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鴻雁育兒
-
2 # 安寧寶媽
你好,每個孩子體質,能力不一樣。他們自身吸收各種營養的能力也不一樣,身體能支援他這種大運動發展就肯定不一樣了。
同時,這個跟個人膽量也有關係的,有的小孩,會走就想跑,有的小孩就小心翼翼的。
這也是上一輩經常說的,有的早有的晚,完全看小孩自己的。
-
3 # 憨寶育千斤
寶寶站立早晚直接關係到寶寶學會走路的早遲,所以這個也是困擾家長的一個問題。為啥有的寶寶走路早,不到一歲就會蹣跚學步了,而有的寶寶即便過了一歲半還走得不穩當?這中間為啥差別這麼大,造成這些因素主要有以下三點。
1、 寶寶運動能力有差異
不知道家長髮現沒,越是性格潑辣大膽的孩子走路反而越早,就算摔一下也滿不在乎,爬起來繼續走。而越是小心謹慎的孩子,學走路時一摔個跤什麼的就不敢走了,往往要再等好幾天才又開始走。這就是運動能力。
2、 行走對寶寶意義非凡
有些家長希望寶寶早點學會走路。就會把寶寶鈣啊蛋白質各種物質補充得比較到位。因為走路早晚,跟寶寶的餵養和發育有關。
3、 家長態度影響運動能力寶
寶寶走路早晚的差異,跟家長關係很大。但這並不是說家長越早教會寶寶走路越好。要知道,寶寶的發育是遵循一定自然規律的。不管早晚,寶寶總會走路,但是錯過了爬行和寶寶自主探索的過程,不僅增加脊柱負擔,也對腿型和感統發育有影響。所以家長引導的方式不同,寶寶在運動能力方面會有比較大的差別。
-
4 # 悅兒爸爸帶你育兒
寶寶從0-36月齡,每個月都有不同的發展特點。比如我們經常說的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這只是一個參照標準!那到底為什麼有的寶寶會提前,有的寶寶會落後呢?主要原因是有沒有在每個月齡段進行合適的早期教育,這一點很關鍵!舉個簡單的例子您可能就能明白。如果寶寶在出生前兩個月進行正常的早期育兒親子活動,三月左右正常翻身,那說明寶寶全身的大肌肉調動以及力量都達到了一定程度。在3-6月期間依然能堅持早期教育活動,那6月坐穩是沒有問題的,以此類推!就像搭臺階一樣,一步一步穩穩的來,順應寶寶的發展規律!
現在您應該能大概明白什麼原因了,只有順應寶寶的身體發展規律,正常進行早期教育,寶寶的能力會穩步提升!到這期間最應該注意的是順應發展!您不能在寶寶會走了以後,知道爬行的重要性,就讓寶寶重新開始爬行。也不能在寶寶身體大肌肉沒有達標讓寶寶強行站立,這樣會影響寶寶的骨骼發育。
總而言之,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順應孩子的發展規律,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育兒。這樣在育兒上才能輕鬆!
以上建議希望對您有用!
-
5 # 士弘媽媽育兒經
1.遺傳因素,若是爸爸媽媽站立走路早,寶寶也會比別的寶寶站立早。
2.營養全面,寶寶營養跟得上,而且身體吸收好,自然體質好,也就站得好。
3.外在因素,爸爸媽媽有事沒事把寶寶扶著站立,寶寶覺得有了新技能,感覺新鮮就喜歡站。因此站得早。
4.發育好,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發育規律,就像有的寶寶說話早,有的說話晚一樣。這是正常現象。
每個寶寶發育快慢不一樣,做家長的要保持平常心,不要比較,寶寶也並不是根據早晚來定義他聰明與否的。
-
6 # 汕頭小吳
有些寶寶寶站立比較早,有些比較晚,其實是有些原因的,寶媽們不用太擔心,先了解一下有些原因,才更好的對症下藥!
首先要考慮一下是不是衣服的原因,很多家長都怕孩子凍著,能多穿就多穿。很多小孩兒都被包“小企鵝”,動一下搖三搖,更別說走路了。所以說對於某些,冬天或者是春天出生的孩子,剛到,準備學走路的年紀,就到冬天,被自己爸媽裹成球,怎麼可能提起學走路的興趣?所以說,如果想讓孩子快點會走路,就要學會合理穿衣,現在市面上很多衣服都是又輕又暖和,寶媽學會讓寶寶穿衣舒服了,孩子也能提起,運動的興趣。
其次是遺傳的原因,有的爸媽就走路晚,那孩子學走路八成也會很晚,這不是什麼疾病,而是正常現象,只要沒有什麼病理特徵,孩子還是健康的。
再次可能是生理原因,有的孩子下半身肌肉發育比較晚,也就是說他“撐不住”。
再,孩子的性格原因也有影響,有的本來就是嬌滴滴的小姑娘,平時害羞的不行,自然走路要比一些活潑好動的小孩子要晚。我們平時可以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性格,用別的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吸引他,引起她對走路或者是爬動的熱情。同時我們也要注意,有的時候孩子不敢走路,不是僅僅是因為自身性格,還與家長有關,平時家長一定要給足孩子安全感,讓孩子學走路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環境,才能讓孩子真正的“放開”。
再者,寶寶運動能力有差異,通常來說,寶寶在9-15個月的時候,就會遇到抓椅子、桌子、牆體、床沿、沙發等物體支撐站起。,當他寶寶越來越穩時,就嘗試離開支撐點,若重心不穩,寶寶會很快再抓住支撐的東西,出於自我保護,或乾脆一屁股坐在地上。寶寶不同,其運動能力發育、動作快慢、活動方式均不同。有此寶寶在10個月時就能夠站立起來,1歲可以走路。有的寶寶要到1週歲能夠站起,1歲2-3個月才能一個人前行。行走遲一些的寶寶也是正常情況。有的寶寶想運動,有的寶寶則不想動,每個人慾望不同,興趣也不同。有的寶寶活力四射,愛動。有的寶寶則是駐足不前,愛停留在一個地方。
總的來說寶寶是在摔跤和爬起中學會走路的,這將有利於提高寶寶身體的協調性,在挫折中走向成功,那種自豪感難以言表,都是孩子珍貴的成長財富。而寶寶學會站立後慢慢會四處走動,所以廚房內的菜刀、剪刀等危險的東西,應收起來放好;桌布最好也拿掉,以免寶寶因拉扯桌布而弄傷自己。
在寶寶站立動作的發展過程中,家長就可以適當試著訓練寶寶站立了。
寶寶7個月時進行扶持訓練:媽媽可用兩手扶住寶寶腋下,把坐著的寶寶稍加用力扶起站立,待站立片刻,再讓寶寶坐下。
寶寶8個月時進行牽拉訓練:在寶寶情緒愉悅時候,讓寶寶仰臥在床上或木地板上,大人拉住寶寶的雙手,稍稍用力將寶寶拉至坐姿,進而再拉至蹲姿,最後成站姿,扶著站立1~2分鐘,讓寶寶再躺下。
寶寶9個月時進行抓球訓練:在小床的上方懸掛一個漂亮的大氣球,當寶寶扶著欄杆站立時媽媽用大氣球逗引寶寶去抓碰,隨著大氣球的左右晃動,可增強寶寶站立時的平衡感。
寶寶10個月時進行靠牆訓練:媽媽讓寶寶靠牆站著,背部和屁股貼著牆,腳跟稍稍離開一點牆壁,兩條小腿分開站,媽媽用玩具來引逗寶寶,使寶寶興奮地晃動身體,增強站立時的平衡感。
寶寶11個月時進行獨站訓練:媽媽可先扶住寶寶的腋下幫助站穩,再輕輕鬆開手,試著讓寶寶嘗試獨站一下的感覺,如果寶寶站不穩,媽媽趕快扶住,以免嚇著寶寶。
最後我們要注意如果寶寶在1歲時還不能站立,家長需要帶寶寶去看醫生!
回覆列表
影響嬰兒站立的原因有:
1.先天條件
每個人的身體發育速度和水平是不同的,一般早產兒由於先天原因,大動作的發育,如站立、行走可能會晚一天。
2.後天營養
前6個月營養補充主要靠母乳或配方奶,6個月之後需要新增輔食,尤其要補充鐵元素,因為孩子出生前儲存的鐵在6個月後耗完,母乳中鐵含量少。可以吃一些含鐵的米粉。
由於孩子生長迅速,也要注意補鈣和維生素D,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 。
補鋅也很重要,缺鋅影響孩子的口味,吃飯就少,可能導致孩子的營養跟不上。
3.後天鍛鍊
嬰兒的大動作發展是2個月會抬頭、3個月會翻身、6個月會坐、8個月會爬、10個月會站立、12個月會行走,動作發展也是一步一步來的。有的孩子不會爬就學會了站立,這對孩子不好,爬行很重要,會影響孩子智力發育。
如果孩子站立比較晚,一般前面幾個動作的發育也會晚。家長可以先去醫院查一下孩子缺什麼營養。補充營養的同時多練習站立動作。初期,可以先讓孩子扶著東西站立,如扶牆,當孩子自己覺得站立學會後,也會嘗試不扶東西站立,慢慢就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