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晨光微曉

    孩子天性對外界一切感興趣,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與純然無染的孩子自然相通。

    從蒙氏教育和華德福教育機構的案例來看,如果將孩子置身於美好的藝術品,比如世界名畫,或者經典音樂環境,很多孩子就會被經典所吸引,或者產生互動。

    所以說,孩子聽到音樂手舞足蹈,足以說明孩子的感知比我們沾染太多的成人要敏銳。

    對於孩子到這種美好,儘量保護,如果有條件就找到好的引領培養。如果不能確定是好的引領,而是落入學習——考級——當特長的俗套,就還是慎行。

  • 2 # 蓮的心語

    我認為,這肯定是要對孩子進行培養的。

    孩子從小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說明他對於音樂藝術反應比較敏感,有這方面的天賦,那麼從小進行有效的引導和培養,對於孩子的成長以及將來的學習生活等肯定都是很有好處的。

    從小接受音樂培養的孩子有不一樣的氣質,性格也會受到一定的有利薰陶,意志品質也比較平常的孩子強。如果用心感受一下不同的孩子,這種感覺會比較明顯。

    當然,對孩子進行音樂等藝術的薰陶和培養要和考級拿證區分開來。考級是枯燥乏味的,因為要反覆練習那幾首曲子,容易讓孩子產生厭煩心理,所以不要逼著孩子考級。但是,考級順利透過,拿到證書對孩子又是一種良好的鼓勵,所以不要排斥考級。對待考級,要有正確的心態、認識和態度!

    祝你家孩子在你們的用心培養下,將來會有良好的音樂藝術修養!

  • 3 # 伊諾電子

    這是一個物質相當豐富,娛樂無處不在的年代,沒有一點藝術細胞是多麼無趣啊,我兒子對音樂不怎麼敏感,為了從小培養他的樂感,我特意每天都播放音樂,漸漸的他開始跟著哼,慢慢的不知不覺的跟著唱。

    等他九歲以後(能聽懂理論知識)我就打算系統的訓練氣息,發聲。對音樂不敏感尚且刻意潛移默化,若是非常感興趣那我更是求之不得了,音樂屬於既能強身健體又能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藝術,沒有理由放過,或者說錯過。

  • 4 # 銷售速成手冊

    很多的媽媽從一開始就對寶寶進行了音樂胎教,而嬰兒聽早教音樂也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所以音樂對寶寶的作用是巨大的。我們且不要從進入娛樂圈或者影視圈的角度來評判是不是要在音樂方面來培養孩子,我們且從音樂對孩子目前乃至終身的作用或者好處來看:

    1、智慧:的確,音樂可以讓寶寶變得更聰明

    2、善良:音樂是離我們心靈最近的東西,為美好的音樂而感動幾乎是人類的本能。

    3、敏感:音樂的情感表達是非常微妙的,音符的排列略有不同,就能創造出完全不同的樂曲。

    4、想象力:音樂又是世界上內涵最豐富的東西,因為它留給我們的想象空間是無邊無際的。所以, 音樂對寶寶想象能力的培養是任何別的東西都無法比擬的。

    5、豐富的情感:這世界上有多少優美的旋律,這些旋律裡蘊涵著多少不同的情感!複雜微妙而動人心絃。正是如此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才能培養出一顆豐富細膩的心靈。

    6、創造力:寶寶對音樂的想象不是被動的,而是融入了他對這個世界的感受和記憶,也激發著他自己的創造力。不信,你看那些喜歡音樂的小寶寶,誰不會哼哼些自己“發明”的小調呢?別聽他哼得不著調,這可是寶寶即興發揮著自己的藝術創造力呢!7、優雅的氣質:藝術對人的影響是“潤物細無聲”的那種,音樂長期的感染和薰陶,必定能讓你的孩子變得寧靜優雅,對生活中美的一切也會顯得更加敏感和陶醉……

    8、快樂:看,所有的寶寶在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時,都會露出開心的表情,有些還會隨著音樂而“手舞足蹈”,這是他們不需要任何學習就能得到的快樂享受。在這個世界上,還會有什麼東西比快樂更加彌足珍貴?

    所以,孩子快樂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看到孩子因為音樂手舞足蹈而送她去專門的機構或者自己有意在音樂方面專門培養孩子,孩子是享受的、樂意的,那麼你就讓他學,如果孩子因為專門的培養計劃不喜歡你還強制他去學習,那他不但體會不到音樂帶來的樂趣和享受,還有可能反感音樂,那就得不償失了。

    誠然現在社會競爭很激烈,但是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真不希望看到小學課文《傷仲永》的情況再發生。孩子的世界應該是最單純和無功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眾Bora為什麼沒有Lavida銷量高?兩輛車有什麼區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