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果橙電影

    爸爸跟媽媽有兩個不同的成長背景,對寶寶進行教育時,方式難免出現差異。那麼當生活中兩人對寶寶的教育方式出現意見相左的情形時,應該如何化解這樣的窘境呢?

    不要當著寶寶的面爭吵

    爸爸跟媽媽在意見相左的時候,也要儘量避免在寶寶的面前爭吵,當寶寶感覺到父母親在生氣時,會在爸爸跟媽媽默默討論的時候也反省自己,會擔心會 不會因為自己犯錯使得爸爸跟媽媽吵架而更加謹言慎行。如果爸爸跟媽媽大肆地在寶寶面前爭吵,恐怕會給寶寶造成心理傷害,將爭吵的不和諧情景深植在寶寶心 中,並讓寶寶有害怕的感覺及罪惡感,個性也可能會變得較為怯懦,因此爸爸跟媽媽應該避免這種情形發生。

    事先達成一致

    先以一人意見為主

    爸爸跟媽媽不可避免地總會出現持相反意見的時候,即便如此,在寶寶在現場的時候,爸爸跟媽媽也應在和氣、平穩的氣氛下達成共識,可以先以其中一 人的意見為主,讓寶寶有一個可遵守的行為準則,然後趁著寶寶不在場的時候好好溝通。假後爸爸跟媽媽討論後的共識與之前要寶寶遵守的準則不同,也不要尷尬, 向寶寶認錯,因為寶寶也能在爸爸媽媽道歉並告知新的準則的時候,學會勇於承認錯誤,這對寶寶而言也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

    爸爸媽媽在教養寶寶的時候,並不需要分別扮演黑臉或白臉的角色,只要學習如何“變臉”即可,重點是爸爸跟媽媽要掌握教育一致性的原則,避免讓寶寶產生無所適從的感覺。寶寶犯錯時,爸爸跟媽媽要堅決地予以規勸,等到確認寶寶已經知錯反省,可再給予安慰及鼓勵。

  • 2 # 度仔媽咪

    有一天,兒子無緣無故發脾氣。以媽咪對兒子的瞭解,媽咪覺得這是兒子在撒嬌,故意的行為。於是,媽咪很嚴厲地問兒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要對媽咪發脾氣?

    兒子沒有回答,臉上有些許的為難,但不肯認錯。這時,爸爸走過來,和顏悅色地說:“怎麼回事?好好說!”

    兒子見爸爸過來幫襯,就想回避這個問題,沒有回答。媽咪很不高興,一直在追問,期間媽咪還控訴了兒子的不妥行為。

    於是,爸爸暫時離開了。

    兒子見媽咪態度堅決,承認了錯誤,不應該亂髮脾氣,剛剛發脾氣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就是想在媽咪身邊撒嬌。

    媽咪告訴兒子,在媽咪面前撒嬌是可以的,但請不要選擇這種方式,因為媽咪是最親的人,不應該作為出氣筒。

    後來,媽咪和爸爸聊天,對爸爸說,當我在教訓孩子的時候,不要和我唱反調,更不能阻止我,因為孩子是很聰明的,有了第一次之後,下次我的話對他就不起作用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天孕婦面板乾燥並且很癢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