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咖啡與陽光的故事
-
2 # 美羊媽咪
有點太過心急了,等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再說吧。如果孩子還沒適應,情緒不穩定,要他在增加負擔的去學習另外一件事,那他肯定不會樂意接受的。
等孩子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學會基本上課規矩,然後再考慮是否給孩子報一下興趣班。如果孩子很感興趣的話,可以先試著給他上幾節課觀察觀察。
-
3 # 綿媽育兒
看自己孩子的情況吧。有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比較大,隨時都盼著家長來接自己,如果是這樣的孩子,你再給他報個興趣班,延長在校時間,那簡直就是在折磨他。
我孩子幼兒園也有這種延時服務的興趣班。我當時就問孩子願意報班嗎?願意的話報哪一個?從我本意來說是不太想讓他在學校參加這種班的,因為這種班的性質就是代管,老師都是園區裡自己的老師,專業性肯定沒有外面搞專業興趣培養的好。但是孩子如果願意參加的話,就讓他去玩玩。結果,我家孩子就報了一個彩泥班。他開心就好。
-
4 # 糯米麻麻Coco
孩子剛上幼兒園的話,不建議馬上就送去。一般孩子剛入園,都會出現很多不適應的情況,等到孩子徹底完全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並且孩子自己喜歡去上的畫,再送去興趣班比較好。切忌跟風,人家學什麼,你也跟著學什麼,孩子的興趣愛好還是第一位的,如果孩子不感興趣,家長硬逼著孩子去學,那麼很有可能孩子也堅持不下來,半途而廢。我們家孩子是小班下學期開始報的舞蹈班,報名之前帶孩子體驗過幾次,孩子很喜歡,也表示願意學習,就給孩子報了。所以報興趣班最重要還是看孩子的興趣比較好。
-
5 # 小王子愛上狐狸
興趣班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孩子首先要對這個學習專案有好感,願意去堅持。剛剛上小班,孩子可能還沒有適應幼兒園,這時候學才藝恐怕不妥。除非孩子屬於自來熟那種,適應能力極強。我侄女就是這樣,上幼兒園之後就開始學習民族舞,她自己覺得喜歡,而且樂在其中。關鍵是她就讀幼兒園整個過程也是輕鬆愉悅的,沒有出現什麼分離焦慮,這個就如虎添翼了。
所以,要不要上興趣班,還是取決於孩子的意願和狀態,家長要慎重考慮,不可盲目跟風。
-
6 # 育知一二
今天剛看一篇文章,講的是學生補課費用太高,家長苦不堪言。
學生要補課除了風氣,家長望子成才心切使然,還有確實有的孩子成績太差需要補課引起的效應。
我想,如果從小培養孩子愛閱讀的習慣,讓孩子從小學開始就有很好的語感,孩子初中高中時,就不怕孩子成績太差。當年班裡成績好的同學,語文都不差。
如果只是孩子一時感興趣,就讓孩子去學舞蹈,如果孩子學到一半就不學了,那不是浪費時間嗎?
讓孩子上興趣班,不只是考慮年齡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考慮未來的發展。
如果想讓孩子從小不輸於別人,重視孩子的閱讀,對數字,計算的領悟,對英語的興趣,更有必要。
-
7 # 希媽育兒
孩子活潑好動,特別喜歡跳舞,我覺得可以先給她試報一期看看,看她是否真正喜歡,能否堅持。
我的孩子從3歲就開始學跳舞了,跳的是中國舞。當時也是她自己想學,去上體驗課的時候剛好碰到同班的兩個同學在那裡,所以就一起報名了。
從我孩子學跳舞的過程中,我覺得家長選擇興趣班,一定要遵循如下原則:
1.孩子自己是否喜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萬事開頭難”,但有興趣就成功了一半。就像學舞蹈,其實沒有孩子想象中的那樣總是優雅美麗的,這需要大量枯燥乏味的基本功練習,有些孩子能堅持,有些孩子則很容易打退堂鼓。
2.是否有同學一起學?
同班同學在一起學會比較有親切感,碰到困難也比較容易克服。像我的孩子和她的同學練舞,有幾個就成了形影不離的好夥伴。
3.興趣班宜精不宜多。
孩子還小,不要把她總是束縛在教室裡,應該多帶她去外面走走,逛逛公園,瞭解一下大自然,釋放兒童愛玩的天性。
總的來說,孩子的興趣培養要從孩子本身出發,而不是家長強加給他。
-
8 # 點心上的點點
本人覺得剛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沒有必要報興趣班!不知有的家長怎麼想的,是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還是真的想培養孩子某一方面興趣?剛上幼兒園,我覺得更加應該培養小孩子的專注力、性格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現在的幼兒園教育都非常科學和專業,他們會合理的安排和小朋友們年齡相符的教育和培養,我們做家長的還是不要拔苗助長害了孩子!
-
9 # 小碗教語文
我家小孩4歲3個月,已經上過一學期小班,今天也是報名的日子,在幼兒園交完學費,一轉身我來到同事介紹的一家畫室,參觀完後,果斷報了全年班,友情價1550元。除了繪畫,我還打算報個輪滑班,暑假裡學游泳。明年5歲,開始學毛筆字,上小學後學攝影。
全國各地的孩子都在報興趣班,這不稀奇。剛上幼兒園就報班,有必要嗎?有!孩子一般3歲上幼兒園,3歲是個很特別的年齡段,家長可得把握好。
13歲前後,孩子的很多天賦就已經顯現出來,作為家長,必須得抓住這一關鍵時刻,保護孩子的興趣,及時挖掘孩子的潛能,真正能把天賦培養成孩子的過人之處,選擇一個合適的興趣班,或許是唯一的好方法。不是每個孩子都有天賦,擁有天賦的孩子,父母真是太幸福了。我認識一個小孩子,才2歲多,對數字就非常敏感,能準確流利地讀出車牌號上的數字,也能獨立從1寫到100,而這些並不是家裡人刻意教的結果。我家孩子跟他完全沒有可比性,4歲了,1到10還不能完全搞清楚。所以我就懷著羨慕、嫉妒的心理勸這孩子家長,得給孩子報個數學類的興趣班,照孩子現在這情況,不是“家長要教,而是孩子要學”的狀態,這是一種迫切的學習需求,就像孩子餓了,要吃飯,你是不是得趕緊讓孩子的肚子吃的飽飽的?吃飯是生理需求,而讓孩子的天賦得到引導,這是對孩子精神需求的滿足。
我同事的孩子和我家孩子年齡差不多,也是4歲,其它都平常,就是愛唱歌,家裡時時刻刻充滿了他的歌聲。我勸同事給孩子找個音樂老師,系統教教孩子,可同事就不去,急得我喲……
3-6歲是孩子的敏感期,語言、運動、感知、書寫、數感、繪畫、音樂等方面的能力飛速發展,家長給孩子報個相關的興趣班,不就是給孩子的發展裝上了加速器嗎?所以,孩子上幼兒園起,就有必要為他報個興趣班了。
但是報興趣班也不能亂報,應遵循:
1、報什麼班,要真正根據孩子的興趣來,不要貪多。哪個興趣班學了都有好處,但也不是多多益善,人的時間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多了就成了應付。2、重視老師的選擇。好的老師是一個好的引路人。選擇興趣班的時候,家長一定得對老師本人的水平以及教學方法多瞭解一下。很多家長給孩子報班是看鄰居同學朋友,人家去哪,我跟哪,這樣太盲目了,不明智。給兒子報的這個畫畫班,我親自看了教學環境,是個全新教學點,裝修設計就是老師本人,牆面裝飾是老師親自創作的,我還和老師聊了聊繪畫教學的理念和方法,還看了其它學員的作品,這樣多方瞭解後,才拍板的。3、報班後,如果發現選擇有誤,馬上棄班,及時止損,但是一旦決定學,就要堅持下去,至少要堅持到小學畢業。我給孩子報班的目的是很明確的,那就是開發潛能,學出點名堂,至於成名成家那不能強求。比如學鋼琴,那就要學到看到譜子就能彈的程度。很多孩子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什麼都知道點什麼都不會,我不知道這樣的學習有什麼意義,浪費時間與金錢!長年學習一個東西確實很枯燥,容易放棄,但是作為父母應當培養孩子的毅力,不能縱容孩子的虎頭蛇尾, -
10 # 豐媽話很多
個人建議給低齡兒童報興趣班應該重娛樂性,幼兒美術創意、兒童舞蹈、幼兒合唱等更適合孩子,因為玩耍、娛樂、交流、開心、親情,才是孩子們上興趣班的主要目的和動力。對於3~6歲的孩子,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樂於接受新知識,應進行普及、啟蒙性的培訓;而隨著年齡的增加,可開展一些專業性較強、思考性強的專案。
興趣是孩子最喜歡的,最想參與的一種情感。“需要則是孩子身心發展的自身要求。孩子 除了自身的生理需要之外,還有遊戲、交往、學習、表現、審美等多種需要。那麼我們選擇的班 首先必須是孩子感興趣,最喜歡參與、最需要的 活動。您可以在平時有意去觀察、瞭解孩子最喜歡參加哪類活動,如有的孩子一聽音樂就肢體搖 擺,喜歡模仿演員唱歌、跳舞;有的孩子平日喜 歡塗塗畫畫。您可以根據他的表現及意願做出決定,只有他真心喜歡,需要參加才可能入門,並能堅持學習。千萬不要根據孩子一時的好奇和衝動就去報班。也不要主觀臆想,強加於孩子,否則將會事與願違。
-
11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這其實是很有意義的一個問題,絕大多數家長都在這個問題上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多數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都是按照孩子的喜好來。孩子好奇心強,什麼都想去嘗試,最終的結果是絕大多數興趣班都是半途而廢。對孩子沒有太大的實質性幫助,還讓孩子做事情越來越沒有堅持。
孩子上幼兒園以後,其實各方面的天賦已逐步顯露出來,這個時候就應該對孩子的天賦進行科學的測評。我們瞭解到孩子的天賦以後就可以有意識的朝孩子的天賦方向培養。比如孩子的空間天賦特別好,就可以考慮多培養培養孩子繪畫、書法等方面的興趣和愛好。平時也可以多給孩子買一些這方面的書籍,家庭中也都可以討論一下這方面的話題,有意識的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興趣和愛好。而其他的興趣愛好可以只是作為一種輔助性的延展。在孩子的培養上,一定要分清主次。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這句話的前提是,每個孩子做自己擅長的事、跟他天賦相吻合的事,這樣必然事半功倍。
-
12 # 霽修媽
我覺得不用這麼急吧!孩子剛上幼兒園,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真正適應這種離開熟悉的人獨自在外的生活!這時候再給孩子報興趣班,增加孩子的負擔,會讓孩子產生厭學心理的!
-
13 # 天眼查
emmm……
這個年紀,天眼妹還在泥巴里打滾呢,可如今的小朋友卻猶如全才一般學習著各種各樣的技能。
天眼妹之前將市場上的興趣培訓班分為“藝術類、體育運動類、智力拓展類、國學文化類、棋類、語言類”6大類,並在每個種類選取4-5個有代表性的關鍵詞,透過經營範圍維度,進行企業數量檢索發現,藝術類和體育運動類的培訓企業都超過了20萬家。
如果再向下細分,同一種類裡的興趣班更是五花八門,甚至還有無形的“鄙視鏈”存在……
“有意思報告”曾總結過:
運動類:馬術>Golf>冰球>擊劍>棒球/美式橄欖球>花滑>網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跑步樂器類: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長笛>薩克斯>架子鼓>鋼琴智力類:圍棋>國際象棋>中國象棋>軍棋>五子棋>跳棋
而且有趣的是,天眼妹發現鄙視鏈頂端的管風琴和末端的鋼琴,培訓企業數量實在相差懸殊。
難怪之前還有家長調侃說,“孩子班上40人,學鋼琴的佔一半,登臺表演要搖號”……
隨著時代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投射到家長身上,漸漸形成了“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家長不惜花重金給孩子報班,希望孩子從人生第一步就邁向“精英階層”。
但家長們不要忘了,如果上興趣班不以興趣為動力,那它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希望小朋友們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快樂童年叭~
回覆列表
孩子剛入園,還沒等適應一下園內生活就給了孩子加了興趣班,這個是不可取的。
首先,我們應該做的是讓孩子先適應一下幼兒園的生活,讓孩子對幼兒園有個初步認識、慢慢接受的過程。
其次,讓孩子上不上興趣班、上什麼樣的興趣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家長的一廂情願。
次之,上興趣班應該看孩子的選擇,而不是看我們家長的選擇。咱們得看孩子喜歡什麼,而不是在沒有接觸過的情況下強制上各類興趣班。孩子必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選擇上什麼興趣班之前應該先尊重一下孩子的意見,假如孩子不喜歡就一味的強加,那結果肯定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