明,基本上出不了雲南省。
其二,土特產本身就是低頻消費產品,更多是為了嚐鮮,而不是日常消費。新鮮勁過了,如果覺得好吃就偶爾繼續買,不好吃就再也不可能購買。
當然,也有消費頻次更高的產品,比如普洱茶。但這些已經歸入日常消費品行列,不是大多數土特產的屬性。
在電商平臺上,銷量最大的主要是標準化的服裝、3C電子產品和化妝品。相對來說,非標的土特產銷量並不算大,甚至不如工業化食品。
“特色中國館”之所以有生存空間,是因為標準化產品銷量大,帶動了土特產的低頻消費。其本質,是靠平臺的人氣分流。類似的一個場景,是菜市場。消費者去菜市場買生鮮產品,附帶也會買些並不下飯的土特產。
不僅是淘寶和天貓,連京東也從一個只賣3C產品的電商轉型至百貨電商,因為商品品類越多,商品間的協同效應也會越強,最後就是強者越強。
如果是一個只賣土特產的電商平臺,它靠什麼吸引使用者註冊使用呢?註冊之後,又靠什麼吸引使用者天天上線消費呢?
消費習慣特殊
土特產,大部分時候都不是個人消費品,也不是本地消費品。
以鮮花餅為例,鮮花餅並不是日常糕點,大多數昆明人並沒有日常消費鮮花餅的習慣。但鮮花餅還是能賣出去,消費者是誰呢?
一是少量的本地人確實有可能購買鮮花餅,比如每年五六月上市初期要嚐鮮。
二是本地人購買了之後送給外地人,比如以前有些單位公款購買送給上級或有合作關係的兄弟單位,或者買一些送給外地的親戚朋友。
三是外地人直接購買。土特產的特殊性就在於,外地人覺得很新奇,出於嚐鮮、旅遊紀念等目的購買。
因此,土特產的消費者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但最終受益人主要是外地人。在“八項規定”之後,公款購買已經極為稀少,最主要的消費者只能是外地人。而要找到外地的消費者,這種流量成本是非常高的。
事實上,雲南本地以前就有不少土特產電商平臺,但最後的結果都是一個字——死。比如,曾經負責運營淘寶“特色雲南館”的雲南七彩高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2013年底註冊成立,2014年初就已經消失了,在政府的鉅額補貼之下,活了不到半年。還有幾個依然活著,但生不如死。
如果真的要搞土特產電商,開個網店就可以了。專門搞個電商平臺,真的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