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漁夫之談

    孟浩然詩云: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看文字就知道大概的位置在岳陽附近以及周邊。雲夢澤從先秦時期是連成一片的湖泊,後來由於泥沙的堆集,形成了窪地和沼澤,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湖開始分裂成逐個小的湖泊河流。孟浩然是盛唐到中唐時期的人,據此可以大致瞭解當時洞庭湖的樣貌與位置。

    大致的演變是這樣的:秦漢時期雲夢澤是最全盛時期,水面總面積大約是26000平方千米;洪水和泥沙堆積,雲夢澤面積減少,變成沼澤和平地,這就是江漢平原,倒灌的湖水又在附近形成了最初的洞庭湖。

    近代以後,雲夢澤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洞庭湖和洪湖兩個分開的大內陸湖。我們俗語說八百里洞庭,1934年統計為2691平方公里,連雲夢澤的零頭都不到,並且近幾十年仍然一直在萎縮,如今大約只有三百里左右了。

    至此,我們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內陸湖的萎縮與消亡的過程。這裡有自然的造化,也有人為的損傷。我們要敬重自然,珍惜自然。

  • 2 # 三維觀時空

    雲夢澤 ,又稱雲夢大澤,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總稱。南以長江為界。先秦時這一湖群的範圍周長約450公里。後因長江和漢水帶來的泥沙不斷沉積,漢江三角洲不斷伸展,雲夢澤範圍逐漸減小。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縮小一半,唐宋時解體為星羅棋佈的小湖群。此後有的小湖逐漸淤平,有的則有擴充套件,洪湖就是在清中葉以後迅速擴充套件成的大湖。如今,雲夢澤古代湖泊群,已消褪為一些相互分離的湖泊。

    據《左傳》、《國語》、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記載,先秦時期楚國有一名為“雲夢”的楚王狩獵區。雲夢地域相當廣闊,東部在今武漢以東的大別山麓和幕阜山麓以至長江江岸一帶,西部當指今宜昌、宜都一線以東,包括江南的松滋、公安縣一帶,北面大致到進隨州市、鍾祥、京山一帶、南面以大江長江為緣。其中有山林、川澤等各種地理形態,雲夢澤全盛時的水面總面積達26000平方千米,並有一名為“雲夢澤”的湖泊。“雲夢澤”因“雲夢”而得名,二者並非指同一概念。

    春秋時,夢在楚方言中為“湖澤”之意,與漭相通,由於長江泥沙沉積,雲夢澤分為南北兩部分,長江以北成為沼澤地帶,長江以南還保持著浩瀚的水面,稱之為洞庭湖,洞庭湖亦古稱雲夢。

    江漢平原地勢低下,河道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佈,素有“九曲迴腸”之稱的荊江貫穿其中,構成典型陸上三角洲景觀。在地殼下降時期形成巨大窪地,加上江水累積而成巨大湖泊。春秋時代雲夢澤的主體位於今荊州市以東、江漢之間,南部以長江為界。

    先秦時期,在郢都東南,是一片由江水及其岔流夏水和湧水沖積而成的荊江東岸陸上三角洲,見於《左傳》昭公七年的章華臺,即位於這一三角洲江陵以東百里處。又《左傳》桓公十一年和《楚策》的州國故城,則在城陵磯至武漢的長江西側的泛濫平原今洪湖縣東北新灘口附近。“方九百里”的雲夢澤,便處於這東西兩大平原之間,北以漢水為限,南則“緣以大江”,約當今潛江、沔陽南,監利、石首北境。

  • 3 # 青年史學家

    說起雲夢澤,大家都會想到孟浩然曾經寫給張九齡的那首詩:八月湖太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把洞庭湖寫的氣勢磅礴,但卻留下了一個歷史迷案,就是雲夢澤到底在哪裡。關於雲夢澤,歷史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

    現在已經找不到雲夢澤了,因為經過數千年的演化,雲夢澤早已是滄海桑田,據《左傳》、《國語》等記載,雲夢澤位於先秦時期的楚國,地理位置大致處在今天湖北省的江漢平原。在《左傳》裡面,有時候稱之為“雲”,有時候稱之為“夢”,《楚辭》中也是有時候稱之為雲,有時候稱之為夢,而後來的《戰國策》、《淮南子》等書,都稱之為雲夢,以至於坊間傳聞,所謂雲夢澤實際上是兩處大澤的合稱,一處為雲,一處為夢,因為距離太近,所以被合稱為雲夢,還有一種說法是雲夢澤的名字取自附近的一個縣名,就是雲夢縣。

    漢代的司馬相如在其所寫的《子虛賦》裡面,曾經描述雲夢澤方圓多大900裡,而且在雲夢澤裡面有很多山峰,人們身處其中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會被遮蔽。因此,在漢代之後,許多人根據司馬相如的描寫,就認為雲夢澤是一個地跨長江南北的大湖,橫跨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也許歷史真的是如顧頡剛所說,是層累的造成的,時至今日,仍然許多人堅持對雲夢澤這樣的看法,甚至把雲夢澤看成古代楚國的象徵。

    為了揭開雲夢澤的神秘面紗,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曾經對湖北的數百個小湖泊進行了實地的科學調查,因為一直有人認為雲夢澤最後是分解成了無數的小湖泊,但是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至少三萬年以來,湖北的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不存在一個跨長江的雲夢澤存在。

    揭開雲夢澤的神秘面紗還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 4 # 金風玉露村夫

    在如今的江漢平原一帶,最初是遠古大洪水退後形成的。江漢平原海拔非常低,平均只有幾十米。當年氾濫全球的大洪水,造成海平面上漲,整個江漢平原都是大海,宜昌就是長江的出海口。後來洪水逐步退去,形成雲夢澤,千百年過去,蛻變成如今的千湖之省-湖北。

  • 5 # 談古論金

    雲夢澤在古籍中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周禮·職方》荊州“其澤藪曰云夢”,也見於《爾雅·釋地》《呂氏春秋·有始覽》的十藪、《淮南子·地形訓》九藪中的“楚之雲夢”。

    但書上記載只說雲夢澤在荊州、在楚地,而未言明其具體方位。

    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論各地風俗有云:“江陵故郢都……東有云夢之饒”,指明瞭雲夢在江陵之東,同書《河渠書》記載:春秋時期的楚國,“通渠漢水雲夢之野”,這是指從郢都鑿渠東通漢水,中間經過雲夢澤地區,上述記載都說明雲夢澤在江陵以東的江漢平原上。

    班固《漢書·地理志》和《風俗通義》都說雲夢澤在華容南,同時也說明了這就是《職方》的荊州藪。

    又《水經·禹貢山水澤地》記載,雲夢澤“在南郡華容縣之東”,華容故城在今湖北潛江市西南,正好在江陵之東,大江(長江)、漢水(漢江)之間,所以這個說法和上述《史記》、《漢書》等的記載也是完全一致的。

    《水經注》中記載:

    夏水又東經監利縣南……縣土卑下澤,多陂池;西南自江陵東界,徑於雲社、沌陽,為雲夢之藪。

    雲社縣治所魏晉之時在後來的沔陽縣(今湖北省仙桃市)西,沌陽縣治所在後來的漢陽縣(今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南,和上述文獻所說的江陵之東、江漢之間,在華容縣治的南方和東方是一樣的。

    需要指出的是,從西晉的杜預開始,在他的《左傳》注中,雲夢澤被說成是“跨江南北”,酈道元也把他從文獻中看到的所有“雲夢”都認為是雲夢澤,進而認為從雲社、華容到巴丘湖,從枝江到安陸,到處都有云夢澤。酈道元之後這一思路的說法一直佔主流,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和胡渭的《禹貢·錐指》中這個說法將範圍擴大到了極大地範圍,再之後的歷史學家和歷史地理學家(孫詒讓、顧棟高、齊召南、楊守敬等)也或多或少信從了胡渭的說法,只是大多因為覺得胡渭說的範圍太大,而多少做了一些取捨(孫詒讓《周禮正義》完全一樣)

    直到譚其驤先生才撥開迷霧,指出:

    過去千百年來對先秦雲夢澤所在所作的各種解釋,只有漢魏人的江陵以東江漢之間的說法是正確的。晉以後的釋經者直到清代的考據學家把雲夢澤說到大江以南、漢水以北、或江陵以西,全都是附會成說,不足信據。——《雲夢與雲夢澤》,《長水集》下

    發生相關誤解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歷代很多學者考據之時,都將古籍中的“雲夢”全部理解為了“雲夢澤”。

    其實,除了上述《周禮·職方》、《爾雅·釋地》、《呂氏春秋·有始覽》、《淮南子·地形訓》提到的“雲夢”是雲夢澤外,其他《左傳》、《戰國策》、《楚辭》、《子虛賦》等文獻提到的“雲夢”是指包括了雲夢澤在內的,除了水體部分之外還包括不同的陸地地貌在內的範圍極為廣闊的楚王遊獵區(大量地區未經開發),不能等於雲夢澤。

    回到本題題目,雲夢澤確實曾經很廣闊,但那個我們印象中東西南北長度各幾百裡的雲夢不是雲夢澤。

    另外,雲夢澤陸地逐步擴大、水面逐步縮小的趨勢在漢魏隋唐之間確實存在,但在宋以後的江漢之間並沒有繼續下去,所以不能單純用這種地貌變化來解釋雲夢澤由大變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招聘網站大部分在招銷售,就都這麼簡單粗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