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沈大哥
-
2 # 訊息小組147312590
怎麼說呢,薛定諤的貓態和疊加態並不完全等同
你看,我們寫出一個物理狀態|α〉(這是個特殊空間內的右矢),至於這個態到底是啥,不知道
量子力學裡有幾個假設,比如共軛矢(|α〉)+=〈α|,兩次共軛操作後態矢還原,且〈α|α〉=1
量子力學裡又有完備性定理:要是|n〉完備(可用其表示任一態),則有I=∑|n〉〈n|,可見這裡I是模為1,且是個單位算符(操作)
以上兩點一結合,可以寫出|α〉=∑|n〉〈n|α〉,且∑|〈n|α〉|^2=1,我們把|〈n|α〉|^2叫作|α〉在|n〉方向上的投影(或從|α〉中找到|n〉的機率
這時可以說|α〉是|n〉的疊加態了
物理中最感興趣的I=|n〉〈n|是那種|n〉指代我們日常可觀測量的
前提搞定
讓|1〉表示貓活,|2〉表示貓死,|α〉表示貓的狀態,可以看見|α〉=〈1|α〉|1〉+〈2|α〉|2〉,這時叫貓處於生死疊加態,但與|1〉、|2〉相關的測量是必須要有個結果的,即貓從未知的|α〉變為已知的|1〉或|2〉,這叫坍縮
說白了,就是|貓〉=(|生〉+|死〉)/(2^(1/2))
-
3 # 蘭天1969飛碟製造專家
數學式子是人定的,沒有必要從式子上去理解,因它的正確性還未知。世界本來的面目是什麼,某一個區域性的本來面目是什麼,都是有規律的,尚若說無法理解,那一定不符合客觀實際,有時也只是靠想象想出來的錯誤理論。現代科技還分不出一個光子,連電子顯微鏡也難見分子,原子。在地球表面,高能之間有相互作用力存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那怕很弱小,改變對方軌跡也是客觀的。雙縫實驗中,觀察儀器整體具的能量高於周圍,也就有具有相互作用的趨勢。:一個光子要多少時間才能分出,分出後還有實際意義嗎?分出後為不可見光子,儀器有那麼靈敏嗎?你知道空間有多少不可見光子存在,儀器識別的是什麼光子。罪犯活動過後還留下波動,有那麼靈敏的儀器可發揮作用了,就可還原本來面目了。量子力學越神秘,就越具欺騙性,科學發展史證明了這一點。地心說欺騙了一千年,日心說存在的時間約二百年,科學發展速度是加快了。縱觀科學發展史,速度是越來越快的,以前難解釋的規律,現在可解釋了。量子力學一百多年,還處於連量子力學家們自己都不知道的無知狀態,實驗還處在初級階段,整天有時間陪著公式推導,等著有新的發現,浪費多少人力,財力不說,進展在那裡,成果是什麼,混亂不勘。有甚者,波粒分不清,粒子運動產生波動,硬說粒子停止不前了,還在波中,實際上粒子己前進了,找粒子找不到,不確定性原理產生了,一個糾纏光子的隱形傳輸產生了,還有這公式,那公式,解決問題的式子在那裡還是未知。人類要的是成果。現代科技水平不是日心說時代,是高度發達的時代,是高速發展時代,還沒正確的理論怎麼去開創未來。在沒科學頭腦的前提下,靈魂說,神仙說,唯心說都出籠了,有逆轉科學航向之趨勢,活見鬼了。科學需要的是前進,而不是倒退,誤導,欺騙。
-
4 # 堅石32
題主認為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是個謎,該問答下面,有大師聲稱,這個問題,全世界無人明白!我們卻有謎底。
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不再是謎!
量子態疊加是量子力學體系中全同態粒子全空間分佈特性,這是所有相同粒子的量子統計行為圖譜,也完全等價於單個粒子所有可能的行為空間的機率波特性。另外,此波函式還是量子能量譜,這也是一種複頻域特性。 這是薛定諤方程所確定的物質粒子的質量能量的空間分佈圖譜。該圖譜反映了該粒子的全空間全時間的全域性特性,而且,具有量子體系機率波的特徵。因此,量子所具有的量子態,其實就是其質量能量分佈態,並具有量子態疊加特性。
對於單個粒子的態動態行為的測量,可以獲得該粒子的某個時段的時域特性。由於測量過程必須採用具體的實時間座標,這個實時間只是無窮時間的一個區域性片段,因此,該粒子質量能量的空間分佈圖譜必須崩塌到某個具體的能量分佈點對應的實時間函式。該時間函式一定與頻域的全域性特性和全時域全時空產生相關聯絡,即量子糾纏特性。特別是兩個相互耦合的粒子,其相關相干作用不可忽略。因此,量子糾纏是兩個粒子之間時域區域性與其頻域全域性特性的一種相互關聯關係。
舉例說明:薛定諤貓既死又活,這是貓的一個所有的可能性的疊加態,貓出生了,必定活,但其生命時間有限,貓必然死!在無時間的歷史長河裡看,死貓活貓都存在於無實在時間的質量能量空間圖譜中;你一定要想看貓是死是活,那你一定要在實時空中選好時間,當貓的生命週期上去開啟看,貓一定是活的!你選的時間是不巧的貓生命前或貓生命後看,那貓是死的,甚至還什麼都沒有,為啥,它還沒出生!
附加條件,如果觸發氰化鉀毒殺機制,無論何時發生,龔學時間對此量子行為均有歷史記錄。無論你觀測不觀測,什麼時候貓死,什麼時候貓活,都是確定的;無論你何時開啟,該是活就是活,該是死就是死,這是確定性的。
龔學理論認為極大和極小是一個完美的對稱(或0與無窮的互反對稱)。因此,極小空間的研究完全能夠折射極大空間的特性。這個原理是統一的宇宙,統一的理論的基礎之一。事實1,龔學理論理論計算夸克低層的物質精細結構引數計算與宏觀宇宙結構引數計算,採用的是同一個理論模型。事實2,最近物理學家發現,在大質量天體周圍形成的圓盤內的波的傳播竟然可以被量子力學的基礎方程—-薛定諤方程所描述。事實3,中國古老的醫學,認為陰陽表內互動,人體內部疾病完全體現在其外表,望聞問切就可以斷定病因病灶,基本可以不用手術及解剖學原理。事實4:量子力學的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現在存在許多迷惑不解的問題,如量子態疊加、量子糾纏等問題,龔學理論採用微觀區域性與宏觀全域性整體的對應關係,已經知道謎底。”
結論:
龔學對宇宙萬物,以及主流物理的所有開放問題,有了一個統一的描述,基本完成了一個統一理論的任務。完成了所有基礎物理學常數的理論計算,還包括解釋了: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完全等價量子力學確定原理、非定域理論完全等價於龔學全域性理論、量子態疊加態完全是變換了時空的複頻域質量能量分佈圖譜、量子糾纏完全是時域的區域性性與全域性性態的關係等令世人迷惑困頓的問題。
欲知詳情,且細看如下博文:
龔學時空與物質粒子的關係 | 統一的宇宙 統一的理論 http://www.pptv1.com/?p=2036
-
5 # 艾伯史密斯
答:其實我們換一個思考角度,就不難理解量子力學中的“怪異”,原因是:我們人類的思維方式存在侷限性。
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中很抽象的概念,甚至目前沒有誰,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奧秘。
在這,我提供一個換位思考的角度,來幫助大家理解,為什麼量子力學會如此奇妙!
因為:我們人類的思考方式,或許本質上就不能適應宇宙的基本規律,也就是我們人類的思維方式存在侷限性。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過程中,微觀世界和人類世界,在尺度上相差超過10^15個數量級;人類世界和廣袤的宇宙,在尺度上相差了超過10^20個數量級。
如此巨大的差異,註定了微觀、宏觀和廣袤宇宙的規律,存在本質的不同。
而我們人類適應的世界,就是牛頓力學的經典世界,我們的思考方式,也是經典世界的思維方式,所以要一下適應微觀的規律是很難的。
要知道,人類從天圓地方的概念,過渡到日心說,歷經了數百年,而量子力學才發展了一百多年。
在微觀世界裡,量子疊加、量子糾纏、薛定諤的貓、不確定性原理難以理解;廣袤的宇宙中,暗物質、暗能量、黑洞難以理解;也許正體現了人類思維的侷限性。
或許,我們可以先把這些難以理解的東西放一放,千萬別用經典世界的觀念,去試圖理解這些,因為這些本來就不是一個“世界”的東西,強制放到一起比較,只會讓你陷入困境。
比如,我們在看待量子糾纏的時候,我們大多數時候只需要,解釋為一種隨機的超距作用,掌握其中的機率隨機即可。
至於深究的事,留給愛因斯坦那樣的天才吧,沒有超凡的智慧和專業知識,是很難看透其中奧秘的。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你提了個很好的問題。所謂量子疊加狀態,是用有趣的”薜定鄂貓”的思想實驗來描述的。假設當一隻貓被封閉在一個內部資訊不為人知的盒子裡,用一隻槍向盒子裡射擊,如果只發射了一枚子彈,而貓這時非死即活,這時貓的量子態就是死貓狀態和活貓狀態的混合體(因為人們不能準確地知道貓此時狀態)。疊加狀態會引起量子糾纏,這也成了量子隨機事件的依據之一。如果你把以上的故事都理解了,用專業一點的述語來描述量子疊加你也能知道個大概。量子態疊加原理的含義是:量子力學中描寫一個體系的態函式的總體,張開一個線性空間,量子力學就是在這個空間裡展開的。態疊加原理又可表述為:物理體系的狀態由希爾伯特空間中的向量描寫。為了讓你進一步理解“量子疊加態”。再舉個例子。學歷史的經常要面對一些眾說紛紜的歷史謎案。比如建文帝的下落、順治皇帝的下落,等等。我們知道,量子力學和觀測者有關,歷史不也是這樣的嗎?觀測者獲得的資訊(歷史留下的證據)越多,某一歷史事件才越加趨近於坍縮態。觀測者獲得的資訊越少(歷史留下的記錄越少),則這一歷史懸案就愈加趨近於量子疊加態,說法、猜測也就越多。沒有觀測者的歷史事件,也就是一團機率雲。為了讓你進一步理解,再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以前我們遇到朋友打招呼,總問“你吃了嗎?”若朋友笑而不答,你的判斷是“可能吃過了”,“可能沒有吃”。朋友笑而不答的狀態對於你來說這個朋友“吃過了”和“還沒吃”你認為都是可能的,我們說這個朋友處於“吃與沒吃”的疊加狀態。這個狀態是不需要什麼測量的。如果你看到朋友嘴角上有粒飯(這就是測量),則心知肚明:朋友巳經吃過了,“疊加態”就坍塌了。有人認為“量子測不準與不確定原理決定了人類永遠搞不清微粒子之間是否存在糾纏關係,更談不上利用糾纏原理進行通訊或通訊的密匙分發,也不可能用之進行計算與探測!”這段話說對了一半。前半截是對的。“薛定鄂貓”實驗認為當你不知道事件的結果時,量子可能是處於疊加,糾纏態。但你知道他的結果(讓你搞明白了事件的真象),量子的疊加和糾纏已經解除,這就是人們永遠搞不清量子是否處於疊加態或糾纏狀態的道理。後半句就說得太過了。若中國搞量子應用的人是“騙子”,那世界上那麼多國家的頂級科學家也在搞量子的實用化實驗,全世界出現那麼多高智商的“傻瓜”,還真是科學界的奇葩!看一下這個教學影片,會幫助你進一步理解“量子疊加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