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拉啦啦啦
-
2 # 等待162471053
每個家庭的寶寶出生,生長髮育,營養飲食,有所不同,如果吃母乳(有半年以上)長大,媽媽經常吃骨頭湯,木瓜,豬腳花生湯,雞,魚湯等吃足營養足,小孩通吃奶水吸收營養,過去農村有一句寶的俗語:“三轉,六坐,九爬行”,即是健康正常生長髮育到三個月小孩會自己轉身,翻左右,六個月小孩自己開始能會坐,慢慢學爬,八,九個月扶牆學會站起,最快十個月的小孩不用人拉扶,自己能站練行幾步就倒人,如果條件好五個月買一較教行四輪車,抱小孩放車裡坐,他(她)不用人扶,自己天天雙手扶車兩邊練站踮腳行走,有八,九月很快行會行走,正常小孩一歲不扶任何東西能行走。有的小孩一歲時會先說話,有的先會行走。這是家庭父母,大人教育有關。擔心過早6個月練站行腳成O形不用擔心,小孩逐年長大骨骼沒長固定,隨年齡,身高生長,會慢慢變正常,不會變O形腳難看。順其自然。
-
3 # 看開2017316116
謝謝你的邀答!雖說每個寶寶發育情況各異,但題主的寶寶六個月喜歡站立,對於我個人感覺有點早。我家寶寶沒有讓她過早的站立大概是八個月左右的時候才讓她扶著東西走兩步。寶寶骨骼發育還不健全,過早走或站立都有可能影響寶寶的,當然也不完全肯定。只不過作為寶爸寶媽,最好還是小心一點比較好。題主一定要和好好婆婆溝通,儘量不要讓寶寶長時間的站立,適度就好。願寶寶健康成長!
-
4 # 嘿呦喂哦
一般來說,寶寶八個月左右就能扶著東西站起來了。
具體分析:
1、寶寶出生後的頭1年,是他整個身體協調性和肌肉力量發育的關鍵時期。
2、他要先學會坐、翻身和爬,到8個月左右時才能扶著東西站立起來。
3、多數寶寶在9~12個月時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到14或15個月時,就已經能走得很好了。
注意:
1、不過,如果你的寶寶學走路較晚,你也不用擔心,很多完全正常的孩子都要到16或17個月時才能學會走路。
2、到8個月左右時,寶寶大概開始能自己扶著傢俱站起來了,所以,一定要確保他能接觸到的東西都是牢靠穩固的。
3、如果再有大人在旁邊扶著,讓寶寶靠著沙發,小傢伙就會很拼命站好。
一般來說,寶寶到了6-7個月時才會有自主爬行慾望,到了個月左右會有站立的能力(個別嬰兒在滿六個月即可自行扶著站),然後扶著走,一歲後開始獨立站,然後能自行獨立行走。
站立條件:
1、是否能站立,要看ta是否有站立的意識以及能力,另外還要看ta站立的姿勢。
2、如果ta的腳掌能輕鬆著地,同時又能自己扶著物件站立,家長這時才能鼓勵他練習站立。
注意:
1、但是,每個孩子有各自獨立的發育歷程,無需互相比;更不要刻意在大人幫助下“訓練”孩子站。
2、另外切記,趴是大運動發育基礎,最好是學會了爬再訓練孩子站立,否則孩子學會了站立就不會再練習爬了。所以,多訓練一下寶寶趴和爬吧。
很多媽媽在教寶寶學漢字的時候會感到迷惑,不知道該什麼時候教,怎麼教。其實教小孩子學漢字,方法多得很,網上有好多好多,而且三歲多就可以教他了。我覺得現在最好用的就是用手機軟體教了。我家孩子用得是【貓小帥學漢字】,最初注意到是因為他不收費(對,就是這麼簡單),而且我自己用了用,發現確實蠻適合小孩子的,以冒險遊戲為背景,在遊戲中學習漢字,完了還能透過玩小遊戲去複習,家長還可以設定學習時間。總的來說,質量不錯,漢字難易程度剛剛好,而且發音標準,介面好看。
-
5 # 成長吧少年班
嬰兒的成長是有規律可循的!
三個月會翻身、六個月能坐穩了、九個月會爬,接下來才是站立、行走!
嬰兒每個階段的成長對孩子本身發展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只站立不爬行會造成孩子長大後運動障礙!嬰兒爬行的意義在於一步一步的探索空間,建立良好的距離感和空間意識;躺著看到的東西跟坐著看到的東西是不同的,坐著遠遠地看東西不如實際爬行丈量距離後拿到東西,建立距離空間感必須透過爬行!
如果越過爬行,直接站立,那麼作為養育人,你直接剝奪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欲速則不達,後患無窮。
違背自然規律,拔苗助長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
6 # 小林子啦啦啦
寶寶在8個月後,可能會在爬的過程中,慢慢地攀著傢俱和牆壁站起來,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可以把一些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高處,誘使他站起來去拿。同時,媽媽和爸爸還要讓寶寶做一些蹬腿運動,增強他的腿部力量。終有一天,你會驚喜地發現:寶寶能穩穩當當地站住了!
一步一步 幫助寶寶站起來1、先讓寶寶兩條小腿分開,後背部和小屁股貼著牆,腳跟稍離開牆壁一點。
2、用玩具引逗寶寶,寶寶會因張開小手或想邁動腳步而身體晃動,這樣可以鍛鍊寶寶腳部的力量和身體的平衡能力。
3、扶住寶寶的腋下幫助寶寶站穩,然後再輕輕地鬆開手,讓他嘗試一下站的感覺。
4、扶住寶寶的腋下,讓他從蹲位站起來,再蹲下再站起來。
5、拉住他一隻手,讓他藉助媽媽或爸爸的扶持鍛鍊腿部的力量。
6、扶著欄杆站立,如果寶寶能夠稍稍站立,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
7、寶寶站不穩時,要趕快扶住他,以免他以後因為害怕而不願繼續訓練。
8、不要讓他站立太長時間,以免寶寶因為身體疲勞而失去對學站的興趣。
9、不要怕寶寶摔著,也不要急於求成而失去訓練的耐心。
幫助寶寶站穩的運動站起取物 父母可以將寶寶放在家中桌子前或是茶几前,最好選擇高度與寶寶高度較適當者,再將寶寶喜愛的玩具放置在桌面上,讓他站著去拿玩具,藉此訓練他的耐力和穩定性。仰臥起坐 讓寶寶仰躺,家長拉寶寶的雙手讓他坐起——站立——坐下——躺下,如此重複進行,可增強寶寶的肌力。蹬腿運動 父母從寶寶腋下將其抱起,讓寶寶在父母身上彈跳,如此可促進寶寶腿部的伸展。幫助寶寶站穩的親子游戲不倒翁 玩法: 1、寶寶站在大人兩腿之間,大人坐在矮凳子上,讓寶寶面朝大人的左側; 2、大人說:“推呀,推呀,不倒翁!”用左手向右推寶寶,大人的手在寶寶前面,寶寶因為有所防備能夠站直; 3、大人再說:“推呀,推呀,不倒翁”時用右手在寶寶後面推,看寶寶能否站直; 4、以後遊戲越來越快,推得方向也可以變成前後左右。目的: 讓寶寶學習維持直立平衡,對下個月學走十分有利。小貼士: 這個遊戲不會讓寶寶害怕,因為寶寶站在大人身邊,如果站不穩會有大人扶持。父母可以在寶寶的前面放一個不倒翁,讓他看著學習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
7 # 阿斌小戈戈
生活中有一些家長在養育寶寶時,可能會有攀比的心理,覺得自家的寶寶若是比其它同齡的寶寶先學習站或者是其它的一些大運動,就會沾沾自喜。事實上,寶寶的這些大運動,都是有規律的。下面先來看看寶寶多大可以扶著站?
通常寶寶的一些大運動都是有順序的,先是學會趴、翻身;之後才會學會坐、爬,最後才是站立與行走,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通常寶寶在十個月大時可以站立,而且此時站立是腳尖著地的,這個時候家長不必著急著讓寶寶練習站立,還是要多讓寶寶爬行,之後大概到了一歲左右寶寶就可以扶著站,這時是正常的。
寶寶到了可以站立的時候,家長才能採取下面的方法幫助寶寶練習站立:
1、兩手扶站:想讓寶寶學習站立時,注意要從易到難慢慢地進行。一開始的時候,家長可用雙手放於寶寶的腋下,幫助它練習站立。等到寶寶兩手扶站已經比較穩定時,就可以用一隻手將寶寶扶著站,也可以讓寶寶一手扶著站,然後用另外一手去拿玩具。
2、練習獨站:家長兩隻手在寶寶的腋下扶著,讓寶寶背與屁股靠著牆,注意兩足跟稍稍離開牆,然後雙下肢稍分開一些讓其站穩,再將雙手慢慢放開,然後鼓勵寶寶獨站。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8 # 使用者2775419033915
有些家長對寶寶能站會走這件事兒存在攀比心理,總是覺得走路越早說明自家寶寶越聰明,於是很早就開始給寶寶扶站。過早干預寶寶大動作的發育到底好不好呢?
寶寶大運動的順序一般是趴、翻身、坐、爬,之後再站立、行走,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育過程。
傳統上有“一舉頭、二舉胸、三翻六坐、八爬九站立”的說法,這是綜合大多數孩子的情況得出的平均數,雖然寶寶個體有差異,但是基本浮動不大。
過早干預寶寶站立、走路,會對寶寶的脊柱和下肢造成一定損傷。長此以往,就會出現腿部異常現象(如O型腿、X型腿),一旦養成習慣,還會影響到寶寶走路的姿勢(如足內翻、足外翻、內八字、外八字等)。因此,家長萬不可過早去幹預寶寶的大動作發育。
什麼時候可以扶站?
寶寶是否可以站立,除了要參考月齡之外,還要結合寶寶是否有站立的意識和能力。也就是說,如果寶寶的腳掌能輕鬆著地,同時又能自己扶著東西站立,且身體平衡也能控制得很好,這時家長才能去鼓勵寶寶練習站立。
反之,如果寶寶站立時是腳尖著地,即便已經10個月大了,家長也不可急於讓寶寶練習站立,否則就會對寶寶的下肢肌肉和腳弓的發育造成不利的影響。同時還要多讓寶寶趴著學會爬行,只要一歲前會站就是正常的。
寶寶具備站立的條件後,家長可以採取以下方法來讓寶寶練習站立。
兩手扶站:訓練嬰寶寶站立時,要由易到難逐漸進行。剛開始時,可用雙手支援在寶寶的腋下,讓其練習站立。當寶寶兩手扶站較穩時,可訓練一手扶站,讓寶寶一手扶站,另一隻手去取玩具。
練習獨站:成人可雙手扶著寶寶的腋下,讓寶寶背和臀部靠牆,兩足跟稍離牆,雙下肢稍分開站穩,然後慢慢放手,並拍手鼓勵寶寶獨站。
起立練習:教嬰兒從俯臥位雙手撐起身體,再雙腿跪起來,呈爬姿,抓住欄杆站起來。
聽大家說,寶寶三歲就應該開始學習漢字,所以我最近也開始讓他識字,認字。平常由於工作太忙也沒啥時間陪寶寶,更別說教他學習了,大部分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在帶。買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兩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寶寶也跟著學,以後不好改(那段時間真是愁死本寶媽了)。
然後用手機給寶寶安裝了一些教學軟體,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但是用到後面都要錢錢。(只能各種吐槽,然後放棄不用)
然後一個朋友給我推薦了她用的【貓小帥學漢字】,不說別的,就完全無收費這項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險故事,寶寶特別愛聽,現在我下班回來還會說:“麻麻,我給你講故事”。還有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不僅加深寶寶漢字的記憶,還讓我家好動的寶寶,乖乖的自己玩(自帶滑稽)。
-
9 # 辣眼睛的大腦斧
寶寶行動首部曲——坐
學坐年齡:5~8個月
寶寶從翻身轉為坐姿一般6個月大的寶寶會坐了,在經歷了前撐、側撐、後撐,以及坐直了以後能轉身等各個階段後,大概在8個月左右,寶寶就能換個角度看世界。
【5、6個月】
寶寶學坐之前,已經有翻身的能力,大約到了5、6個月,寶寶會從翻身轉為出現坐的模樣。不過,一開始姿勢不是很標準,往往坐一坐不小心又倒下去。家長如果把寶寶放成坐姿,背後有靠墊;或是寶寶利用自己的雙手頂在身體兩側,也可以坐上一會。
[7個月]
寶寶通常在7個月大左右就會出現喜歡坐著,也有能力坐著的發育特徵。而且寶寶坐著時視野又不同於躺或者趴的階段。對寶Bora說,能坐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8、9個月]
隨著月齡的增加,肌肉越來越有力,身體控制有很大的進步,寶寶坐姿也越來越穩定。通常到了8、9個月大時,就無需大人扶著或藉助椅背,可以獨立坐得不錯。
❤要點1、如果一直到了8、9個月大時,寶寶還是沒有辦法自己坐得很穩,父母就要注意是否有發育上的問題,應及時諮詢醫生。
2、此階段寶寶的頸部和脊椎發育還不是很好,最好不要讓寶寶坐太長時間。
3、儘量讓寶寶雙腳彎曲在前方,而不要呈倒W坐姿,或是習慣坐在腿上,以免影響以後腿部的發展。
4、注意寶寶坐的位置,若發生身體可能突然傾倒,要小心旁邊有無異物會挫傷寶寶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
10 # 碌碌無為倆寶媽
☆六個月。
俗話說:三翻六坐七滾八爬週會走。可以看出,老祖宗就已經總結出來,孩子六個月是開始練習坐的分水嶺。
●六個月寶寶能開始扶坐,但時間不宜太長。
能夠自由地抬頭是嬰兒獨坐的先決條件。滿月的嬰兒當被扶至坐位時,常常頭向前垂,背始終是彎彎的,直不起來。3個月的嬰兒被扶坐時,頭能抬起一會兒。5個月的嬰兒被扶成坐位時,頭就穩多了。
到了6個月,嬰兒能在較硬的木板床上獨坐一會兒,但有時兩手還要在前面支撐著,否則就會左右搖晃。所以,想要自己就能坐的很穩,要到八個月左右,這時候,坐在嬰兒車裡已不成問題。
上面說的是大致的寶寶正常發育的情況。
但是因為新生寶寶的骨骼柔軟,幾乎是直的,還不具備成人特有的4個彎曲。
尤其背部肌肉也缺乏力量,支援能力不足。出生6個月以內的孩子,如果坐的時間過長,可能會引起駝背、脊柱側彎或骨盆傾斜,嚴重得還會影響內臟器官發育。
●小嬰兒的脊柱共分為三個發育階段:
第一階段:新生兒的脊柱很柔韌,滿3個月開始能逐漸抬頭,這時脊柱出現第一個彎曲,表現為頸部的脊柱開始向前凸。
第二階段:到了6個月時嬰兒會坐了,這就出現了第二個彎曲,表現為胸部的脊柱向後凸。
第三階段:1歲嬰兒開始走路了,出現第三個彎曲,表現為腰部的脊柱向前凸。
●所以,媽媽們要按照自己寶寶的發育情況,來給寶寶增加鍛鍊機會,增強身體營養,及時補鈣以及各種維生素。
-
11 # 久隱517
有些家長覺得走路越早說明自家寶寶越聰明,於是很早就開始給寶寶扶站。過早干預寶寶大動作的發育到底好不好呢?
寶寶大運動的順序一般是趴、翻身、坐、爬,之後再站立、行走,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育過程。
傳統上有“一舉頭、二舉胸、三翻六坐、八爬九站立”的說法,這是綜合大多數孩子的情況得出的平均數,雖然寶寶個體有差異,但是基本浮動不大。
過早干預寶寶站立、走路,會對寶寶的脊柱和下肢造成一定損傷。長此以往,就會出現腿部異常現象(如O型腿、X型腿),一旦養成習慣,還會影響到寶寶走路的姿勢(如足內翻、足外翻、內八字、外八字等)。因此,萬不可過早去幹預寶寶的大動作發育。
什麼時候可以扶站?
寶寶是否可以站立,除了要參考月齡之外,還要結合寶寶是否有站立的意識和能力。也就是說,如果寶寶的腳掌能輕鬆著地,同時又能自己扶著東西站立,且身體平衡也能控制得很好,這時家長才能去鼓勵寶寶練習站立。
反之,如果寶寶站立時是腳尖著地,即便已經10個月大了,家長也不可急於讓寶寶練習站立,否則就會對寶寶的下肢肌肉和腳弓的發育造成不利的影響。同時還要多讓寶寶趴著學會爬行,只要一歲前會站就是正常的。
寶寶具備站立的條件後,家長可以採取以下方法來讓寶寶練習站立。
兩手扶站:訓練嬰寶寶站立時,要由易到難逐漸進行。剛開始時,可用雙手支援在寶寶的腋下,讓其練習站立。當寶寶兩手扶站較穩時,可訓練一手扶站,讓寶寶一手扶站,另一隻手去取玩具。
練習獨站:成人可雙手扶著寶寶的腋下,讓寶寶背和臀部靠牆,兩足跟稍離牆,雙下肢稍分開站穩,然後慢慢放手,並拍手鼓勵寶寶獨站。
起立練習:教嬰兒從俯臥位雙手撐起身體,再雙腿跪起來,呈爬姿,抓住欄杆站起來。
問:過早扶站會影響寶寶的腿部發育嗎?
答:一些5-7個月左右的寶寶已經開始可以拉著大人的手,在大人幫助下站起來,並喜歡在大人腿上彈跳(可以鍛鍊他們和站立相關的肌肉)。不過,大部分孩子要等到8-10個月才開始能用手扶著站起來。
孩子的發展有快有慢,有的孩子10個月都可以跑了,有個寶寶的運動能力發展特別快的。少數晚的要到17~18個月才能獨立行走。
很多家長,特別是家裡的老人擔心寶寶過早站立對膝蓋發育不好。學坐,學爬,學走路,這是一個自然的發展過程。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大運動發展得快,會站,會走得早,對孩子的腿部發育有害(儘管經常聽到父母說,擔心會影響孩子關節發育 ,可能是因為看到寶寶站不穩,腿一歪,倒下。但這其實是正常的學習站立和走路的過程)。不需要揠苗助長,也不需要“抑制”孩子自然的發展。
我們需要鼓勵孩子透過爬行和站立,鍛鍊腿部肌肉,為獨立行走做準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要確保周圍環境是安全的,避免他們因為跌跌撞撞而受傷。
聽大家說,寶寶三歲就應該開始學習漢字,所以我最近也開始讓他識字,認字。平常由於工作太忙也沒啥時間陪寶寶,更別說教他學習了,大部分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在帶。買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兩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寶寶也跟著學,以後不好改(那段時間真是愁死本寶媽了)。
然後用手機給寶寶安裝了一些教學軟體,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但是用到後面都要各種收費不斷。(只能各種吐槽,然後放棄不用)
然後一個朋友給我推薦了她用的【貓小帥識字】,不說別的,就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這項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險故事,寶寶特別愛聽,現在我下班回來還會說:“麻麻,我給你講故事”。還有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不僅加深寶寶漢字的記憶,還讓我家好動的寶寶,乖乖的自己玩(自帶滑稽)。
-
12 # 幼兒園陶陶
通常來說,寶寶練習坐最好的時機是在五個月或六個月大之後。因為未滿五個月的寶寶骨骼發育還不健全,如果讓寶寶練坐的話,有可能就會傷害到寶寶的骨骼發育。寶寶長到五個月後,身體發育得比較健壯,骨骼也較強,屈伸能力也比較充足,就可以練坐了。當然有些寶寶個體差異,有的可以在六個月之後。
練坐小技巧1,可以讓寶寶躺在床上,媽媽拉著寶寶的衣服袖子(拉手怕寶寶手脫臼,輕輕得也可以嘗試拉手),輕輕溫柔得將寶寶拉起來。待寶寶坐穩後,休息一下,再讓寶寶躺下來。媽媽可以輕輕託著寶寶的後背,將寶寶緩緩放下去,鍛鍊寶寶的腰力。
練坐小技巧2,可以讓寶寶坐在床頭,將靠枕放在寶寶背後,在寶寶身體兩側也放上靠枕,讓寶寶嘗試坐一會。
寶寶剛開始坐,會倒下去,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隨時保護好孩子。
-
13 # 面爸叭叭
其實,小寶寶的大動作發育,除了抬頭練習,都不應該是刻意練習的結果,而是一種水到渠成的狀態。當他們的肌肉力量足夠了,適當的引導就可以做到,而不是靠大人幫助強行達到某個標準。
以坐為例。如果寶寶的腰背力量已足夠支撐他們坐立了,那麼大人可以扶著他們坐一坐來感知坐的用力方式和平衡感。而不是本末倒置,覺得到了某個時間點就要開始練習扶坐。如果孩子的腰背力量還不夠,練習扶坐並不能幫助孩子真正學會坐,還有可能導致牴觸情緒,甚至造成脊柱損傷。
怎麼判斷寶寶的腰背力量是否達到標準呢?首先是俯臥抬頭能輕鬆持續數分鐘,並且可以趴著玩玩具。其次,能自如翻身,由躺變趴後能抬起頭。最後,扶坐測試,腰背能嘗試挺直,而不是c字型弓著,並且頭是抬直,而不是前低的。
最後要強調的是,雖然坐是大動作發育的一個階段性標準,但切不可拔苗助長,每個寶寶有每個寶寶的生長節奏。而刻意訓練坐和訓練走路一樣,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對孩子的核心肌肉群的鍛鍊作用並不高,與其糾結於坐與走,不如多練習趴著抬頭和爬行,這兩項練習對核心肌肉群的發展有很大的益處,也對日後的運動能力很有幫助。
-
14 # 好媽媽養成之路
我們這裡有句老話叫做“三翻六坐八爬爬”,說的就是寶寶到三個月就會翻身了,六個月就會坐,八個月會爬。 我家寶寶能自己坐穩的時候都七個月了,稍微有點晚,寶寶會坐的時間有早有晚,各位家長也不要過於擔心。
一般的寶寶在五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練習坐了,訓練寶寶坐主要是鍛鍊寶寶腰部、背部肌肉和脊柱肌肉的力量,開始的時候可以先讓寶寶仰臥,然後拉著寶寶的胳膊讓她坐起來,再把她輕輕地放回去。儘量不要拉寶寶的手,避免不小心給寶寶把胳膊拉脫臼。 等寶寶腰部有點力氣的時候,可以試著讓寶寶靠在沙發或椅子上面練習坐,在寶寶練習坐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她,以免她受到傷害。 寶寶練習坐的時間不宜過長,剛開始的時候可以1~2分鐘,讓寶寶休息一會,慢慢的再增加到3~5分鐘,然後逐漸延長坐的時間。每次練習完,要給寶寶用手輕輕地撫摸背部,放鬆寶寶背部的肌肉。只要多加練習,寶寶很快就能學會坐了。
-
15 # 燃媽育兒
“三翻翻,六坐坐。”寶寶到了六個月的時候,大多可以自己坐著了,但如果沒有的話,媽媽們也不要著急,因為每個寶寶是不一樣的,只要寶寶的身體健康,遲點會坐也是沒有關係的。
寶寶六個月的時候,媽媽可以試著扶起寶寶坐著,一般可以先每次坐個五分鐘,看寶寶的情況,慢慢增加到十分鐘,越來越好,時間也可以稍微延長些,但還是要控制時間,畢竟寶寶的脊柱發育還沒完全成熟。
-
16 # 做不焦慮的媽媽
寶寶5個月左右可以扶著練習坐了。
四個月的時候可以進行拉坐訓練,具體步驟,幼兒仰臥於床上,大人握住幼兒的手,將其拉坐起來。大人切記過度用力,要讓寶寶自己用力坐起來。每日訓練數次,爭取能做到寶寶坐起來時頭能伸直,不能前傾。
五個月的時候可以進行靠坐訓練,具體步驟,講幼兒放在有靠背的沙發或者椅子上,讓其練習靠坐,家長給予一定的支撐,支撐力量要逐漸減少,訓練時間為每次10分鐘左右即可。
六個月的時候可以進行獨坐訓練,獨坐是在靠坐的基礎上進行的。當幼兒靠坐較穩時,可以慢慢抽離起支撐物,切記不可突然抽離。
訓練寶寶練習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著急,每個孩子的身體和體能發育指標也不一樣,從4-8個月慢慢練習,寶寶慢慢就會坐了哦。每個孩子是不同的,切記不能因為寶寶比別人晚了幾天會這個動作就焦急哦。
-
17 # 媽媽網
寶寶學坐是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4個月以上可以嘗試訓練寶寶拉坐,5個月後再訓練寶寶靠坐。
拉坐練習:寶寶仰臥位,媽媽用雙手的大拇指插入嬰兒手中,讓他握著,其餘手指則輕輕抓著寶寶的手腕,讓寶寶雙手伸直前舉,手掌向內相對,兩手距同肩寬,然後輕輕向前拉起寶寶雙手,使寶寶頭、肩膀離開床面抬起。此時寶寶會試圖屈肘用力坐起來,保持此姿勢5~6秒,再輕輕讓寶寶躺下,再重複2~3次。
靠坐練習:這是最常用的方法。將寶寶放在有扶手的沙發上或有靠背的小椅子上或在寶寶身後放些枕頭、棉被讓練習靠坐,往後逐漸減少寶寶靠墊的東西,一開始每天1-2次,每次2-3分鐘,看情況增加。
-
18 # 老李說事666
這個問題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有的小孩先天條件好,就走的早些,條件差的,會走的晚些,老話不是說嗎;三翻,六坐,八爬,十二個月跑,我帶過四個孩子,自己兩個,孫輩兩個,大體付合這個規律,只是孫子會走的早些,十個月會走步,十一個月跑的一溜溜的,我孫子沒坐,七個月就會爬了,我認為帶小孩,一切要順其自然,並加以引導,你婆婆讓你孩子學走路,她必定用兩手抶著你的孩子,這樣對孩子造不成影響,現在的孩子都不缺營養,記住,千萬別讓孩子用學步車,我身邊有兩個小孩,奶奶為了做家務,把孩子放在學步車裡,孩子可以滿屋子跑,也摔不倒,這兩個孩子都一歲半了還不會自己走,學步車讓孩子產生依賴思想,自己不會用腦,科學講坐說,小孩要多爬,利於大腦發育,推著學步車走,利於思考,我孫女剛會站,我讓她推著小橙子在屋裡到處走,半個月她就走順溜了,反正帶孩子的學問很大,你慢慢引導你婆婆,再說她也帶過自己的孩子,一定也有經驗,不會慢待自己的孫子!
-
19 # 老胡醫師
按照寶寶的生長髮育規律,一般8個月扶欄能站立片刻,會爬,會拍手;10—11個月扶欄獨腳站,攙扶或扶推車可走幾步,能拇、食指對捏取物;12個月能獨走,彎腰拾東西。因為雙腳還難以承受軀體的重量,建議不宜過早學步,容易導致o形腿!
-
20 # 智慧身心療愈
我家寶寶8個半月的時候,需要大人幫助可以扶著東西站一小會兒。現在9個月了,扶著東西自己就可以站起來了!
回覆列表
有些家長覺得走路越早說明自家寶寶越聰明,於是很早就開始給寶寶扶站。過早干預寶寶大動作的發育到底好不好呢?
寶寶大運動的順序一般是趴、翻身、坐、爬,之後再站立、行走,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育過程。
傳統上有“一舉頭、二舉胸、三翻六坐、八爬九站立”的說法,這是綜合大多數孩子的情況得出的平均數,雖然寶寶個體有差異,但是基本浮動不大。
過早干預寶寶站立、走路,會對寶寶的脊柱和下肢造成一定損傷。長此以往,就會出現腿部異常現象(如O型腿、X型腿),一旦養成習慣,還會影響到寶寶走路的姿勢(如足內翻、足外翻、內八字、外八字等)。因此,萬不可過早去幹預寶寶的大動作發育。
什麼時候可以扶站?
寶寶是否可以站立,除了要參考月齡之外,還要結合寶寶是否有站立的意識和能力。也就是說,如果寶寶的腳掌能輕鬆著地,同時又能自己扶著東西站立,且身體平衡也能控制得很好,這時家長才能去鼓勵寶寶練習站立。
反之,如果寶寶站立時是腳尖著地,即便已經10個月大了,家長也不可急於讓寶寶練習站立,否則就會對寶寶的下肢肌肉和腳弓的發育造成不利的影響。同時還要多讓寶寶趴著學會爬行,只要一歲前會站就是正常的。
寶寶具備站立的條件後,家長可以採取以下方法來讓寶寶練習站立。
兩手扶站:訓練嬰寶寶站立時,要由易到難逐漸進行。剛開始時,可用雙手支援在寶寶的腋下,讓其練習站立。當寶寶兩手扶站較穩時,可訓練一手扶站,讓寶寶一手扶站,另一隻手去取玩具。
練習獨站:成人可雙手扶著寶寶的腋下,讓寶寶背和臀部靠牆,兩足跟稍離牆,雙下肢稍分開站穩,然後慢慢放手,並拍手鼓勵寶寶獨站。
起立練習:教嬰兒從俯臥位雙手撐起身體,再雙腿跪起來,呈爬姿,抓住欄杆站起來。
問:過早扶站會影響寶寶的腿部發育嗎?
答:一些5-7個月左右的寶寶已經開始可以拉著大人的手,在大人幫助下站起來,並喜歡在大人腿上彈跳(可以鍛鍊他們和站立相關的肌肉)。不過,大部分孩子要等到8-10個月才開始能用手扶著站起來。
孩子的發展有快有慢,有的孩子10個月都可以跑了,有個寶寶的運動能力發展特別快的。少數晚的要到17~18個月才能獨立行走。
很多家長,特別是家裡的老人擔心寶寶過早站立對膝蓋發育不好。學坐,學爬,學走路,這是一個自然的發展過程。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大運動發展得快,會站,會走得早,對孩子的腿部發育有害(儘管經常聽到父母說,擔心會影響孩子關節發育 ,可能是因為看到寶寶站不穩,腿一歪,倒下。但這其實是正常的學習站立和走路的過程)。不需要揠苗助長,也不需要“抑制”孩子自然的發展。
我們需要鼓勵孩子透過爬行和站立,鍛鍊腿部肌肉,為獨立行走做準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要確保周圍環境是安全的,避免他們因為跌跌撞撞而受傷。
聽大家說,寶寶三歲就應該開始學習漢字,所以我最近也開始讓他識字,認字。平常由於工作太忙也沒啥時間陪寶寶,更別說教他學習了,大部分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在帶。買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兩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寶寶也跟著學,以後不好改(那段時間真是愁死本寶媽了)。
然後用手機給寶寶安裝了一些教學軟體,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但是用到後面都要各種收費不斷。(只能各種吐槽,然後放棄不用)
然後一個朋友給我推薦了她用的【貓小帥識字】,不說別的,就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這項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險故事,寶寶特別愛聽,現在我下班回來還會說:“麻麻,我給你講故事”。還有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不僅加深寶寶漢字的記憶,還讓我家好動的寶寶,乖乖的自己玩(自帶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