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把書讀薄
-
2 # 追尋心靈的奧秘
《如何閱讀一本書》挺好的。
作者是美華人莫提默·J. 艾德勒、查爾斯·範多倫。
該書主要論述指導如何透過閱讀增進理解力。通俗一點就是這麼讀書。
該書強調閱讀是一種主動的活動。閱讀一般分做三種目的:娛樂消遣、獲取資訊、增進理解力。只有最後一種目的的閱讀能幫助閱讀者增長心智,不斷成長。
該書主要論述指導如何透過閱讀增進理解力。它將閱讀分做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並在書後推薦了一系列的經典名著。
閱讀的四個層次:
1、基礎閱讀 明白文章的字詞句,脫離文盲狀態,能明白這本書說的什麼。
2、檢視閱讀 瞭解書的主題、框架、重點和邏輯線索。你能理解這本書在談什麼。
3、分析閱讀 先讀一邊,對全書有一個整體的理解,然後再決定這本書是否值得精讀,在精讀時仔細分析,並給予這本書自己獨特的理解。
4、主題閱讀 明白書的主要內容、觀點等,分析讀者的一些觀點再想想自己的觀點,再對這個論點有客觀正確的認識。
美國教育界認為,指導年輕人閱讀,以最基本的閱讀概念來閱讀,是最重要的教育問題。很遺憾,大多數所謂讀書人並不掌握讀書的方法,因為他們很少受到這方面的訓練,也很少作這方面的科學的研究。
一本好書並不一定能讓你出人頭地,但一本好書可以讓你更清楚的瞭解這個世界以及你自己,擁有更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做一個智慧的人。
-
3 # 時歌的情感空間
我整理過一個閱讀主題的書單,具體如下:
1. 《如何閱讀一本書》 [美] 莫提默·J.艾德勒、[美]查爾斯·範多倫/著,郝明義、朱衣/譯
2.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日] 奧野宣之/著,張晶晶/譯
3. 《實用性閱讀指南: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 [日] 大巖俊之/著,陳怡萍/譯
4. 《高倍速閱讀法》,[美]保羅•R.席列/著,佳永馨璃/譯
5. 《快速閱讀術》,[日]印南敦史/著,王宇新/譯
6. 《超級閱讀術》,[日]齋藤孝/著,趙仲明/譯
7. 《深閱讀:資訊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 [日] 齋藤孝/著,程亮/譯
8. 《如何閱讀一本小說》,[美] 托馬斯·福斯特/著,梁笑/譯
9. 《閱讀與寫作》,葉聖陶、夏丏尊/著
10. 《什麼是傑作:拒絕平庸的文學閱讀指南》,[法] 夏爾·丹齊格/著,揭小勇/譯
11. 《高效能閱讀》,原尻淳/著,程亮/譯
12. 《超級快速閱讀》,克里斯蒂安·格呂寧/著
13. 《溝通聖經: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尼基·斯坦頓 (Nicky Stanton) (作者),羅慕謙 (譯者)
14. 《為生命而閱讀》,美國作家威爾·施瓦貝爾
15. 《這樣讀書就夠了》——拆書幫職場能力提升課, 趙周 著
16. 《秋葉: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 秋葉 著
17. 《如何有效整理資訊》,[日]奧野宣之
18. 《越讀者》,[韓]郝明義
20. 《麥肯錫精英的高效閱讀法》,[日]赤羽雄二
-
4 # 設食計1、收集資訊2、獲得知識3、消遣。
既然提出這個問題,可想你是希望透過讀書掌握和吸收新技能,每讀完一本書,都有紮實的收穫,把書中的知識轉化為智慧,從而還有可能知識變現。讀書是擁有知識,提高能力最便捷的方式,也是門檻最低的形式,所以,學會怎麼讀書尤為重要。
下面我推薦兩本我讀過的書。
第一本是:《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奧野宣之本書的作者奧野宣之是日本有名的閱讀筆記專家,這本書總攻230多頁,講述蔥如何選書、購書,以及如何看書並做好筆記。裡面的“蔥鮪火鍋式“的讀書筆記很受用。尤其還有很多超實用的做筆記的文具介紹。
這本值得推薦。
第二本是:《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二志成,鄭會一這本書是最近剛剛看完的一本書,書中的內容多以主人公們的對話的形式展開,這種對話、小說形式的文風讀起來比較有趣。書本講述了希望透過讀書可以改變生活現狀的故事,當然這是真人真事。我比較感興趣的是作者從不看書到100天完成33本,再到一年完成100本專業書,繼到一年完成365本書,最後還採訪了100名出版過書的CEO們。這其中的蛻變令我驚訝。
看完此書,我馬上開始實施了100天閱讀33本書的計劃,也希望像作者一樣實現自我的升級和蛻變。
-
5 # 可獨王處
關於閱讀技巧的書,一般而言日本人寫的比較好,日本人的平均閱讀量是高於中國的。
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我最近正在讀的《快速閱讀術》,作者是印南敦史,這個人在中國可能不被大家耳聞,可他在日本,包括在美國都是很有名的。但凡是被他寫的評書的書,一般銷量都比較高。
他現在同時為多家報社,出版社,新聞媒體之類的工作,反正就是離不開書籍。這樣一個人,我覺得,他的閱讀經歷至少能給我們帶了很多借鑑。
理念比方法更重要,這裡面有很多讀書的理念,都是大家不曾聽過得。比如說:“讀書與聽音樂一樣,都不該抱有太多的目的性,讓書的內容在大腦裡像音樂一樣流淌。聽音樂的時候大家都不會刻意的去記,去想作者想表達什麼,那麼為什麼看書的時候就會想那麼多呢?”
從1頁讀5分鐘到一年讀700本的真實經歷!本書作者也曾是一位慢讀者,如今已成為書評人,每月為近60本書撰寫書評,而且閱讀體驗變得輕鬆愉快。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包裡放著一本書,想要隨時閱讀,卻發現始終未動。於是,什麼時候都能讀就成了什麼時候都不讀。這本書就將幫助你改變閱讀理念,制訂閱讀計劃,徹底走出閱讀速度慢的窘境。書中闡述的閱讀術,與“眼動訓練”“快讀翻頁”等完全不同,而是從閱讀理念出發,改變閱讀習慣。
-
6 # 易安去哪裡
關於閱讀技巧的有一本書被推薦過很多次,也推薦給大家。
1.《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是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爾斯·範多倫。
這本書是一本閱讀指南,一本指導人們如何閱讀的名作,曾高踞全美暢銷書排行榜榜首,自問世以來,好評甚多,重版多次。書中介紹了閱讀的方法、技巧,閱讀所應具備的廣闊視野。作者透過分析四種閱讀層次(深度遞進)的方法和作用,教讀者如何提升“閱讀效度”,形成閱讀輸出,並淺顯談了文史哲詩科的閱讀關注點。如果你讀應用類書籍時想記住關鍵點,那建議可以仔細看看書中的層次閱讀法。但是閱讀並非只是補充知識,有時候,我們只是在體會閱讀時的樂趣。
-
7 # 沐昜
從今天起,一天閱讀一本書
每次去書店的時候總會不由自主的買上好幾本書書,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去書店的次數越多,書架上的書也越來越多,然而讀完的書寥寥無幾。因為總是會找出各種理由推遲,然後對自己說,明天再讀吧!今天還有很多事要做呢。一推再推,所以一個月下來,最多也就讀2本書。一個月2本書的速度已經很慢了,閱讀的效率也讓人擔憂不已。再想想別人說,我大學四年讀了上千本書,而我,卻連100本也難以達到。
在機緣巧合下打開了印男敦史的《快速閱讀術》。《快速閱讀術》這本書從如何養成閱讀習慣,呼吸式閱讀方法,以及怎樣實現快速閱讀等方面對如何閱讀一本書提供的方法對我來說實在是很有效。
《快速閱讀一本書》的作者印男敦史是一位書評人、自由作家、編輯,也是一位年讀700本書的閱讀高手。一年讀700本書,平均每天閱讀2本書左右,這是大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而印男敦史的這本書將教會我們如何實現一天閱讀一本書。
養成閱讀的習慣
閱讀習慣在閱讀一本書中是很重要的,其實不管是在閱讀還是生活中,良好的習慣是完成一件事的開端。在一本書中寫過這樣一句話:請留心你的行動,因為行動能變成習慣;請留心你的習慣,因為習慣能成為性格;請留心你的性格,因為性格能決定你的命運。
養成閱讀習慣的三個步驟: 在每天同一時間讀書,在每天早上起床時晨讀10分鐘,因為這十分鐘頭腦清醒,閱讀效率很高。印男敦史認為,在固定的時間段以及情境,會讓大腦產生“習慣的錯覺” 首選“可以快速閱讀”的書,小說、隨筆、漫畫等型別的書適合慢慢品味其中情節,如果在閱讀跳過這一章節,看下一章節時就會不明所以。可以快速閱讀的書則是另一型別,它貫穿全書的線索較少,相對獨立的章節較多,無論選擇從哪裡開始閱讀都能有所收穫。 今天閱讀的書要與昨天的不同,印男敦史認為,閱讀一本書的時間不應該超過10天,一本書讀10天,不管是什麼書都會感到厭倦。與其拖拖拉拉的讀個十天,還不如全神貫注的閱讀60分鐘。 印男敦史認為閱讀就像呼吸,只吸(輸入)不行,只呼(輸出)也不行,只有呼吸交替進行,才是有效的閱讀。如果只是一味的輸入,那麼我們在看完一本書後的獲得微乎其微,而如果只是一味的輸出,遲早有一天會將我們掏空。一行採集:將觸動自己心靈的片段摘抄下來,要記錄,不要記憶,畢竟好記心不如爛筆頭。
一行精華:摘抄最精彩的一句話,這句話則是能代表這本書的句子。
運用以上三個方法完成一本書的閱讀後,就來到了呼吸式閱讀的最後一個步驟自我評定足跡:以12本書為單位,定期回顧自己記錄下來的摘抄和感想。透過對這幾本書的研究,能夠看清自己的閱讀偏好,並以此能更好的明確以後閱讀的方向。
在《快速閱讀術》這本書中,作者主要介紹了兩個閱讀方法,一個是呼吸式閱讀,另一個則是流水式閱讀。流水式閱讀是實現快速閱讀的一個重要方法。在印男敦史看來流水式閱讀就像聽音樂一樣,任其從我們心中流過,而不去強迫複製書中100%的內容,而是去邂逅那1%的精彩絕倫。
流水式閱讀的四個步驟:
書籍最初部分的閱讀方式可決定閱讀速度的90%:當我們翻開一本書時,最先看到的就是這本書的序言和目錄,透過閱讀序言我們能夠清楚的判斷自己是否需要閱讀這本書,閱讀目錄我們就能明確的找出自己需要閱讀的章節。
為什麼僅需5行就能對內容心知肚明?如果讀了序言和目錄仍然難以判斷哪些內容是必讀的,那麼就讀一讀這個章節的最初5行和最後5行,因為商務類書籍大都會在最初5行展開話題,而章節的最後5行會再次回顧作者的主張和對下一章節的鋪墊。
發現需要細讀內容的簡單方法:在閱讀一本書時,明確閱讀目的,想清楚想要在這本書中獲得什麼,也就能確定閱讀這本書的關鍵詞。確定關鍵詞後,找到與關鍵詞相關的內容細讀,不相關的粗略瀏覽就好了。
隨時換擋,緩急有度:找到自己在閱讀時最舒適的閱讀節奏,而不是一味的以同樣的速度閱讀所有的書,一成不變的閱讀速度是許多人無法持續閱讀的一個重要原因。
讀完這本書即使無法達到印男敦史那樣一天閱讀兩本書的速度,而我們大多數人也不必像印男敦史那樣一個月要讀60本書,但是如果你總是遲遲難以閱讀完一本書,而苦於找不到解決的辦法,那麼我想《快速閱讀術》就是你的不二之選。
-
8 # 夢歸秦淮
之前我也和題主一樣,遇到難啃的書就拼命地去找閱讀技巧,以為自己學習正確的閱讀方法,掌握了快速閱讀的技巧,就可以又快又好地刷書了。
後來我以閱讀方法為主題,集中進行了主題閱讀。重點閱讀的書單有:
1.《如何閱讀一本書》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
2.《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奧野宣之
3.《高效能閱讀》原尻淳一
4.《實用性閱讀指南》大巖俊之
5.《高倍速閱讀法》保羅R席列
6.《這樣讀書就夠了》趙周
7.《王者速讀法》齊藤英治
8.《越讀者》郝明義
9.《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二志成
並且前面四本書,我在讀書會也進行了共讀打卡和分享。讀過以後,我發現這些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讀書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書和自己建立深度的連結,讀過書以後,一定要做點什麼。比如,可以寫書評,讀書筆記,畫思維導圖,梳理關鍵的知識點等等。
這些關於閱讀方法和技巧的書籍中,《如何閱讀一本書》是比較經典的書籍,講了不同型別書籍可以採用的閱讀方法,讀一本書時,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基礎閱讀。閱讀同一類的書籍,可以採用主題閱讀的方法。
一般來說,對於一本書主要有兩條線索,一種是作者的思路,按照目錄大綱進行的主線;一種是讀者根據自己需要梳理的邏輯主線;學習閱讀技巧和方法固然有用,但更為重要的是多讀多記筆記,多思考,把讀書和實際生活聯絡起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樣才能真正形成習慣,久而久之才能看到讀書的價值。
乾貨 | 思考 |技能 | 2018年,一起成長。
-
9 # 笑笑34103
1.《如何閱讀一本書》美 莫提默·J·艾德勒 查爾斯·範多倫 主要講了不同的閱讀層次和不同的書籍分類使用不同的閱讀方法。
這兩本書是對我幫助比較大的,其餘閱讀方法的書籍還有
《這樣讀書就夠了》 趙周
《高效能閱讀》原尻淳一
《高倍速閱讀法》保羅R席列
《王者速讀法》齊藤英治
-
10 # 言西小熊1
1.《實用性閱讀指南》
從3個維度製作一本書的思維導圖,具體如下:
一,寫書籍的資訊(包括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時間)。
二,寫出閱讀目的
三,寫出根據閱讀目的尋找答案
四,最後寫出總結和感悟
2.《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作者提出將讀書活動結構化,在五個環節上下功夫。
一,選書,列出購書清單
二,購書,高效率的購買
三,讀書,做記號明確重點
四,記錄,畫導圖做筆記與書對話
五,活用,製作檢索,反覆閱讀
3.《溝通聖經》
作者提出sq3r閱讀法,具體如下:
一,縱覽(主要看前言,摘要,目錄)
二,問題(1.作者觀點是否有理有據2.作者主要講了什麼)
三,閱讀(按需要劃記每段的主旨和支撐)
四,回憶(回味書中作者的觀點每段主旨和支撐的細節)
五,檢查(力求追隨心流,走一個完整的心路歷程)
-
11 # 寶寶創意社
在知識爆炸的如今,閱讀已經成為一種必須具備的技能,只有透過閱讀,你才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具有更高的格局和視野。
1.《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是美華人莫提默.J.艾德勤和查爾斯.範多倫。這本書是很多讀書人首選的閱讀學習的書籍,當然要真正的讀進去,不是那麼方便,因為他比較晦澀難懂,你必須沉下心來看。
2.《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作者秋葉,這本書的精華部分主要在於序篇,分享了作者在讀書方面一些心得,採用了大篇幅的口語化的文字,能夠讓我們很輕鬆的就讀懂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
3.《博贊學習技巧》作者博贊,相信關注腦力開發的人都會知道這個人,這本書是被稱為博贊學習方法的瑞士軍刀,裡面把思維導圖、快速閱讀和超級記憶這三種方法的做了一個總論。認真讀過這本書的人,一定不會失望,後期很多其他方法也是從這裡面衍生出來。
4.《超級記憶》作者博贊,又是一本博贊大大寫的記憶乾貨,為什麼要推薦這本書呢?因為一本書閱讀完之後如果轉眼既忘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記憶方法非常重要,這裡也推薦給大家。
5.《顛覆平庸》作者彭小六,是一位極為自律和堅持輸出的大神,雖然他可能和歷史上一些著名的文學家沒法比,他所撰寫的這本書也並不是專題指導閱讀的書,但裡面的觀點非常精彩,而且值得大家借鑑。他提出了二八法則,一本書中你只要汲取百分之二十的精華部分就可。
6.《王者速讀法》題目看著很霸氣,其實內容比較輕鬆活潑,介紹的方法操作起來也不會太有壓力。這本書交給你的方法是讓你在30分鐘讀懂一本書,然後把主要內容寫出來,可以嘗試一下。
7.《這樣讀書就夠了》作者趙州,是最近非常流行的拆書幫大神,據說目前中國的發展速度是美國的四倍,那麼在這樣的瘋狂變化中,你只有學習能力比美華人強,四倍才能生存。本書教給大家的是一些很實用的乾貨,如何把一本書拆解內化為自己所用。
8.《越讀者》作者郝明義,這是一本別出新格非常有趣的書,作者把閱讀比喻成美食,然後從主食、果蔬和甜食等方面分門別類進行闡述,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去均衡。
9.《再讀一遍:消遣階段的閱讀樂趣》作者美國艾倫.雅各布斯。這本書的結構稍微鬆散一些,但其闡述的閱讀之道,卻非常有深度,並且也比較有趣味。如果對閱讀比較感興趣,並且想探索深度注意力式的閱讀,建議可以讀讀這本書。
10.《閱讀整理學》作者日本外山滋比古。這本書作者並不是教你如何快速的從書本中榨取資訊,而是建議靜下心來,重新思考閱讀的方向和意義。本書的理念很贊,在他的幫助下,你可以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重新審視和思考閱讀這件事。
-
12 # 大飛fanny
理不出作者寫作的主線,我覺得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這本書本書主線不明確,另一方面可能是讀者的閱讀理解能力欠缺。
關於提高閱讀的書,我個人覺得最值得一讀的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認真閱讀這本書,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實踐書中的知識,一定會提高閱讀水平。
-
13 # 蘞蔓於野ye
世間的書有千千萬,只是讀而沒有方法,就會陷入書籍的汪洋大海,沉沒了也冒不出個泡。只有掌握方法,才能一步一腳印,最終去往你想要去的地方。閱讀是一項技能,自然也是有技巧可循的。與其自己盲目地傻傻地讀,倒不如運用他人已經驗證過的方法,豈不事半功倍。
1、《博贊腦力訓練手冊之快速閱讀》——[英]東尼·博贊(Tony Buzan)
所謂快速閱讀,是一種更高效率,更符合人的生理特徵和思維習慣的閱讀方法,它能大大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而且在速度提高的同時,理解力也會同步提高。《博贊腦力訓練手冊之快速閱讀》介紹的就是這樣一種快速閱讀的方法。
東尼·博贊(Tony Buzan)是人類大腦潛能和學習法研究的專家,現在眾多人使用的學習工具——思維導圖就是他發明的。他曾因幫助查爾斯王子提高記憶力而被譽為英國的"記憶力之父",但這對他來說並不算什麼,他的成就影響了世界上數以億計的人民,IBM、通用汽車、匯豐銀行等數十家知名的大型企業使用他所開發的學習工具和思維方法。而且,他可不是紙上談兵的理論家,而是身體力行的實踐者。他是傑出的腦力研究者、演講者、講師,還是全能型的運動員,擊劍、長跑、舉重、划艇、交際舞、長距離乃至跨海游泳、空手道和合氣道都非常擅長,而且還擔任過教練。在國際及各國的電視節目中都曾擔任嘉賓或主持人,一生出版的80多部合著與專著,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在100多個國家發行,廣受全世界讀者的喜愛,特別是“思維導圖”系列叢書累積銷量已超過1000萬冊。他本人所取得的成就充分驗證了他的理論。
《博贊腦力訓練手冊之快速閱讀》這本書,從快速閱讀的生理角度、理論角度以及方法論角度論述了快速閱讀的可行性。
從理論角度來說,閱讀是一種獲取資訊的方式,透過眼睛對文字元號的識別,把文字元號所指代的意義傳輸給大腦,在大腦中進行意義的整合、理解和消化。它包含了識別、吸收、內部融合、外部融合、保留、回憶、交流7個過程。而快速閱讀就是使這個過程更高效的一種方法。
從生理角度來說,我們的眼睛天生地具有大視野和相機拍攝的功能,你的隨意一瞥中,眼睛所能看到的一切資訊其實都已經進入了你的腦海,只是你沒有刻意地去保持住這些印象。只要加以正確的訓練,輔以合適的環境,每個人都能做到快速閱讀。你是否注意到,有的時候,雖然你眼睛的焦點是聚焦在某一項事物上的,但這項事物周邊的東西你還是可以看得到,並不會因此就一葉障目看不見其他。隨著視線焦點的移動,你隨之看到的東西也更多。
從方法論的角度來說, “照相式記憶”的快速引導術可以幫助我們在獲取高效率的閱讀速度的同時還能收穫高理解力。有點時候很慢速的閱讀,不僅不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內容,反而因為速度過慢而容易走神,大腦還有餘力去思考別的事情。而當你集中精力快速閱讀時,對內容的理解反而會更加清晰。針對一些人普遍存在的默讀、手指引導閱讀、復讀和回跳等問題伯贊也給出瞭解決的方法,就是透過重(zhong)讀、細長物代替手指,以平均的速度移動這些方法將不好的習慣轉化為輔助我們閱讀的良好方法。
有的人喜歡在閱讀的過程中邊讀邊記,可是很多時候,你記下的只是原文,而不是你對原文的理解。高效的筆記不是對原文內容的簡單摘錄,而是對精華內容進行提煉,使用正確的關鍵詞概述內容、加深印象,同時為了今後在檢視筆記的時候能夠透過所使用的高效關鍵詞觸發大腦中對這一塊內容的記憶,這樣也就達到了記筆記的目的。而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提取主題句,分析段落型別,然後有選擇性地進行針對性閱讀,也是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在本書的最後,東尼·博贊還給出了測試的方法,便於你實時的記錄和衡量自己的水平,切實地看到自己的進步。
在中學時代,博贊每分鐘只能閱讀200多個單詞,這只是常人的水平。但是他透過開發智力和視覺練習,有意地訓練自己快速閱讀的能力,最終達到了每分鐘可閱讀1000個單詞。他自己親身的經歷和他的研究成果都向我們證明了,大腦的潛力是可以挖掘的。
這個世上的書是看不完的。但是胡適先生說的好:“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學習這件事,晚開始不如早開始,慢速不如快速。只有培養自己快速閱讀的能力,才能在浩如煙海的書籍當中找到你所需要的知識,多看一點,多讀一點,你所知道的也就比別人多一點。《博贊腦力訓練手冊之快速閱讀》給我們提供的,就是多獲取一些知識的方法。
2、《如何閱讀一本書》——[美] 莫提默·J. 艾德勒 / 查爾斯·範多倫
自出生,到上學,到畢業,到工作,我們接受了十幾年的學校教育和好多年的社會大學教育,看過無數的書,可是,真正敢說自己會閱讀的人,恐怕並不多。
有的人以為能夠把一本書看完,就是會閱讀了。
有的人覺得能在學校裡考高分,就是會閱讀了。
也有的人想著,會不會閱讀並不重要,畢竟人生的路有那麼多。
對於想要提升自己閱讀能力的人來說,擺正對於閱讀的認識是首要的。
能把書看完不叫會閱讀,能在學校裡考高分也不叫會閱讀,只有能把書讀懂,能把讀到的東西為我所用,能夠按我所需要的去閱讀相應的書,才叫會閱讀。
閱讀是一項技能,需要培養和鍛鍊。有很多關於如何閱讀的書,多看幾本經典之作,會對閱讀的方法有所瞭解。有一本書,一直被認為是閱讀界的經典,甚至被稱為是一本神書,它叫《如何閱讀一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初版是1940年,始一發行即高踞全美暢銷書排行榜一年有餘。在過去的78年裡多次修訂,多次再版,並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在全球廣泛傳播。這本書最初的作者是莫提默·J·艾德勒,他是美國著名的學者、教育家和編輯,不僅著述甚豐,而且大多都是經典的大部頭,他還是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
而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署名作者除了莫提默·J·艾德勒,還有查爾斯·範多倫,他曾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書,後與艾德勒一起工作,襄助艾德勒編輯《大英百科全書》,並對初版的《如何閱讀一本書》進行了大幅的增補改寫,因此本書在1970年再次出版時,便由兩人共同署名了。
為什麼這本書會被認為是閱讀界的經典呢?什麼叫經典,歷經了時間大浪的淘洗而歷久彌新,始終能夠對人的精神起到激發作用,引起人們共鳴的才叫經典。《如何閱讀一本書》在過去70多年的時間裡,一直為人們所認可,它所提出的閱讀方法,經過無數人的實踐驗證是可行的,在各類提高閱讀能力的書單裡,它始終都是繞不過去的一本書,無疑可以列入經典的行列。
顧名思義,《如何閱讀一本書》最主要的內容,當然就是教大家“如何閱讀一本書”。它分析了閱讀的四個層次以及在每個層次我們應該如何去做。
如果真的能夠按照書裡的方法不折不扣的實踐,閱讀,並不是難事。
第一個層次,基礎閱讀。在真正開啟一本書開始讀之前,我們其實已經為閱讀做了很多的準備了。包括生理上、智力上的、語言上的、個人能力上的等等。從孩童時期開始,我們大腦開始發育,逐漸開始認知這個世界,能夠看一些簡單的讀物,能夠組織自己的語言,能夠快速建立字彙,然後不斷地精練與加強這些能力,這樣一步一步地成長,就是學習閱讀的不同階段。每個人都會經歷這些階段,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全部經歷。很多人經歷了近二十年的學校教育,最後卻依然沒有學會閱讀,因為他們往往在走到第二步、第三步的時候就停止了練習。可是閱讀應該是一項永不止息的學習過程,只有精通了基礎閱讀的各個階段,才能往更高層次的閱讀邁進,才能自主閱讀不同的讀物,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閱讀者。
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第一步,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書名、序言、目錄、索引、出版者的介紹、主題篇章,這些都是不可錯過的重點,最後,再隨意的翻閱幾頁,把握住那些跟主題有關的訊號,做完這些,你就能知道這本書是一本什麼型別的書,是否值得你再投注時間和精力繼續閱讀下去。
第二步,粗淺的閱讀。一口氣從頭到尾先讀完,就算有看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來,集中精神先看那些看得懂的地方。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樣多讀幾遍後,理解的地方會更多,不理解的地方會更少。
此外,在閱讀過程中,要始終保持主動性,自己提問題,自己嘗試解答。問問自己,這本書說到底在談什麼?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只有在努力提出問題並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地理解這本書。當然,做筆記也是保持主動閱讀的一種方式。這些都是學習閱讀的技巧,只有把這些技巧融會貫通,讓其變成閱讀的習慣,才算掌握了這項能力。
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首先,對書進行分類,知道你在讀的是哪一類的書。虛構類or論說性。關注書名,想想書名的含義。
第二,用最簡短的句子敘述整本書的內容。
第三,將書中重要篇章列舉出來,理出他們的順序架構。這樣你就大致可以列出這本書的大綱。
第四,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這本書要解決一個什麼樣的問題,作者又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
第五,找出關鍵字,與作者達成共識。
第六,找出書中的主旨句,正確理解作者的意圖。
第七,透過相關文句的關聯,架構出本書的基本論述。
第八,找出作者的解答。
第十,哪怕不同意,也要理性表達觀點。
十一,尊重各自的不同,要言之有據。
十二,批評的準則:你的知識不足,你的知識有錯誤,你不合邏輯,你的分析不夠完整。
以上這些規則就是深入地精讀一本書的技巧,如果能夠再加上一些輔助閱讀的方法,如導讀、摘要、工具書、百科全書等等,那就更好了。當然,針對不同的讀物,我們也要相應地作用不同的方法來閱讀,實用型的、想象文學、歷史類的、哲學類的等等。
第四個層次,主題閱讀。如果我們要研究某一特定主題,就勢必不能只閱讀一本書,而需要透過與該主題相關的幾本書來了解這個主題。那麼,首先你要知道應該讀哪些書。然後,運用檢視閱讀來從書單中篩選你真正需要的書。接著,就開始閱讀你選出的這些書吧。
步驟一,你關心的才是重點。找出書中與你所要了解的主題相關的章節。重要的不是理解整本書,而是找出這本書對你的主題有什麼幫助。
步驟二,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將書中的觀點翻譯成你自己需要的內容,用你自己的詞彙來解釋不同的書。
步驟三,釐清問題。先要搞清楚你想要解決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再讓每本書的作者來解答。
以上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裡,提出的四個閱讀層次,熟練運用這四個層次,融會貫通,你的閱讀才算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體系。心智就像肌肉,如果不用就會萎縮。而閱讀就是鍛鍊心智的方法,就像我們用運動來鍛鍊肌肉一樣。如果能夠按照上述的方法,不斷地調動主動性來閱讀一本書,腦子就始終在運動,不會有生鏽的危險。而不同的書,讓你的腦力得到不同的鍛鍊,就算同一本書,當你不同時期去看它,也會發現不同的內容。
不用擔心閱讀很難,不管你還處在基礎閱讀也好,檢視閱讀也好,或者你已經有能力進行分析閱讀,甚至主題閱讀,今天的你,始終比昨天的你,多向前走了一步!
3、《高效閱讀》——[日]渡邊康弘
有沒有想過,遇到一個人,從此改變一生?
有沒有想過,看到一本書,從此未來更加清晰?
有沒有想過,經歷一件事,從此一切都不同了。
我們總以為,不是我們不行,而是時機還沒到,只要正確的時間點或者是觸發機關的某個人、某件事來了,我們就會大不一樣。雖然這樣的想法有些空想主義,但是真的有人,因為遇上了它,人生因此而改變。
它就是“共振閱讀法”。
日本速讀大師渡邊康弘曾經是一個不擅閱讀的人,幾乎要花2個月的時間才能讀完一本書,小學的時候被老師要求寫夏目漱石《我的貓》的讀後感,可是他只能寫出“主人公的貓是有名字的”。這件事被他因為“羞恥”。而且渡邊的英語也不太好,參加了兩次大學入學考試都失敗了,這讓他一度以為“自己的人生就這麼完了”。可是後來,他在遇到一本書之後,竟然奇蹟般地讀完了,而且按照書中所說的方式去閱讀並付諸實踐,最終竟然從一個月閱讀10本書,逐漸增長為30本、50本,後來甚至拓展到英文原版書,成為了一年閱讀500本商業管理類英文書籍的閱讀狂人。這種神奇的事情不只是發生在渡邊康弘的身上,在他所著的《高效閱讀》這本書中,他列舉了很多個因為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而改變了人生的事例。為了弄清楚這背後的原因,渡邊康弘花了三年的時間親身實踐,反覆研究大量的文獻資料,最終形成了“共振閱讀法”。
在《高效閱讀》一書中,渡邊康弘詳細介紹了“共振閱讀法”的操作步驟,正如書的封面上所展示的,這本書的副標題叫“20分鐘讀懂一本書”,在書中他詳細說明了“共振閱讀法”的操作步驟,真正讓讀者一看就會,會了就能用。
“共振閱讀法”是一項操作非常簡單的閱讀方法,它只需要一張紙、一支筆、一本書即可以開始,而且它容易學會,不受年齡限制,下至10歲,上到90,都可以運用自如。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共振閱讀法”到底如何操作。
首先,我們要透過一分鐘的深呼吸來幫助集中注意力。因為高度集中注意力這件事一般不能長久持續,最多保持20分鐘左右,這也是番茄工作法的原理所在。所以,透過20分鐘讀懂一本書,本身也是可行的。
然後,要想清楚自己閱讀目的,為什麼要閱讀這本書,先為自己預設一些問題,然後帶著問題去閱讀。很多時候,作者想表達的,和讀者在書中所領會到的,不一定一致。所以除非你是在做作者的研究,否則無需把精力放在揣摩作者想表達什麼,重要的是,你想從書中獲取什麼。不要讓自己的思路被作者的思路牽著走,要根據你想要的從書中去找答案。
接著,按照閱讀的流程,通讀-速度-泛讀-精讀。不要想著一下子就從“通讀”跳到“精讀”,循序漸進才是正解。
重點,“共振閱讀法”的5步共鳴。
在具體步驟之前,先接觸一下書本,寫下你之前想好的閱讀目的。
步驟1:隨意地翻閱這本書,讓大腦從中獲取一些資訊。就像看電影字幕一樣,即使人物說話很快,但我們可以看懂他們在說什麼。所以剛開始閱讀的時候,可以先很快速地隨意翻閱,大腦會自動捕捉到書中的一些資訊。
步驟2:畫一個三欄表格,然後用右持書,左手握筆,根據感知到的書的能量,隨意地在書中繪製一條有起有伏的曲線。
步驟3:在剛剛繪製的曲線中,隨意地選取6-8個興趣點,然後根據大致的頁面估算出每個興趣點所處的頁碼,並將之進行排序,按順序翻到書中相應的頁碼,閱讀這一頁的內容,摘取其中的關鍵詞。
步驟4:根據摘取的關鍵詞,有意識從書中去尋找與之相關的內容。
步驟5:根據你從書中所獲取的資訊,再回想一下你的閱讀目的,立即制定行動計劃,按照一週內、三個月內、1-3年內來分別制定。
這樣我們就完成了一個包括了閱讀、記錄、思考、輸出、行動的完整過程。只要你真正去做了,20分鐘完全能讓你瞭解這本書在講些什麼,如果你還能按照自己制定的行動計劃真正去實踐,那麼,你離改變自己的人生,不遠了。
很多人在閱讀的時候,總會被一個問題困擾,就是讀過的書總是記不住,讀過就忘。“共振閱讀法”就提供了一種讓你能夠記住書裡內容的方法,看看你的共振地圖,你一定能回想起那些你自己標註的感興趣的點。
而且,渡邊康弘還在書中提到,“比起只實現‘輸入’的閱讀方式,如果可以產生一些微小的‘輸出’的話,將會使我們的記憶更加深刻”。
閱讀應該是一件愉悅的事情,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能夠保持一種放鬆的心態,讀過的東西也會更容易記住。相反,如果在讀的時候,就很緊張,一直擔心自己讀過還是忘了怎麼辦,這種壓力本身就會削減我們的記憶,一心想著去記住,反而越不能記住。所以,哪怕是功利性的閱讀,想要獲取知識、記住讀過的內容,也要記得保持放鬆感,從容、灑脫地去完成閱讀這件事。
所以,讓“輸出”這件事自然而然地發生,從微小的地方做起。
有沒有發現,我們對於自己在社交網站上發過的東西總是特別有記憶,從使用微信以來,我記得我自己發過的每一條朋友圈,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發布的。因此,閱讀的輸出也可以這樣,在讀完之後,在社交網站上向朋友介紹這本書,附上簡短的書評,Po一張自己的共振地圖,摘抄一些喜歡的句子,分享書中讓自己感動的片段,如果還能得到他人的反饋當然更好了。這樣微小的輸出,日積月累的堅持,也會使我們的生活發生改變。
在《高效閱讀》這本書中,渡邊康弘舉了很多因為學習了“共振閱讀法”並堅持實踐從而改變了人生軌跡的案例,有企業家、有創業者、有建築師、有老師、有IT顧問,各項各業的人,因為學會了“共振閱讀法”,而讓自己的閱讀效率大大提高,不僅工作上更加高效,甚至有些因此而轉行從事了自己更加喜歡的工作,說它是“改變人生的閱讀法”也不為過。
可是,任何方法都只是方法,最最關鍵的還是在於行動!行動!再行動!
有的人覺得“20分鐘讀懂一本書”根本不可能,可是就像渡邊康弘在這本書中所說的“‘可能與否’是由誰來決定的呢,很多人都是讓自己的可能性把自己束縛住了。”這話雖有雞湯之嫌,但至少我還是能夠被這樣的話所激勵到。不為自己設限,預設自己的天花板,突破自己思維的桎梏,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時候,會有巨大的成就感。
希望你我都能獲得這樣的成就感!
-
14 # 橘子
我閱讀也比較慢,也為閱讀苦惱,最近剛看了一本書《如何高效閱讀》,作者是彼得.孔普,他是快速閱讀領域的專家,給白宮官員講授過快速閱讀課程。
《如何高效閱讀》提供了一種自學模式,書中包括6周的課程,介紹了各種閱讀技巧和安排了大量練習。幫助讀者快速掌握高效閱讀這項技能。彼得.孔普提出:高效閱讀並不是天賦,透過有效反覆的練習,大部分人可以掌握這項技能,高效地進行閱讀。他認為透過本書的自學及練習,可以幫助一般讀者閱讀小說或一些簡單的資料速度提高5到10倍,閱讀郵件、報告或專業相關資料提高2到4倍,即便是閱讀難度較大的材料,也能減少一半左右的閱讀時間,理解能力也可以隨之增強。
總體來說,《如何高效閱讀》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對閱讀建立正確的認知,對閱讀本身有正確的理解,才能有效進行閱讀訓練。其次,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掌握高效閱讀的技巧,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後就是大量反覆地練習並使用這些閱讀技巧,持之以恆地練習才是掌握一項技巧的最佳途徑。
1. 對閱讀正確的認知。
事實上,大部分人無法快速高效地閱讀,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正確理解閱讀本身,彼得孔普在《如何高效閱讀》中列舉了三種對閱讀常見的錯誤認知:
1) 任意材料都採取相同的閱讀方式,即逐字逐句閱讀;
2) 始終覺得從頭至尾閱讀材料才能理解;
3) 覺得從頭至尾閱讀就可以獲取或記住全部資訊;
我理解這種方式是一種貪心的強迫症閱讀方式,除了閱讀效率不高,還嚴重會影響閱讀的信心,這也是我經常犯的閱讀毛病。
正確的認知應該是不同題材型別的文章採用不同的閱讀方式,並在準備閱讀時儘可能先確定閱讀目的,然後快速地閱讀材料,獲取相關的資訊,並且不要奢望一次閱讀可以獲取全部的資訊,即不要妄圖一次閱讀解決所有問題,一次閱讀達到某一個目的就是成功的。
-
15 # 豌豆媽媽育兒
提高閱讀方法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學習,其一,透過提高我們的閱讀效率,來增加我們的知識儲量,其二,透過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來增加我們的閱讀量。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如何來提高我們的閱讀效率?讀書記不住,就是我們的閱讀效率太差,如何來提高我們的閱讀效率,我推薦你看一下日本的筆記本作家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作者為我們分享了兩種記筆記的方法,非常實用。
第一種筆記記錄法:一元化筆記本。就是你準備一個筆記本,把自己平時想要看的書,或者書上的名言警句,以及自己隨時的所想所感,都記錄在這個筆記本上。大家都知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只有記在本子上,等到想起來要用的時候,我們去翻或許還會有新的收穫。正如奧野宣之所說的:靈感就像沸水鍋中的氣泡,瞬間即逝。只有把靈感記錄下來,才能變成自己所要用的東西。
第二種筆記記錄法是“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就是對書中的內容進行摘抄。怎樣去進行摘抄,當然是找最能讓自己感動,或自己覺得書中最有價值的內容。摘抄之後,把自己的想法寫在摘抄的下面。這就是我們讀書過程中的素材積累。如果想要去寫和閱讀相關的文章,我們就可以來檢視一下自己做的相關筆記。
提高閱讀效率的根本目的,是我們要把書本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學會自己去思考,表達自己的觀點。
據說肯尼迪總統每分鐘閱讀可以達到1000字,而正常人是每分鐘200到300字,很明顯,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速度是分不開的。如何才能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呢?
英國作家尼基·斯坦頓在《溝通聖經》中提到,想要提高閱讀速度,需要從兩個方面進行改進。第一,改掉閱讀壞習慣。不要一字一字的去看書,不要回視,不要默讀。第二,學會閱讀。學會閱讀是要我們學會帶著目的去讀。閱讀的目的分為消遣、資訊和判斷,不同的目的學會用不同的閱讀速度。當然,在提高速度的同時還要兼顧理解,不能因為提高了速度降低了理解能力,反倒得不償失。
想要提高閱讀速度,就要學會使用正確的閱讀方法。這就好比老司機開車,他們知道上坡時候怎樣去加速,轉彎時什麼時候減速,方法用對,省時省力。如何來找到正確的閱讀方法,作者為我們介紹了SQ3R閱讀法。
SQ3R閱讀法分為5步,縱覽、問題、閱讀、回憶以及檢查。縱覽找出文章的結構與重點,提出問題,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找到問題答案,透過回憶梳理書中的內容,最後一步進行檢查,來看自己是否漏掉了重點。
此外,想要提高閱讀速度,需要留心文章中的語言標記。語言標記就好比閱讀中被隱藏的玄機,找到了這些玄機,就會讓我們知道什麼時候該加速,什麼時候該減速。因此,語言標記可以被分為三類,減速的、繼續的以及重點。
不管是做筆記還是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都是一個需要實際操作與練習的過程,正向我們常說的:種一顆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和現在。如果想要學習就趕緊開始行動。
-
16 # 喜悅3019
無論你是希望提升自己的職場地位,積累更多的財富,還是決心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你都必須學會讀書。有很多人“買書如買菜,看書如看戲,”讀完如過眼雲煙,什麼也沒留下。這都屬於低水平勤奮,那怎樣才能使你的閱讀真正為你所用呢?讓日本的閱讀專家原尻淳一,用這本《高效能閱讀》來為你一一解答。這是一本任何人都能實踐的“完全閱讀術”手冊,作者原尻淳一,透過閱讀百餘冊閱讀方法的書籍,並透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在根源上終結失敗的讀書體驗,從而獲得讀懂所有書的竅門、習慣、和技巧,使讀書成為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的捷徑。
《高效能閱讀》的作者原尻淳一是龍谷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早年在龍谷大學取得了碩士學位後,先後在知名廣告公司,大型唱片公司做過營銷和企宣工作,後來加入了BloomConcept,負責面向大型製造商的新產品開發、營銷等諮詢工作,並擔任企業培訓師,並與其他作者合著整理的《整理的藝術3》《職業未來地圖的畫法》等等。
《高效能閱讀》作者原尻純一透過89條親測有效的讀書技巧,將全書分為建立讀書興趣,速讀方法,處理資訊,實踐應用四個部分,詳細地為我們介紹瞭如何以“著書立說”為目標的產出型閱讀。
一、建立讀書興趣
作者原尻淳一首先為不善讀書的人破解讀書障礙,釋放必須從頭讀到尾的強迫觀念。當我們對一本書看不下去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不看,因為法國當代作家丹尼爾.雷納克提出的“讀者權利十條”中有,“不讀的權利,跳樓的權利,不讀完的權利。”我們可以輕鬆的挑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閱讀,等什麼時候你對之前沒有看完的書又萌發興趣,再把它拿起來看,也許就沒有那麼困難了,透過“讀者權利”十條,讓我們改變了錯誤的讀書意識。
其次,激發閱讀的內在動機,點燃讀書的熱情,奠定終生學習不輟的基礎。任何事情都是有了興趣才會行動,有了行動才會學習。比如你喜歡旅遊,當你決定去一個地方時,你會蒐集資料,先去看看其他人寫的攻略,再去找找喜歡的民宿,還要去查查如何買到便宜的機票,這一切都很瑣碎和費時間,但你是因為喜歡,所以做起來不知疲倦。首先你要有行動,然後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你會去學習而廣泛閱讀,最終找到自己要的答案,如此一來,每天的生活都會快樂而有期待。
最後創造良好的讀書環境,也是增加閱讀興趣的方法之一,作者原尻淳一建議可以打造家庭圖書館,利用“書脈”,使自己的思維體現在書架上;找到一家興趣相投的書店,期待一場美好的邂逅;書店附近的小清新咖啡店,也是我們愛上閱讀的條件之一,良好舒適的環境讓人心生愉悅,這種為閱讀所準備的儀式感,也會大大增加人們對閱讀的興趣。
二、速讀方法
讀了那麼多年的書,竟然就只會死讀書,一字不落的從頭看到尾,然後什麼也沒記住。作者原尻淳一告訴我們,讀書首先要閱讀目錄,把握結構;然後選定關鍵章節,對特定章節“跳讀”,判斷哪裡是必須讀的地方;並做上標記,仔細閱讀標記的前後部分,並寫下自己的想法。
速讀即是快速推進這三個步驟,各步驟對應的讀書方法:第一步驟用“瀏覽”,及檢索閱讀,快速鎖定目標資訊;第二步驟用“略讀”,也就是跳讀,透過快速翻閱,瞭解全書結構,並抓取關鍵詞,;第三步驟用“精讀”,在經過掃讀、略讀之後,再有針對性的仔細閱讀,並做筆記。
作者還介紹了閱讀商業書籍的“黑體字讀書法”。首先,迅速確認“標題”,標題裡含有作者想表達的關鍵詞,而“黑體字”往往寫著對標題進行說明的文章、理由或結論,按照“標題”~“黑體字”的順序閱讀,再厚的商業書籍也能很快看完了。
另外,《高效能閱讀》的作者原尻淳一還介紹了許多小工具,比如:便利貼、指標、圖書套件等,都能更好的為我們的閱讀帶來便利。
三、處理資訊
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思維主場。就像運動員在自己的主場往往比在客場發揮得更好,人在自己的思維主場裡思考,總是更快更深入。比如同樣一本書,繪畫專業的人會關注插畫和封面設計,而寫作的人會關注書的框架與寫作風格,找到主場後,選書和閱讀時都應該優先從自己的主場出發,儘可能地發掘書本知識與自己本專業的聯絡。
平時也可以多留意行業內優秀前輩的書架,他們往往具有指引的作用。與其在書海里苦苦尋覓,不如跟著燈塔前進,除了觀察書架,也可以問問他們最近讀了什麼好書,哪些心得可以分享?對你來說,省去了選書的麻煩,對前輩而言,則可以整理思維,強化記憶。
除了垂直化閱讀來加深專業知識,還需要橫向拓展,來幫助我們全面立體的建立知識體系。比如擴充套件閱讀面,尋找更多解讀資源等。比如一本介紹咖啡歷史的書籍,銷售行業的人可以將其中的咖啡商業化歷程,與自己掌握的營銷知識、商業模式,進行類比分解,形成工作時的參考資料。
四、實踐應用
《高效能閱讀是》是一本可以幫助讀者從整體上提升閱讀質量的書,小至讀書輔助工具的選擇,大到個人資料庫的建立,面面俱到,其中諸多技巧都體現著作者的閱讀智慧和生活哲學,任何人都能根據自己的基礎,從需要的地方開始閱讀。
-
17 # 橙瓜網文
你這個問題,在我們【橙瓜碼字】的網文學堂有人提到過,我現在把他的回答複製過來給你看:
一、讀書安排的黃金法則
1、普通閱讀
不用管是否學習技能的書籍,興趣愛好的書籍,文學性強的書籍,擴充套件知識的書籍,以及各種各樣種類的書籍,全部考慮在內,
從所有待讀書當中-只選出-目前-最感興趣的-一本,然後讀起來。
當讀完那一本,或者當讀不下去時,只需再次反覆上述過程即可。
2、主題閱讀
如果是做一些主題閱讀的話,可以稍加變通一下。
把上述黃金法則中的“一本”,改成“一本書中主題相關的部分”就行了。
3、分類閱讀
有些讀書高手,可能會同時閱讀3~5本不同類別的書。比如,
上午讀——哲學類
下午讀——文學類
晚上讀——科普類
此時,把上述黃金法則中的“一本”,改成“某類別中的一本”就行了。
二、有自己的待讀書單
當然,你完全可以擁有上百本、上千本、甚至上萬本的待讀書單,
別人推薦的書,以後想讀的書,統統都先放進自己的”待讀書單“裡即可。
不管怎樣,每一次的讀書安排,只要遵循上面的黃金法則,就不會有任何煩惱了~
三、不必讀完每一本書
另外,即使原先最感興趣的一本書,讀著讀著也會有失去興趣的時候。可能是因為沒有價值,也可能是因為完全看不懂。
此時,就完全沒必要強迫自己必須把它讀完。更推薦的做法是,把那本已經失去興趣的書收起來,然後去找另一本此刻最感興趣的書讀起來。
還有,一本書也沒必要從頭到尾讀完每一個字。更高效的方法是,只選讀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跳過不感興趣或沒有價值的部分。
-
18 # 酒窩大叔OAO
書可以讓你修心養性,可以讓你增長見聞,但是讀書也是有技巧的,不能死記硬背,而是要靈活變通,實際運用。
因為工作的需要,我經常要看書學習,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但是有的人的讀書的速度跟理解能力不能匹配,書是讀過了,就是記不住。
我們先從人類的大腦技能來分析,我們一天中最有利於記憶的時間是早上,所以我們讀書應該要把握好最佳時間段,務求在最優質的環境下進行。其次我們也可以尋找一些方法幫助閱讀,《如何有效閱讀》這本書能解決讀書犯困,提高閱讀能力,高效抓取資訊吸收能力。我們閱讀不是為了閱讀而閱讀,是為了有效理解而閱讀,所以懂得閱讀的技巧是很關鍵的。也可以讓人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
所以讀書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期待熱愛閱讀的大家能夠分享更多好的閱讀方法!
回覆列表
推薦四本書,這四本書各有側重各有所長。
1. 讀書,習慣重於方法
《為什麼讀書:胡適演講集(三)》,胡適的這本書淺顯易懂,因為這是一本演講集。胡適是個雜家,學識範圍很廣,不過,對每項學問研究的深度不太足。
胡適認為,讀書的習慣重於方法。青年人要讀書,不必先談方法,要緊的是先養成好讀書,好買書的習慣。
關於“讀什麼書”,胡適說:
我從五歲起到了四十歲,讀了三十五年的書。我可以很誠懇的說,中國舊籍是經不起讀的。中國有五千年文化,四部的書已是汗牛充棟。究竟有幾部書應該讀,我也曾經想過。其中有條理有系統的精心結構之作,二千五百年以來恐怕只有半打。“集”是雜貨店,“史”和“子”還是雜貨店。至於“經”,也只是雜貨店,講到內容,可以說沒有一些東西可以給我們改進道德增進智識的幫助的。中國書不夠讀,我們要另開生路,闢殖民地,這條生路,就是每一個少年人必須至少要精通一種外國文字。讀外國語要讀到有樂而無苦,能做到這地步,書中便有無窮樂趣。希望大家不要怕讀書,起初的確要查閱字典,但假使能下一年苦功,繼續不斷做去,那末,在一二年中定可開闢一個樂園,還只怕求知的慾望太大,來不及讀呢。
2. 廣讀不如精讀
《朱光潛談讀書》,這本書也是淺顯易懂的,大都以給青年學生的口吻寫就。
朱光潛認為應該讀好書,並且是有目的地讀。
他說:書是讀不盡的,就讀盡也是無用,許多書沒有一讀的價值。你多讀一本沒有價值的書,便喪失可讀一本有價值的書的寸間和精力;所以你須慎加選擇。你與其讀千卷萬卷的詩集,不如讀一部《國風》或《古詩十九首》;你與其讀千卷萬卷談希臘哲學的書籍,不如讀一部柏拉圖的《理想國》。
讀書必須有一箇中心去維持興趣,或是科目,或是問題。以科目為中心時,就要精選那一科要籍,一部一部的從頭讀到尾,以求對於該科得到一個賅括的瞭解,作進一步作高深研究的準備。讀文學作品以作家為中心,讀史學作品以時代為中心,也屬於這一類。
關於讀書方法:
凡值得讀的書至少須讀兩遍。第一遍須快讀,著眼在醒豁全篇大旨與特色;第二遍須慢讀,須以批評態度衡量書的內容。
讀過一本書,須筆記綱要、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見。記筆記不僅可以幫助你記憶,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細,刺激你思考。
3. 讀書,須一目十行
毛姆是個毒舌男,說話比較尖酸刻薄,但是值得一聽,因為與其聽冠冕堂皇的假話,不如聽一聽《毛姆讀書隨筆》真誠略微刺耳的真話。
毛姆說:聰明的讀者只要學會一目十行跳躍式閱讀這種有用的技巧,就能在閱讀時獲得最大的享受。
這個說法,我比較認同,讀書讀多了,就明白,很多書是兌水的,名著亦是如此。
毛姆還說:你最好還是隨你自己的興趣來讀,我甚至都不認為你一定要讀完一本再讀另一本。我自己就喜歡同時讀四五本書。因為我們的心情畢竟天天都在變化,即便在一天裡,也不是每小時都熱切地想讀某本書的。我們必須適應這樣的情況。我當然採取了最適合我自己辦法。早晨開始工作前,我總是讀一會兒科學或者哲學方面的著作,因為讀這類書需要頭腦清醒、思想集中,這有助於我一天的工作。等工作做完後,我覺得很輕鬆,就不想再進行緊張的腦力活動了,這時我便讀歷史、散文、評論或者傳記;晚上,我看小說。此外,我手邊總有一本詩集,興之所至就讀上一段,而在我床頭,則放著一本既可以隨便從哪裡開始讀、又可以隨便讀到哪裡都能放得下的書。可惜的是,這樣的書非常少見。
4. 小說為什麼重要
《勞倫斯讀書隨筆》,這本書需要有一定的積累,否則很難hold得住。
在本書裡,勞倫斯談了小說為什麼重要、小說與情感、藝術與個人、藝術與道德、詩歌中的混沌等問題。
勞倫斯說:小說是一種能充分反映生活的書。書籍不是生活。它們不過是以太中傳來的振動。但是小說作為一種振動,它能使整個活人顫動起來。這種振動是詩歌、哲學、科學或者其他任何書籍的振動無法比擬的。
要活著,要做活人,要做完整的活人,這才是關鍵。小說,尤其是小說中的上乘之作可以幫你一把。它可以幫助你不做行屍走肉。如今,無論是在大街上溜達的,還是在房子裡踱步的,也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已大半截身子死了。就好比一架鋼琴,一半的琴鍵發不出聲音。但是在小說中,你能明白無誤地看到,當男人死了時,女人也萎蔫了。假如你願意,你可以培養出一種求生的本能,而不必去編造一套是非善惡的理論。
讀此書,有助於讀者理解小說是什麼,理解文學之優勢與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