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育兒
8
回覆列表
  • 1 # 陸妍如

    我女兒上的美術興趣班,老師是幫忙改畫的,我自己上的繪畫課,老師也是幫忙給改的。都是在最後自己畫好以後,老師會這次基礎上潤色一下(修改不大)。問老師,老師的回答是讓你知道自己哪裡不足,需要怎麼改動就會變得更好。這個供你參考。

  • 2 # 流光花色

    當孩子沉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裡時,他完全以繪畫來表達自己,不會去關注到畫面的主次關係、大小比例、前後關係等,也不會注意到畫面是不是有美感,此時其實是孩子表達的最佳狀態。

    無論孩子畫得多麼不好,都不應該在畫的過程中“改動”,即使用語言給孩子建議也是一種打斷孩子思考的錯誤做法。

    家長或老師可以在畫完後給他建議,以便將來再畫時把控畫面美感。

    《水裡的小房子》,水粉,托馬斯 4歲

    按照普遍思維,水應該是藍色的,但托馬斯只是畫了房子的藍色輪廓。

    老師問托馬斯,水怎麼是粉色的?

    托馬斯說:我覺得粉色的水漂亮!

    此時,我們應該尊重託馬斯的“思想”,如果一定把水改成藍色的,就是改變了托馬斯的“思想”,即使用語言建議也是一種“修改”。

    《變身泥漿人》 墩墩 4歲

    墩墩做完作品後,這個泥漿人沒有頭髮沒手沒腳,老師並不是提起筆給孩子的畫加上頭髮和手腳,而是說“泥漿人怎麼沒有頭髮沒有手腳啊?

    墩墩看看畫說:腳在泥裡面,不想畫頭髮,但是要畫上手!

    墩墩不知道把手畫在哪裡,老師活動了一下自己的手腳,墩墩馬上添畫了手。其實這是一種修改,但是老師只是用語言和動作給孩子建議。並沒有動孩子的畫。

  • 3 # 天馬行空讀童書

    不贊成!畫畫不是為參賽,為展覽。孩子的畫表達著內心對這個世界的感受,開心還是難過,都是他們情感情緒的表達。孩子的畫,即使只是塗鴉,也應該完整保留。不添一筆一劃,這是對孩子的尊重。

    而且,孩子在作畫時,家長和老師也不應該指指點點,把自己的意思強加於孩子。

  • 4 # 梵辰東院成長記

    要看老師本身的素質和教學理念。小朋友的畫是天馬行空的,和他們的思路是一樣的。如果老師可以有意識地根據每個小朋友畫面和小朋友思路的情況進行引導和加以開發,在這種情況下贊同老師適當地做少許示範地。

    但是如果僅僅是因為這堂課我們要畫個蜻蜓,每個小朋友的畫面就一定要有,沒有的話老師幫忙給加一個這樣就算了吧。也許小朋友的蜻蜓已經畫好了,只是我們成年人欣賞不了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幼兒園的畢業照沒有一點特色,跟老師反應被嫌棄,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