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芒果的日常vlog

    重要的是代溝這個東西,本來社會變化就快,父母和子女的代溝有時也無法逾越,而更不消爺爺奶奶了,孫兒會反感爺爺奶奶管太多,爺爺奶奶也只能無能為力,然後順從。

    所以溺愛,不說一定,至少有95%的爺爺奶奶會溺愛

  • 2 # 郭老師說語文

    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今天為了把這個問題探討得更深入全面些,我就講講我的家事兒。

    我弟弟和前妻離婚後,侄兒隨我弟弟生活,因為才30出頭,又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我弟弟選擇了外出打工,於是,我侄兒便長年跟著奶奶生活,除了逢年過節,我侄兒均由我母親照看撫養,一個六七十歲的又多病的老人,照顧一個乳毛未乾又不懂事的臭小子,難度可想而知。弟弟打工回來,看兒子這也不順眼那也不順眼,就責怪母親溺愛孩子,而母親呢,知道弟弟生活的不易,開始也根本沒把弟弟的話放在心裡,時間長了,母親一肚子委屈,面對對著兒子發光的弟弟,母親再也忍不住了,吼道“你光知道怪我,你不在家,他又沒媽,他有點毛病,我一個老太婆攆不上打不動,你讓我咋弄?”,弟弟見母親發火,便一屁股蹲在地上,漲紅著臉不再吱聲。侄兒漸漸長大了,頭腦極靈光的他,八年級選擇了輟學,從早到晚東遊西逛,無所事事。母親一天到晚從家裡到鎮上,從鎮上到家裡,一路找一路喊,一路喊一路找,侄兒的脾性沒有改絲毫,折磨得母親一夜間花白了頭髮。四年前,我弟弟又結了婚,說實話,這個弟媳待我侄IL如同己出,但侄兒似乎並不領情,覺得整個世界都虧欠他,弟弟看兒子不成才的樣子,滿腔的怒火又燒向了母親,母親當面忍住沒有吱聲,但很快一個人躲到屋裡嚎淘大哭。

    今天,我用鐵的事實告訴各位:

    一、既然你生育了子女,你就擔負起撫養子女的重擔。陪伴是最好的呵護,你既然生了子女,養子女你責無旁貸,在撫養子女方面,沒有任何藉口,錢永遠掙不完,撫養子女健康茁壯成長也是一種掙錢,只不過短時間內效蓋不太明顯而已,一個家庭中,孩子們健康茁壯成長才是最大的財富。

    二、交付父母照管可以,但絕不能放手不管。也許,父母作為過來人,在照管孩子有更多的經驗,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但僅此而已。做爺爺奶奶的,做姥爺姥姥的,因為孫子或外孫的父母不在身邊,哪一個不對自己的孫子或外孫不是寵著護著?孫子或外孫犯了錯,一撒嬌,做爺爺奶奶,做姥爺姥姥的不都心軟了?長此以往,孩子號準了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的脈,一犯錯,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一較真時,孩子一哭鬧,頓時天下又一片太平。這種生活狀態下的孩子,他能不身上毛病一籮筐嗎?

    因此,我的觀點是:有了孩子自己養,不到萬不得己,別去麻煩你的父母。

  • 3 # 丹妮8861596

    爺爺奶奶卻是比我們要溺愛孩子,畢竟隔輩親,當孩子犯了錯誤,做爺爺奶奶的也就嘴上說說,不容易養成良好的習慣,但我們不能否定爺爺奶奶的辛苦和對孩子的愛,他們也希望孩子能出人頭地,有出息。但爺爺奶奶年輕時的觀念和我們的不一樣,可能孩子好幾歲了,還會給孩子擦屁股,十幾歲了,還會給孩子洗內褲,到了孩子該自己吃飯的時候,爺爺奶奶怕孩子餓了,會堅持喂孩子飯等,總之,可能就給孩子養不成良好的習慣。

    孩子是我們自己生的,作為父母,要爭取更多的時間去陪伴我們的孩子,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他們養成好的習慣,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

  • 4 # 天佑11111111111

    自我認為是真的,爺爺奶奶認為孩子不哭就好,都會隨著他們的性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從不會考慮後果是什麼樣。我們家的孩子,牙齒已經有蛀牙,後來我讓孩子不要吃糖。爺爺還會背地裡面拿了好多好多的糖給孫子。因為他知道我不給孩子吃糖。而且孫子特別愛吃糖,所以,他都會揹著我給好多糖給孫子吃。還有告訴他,孩子不能吃太多的,桂圓。他們還是會拿好多好多的桂圓給孩子吃。其實老人她們也不認為自己是溺愛,只是認為把把最好的給了孩子。所以當我發現爺爺這樣做的時候。我並沒有怪罪他們,只是告訴他孩子的牙已經被蟲蛀了,不能再吃糖了。還有會告訴他吃太多的桂圓會上火。其他的我什麼都不說,因為我害怕他們會生氣。家和萬事興嘛,凡事都要顧及一點。

  • 5 # 清水無爭

    是大部分有這種情況,俗話說的隔代教育就是有各種弊端,但不是絕對的。比如爺爺奶奶特別開明有見識的除外,他們帶孫子也不會比孩子的爸媽差到哪裡。

    但是一般農村裡大字不識幾個的爺爺奶奶,他們年紀也大了,也沒有那麼多耐心來跟他們講道理。再加上精力體力也有限,有時候拿熊孩子沒有辦法,只得一味遷就。

    綜上所述,父母既生下孩子就要承擔起看管教養的責任,不可全權交給老人,自己不管不顧。

  • 6 # 暖心秋媽

    大部分老人真的是溺愛孩子。

    一、兒子長大,老人把寄託過渡到孫輩,造成溺寵。

    每當老人看著自己日夜操心的兒子成家了,他們都會有一種,我的專屬物給人“搶”走了的心理。明白事理的老人不會對兒媳生事,只能把“愛”過渡到孫輩身上。

    不明白事理且想不開的老人,不但對兒媳百般挑剔、惹事生非,還會變本加利地寵溺孫子。

    二、老人把自己沒有得到過的物質需求轉嫁到孫輩,造成溺寵。

    大部分老一輩他們當年的物質條件遠遠比不上現代的。很多人會認為,我當年沒有的,我要給孫子得到。

    現在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差那一兩塊,幾十塊錢,所以孩子想要的,都百分百滿足,這樣容易造成溺寵孫子。

    雖然大部分長輩都會溺寵孫輩,但也有對孫輩善待善養哦,他們養育的孫輩各方面都挺棒的。

  • 7 # 寶媽讀書屋

    要麼都說如果可以最好自己帶孩子,但是迫於現實生活的壓力,我們大部分的寶媽又不能做全職媽媽,所以只能由老人幫忙帶寶寶,不管怎麼說,我覺得能夠幫我們帶寶寶的婆婆或者媽媽已經是好婆婆好媽媽了。我家寶貝是姥姥姥爺幫忙帶的,說實話,想想真的是很感謝很感謝他們的!如果沒有沒有他們我肯定不能安心的工作,肯定也不是現在的我了!

    都說隔代親,一點都不假,多少隔代老人都會有那麼一點對寶寶的溺愛吧,包括我爸媽也一樣的,我覺得這都是正常現象了!

    畢竟他們沒有幫我們帶寶寶的義務,教育孩子是父輩的責任,並非祖輩的天職。老人幫子女帶孫子是情分,不帶是本分。 從法律的角度講,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對子女撫養教育是其法定義務。祖父母對孫輩沒有撫養義務。老人有權選擇是否幫我們帶寶寶,能夠幫我們帶寶寶的老人真的已經是相當的不容易了。

    而且人年紀大了,體力和精力都不比年輕的時候。帶寶寶真的是件很折騰的事情,沒有十二分的精力,老人真的是照顧不過來的。週末休息的時候帶寶寶我真的是神佑體會,說實話,如果說可以選擇,我寧願選擇上班工作,上班真的要比帶寶寶輕鬆的多。他們真的沒有那麼多精力吧。能夠幫我們把寶寶帶好真的很不容易了。

    不管怎樣,就算老人溺愛了寶寶那麼一點,我覺得能容忍的我們就容忍了吧,他們也真的很不容易。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精力自己帶,那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了!

  • 8 # 職場雙寶媽媽

    大多數都是這樣的,但是也有特殊的。

    就拿我婆婆來舉例說明吧。

    我婆婆吧,我從來不會擔心孩子跟她會被寵壞。孩子做不對的,她該打打,該責罵就責罵。可以這樣說——婆婆她比我還會打罵孩子。所以,說真的,這一點我還得誇獎她。我也常常對周圍的人這樣誇我婆婆的這一優點。

    但是,大多數祖父母跟我公公是一樣的,都比較會寵溺孩子。孩子想要什麼就給買什麼,毫無原則可講;孩子想做什麼就順著孩子做什麼,很是讓人頭疼。

  • 9 # 此女子沒心沒肺

    現在好多人都是晚婚,自然生孩子也就晚,好多爺爺奶奶都是快60了才有孫子,他們這個年齡也都已經退休了,從孩子出生,就搶著要照看孩子。現在生活條件也都好了,孩子想要啥都能買的起,尤其是城裡的孩子,說實話,城裡人都比較愛攀比,覺得別人家孩子有啥,自己家孫子也應該有啥,這樣給孩子也養成一種壞的毛病。吃的喝的玩的,不管能不能買,只要孩子要,統統買回家。所有的事情,都是爺爺奶奶幫著做,有的孩子甚至上幼兒園了,回家還是爺爺奶奶餵飯吃,從小就讓孩子覺得所有人都該寵著他,以至於都很大了,好多事情都不能獨立。

  • 10 # 藍色風信子22

    我覺得這個問題還是不能以偏概全來說,這得看孩子的爺爺奶奶的性格、為人和育兒方法。比如我身邊就有這的例子,孩子的奶奶是幼兒園園長,爺爺是小學老師,兩個人把孫女帶的可好啦,相反,還是孩子媽媽比較溺愛孩子。所以我覺得孩子帶的好不好,跟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帶,沒本質上的關係,關鍵還是要有正確的育兒方法。

  • 11 # KDC家庭教育

    老人對孩子的溺愛,可能會對孩子的個性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也常常容易引發家庭矛盾。但是如何才能不傷和氣的與老人溝通不要溺愛孩子呢?

    首先,需要知道,父母才是孩子教養的主要責任人。

    父母要和老人釐清楚雙方的角色分工,老人主要負責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他們是協助父母養育孩子的好幫手,而孩子的爸爸媽媽,才是孩子主要的養育人,擔負著教養的權利和責任。

    父母千萬不要把教養的責任一股腦甩給老人,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又埋怨指責老人。作為孩子的父母,你必須得多陪伴孩子,與孩子建立起牢固的情感聯結,同時呢,把握好自由和規則的這個界限和度,讓孩子在父母的管教下健康成長。

    其次,當父母的也要多和老人友好地溝通,儘量地達成一致。

    有些老人是因為自己在年輕的時候,由於工作條件,生活條件的限制,對子女沒有很好地照顧到,所以就產生了一種虧欠的心理,非常想補償。

    他們就把對子女的這個愛,全部彌補到了孫輩身上,所以在教養過程裡面表現出來,對孫子輩是過分關注和溺愛。看到老人溺愛孩子的時候,爸爸媽媽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去否定老人。

    而是要尋找恰當的機會,和老人在私底下溫和地溝通,讓老人能夠接受愛與溺愛的界限,讓老人能夠理解溺愛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儘量地達成一致的目標。

  • 12 # lemon200202

    肯定是的,而且老人那一代的觀念已經不適合教育下一代了,我認為不太好,隔代親不是沒有道理的,大部分老人只想著疼愛下一代,卻不會研究怎麼教育,怎麼為他的未來打算,而父母更看重的是孩子的未來,所以能自己帶還是自己帶比較好。

  • 13 # 糖紙吳柿子

    這隻能代表絕大多數,個別也有會教育的,不過為數不多。我家孩子,讓爺爺奶奶帶到四歲,到現在性格犟脾氣,她說東,你說西就不行,她要做啥,你不讓去做,一直跟你過不去,假如說口頭上答應聽從大人的意見,而做事時還會是按她的來。她這樣的性格,你說將來走向社會,睡還能由著她?以後成家,丈夫能由著她的性子來嗎?我好擔心。在這裡奉勸大家,最好孩子還是自己帶。

  • 14 # 臭臭們的媽媽

    我覺得不光是爺爺奶奶會溺愛孩子,外公外婆甚至是爸爸媽媽都會溺寵孩子,重點是家長們的教育理念,如果教育理念是正確的,無論是哪一位家長,相信都可以很好的引導和教育孩子的,作為老一輩的人因為隔代親,對待孩子就會容易無條件的滿足,如果爸爸媽媽發現爺爺奶奶有這樣的情況,就要及時和他們溝通,溝通是最好的橋樑,及時干預及時改正,相信他們也是本著為了孩子,會思考和改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幹一件事了?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