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沐姍

    看到問題大致推斷孩子可能剛開始上幼兒園,那麼就應該是3~4歲的年齡。現在我們就根據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心理發展特點來分析一下孩子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

    一、環境原因

    3歲可以說是孩子生活上的一個轉折點——第一次正式離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進入幼兒園這個新的環境,開始了人生第一次集體生活,對孩子來說這可真是一個重大的變化呢。正是由於這些環境變化引起了生活習慣改變和個人活動受限,進而會引發孩子如廁的時間、頻率和方式的轉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緊張就想尿尿。

    應對方式:堅持送孩子去幼兒園,不要因為孩子出現問題就不去了,而是要使孩子更快地適應集體生活。可以給孩子多帶幾條換洗衣褲,情況嚴重的可以暫時給孩子穿一段時間拉拉褲——就是可以吸收尿液的紙內褲,可以像內褲一樣的穿脫。但是不建議再穿紙尿褲,紙尿褲孩子自己是不會穿脫的。請不要小看穿脫方式,雖然都是可以吸尿的紙質褲衩,讓孩子可以主動穿脫就會逐漸養成習慣:如廁原來是一項自主行為。二、教師原因

    孩子在幼兒園裡不光要適應環境,還要適應各位老師,有的老師很嚴厲,有的老師很和藹。3、4歲孩子的情緒很不穩定,高興的時候聽老師的話,不高興的時候老師說什麼也不聽,很可能就會被老師批評。如果想去廁所時正好是嚴厲的老師在上課,孩子很可能就不敢和這位老師報告;當孩子憋不住尿了褲子之後,有可能又會被老師批評;如此反覆,形成惡性迴圈。

    應對方式:請家長到幼兒園與班主任以及配班老師交流溝通,說明孩子目前存在的問題,請老師在上課、遊戲、吃飯、睡覺的前後提醒孩子去廁所排尿。當家長和老師講明孩子的問題,老師們一般都會重點幫助孩子成長的。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建立了感情,產生信任感,問題就會慢慢好轉。

    三、同學原因

    3、4歲的孩子不光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也很容易受到周圍人的影響。比如到了集體上廁所的時間,孩子的好朋友沒有尿意沒有去排隊,孩子雖然有尿意也憋著不去了。又比如孩子們玩得正嗨,孩子甚至都沒有意識到尿意,有可能就會突然憋不住尿;也有可能感覺到了尿意,但是沒有小朋友提出要去廁所,孩子也就不捨得去了。

    應對方式:幫助孩子在班裡找到一個夥伴、榜樣。3、4歲的孩子雖然獨立性差,但是模仿性很強。家長可以透過老師瞭解到誰誰誰是孩子的好朋友,讓好朋友上廁所的時候也提醒孩子一起去。

    四、家長原因

    可能有些家長不太瞭解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上幼兒園之前也沒有做好孩子的生活準備工作和思想準備工作。有可能孩子在家裡並沒有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平時都是有賴於家長照顧得細緻周到,所以基本不會發生尿褲子的情況,家長就誤以為孩子已經有了自主如廁的意識和習慣。

    應對方式:由於3、4歲的孩子是幼兒思維,既具體又直接,他們只能從表面上去理解事物。因此家長要注意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不能講反話;對孩子提出的要求也要具體,不能抽象。可以這樣說:“寶寶,老師讓小朋友一起去廁所的時候,你一定要去哦。”不可以這樣說:“我說了多少次了,叫你去廁所你非不去,天天尿褲子,真沒羞!”可以這樣說:“寶寶,當你感覺肚子擠擠脹脹的時候,就一定要去廁所哦。”不可以這樣說:“孩子,當你尿意來襲時就可以去方便了。”

    五、自身原因

    有的孩子身體上存在某種器質性病變,如:腦部神經疾病、腎臟疾病、泌尿系統疾病等,經常尿褲子是病理表現之一;有的孩子心理上發生疾病,如自閉症、兒童抑鬱症、兒童焦慮症、兒童強迫症等,也會經常尿褲子;如果孩子不光尿褲子,還伴隨著經常尿床,而且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一定要警覺孩子是否受到了性侵。

    應對方式:抓緊時間,引起重視,帶孩子去正規醫院檢查治療。

    最後祝願所有孩子都能健康、平安地走過成長的每一個階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老人適合定期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