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說林
-
2 # 3956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China Say:這就要看品相!是手抄本或刻版本,什麼時候的,有沒有文獻價值?中醫古籍版本肯定有收藏價值!
-
3 # 滄海輪迴客
《校正驗方新編》成書於1927年,作者是近代醫家蔡陸仙,他寫有24種醫書。不過他的名氣不夠大,所以寫的書收藏價值就相對低一些,再加上年代近,存世量就多。
不過從石印本的角度來說此套書有一定價值。本身石印技術就是晚清才有的。
醫書的收藏,首先要考慮作者的名氣,接下來就是成書的年代,再有就是版本是初版,後版等問題……
下面就以我收藏的這套《痘疹心法》為例子吧!這套書的作者萬全,是明代和李時珍齊名的醫家。康熙皇帝封他為醫聖。康熙之所以成為皇帝,是因為他得過天花並活了下來。而醫治康熙天花的方子就是萬全發明的醫方。明末清初天花病毒在世界上大流行,比這段時間的新冠嚴重的多,全世界死了數千萬人!
《痘疹心法》就是醫治天花卓有成效的一套醫書。此書最早是明代印的,不過明代版本目前還未發現有存世的,明代只有手抄本留存了下來。
現存世最早的就是如圖所示的我這套康熙三十三年的印本。
-
4 # 軫念信箱
中醫典籍到底有多少,筆者在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室的書架上看到一本2006年版的《中國中醫古籍總目》,這是一本目錄書,裡面收錄了幾乎所有能夠查詢到的中醫類古籍圖書及其版本情況,書中記載中醫典籍總數是13455種。
從另一份資料的記載中看到,從西漢至清末,中國產生的各類古籍書目約有18萬種,而由於古代社會印刷和出版條件的侷限,現今存世的約有5萬餘種,其中中醫古籍就佔了1萬多種,由此可見,中醫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顯著地位。
現存中醫典籍經過一些專家的整理大致有如下幾類:校勘類,校勘是整理古籍的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和工序,校勘古籍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耗費大量精力,對讀者的專業水平也有一定要求,因此讀者群比較窄;
影印類,此類古籍學術價值非常高,人民衛生出版社曾出版過一套《中醫古籍孤本大全》, 由於底本非常珍貴,此類圖書並不多見;
輯佚類,這類書籍都是從類書、古注中搜尋出來的已經佚失的文獻片段,大多不能復原其全貌,但也能起到管中窺豹的作用;
註釋類,歷代醫家對經典都有註釋,不同的註釋者由於其水平不一,因此辨別十分重要,好的註釋類書籍可以為讀者學習經典起到指引作用;
今譯類,這類書是目前最常見也是出版量最大的一類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解讀經典,起到普及經典的作用;
叢書,這是目前中醫古籍市場上較常見的圖書種類,由於讀者群體小,印量有限,中醫古籍很少以單本出版,多以學科、年代、地域等類別歸納整理以叢書形式出版,如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近代中醫珍本集》。
雖然中醫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一直在進行,但是在普通書店卻很少能看到。
筆者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調查發現,在醫藥類圖書區,一排排的書架上涉及到中醫經典類圖書的,僅有《黃帝內經》、《傷寒論》、《針灸甲乙經》等幾種較為重要的中醫經典著作,其餘則多是今人編著的中醫圖書,或者是今譯類圖書。
上海中醫文獻館成立於1956年,是上海名老中醫的學術之家,據該館的樓教授介紹,館內現存中醫古籍326種,且在不斷收購中,其中包括藏書家贈送書籍。
搶救中醫古籍,刻不容緩
中醫古籍的出版大多是搶救性的,有些書只有一個版本,如果不加以整理出版,有可能就再也沒有了,而且圖書館裡有些古籍都已殘破了,急需整理搶救。
由於中醫古籍多儲存在全國各地圖書館及博物館中,而大多數圖書館由於條件限制,不具備儲存古籍類圖書的條件,收藏手段和方式都很落後。
調查表明,現存的16部宋版中醫古籍珍稀版本的殘缺率為18.7%;43部元版的殘缺率為6.9%;381部明版的殘缺率為2.3%。其中一部分珍稀版本已經無法翻動,急需修復。
由於中醫古籍類圖書分佈範圍廣,各地儲存條件存在差距,因此要進行中醫古籍的搶救必須先摸清情況。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資訊研究所的官網訊息顯示:半個世紀以來,中醫科學院研究人員對國內288個圖書館收藏的中醫藥古籍進行了三次系統深入的調研,基本掌握了中醫古籍的存世狀況和在國內外的收藏分佈情況,並對其中一部分孤本、善本醫籍採取不同方式的保護和收集。
專業研究人員缺乏是保護中醫古籍的一大障礙,中醫文獻學在很多中醫藥大學裡都沒有本科專業。儘管人才匱乏,中醫古籍的整理工作一直沒有停止。
2001年中國中醫研究院承擔的科技部科技基礎研究專項工作:“1100種中醫藥珍籍秘典的整理搶救”,此項工作歷時十年,於今年三月份才得以完成。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員同時建立了“全國中醫藥珍善本古籍檔案管理系統”,完成了《中醫藥珍善本古籍多媒體資料庫》,對320種中醫珍善本古籍進行了數字化處理。
西單圖書大廈的醫藥圖書
誰在讀中醫典籍?
對於學中醫的人、尤其是從事中醫醫療工作的人來說,閱讀中醫古籍十分重要。中醫典籍在中醫發展過程中佔了很重要的位置,對於學中醫的人來說,不研究中醫典籍、中醫文獻、中醫歷史,學中醫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然而事實上,閱讀中醫古籍的人大多數是研究人員,而許多從事中醫醫療工作的醫生卻讀不通古籍或很少讀古籍。
在中醫科學院圖書館古籍室中看到關於查閱古籍的規定第七條為:非本單位讀者必須按照規定提供證件及介紹信,方可查閱古籍,並按照每人每天10—20元繳納閱覽費。在古籍閱覽室的讀者登記表上,筆者也看到查閱古籍的人幾乎全是研究單位及各中醫藥大學人員,而且每天的讀者並不多。
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的古籍室,筆者看到空蕩蕩圖書室內只有管理員一個人,一排排書櫃寂寞地矗立著,開啟一扇書櫃的玻璃門,看到裡面有一層薄薄的灰塵,管理員老師說:“平時很少有人來借閱,只在學期末有些做畢業論文的學生會來,還有一些從事研究的老師。”對於此中原因,管理員老師認為,可能和現在網路上能很方便的讀到電子版的古籍類圖書有關。
北京中醫藥大學空蕩蕩的古籍室
在中華中醫網,筆者看到網站提供了中醫古籍線上閱讀,並且分為本草、方藥、經綸、婦幼、四診、各論等部分。然而只提供了原文,沒有任何註釋和今譯。
對於中醫藥大學學生閱讀古籍的能力,有專家認為:現在報考中醫藥大學的基本都是理科生,文史基礎薄弱,而大學裡醫古文的課程通常只有一個學期,對於閱讀醫古文來說,遠遠不夠。
睿汐
作者:睿汐,資深媒體人,國醫時代創始人,醫生品牌策劃專家,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健康與公共傳播分會秘書長、國醫文化藝術創作中心總編。從事醫藥類行業媒體十餘年,創辦了國內首本打造中國醫學人文卓越傳媒的《國醫》雜誌,採訪國內諸多知名三甲醫院院長、國醫大師、著名中醫名家等,發表文章200多萬字,推出諸多有影響的作品,被業界賦予“中國當代醫藥界張愛玲”的美譽。已出版書籍《守望——基層醫生的生存世界》,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一一部關於基層醫生的人文紀實類書籍。
-
5 # 酒友夜話
古舊書籍收藏首先要看版本(比如宋版,明清版,民國版,石印本,木印本等),還有紙質,裝楨,而醫書的收藏,上述的要求可不苛刻,但內容一定要講究,作者醫者是誰,醫理藥理藥方醫案是重點,如果很少或沒有再版,價值會更好,很多民間江湖中醫,還有從事醫藥生產研究的,喜歡搜獵這類書,當然,如果單純從收藏書籍考慮,版本是重點,
回覆列表
同為收藏愛好者,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古籍書當然有收藏價值,但要分清一點就是,收藏的目的是什麼?是捨不得丟掉,還是準備增值後出售。一般所說的價值,指的是增值的可能,而不是收藏的興趣。
所以,古籍書在價格上一般會低於藏家的心理預期,但收藏的價值不能完全用價格去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