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武老師心理諮詢2
-
2 # 心理師寧宇
心理學家在實際心理諮詢工作中,最頭疼的是有人格障礙的來訪者。因為遇到這樣的來訪者,往往需要很長很長時間的陪伴,幾年下來,往往來訪者的人格也很難得到改變。另外,稍有不慎,諮詢師還可能產生過度捲入、心理耗竭感。
-
3 # 求同存異美美與共
一般來說,最頭疼的是自認為自己是唯一不需要改變的,所有的問題都是別人導致的,類似於巨嬰的人。
還有一種是不相信心理諮詢,偏偏又喜歡挑戰的人,如果不相信諮詢師可以不來求助,這些人不相信諮詢,卻又喜歡挑戰諮詢師,證明自己是對的。
-
4 # 霍體清
心理學家一般最頭疼哪一類病人?
有心理學家頭銜的人畢竟不多,更多的是心理諮詢師,心理諮詢師平時做諮詢,接觸的多數都是有心理問題,心理困惑,心理疾病,心理障礙的人,另一部分就是出現學習障礙的學生。
從這些年的諮詢經驗,感受總結,有心理問題的人中,最不好辦,難度最大的是人格障礙,就是有攻擊性,比較偏執,自以為是,總覺得自己沒問題,都是別人的問題。這些人的諮詢效果極差,有一個心理學家說過,寧可接3個精神分裂症患者,也不接一個人格障礙的人諮詢,不但沒效果,還會氣得你夠嗆。
對於學生,最難辦的是從小嬌生慣養的,溺愛越嚴重,諮詢效果越差,這些學生,不像人格障礙,很多時候會認同諮詢師的觀點,覺得有道理,但由於從小的嬌慣,不肯思考和行動,諮詢得到的一點收穫,由於不去鞏固,很快就沒了,家長著急,他不著急,往往諮詢多次,效果不明顯。
這類問題的出現,暴露的還是家庭教育問題。
-
5 # 冷夏談心
在諮詢工作中,根據與同事的交流來看,似乎大家都對邊緣型人格的來訪者的比較頭疼。
邊緣型人格的人以不穩定而著稱,尤其是關係上的不穩定,在生活中如此,在諮詢關係也是一樣。
前一會兒,還是天使,對諮詢師及其配合,下一秒可能就是魔鬼,要衝破這種穩定,進而會進行攻擊。
因為情緒上的極端和搖擺不定,所以在實際工作中,難度也會比較大。
-
6 # 5分鐘心理
心理學家不會為了任何一類的病人而頭疼,既然是一個心理行業的工作者,那他必然明白一個道理,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必然充實著各式各樣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又都有不同的心理演變過程,也正是透過這種心理的演變過程才能辨別出正常,不正常之區別,如果人類的行為舉止都已經形成了統一,步調一致,那也就沒有必要心理學這一學科存在了。
人的分類本應當只是男女之分,但在人的進化發展過程中,由於宗教信仰,文化環境等諸多方面的不同,所形成的人的思維統一性也就截然不同了,造就了各式各樣的人格特徵,所體現出的行為只能被歸類劃分,既符合絕大多數的為正常的,而極為特殊的,即為病態的或異常的,不斷的劃分和分類,各層級和型別也就不斷的演變出來。
這些正是心理學家所需研究的內容,不論哪一型別的特徵出現,不是新的發現就是繼發性存在的都不足為奇,只要人類文明在不斷的發展,就形成了人類在不斷的進步,在這一演變過程中必然有更多的層級和分類出現,這是太正常不過的一種現象,也是必須的,人類需要哪些型別的延續以及哪些型別需要校正,這是心理學家,需要是區別對待的。
如果在心理學家的工作過程中,感覺到哪一型別的人頭疼,那他就不是一個純粹的心理學家,研究如何對待這才是心理學家的工作,而不是發愁頭疼,如果真的發現一種新的型別出現,也許心理學家會欣喜若狂,因為正是由於他們的發現這種新的型別,也許會積極的制止以及校正,才使得這一型別屬於病態的人,及時止損。
也可以這麼說,不論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所出現的任何心理或精神方面的疾病,都是一個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現象出現,因為人的心理或精神都在不斷的變化,在變化當中,也同樣需求對現實中存在的適應,但心理學家也並非鐵石之心同樣有憐憫,可愛撫之心,但絕對不是對某一類人(治療上)而感覺到頭痛,是對一些很年輕的事業,剛剛開始或剛步入社會的那些人,感到惋惜和心疼,因為他們由於這些人類不歡迎的心理或精神疾病阻止了他們發展的腳步。
-
7 # 曉冰師姐
我想應該是不願意真正開啟心扉說真話的人吧。心理諮詢師只是一個幫助客戶分析問題讓客戶自己發現自己情況的引導者,如果客戶不願意開啟心扉,不跟著心理師的指引走,那就沒辦法進行心裡諮詢。
-
8 # 水崑崙
個人感覺首先不要神化心理學家,心理學家是透過各種方法來調整人的三觀,其實最關鍵還是助人自助。到最後是否有效果,還是要看病人的配合程度,一些病人暗示性比較強,可能會聽得進去,最後按照心理諮詢師意見進行下去,可能會很快走出心理陰影。但是一些性格比較頑固的人,可能會堅持自己的想法。要不也不會出現激將法這樣的心裡調節方法,你不管怎麼說,對方就是聽不進去,最後只有透過激將法這個方法讓對方聽得進你的想法。要是說心理師最煩的,大概就是這型別的人,明明是自己心理已經出現問題,關鍵還是死不認錯。有的是家屬押著來的。
心理諮詢師說白了,還是用言語來治療,如果用藥物來治療,那個屬於臨床科學,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的。吃了藥之後,軀體不是其思維所能夠控制的,病自然而然就會好的。但是心理諮詢師的語言說出去之後,其實無論是語言還是行為,對其作用之後,都是要經過對方的思考之後,才能夠化成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這樣才能夠在以後的生活之中來指導自己的行為。
在健康行為指導模式之中,有一個著名的觀點叫做知信行,其中相信是最為關鍵,知只是瞭解,還是認知的表層,只有做到相信才能夠做到深入到裡面,這樣才能夠指導以後的日常行為。而從知到信就是體現心理師的水平了。
-
9 # 張鐵軍158
第一,心理學的本質是解決心理問題的簡單有效可操作的策略,可以遊刃有餘,所以不會頭疼,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心理學家。
第二,心理學家在自己的心理幫助事業中有無限的成就感,自然也不會頭疼。
第三,心理學家之於被幫助的人而言,是嚮導。所謂嚮導,就是:
①有一條通達的路,助人者知道,被助者不知道;
②助人者高興,才會告訴被幫助者;
④被助者交了諮詢費,卻不按要求做,只是耽誤自己,並不損害助人者。
-
10 # 開心牆頭草
最頭疼的既不是神經症,也不是精神障礙,當然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更不在話下:
心理學圈子(包括心理學家)最頭疼的是人格障礙。
-
11 # 心理諮詢和開悟指導
能讓心理學家頭疼的病人,那一定是遇到了假的心理學家。他們是不會頭疼的,如果他們為你頭疼了,那他們誰也治不了。
-
12 # 三橫王心理
身為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面對形形色色的來訪者,是工作要求,也是這一行的魅力。一般來說,不會挑來訪者。
可是,有一類人,確實會讓很多心理諮詢師頭疼,那就是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有兩句話形容他們:1、他人即地獄——他們讓很多人痛苦,自己卻享受其中;2、穩定的不穩定——他們的反覆無常是常態。
諮詢中,他們這一刻覺得諮詢師是世界上最好的天使,最懂TA的人。下一秒,你做了什麼讓TA不滿意的事,就會拿你當惡魔。他們的世界就是這樣非好即壞,非黑即白,而且分裂開。
他們手上似乎時刻握著一個遙控板,隨時切換情緒、認知、行為。
生活中也是如此。他們就像是一張圖塊散落各地的拼圖,這一生都在為整合而努力。他們的父母,大多屬於坑娃型的。
跟他們做工作,需要很長的時間。諮詢師應該做好“鏡我”榜樣,即讓來訪者從你身上體驗到世界是相對穩定的,而不是分裂的;讓他們體驗到你對TA是跟別人不一同的,從而願意跟你學習、實踐和內化。
沒有人願意自己是病人,每個人都在為自己更健康地生活而努力。
如果你身邊有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請善待他們。同時,保護好自己。
回覆列表
心理諮詢師最頭疼的幾類人:一、不如實說明症狀和原因的人;二、持懷疑態度,不相信心理諮詢師的人;三、不配合心理諮詢師治療的人;四、剛有點好轉就中止治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