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職場老魚頭

    要把工作幹好,僅僅靠上班的八小時真的不夠

    班前班後,需要花一定的時間在工作上,如學習業務知識,磨練業務技術,維護人脈關係,思考工作方案等。

    年輕時,在學習業務知識,熟悉生產工藝,瞭解行業政策,夯實理論基礎等方面花的時間較多。

    隨著業務知識的積累,逐步進入實戰階段,需要提升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在磨練業務技術上花的時間越來越多。

    人到中年,年齡在增長,閱歷在豐富,在職場的職位也提高了,走上了領導崗位,花在維護人脈關係上的時間在增加。

    隨著年齡進一步增加,許多工作的基本條件都有了,此時,反而有更多的時間,用來思考工作方案,琢磨把工作做得效率更高、質量更好、成本更低。

    這些過程,各階段沒有十分清晰的界限,只是不同時期工作略有側重,有時是同步進行的。

    班後下功夫,班中更精彩

    工作之餘,花時間在工作上,是每一個敬業的職場人都會有的情況。上班時,主要是按部就班地做好“規定動作”,下班了,就有時間做“自選動作”了。下班了,不受班中事務打擾,可以靜下心來,給自己充電,增長才智,提升競爭能力。班後功夫,其他人看不到。最後班中見高低時,起作用的往往是哪些背後的付出。

    我的建議是,職場中的人,特別是年輕人,要想幹出一番事業來,要有心在八小時之外用功,把一定的時間花在工作上。

    工作是為了生活。長遠來看,不能因為工作而影響生活。因此,我想八小時之外,包括學習時間,花一小時左右在工作上,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一定要我說花了多少時間在八小時之外,我真的說不出來。因為我工作之後,四十五歲之前經常主動加班,這些時間是比較多的,這是我的個人習慣,我不希望朋友們學我經常加班。

    以上是我的心裡話。但願我的建議,對朋友們有一定的啟發。

  • 2 # 劉彬達於人

    (此乃職場百科全書,關注助你人生飛揚!!!)此問題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

    這個問題看上去很簡單,確隱藏著成功人士之所以能成功的密碼。

    很多人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由教育背景、社會關係、家庭出生所決定。果真如此?事實上它們也很重要,但最終不是由它們所決定。因為,我們都知道常常富不過三代,G二代也不一定就能繼續做Leader……

    一 我們還是先看看兩個讓你睡不著覺的計算吧第一個計算

    如果一個人從22歲開始上班,60歲退休,按每天8小時、每週按五天制計算,那麼他一生具體工作時間是多少呢?

    在崗位38年;

    一生具體工作小時數:38x12x4x5x8=72960小時;

    一輩子工作的天數:72960/24=3040天;

    換算成年數:一輩子工作3040/360=8.44年。

    當然,以上計算還沒有除去你的年假及其他大的節假日休息,也沒算上你一次次的辭職待業時間。

    第二個計算

    假如一個人工作➕學習每天用12小時,每週工作6天,那麼他一生的工作時間又是多少呢?

    在崗位時間38年;

    具體工作小時數:38x12x6x4x12=131328小時;

    一生工作的天數:131328/24=5472天;

    換算成年數:5472/360=15.2年。

    那麼兩種人一輩子投入工作的時間比就是:15.2/8.44=1.8。

    二 時間與收穫

    也就是說後者比前者一輩子多工作1.8倍的時間。而且,擁有後者習慣的人,投入學習與工作的實踐往往會更多,精力更集中和投入。

    按照多勞多得原理,後者最少比前者多收穫1.8倍。當然直接這麼說很多人不服氣,那就再進一步提醒你。

    “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而且,能力是一個透過不斷學習和實踐沉澱積累的過程,積累的越多越可能成裂變式提高。

    所以,一個人在能力和事業上的爆發,決定於你投入學習與實踐的時間是否足夠多。因為學習與實踐越多,經驗越來越豐富,效率越來越高,實際貢獻價值相比前者會成為裂變式增長。

    三 有成就者都在與時間賽跑

    愛因斯坦說:“人與人之間的主要差別在於他的業餘時間。”

    蘋果現任老闆庫克,每天工作到深夜,而早上3點45分起床,健身、早餐,8點開始工作;籃球巨星科比每天隊友還在呼呼大睡,他已經於凌晨3點多起床練起了球;李嘉誠一生堅持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每天5點59分起床的習慣激勵了我們三代人;新東方老闆俞敏洪稱自己智商非常一般,每天工作16個小時。我們都羨慕演藝圈的娛樂明星,其實他們同樣常常為了工作,一天只睡兩三個小時,甚至幾天幾夜不睡覺。

    如果你想擁有更美好的人生,還盼著早九晚五嗎?

    如果你想改變命運,成為同齡人的驕傲,做職場黑馬,你還想每天睡到自然醒嗎?沒有主動給八小時之外多加班學習和工作的習慣,你的夢想將永遠出現在夢裡!

  • 3 # 九品職麻官

    這個得看情況吧,從我個人來講,我並不是很喜歡加班,而且也不怎麼認同加班,因為我一直認為,下班以後還需要加班的話,那就意味著你上班時間的工作效率太低,所以一般情況下我會盡量在8小時工作內將當天需要做的工作幹完。

    但是工作畢竟不是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相信很多工作很多崗位總會有一些突發狀況,或者比較重要的臨時事項,那麼這個時候,我一般認為,即便沒有加班工資,但是畢竟崗位職責所在,那麼該加班就加班,這沒什麼可抱怨的。

    比如我粗略總結了一下,最近幾年當中,我每年加起來至少有兩個月的時間在8小時以外的時間需要加班,這還不包括比正常下班時間晚下班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而且這將近兩個月時間的加班天數中,至少有一個月的加班時間會超過十二點甚至到凌晨一兩種,印象中最晚的一次加完班上床休息的時候接近凌晨三點。

    所以,你問我通常在8小時以外會花多長時間在工作上,我覺得這個資料不好明確,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只要還熱愛著這份工作,那麼不管是上班還是加班,目的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做自己該做的,做好自己該做好的。

  • 4 # 藍風先森

    職場上有句話說得好:工作8小時內求生存,8小時外求發展。這個用在銷售上再恰當不過了。

    我記得 我剛開始踏入銷售這個崗位的時候,由於是新手,銷售經驗不足,市場也是新的。要從頭一步一步做起來。那個時候,白天我們要根據安排的工作,熟悉產品知識,開發意向客戶。白天的工作基本都是大同小異:熟悉產品知識,打電話,跑客戶,成交訂單。

    銷售頭三個月基本都是生存期,意向客戶量積累不起來,後面成交客戶量就把握不好。這是一道很重要的銷售關卡。銷售是一個工匠活,做完跟做好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是完全不同的。為了更好在公司能留下來發展,我白天去開發客戶,把熟悉產品知識,做客戶筆記,如何跟進重點客戶的分析工作,基本都用在了下班時間。那個時候還流行簡訊跟進客戶,晚上的時間還要想如何給客戶編輯好的簡訊...

    就在這樣的努力下,也算是逐漸有了業績,在公司生存下來,慢慢業績也開始穩定,到連續拿了一年的多月度銷售冠軍,到晉升為銷售總監。所有這些收穫,要歸功於我在下班後做的那些工作上的事情,要不然可能我早也被競爭激烈的銷售市場淘汰了。

    對於職場工作,每個人的看法和方式都不同,如果你想做得更好,工作外花費時間和精力是必然的。如果僅僅只是把工作當做工作而已,那麼你的工作進展和自我成長都會比較被動。而且,你要明白,你自己所做的努力和提升,都是為自己。當自己能力提升了,有結果了,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和選擇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告白被拒絕後,我該不該繼續和他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