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德中Timothy
-
2 # 若愛曦福
1~3歲的小孩子都會這樣,因為這個時期孩子的“佔有慾 ”很強,但是,孩子的“佔有慾”不同於成人,它解釋為產生對他人所有物的慾望,並透過行動佔為己有。應該特別注意的是,孩子的佔有慾大部分僅限於情感範疇,家長切勿輕易上升到“品質”的層面加以訓斥。事實上,孩子佔有慾的表現不一樣,家長的應對處理方法也應有所不同。對待孩子的“佔有慾”的方法,我總結了幾條:
1、增加孩子有關的知識。透過比較使孩子知道自己手裡的東西到了別人手裡還是那個樣子,不會變。如孩子想要別人的餅乾,明明家裡有,可他偏要別人的,這時,父母不要太強硬,而是在接受了別人的東西后和自己家裡的作對比,讓孩子親口嘗。親身體會到味道是一樣的,以後他就不再要了。
2、不要壓制而要引導。壓制會使孩子產生常說的“逆反心理”,更想得到它。因此,在孩子要別人的東西時,可以溫和地提醒他,使他回憶起曾經吃過或玩過這種東西,有助於解除孩子的強烈要求。
3、轉移注意力。有時孩子要別人的東西,這種東西自己家確實沒有,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就答應(並做到)給他買一個。如果條件不允許,應儘可能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別處。
4、試用交換法。交換玩具或食物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還可以防止孩子獨霸和佔有慾的產生。如孩子要別人的玩具,就讓孩子自己拿著玩具用商量的口吻,友好的態度和小朋友交換著玩,使雙方都受益。
但是,教育孩子需要的孩子大人的無限耐心和細心的教導。
-
3 # 大攀哥1
2週歲基本不打人也不搶別人玩具,來小客人讓她給小客人拿玩具和吃的她會很大方的給對方拿。平時給她看書她知道去做客分享東西。平時跟她玩借玩具的遊戲,告訴她媽媽玩一下就還她,有時候她還會主動給我玩,說借媽媽玩一下。但是我也會告訴她別人搶玩具要怎麼做,要把玩具搶回來跟對方說把玩具還給我,我不和你玩了。但是還沒搶過不知道教的有沒有用。不過我也不確定她是不是還沒到搶東西護東西的階段。
-
4 # 大風車書屋繪本分享
4週歲應該小道理都能聽懂了,你跟孩子好好說,玩具是人家的,人家給你你就玩,不給你不能去搶,如果搶玩具,打人我們就回家,以後都不出來玩。孩子說了不聽還是搶東西,你也不要打孩子,立馬帶他回家,什麼時候不打人了再出去玩,在家裡你也可以給孩子看一些關於分享的繪本,多鼓勵孩子,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學會與人相處,拿東西要徵求他人的同意,孩子打人是不是跟大人學的啊,總之大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孩子塑造一個好的形象。
回覆列表
非常能理解這位家長很著急想要糾正孩子不良行為的心情,但同時也很擔心您靠“打”解決問題的方式給孩子起到一個“示範作用”,他可能會想:我是不是可以打其他的小朋友獲得我想要的東西?
研究發現大部分有暴力傾向的少年兒童的家庭中就有這種經常打罵的現象。因為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觀察學習和模仿,所以作為家長我們需要經常反思自己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孩子打人的行為,通常是發生在遭遇挫折或情緒很激動的時候:比如他喜歡某個玩具,但是小朋友不給,孩子非常生氣,會動手打對方。孩子小的時候,他的情緒管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還需要培養。如果孩子認為哭鬧能讓其他人“屈服”,滿足他的願望,他就會哭鬧;如果孩子認為強勢的人能獲得更多服從,那麼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攻擊對方。
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父母和孩子間發生衝突時,需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試著去理解孩子,處理矛盾衝突時,使用更多商談的語言、討論的方法。在家裡營造一個這樣的氛圍,就是家庭成員在有不滿時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並主要集中在想出具體的解決辦法。
如果讓孩子更快學會處理和小朋友們的衝突,家長可以選擇一些小朋友間常見的衝突情景,在家裡和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然後等孩子練習熟練後,帶孩子去有孩子一起玩的地方試用這些方法。比如,孩子想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你的玩具很棒,我能不能跟你換一下,讓我也玩一會”或者“我們可以輪流玩,我玩五分鐘再給你玩“。如果碰到“熊孩子”佔著玩具就是不給他玩?也可以說 “你都玩了那麼久了,總不讓我玩。我很生氣。我們輪流來玩吧”如果對方還是不給,也可以教孩子學會求助,當孩子自己搞不定,旁邊有老師或者家長,也可以讓他們來幫助協調。 孩子發現這樣的解決方式更有效,就會逐漸的學會恰當的表達情緒的方法,並且能夠較好的處理生活中這些正常的衝突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