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道有方張旭玲

    首先,千萬不要用嬌氣一詞來定義孩子,這種標籤一旦貼上了,想揭下來就不容易了,而且往往這種標籤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他甚至也會用這種標籤來定義自己,他會認為:“我是一個嬌氣的孩子”,從而影響自己的自信。

    再次,當孩子發現媽媽生氣了就會語氣重,而自己一哭媽媽就變得不再訓自己的時候,孩子就會發現哭是一種很有用的工具,於是強化了他哭的動力。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改變孩子哭的問題,那就讓哭變成一種失效的工具。

    第三,哭本身是人情緒的一種表達,是人類正常的情緒反應,也是一種疏解情緒的方式,當人把情緒表達出來以後,負面情緒就不容易積在心裡,從而不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人的心理也會更健康,所以孩子有難過的事情就哭出來是一件正常的好事。

    第四,語氣一重,指的是什麼呢?如果是訓斥,那麼你的訓斥可能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無地自容,影響孩子對自己的評價,自我評價低就會降低孩子的自信。所以儘量不要訓斥孩子,有話可以好好說,家長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如果你都管理不了自己的情緒,有什麼理由要孩子管理好他的情緒呢?

    綜上,下次當孩子再有什麼錯誤的行為後,我們可以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然後先跟孩子建立心靈的連線,在孩子情緒好的時候,再糾正孩子的行為。

  • 2 # o犇犇o

    其實個人覺得這也不能說是“嬌氣”。6歲,孩子也會適當控制自己的年紀了,可是遇到說話語氣重就哭,什麼事情都是有前因對映的結果,不會總是無緣無故地發生。我覺得您也彆著急冒火的(畢竟有時候家長看到孩子一哭就起無名火),也別太刻意“教育”。還是從源頭找找什麼讓孩子有這種情緒的。有可能是小的時候,他做了什麼錯事,家長批評他了,當時批評地過重,孩子覺得太難過了,或者是孩子在小的時候因為受到了家長的誤會,然後當時經歷的是家長批評語氣重,而有了“陰影”。這時候哭是一種“委屈”的舊賬重翻。畢竟解鈴還須繫鈴人。請耐心地聽聽孩子解釋哭的原因,告訴他別害怕,另外知道小朋友這種迴應方式,請適當調整一下情緒和語氣。關鍵點就是得讓孩子敞開心和您說。

    另外請不要說,特別是別擋著他的面說“嬌氣”,這樣會對孩子形成一種心理暗示,甚至會覺得,爸爸媽媽都說我嬌氣,別人也知道我嬌氣。即使他不是嬌氣,他也無法反駁。

    希望回答能有用,祝好!

  • 3 # 陽光味道正面管教

    哭和笑都是釋放壓力的自然而健康的過程,這個和性別沒有關係,男孩還是女孩都是一樣。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允許孩子哭但是別給他貼上“嬌氣”的標籤,認同孩子的感受並教孩子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可以看著孩子的眼睛或者抱著孩子,問:發生什麼事情了嗎?你哭得這樣傷心?讓後靜靜的聽孩子說,用心去傾聽孩子的述說,用“嗯……喔……這樣啊……還有嗎?……”這樣簡單的給予迴應,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想法。不要打斷孩子,忍住說教,解釋以及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等孩子說完,他的情緒平靜以後再問他:你覺得可以有什麼辦法來解決?或者和他說:你願意我和你一起來想辦法來解決嗎?孩子大多數情況下只是需要你的全心的傾聽,認真的對待和安慰。不要試圖過度保護孩子解救孩子試圖提供幫助。

    如果你的孩子他就是比較敏感,那你就接受他的性格特點無條件的接受他愛他就好,不要將他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

  • 4 # 卓子1961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做父母的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育兒方式和教育方法。也許他跟媽媽在一起的時間太長了。從現在開始,儘量和爸爸在一起,多陪伴,多參加體育運動。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要提現男性的力量,但是不要霸道和強勢。多在示範,多做榜樣。對孩子的哭,要接納,引導孩子說出內心的感受,把情緒表達出來。孩子會從爸爸身上汲取到力量的。六歲的孩子正在成長,要從發展的觀點看待孩子出現的情況,一定相信孩子會變得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婆婆要我二胎,我要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