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育兒育己共成長
-
2 # Veronica
首先這個問題有點模糊,是從孩子時候開始培養自控力,還是管理孩子的手機自控力,前者主要依靠我們父母有利的引導,後者當然我們作為父母自身的教導,以身力行!
-
3 # 愛學習的鳳鳳姐
就我的觀點,孩子還小的時候真的沒有必要給他使用手機。
原因有二
①無論手機還是其他電子產品,在孩子的小學、初中階段是沒有太大用處的。也就是說孩子在這個階段使用手機等其他電子產品的害處遠大於益處。網上良莠不齊的資訊,以及越來越“好玩”的遊戲將徹底佔領孩子心中的高地,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在小學初中放學的時候,能夠聽到孩子們更多談論的是漫畫、遊戲。千萬不要嘗試透過孩子管理手機來培養自控能力,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或者說這樣的嘗試對90%的孩子都會失效,最重要的是失效後的結果是不可挽回的,孩子不是機器,不是重啟一下就能忘掉以前的,就能消除之前影響的。自控力有許多其他的途徑去培養,透過手機無異於玩火自焚。
②手機及其他電子產品對孩子正在發育的眼睛簡直就是噩夢,我們都知道當一個人沉迷於一本電子書中時會有多麼的瘋狂,可以說電子書(無營養的)就像毒品一樣,千萬不要嘗試去看,相信自己能夠控制自己的時間,作為一個孩子,他怎麼可能能控制住連許多大人都控制不住的事情呢
希望家長們不要因為自己的一些新奇想法就將其付諸實際,要知道你所做的一切在孩子身上是無法抹去的,對孩子的未來都有不可估量影響的。
-
4 # 博士媽媽研究所
堅守底線,敢於對孩子說“不”
在訓練孩子運用現實原則學會放棄、忍耐和等待的過程中,父母一 定少不了要對孩子說“不”。
1歲之前,我們對孩子說“不”需要更多的 溫柔;1歲之後,我們對孩子說“不”就需要更多的堅定。不過,溫柔和 堅定這兩者之間的度,卻沒有任何標準可以參考,需要父母自己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因人而異、因“齡”制宜。
1、把“不能做”的事情範圍儘可能縮小,最好是縮小到絕對不能做的範圍。主要的判斷標準就是這些事情是否具有公共性和社會性,是 否涉及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是否涉及做人的原則和底線。
比如,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不禮貌的舉動不能有,不能損壞別 人的或公共的財物,不能偷搶別人的或公共的東西,不能用暴力故意傷害別人,不能在馬路上亂跑,不能在深水邊戲水,公共場所不能大聲喧 譁,等等。
2、父母的言行要一致,說了“不”就一定要執行。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不行”、“不可以”,但只是嘴上說說而已,並不禁止孩子的行為,孩子仍然會繼續做我們不允許做的事情。
既然說了“不”,一般 情況下我們就一定要及時制止孩子的行為,讓孩子親身感受到父母的堅決,如此訓練孩子的忍耐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回覆列表
具體的孩子年齡是多大呢?
如果孩子是學齡前的年齡,這個階段喜歡玩手機,父母首先要自我檢討,是否每天抱著手機不離手,給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影響?這個階段的孩子主要是模仿,父母什麼樣的動作就會給孩子什麼樣的師範。
如果孩子是小學生,那麼父母要有意識的多陪伴孩子,增加孩子的戶外活動,減少玩手機的時間。尤其是小學高年級,孩子有了抽象的概念,那麼父母要多用心與孩子做溝通交流,及時理解孩子的內心。
如果已是中學生,對於學習和生活應該有了自己的安排,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關愛,不要指責埋怨孩子,透過學習瞭解青春期孩子的內心特點,根據這些特點從而巧妙的干預孩子的一些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