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淺聊

    明神宗萬曆時期,明朝已經進入末年,自從明神宗朱翊鈞九歲繼位後,明朝內閣首輔大權逐漸落入到張居正手中。當張居正當上內閣首輔後,明神宗還小,張居正獨攬大權。他在位期間,開始一系列的改革。

    1573年~1582年,這十年時間,張居正先後在政治、經濟、國防等各方面實行改革。當時明朝內憂外患,國內政局不穩,經濟停滯不前,多年的海禁,讓明朝極度的虛弱,即使隆慶開關解除海禁,但也不徹底,開放通商口岸太少了,根本無法滿足明帝國的需求,明帝國需要換取新鮮的血液,中華民族需要下海闖蕩,才激起心中的熱血。

    面對這些情況,張居正大刀破斧的開拓進行改革,首先是在經濟上,一條鞭法的實行,改變明朝的財務危機,由於明朝中期,土地兼併嚴重,許多平民沒有田地,人口到處流失,國家的稅收日漸減少。而一條鞭法就是為這些問題而生。

    軍事上,張居正重用了戚繼光、譚綸、李成梁等著名邊疆將領。加強軍事上的訓練,同時加固長城,抵禦蒙古的威脅,張居正當首輔期間,北方並沒有大的戰事。

    政治上,張居正出臺了考成法,由於朝廷許多官員存在腐敗,這些官員有的才能平平甚至沒有,卻不斷升官發財。有的有才能的,一直得不到晉升,只因他們不願與貪官同流合汙。張居正這個考成法,就是對官員的功績進行考核,這樣就能淘汰那些昏庸的官員,讓有才能的得到晉升,給朝廷輸送新鮮的血液。

    從些都可以看出,張居正用鐵腕手段,對明朝後期進行改革,在一度程度上,穩固了明朝的政局,同時也觸發了資本主義萌芽狀態,為明朝帶來客觀的白銀收入。

    如果沒有張居正的改革,明朝的結果是什麼?

    這個可能很悲劇,由於沒有改革,明神宗繼承上一任皇帝留下來的各種問題,明朝絕對會出事情,加上明神宗多年不上朝,明朝撐不到明神宗死的時候,這樣明朝又少了半個世紀多的時間。北方的蒙古,東北的女真族,都在蠢蠢欲動,制度僵化的明朝,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長城對他們來說,只要找到突破點,還是可以進入到中原地區的,到時候又是戰火紛飛的年代。

  • 2 # 月夜羽夕

    一談及明朝後期,張居正是個始終都繞不開的人物;在其輔政的十年間,實施了歷史上著名的“張居正改革”,極大的促成了萬曆中興局面的形成,大明王朝也正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然而,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六月二十日,一代首輔張居正逝世,享年58歲。

    張居正逝世後,即被打倒抄家,其改革措施也逐漸的被廢除了;幾年之後,年輕的萬曆皇帝因“國本之爭”逐漸與朝中大臣鬧僵,由此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怠政;再加上礦稅、後金問題,最終大明王朝徹底的失去了復興的機會,王朝的國力大大的被削弱,並逐漸走向了滅亡,由此也就有了明朝實亡於萬曆一說。

    這一切似乎與張居正的早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那麼,如果張居正能夠和之前的內閣首輔嚴嵩、徐階一樣活得那麼久,也就是說能夠多活20年,明朝的結局會怎麼樣呢?相信明朝的結局肯定會有很大的改變,說不定還真能實現大明王朝的復興,具體的透過以下幾點就可以看出來。

    一、張居正還在,也許就不會有所謂的“國本之爭”了

    眾所周知,明朝後期發生的“國本之爭”可謂是造成了大明帝國逐漸走向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萬曆皇帝多年怠政的罪魁禍首。就是因為這一件該立誰為太子的事情,鬧得萬曆皇帝與明朝大臣徹底決裂,也造成了萬曆皇帝對朝政徹底失去了興趣。

    那麼,如果這時候張居正還在當首輔的話,也許就不會有所謂的國本之爭了。張居正作為皇帝與大臣之間的維繫點,對萬曆皇帝而言,他是輔政老師、國之棟樑;對於大臣們而言,張居正更是權威、朝廷內外全是他的親信。如果張居正向皇帝推選皇長子為太子,朝廷大臣絕對沒意見,年輕的萬曆皇帝應該也會屈服;如果張居正向皇帝推選皇三子為太子,萬曆皇帝鼎力支援,朝廷裡的這些大臣也絕對不敢反對,就算有人反對也成不了氣候。總言之,如果張居正還在,就不會有國本之爭了,皇帝與大臣們的關係將處於一個穩定狀態,這對於大明王朝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二、張居正還在,就不會出現萬曆皇帝怠政的情況了

    造成萬曆皇帝長達二十多年怠政的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國本之爭”,如果在張居正的協調下,必能緩和皇帝與群臣之間的關係,那麼萬曆皇帝也許就不會特別反感這群大臣了,不討厭處理政務。那樣的話,萬曆皇帝就算成不了千古一帝,至少也不會出現怠政的情況了。

    三、張居正還在,礦稅必將官方化

    萬曆一朝,歷來為史學家所詬病的問題之一就是派太監徵收礦稅一事。如果張居正還在的話,肯定不會讓太監到全國各地去徵收礦稅了,讓太監到全國各地去徵收礦稅首先就是亂收稅,易造成當地經濟混亂;其次就是表現出皇帝對官員的不信任,影響不好。

    就算非要收礦稅,礦稅也必將官方化,由朝廷專門機構、專門的政府人員收取。相信憑藉張居正在朝中的影響力,必能透過政府提高商業稅的稅率,來增加財政收入。

    四、張居正還在,張居正改革必將持續進行

    如果張居正還能多活20年的話,張居正改革也必將持續推行;若還能經過20年的改革發展,大明王朝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必將取得巨大的成就。到那時,大明王朝說不定真能在張居正的手上實現復興。

    五、隨著大明國力的增強,滿清勢力成不了氣候

    隨著張居正改革的深入,大明帝國逐漸強大,經濟不斷繁榮,軍事實力不斷增強。滿清女真族必將很難崛起,就算形成了一定勢力,也必定成不了氣候,更不可能達到與明朝相抗衡的地步。

    最後值得一說的是,以上推理論斷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有誇大張居正個人能力之嫌;但也是按照假設事物的正常發展順序推斷,有一定的合理之處。正所謂,事物的論斷對錯並不重要,思維在轉動這點很重要。我們所追求的是:隨著思考的不斷跳躍,獲取思維的不斷深入提升。

  • 3 # 山南東道荷蓧耕農

    沒有張居正的改革,明王朝會加速滅亡。新舊朝代更迭程序將會加快,或許會出現一個新的漢人王朝。一般來說王朝的奠基人都算比較勵精圖治,因此,新崛起的王朝有可能將滿洲韃虜席捲中原的妄想扼殺於萌芽之中。那麼,中國的工業化革命也極有可能與西方列強同步!

  • 4 # 科學石油人

    歷史不能假設,即使沒有張居正,只要條件具備,也會有李居正趙居正出來改革的,歷史的基礎決定了今天和未來,張居正也是順大勢而動

  • 5 # 孩瞳

    張居正(1525年5月24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號太嶽,幼名張白圭,湖廣荊州衛(湖北省荊州市)軍籍。

    生於江陵縣(荊州),故稱之“張江陵”。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進行“萬曆新政”,史稱“張居正改革”。

    1.改革內容

    在內政方面,首先整頓吏治,加強中央集權制。張居正創制了“考成法”,嚴格考察各級官吏貫徹朝廷詔旨情況,要求定期向內閣報告地方政事,提高內閣實權。

    在經濟方面,實行“一條鞭法”“一條鞭法”的內容是:“總括一縣之賦役,量地計丁,一概徵銀,官為分解,僱役應付。”

    張居正在軍事上也採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任用戚繼光等,加強了邊防;與韃靼俺達汗之間進行茶貿易,採取和平政策。從此,北方的邊防更加鞏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韃靼沒有發生過大的戰爭。

    改革的意義:明朝的國庫富裕,社會與經濟有了一定的恢復和發展。

    正如海瑞的奏摺所說,嘉靖年間,因皇帝一心修道,玩弄權術,導致大臣爭鬥加劇,朝廷動盪不安,政治黑暗,國庫空虛,貪官汙吏橫行霸道,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

    若無張居正改革,明朝很可能一路頹勢的走像滅亡。或滅於外來入侵,或在某個起義中終結。可以說張居正改革真正的拯救大明王朝於水火之中。

  • 6 # 施南維長

    在張居正的改革,一是對官員精細考核,二是實行預算制度,三是進行軍隊改制,四是實行國家資本控制,重要行業和領域由國家掌控,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一系列的改革與今天的改革意義一樣重大,為明朝的中興奠定了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才能從小就鍛鍊獨生子女的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