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知識與見聞
-
2 # 柒香山普洱茶
整個西伯利亞雖然土地面積達到1000多萬平方公里,但是真真適合動物,特別是西伯利亞虎生存的地區是非常狹小的。原因有三:
靠近北極圈,生存空間得不到擴充套件
首先西伯利亞虎的生活區域被壓縮在了中國東北和外東北(俄羅斯境內)的範圍,它們的北方是一片荒野,往南是人類的活動區。只有俄羅斯和中國的交界處是莽莽森林,只有這裡適合它們生存。不但如此,這些森林裡還有它們賴藝生存的食物資源,梅花鹿、野豬、麋鹿等都是他們的主要食物來源,在這裡這些食物都可以很容易獲得。
往北方的話就不是那麼簡單容易了。那裡是一片白色地帶,什麼都沒有,冬季佔一年的大部分時間。生存條件太過惡劣,沒有好的食物資源,遠沒有往南溫暖。
西伯利亞虎
和人類的過度捕殺有關
往北的俄羅斯境內是不法分子活躍的地方,這荒無人煙,倒是成了偷獵者的天堂。他們以捕殺野生動物為業,特別對於西伯利亞虎格外垂青。由於人類的捕殺,西伯利亞虎雖然兇猛,但是對槍支和子彈它們也只能低頭,跑到南邊來。高額的價格是對西伯利亞虎最好的獵殺動機。這裡有好的野生動物保護政策,它們能夠安心在此處繁衍生息。
西伯利亞虎虎皮
自然條件成了最大障礙
北方太冷了,不適合大型動物生存發展,食物資源匱乏、光照條件不足。而南邊的中國境內是屬於亞溫暖,適合野生動物的生存發展。
故:西伯利亞虎都集中在中國和俄羅斯接壤處的20多萬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中。 -
3 # 來看世界呀
西伯利亞虎也就是東北虎,雖然西伯利亞面積廣大,但是動物的活動區域受自身種群數量的影響,過於分散不利於東北虎的求偶和繁衍,因為人類的獵捕東北虎數量減少所以棲息地面積縮減。
此前有一則非常悲哀的新聞,美洲的一頭熊為了找到交配物件,跑了幾百公里,結果一無所獲。動物的活動區域受種群數量的影響,尤其是虎這類獨行的大型貓科動物。由於體型龐大,且屹立於自然界動物的頂點,每一頭東北虎都需要面積廣闊的叢林作為領地,虎的一項重要活動就是在領地內四處遊蕩,驅趕能和它們爭食物的猛獸,並且到處拉屎撒尿留下爪痕,以顯示自己的領地範圍,主要是為了保證自己的食物充足。可是再兇猛的猛獸,也不可能佔據西伯利亞所有的叢林,老虎的生存領地還是要看其種群 數量的大小。
對於野生動物來說,種群分散了不行,種群過於集中也不行。虎這種猛獸站在自然界食物鏈的頂點,本身沒什麼天敵,但這也使得他們的繁殖能力不強,一胎頂多兩頭,需要母獸帶崽直到2歲左右,然後才是離開家園獨自生存,居住分散不利於雌雄之間的相互吸引,本來數量就比較少,若是繁衍條件更為苛刻,更不利於東北虎的繁衍。可是距離太近也不行,這有導致近親繁殖的風險,野生熊貓曾經的處境和東北虎差不多,種群規模大幅度下降,分佈範圍縮小,因為道路、橋樑等因素,又被分為數個小種群,小種群中的熊貓具有近親繁殖的危險,這會導致種群不斷衰弱。
曾經東北虎在中國東北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分佈廣泛,棲息面積遠遠大於現在,可是這類猛獸曾經對人類的威脅比較大,因此曾經也是人們獵捕的物件,且一些傳統醫學認為老虎的某些內臟和骨頭具有治病的作用,所以老虎曾經被打。隨著人類的擴張,可耕地面積的限制使得人類不得不開墾荒地,這就造成虎生存的面積縮小,數量自然也會降低。莫不如說,人類社會的擴張是很多猛獸滅絕、或者瀕臨滅絕的主要因素,而不是簡單的捕獵行為,大熊貓歷史上就是因為人類的活動,比如開墾荒地建設道路橋樑等,被分割為數個小種群,各個種群有近親繁殖的風險,種群之間缺乏交流。
在拯救熊貓的過程中,中國採取了一種方式,那就是捕捉野生個體給圈養個體配種,明確地記載每頭圈養熊貓的血緣,避免近親繁殖導致種群衰敗。可是對於東北虎這種活躍於中國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動物來說,捕捉野生種配種的方式不是很適用,並且它們不像熊貓一樣相對容易捕獲,野生東北虎是最大的虎亞種,行蹤較為詭秘,且體型大十分兇猛。種群縮小後,東北虎分佈的範圍自然縮小,就是前邊說的,本來數量就很少了,雌雄個體野外相遇的幾乎更少了,若是還如曾經一樣佔據廣泛的叢林,個體之間更加分散,那麼求偶繁衍都會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另一個是環境因素,東北虎雖然比較抗寒,但是主要還是活動於西伯利亞靠南的地區,整個西伯利亞北邊都到北極圈了,那裡還有北極熊的活動,會和虎有更激烈的競爭。所以,環境因素東北虎種群的衰減,使得它們的活動區域只有20萬平方公里的地區。如今野生的東北虎數量估計只有400來只,大約20只常活躍在中國境內,這麼點數量也佔據不了多大面積的叢林。生物趨利避害的本能會使它們向稍微溫暖、食物更豐盛的地區遷徙和集中。
-
4 # 人與自然關愛貓科動物
請問?中東和中亞有1000多萬平方公里,為什麼亞洲獅吉爾保護區只有1500平方公里?數量也是500多隻,面積翻了一百多倍還不夠多?還要化多少?不說多,亞洲獅面積能有2萬平方公里數量不會低於2000只。
-
5 # 動物博覽
西伯利亞虎,就是我們所說的東北虎,網友常常簡稱為西虎。
西伯利亞通常指的是俄羅斯亞洲部分,面積非常廣闊,有接近1300萬平方千米,如果它獨立,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然而,西伯利亞虎的分佈卻非常狹窄,在西伯利亞侷限於東南角,主要分佈在濱海邊疆區的錫霍特阿林保護區。西虎在俄羅斯的棲息地總共還不到20萬平方千米。這是為什麼呢?
濱海邊疆區在西伯利亞的位置
西虎不能適應北方老虎總的來說是南方叢林的物種,最南在赤道附近都有分佈。西虎雖是最靠北的亞種,但還是不能適應太北的地區。根據科學考察,西虎分佈的北限就在48°N左右,而這剛剛越過西伯利亞的南限。
今天西虎在俄羅斯的分佈
由於人類迫害,西伯利亞虎一度瀕臨滅絕,現在雖然已經恢復到400-500只,但仍然是瀕危物種。
然而,西虎在西伯利亞的分佈那麼狹窄,還真的與人類無關。早在19世紀,當時人類對老虎的影響還很小,西虎分佈的北限也只是在52°N左右。在兩萬年前的更新世晚期,西虎最北也是就到52°N。
歷史上西虎分佈的北限
更新世老虎的分佈
可見,西虎在歷史上從來沒有越過外興安嶺。外興安嶺在55°N左右,是一個重要的生物地理分界線。狼、棕熊和猞猁等真正北方的食肉獸都越過外興安嶺佔領了廣袤的西伯利亞,而與老虎一樣被擋在這道山嶺以南的還有黑熊、豺和豹等。
不是因為怕冷西伯利亞的氣溫很低,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但西虎沒有北上還真不是怕冷。
據瞭解,西虎非常耐寒,尤其是它那一身厚厚的冬毛。而且老虎屬於哺乳動物,能維持體溫恆定,溫度不能直接限制其分佈,只能透過其他因子來起作用。
食物是重要原因我們注意到,西虎的主要獵物馬鹿、野豬、狍子和梅花鹿等,在遠東的分佈北限都在52°N左右,沒有越過外興安嶺。因此更北的地方是缺乏老虎喜歡吃的食物的。那麼是什麼將老虎和它的主食都留在了外興安嶺以南呢?
深雪是主要原因今天西虎的主要分佈區,冬季雪深通常不超過20釐米,只有在高山上才能達到30釐米,而且老虎到了冬季會避開海拔高、積雪深的地區。
這主要是因為西虎在雪深的地方移動困難,而且捕獵難獲成功。由於它們體型龐大,行走時很容易踩破雪殼陷進去,這樣會發出聲響驚擾到獵物,而且不方便追逐。
此外,馬鹿和野豬等有蹄動物適應深雪的能力也很差,前蘇聯學者注意到,在雪深的年份野豬的數量就特別稀少,野豬的足跡甚至比老虎還少見,大量老虎餓得四處遊蕩。
即使在西伯利亞東南角的濱海邊疆區,到了雪深的年份就會有很多老虎尤其是幼虎會被餓死。前蘇聯學者曾在深雪年份發現老虎帶血的腳印,還曾發現兩具餓死的虎屍,體重還不到正常虎的一半。
西伯利亞腹地的積雪更深,極端的地區甚至能達到一米,這不是老虎和它的主要獵物能適應的。
不適應針葉林整個西伯利亞除了東南角的濱海邊疆區,植被都是以針葉林為主的,這種森林的特點是林冠層特別茂密。
林冠層茂密,就阻擋了大量Sunny進入林下層,導致林下層特別單調,有蹄動物不喜歡這樣的地方,數量比較少。而且老虎沒地方埋伏,也不容易捕獲獵物。
老虎雖然是喜歡密林的貓科動物,素有森林之王的美譽,但林冠層過於茂密的北方針葉林反而不適合它們。
應該叫東北虎西伯利亞虎是英文名字翻譯過來的,在中國規範的叫法應該叫東北虎。很顯然,老虎在西伯利亞的分佈非常邊緣化,因此,西伯利亞虎是一個不恰當的名字。
由於今天中國東北和北韓半島的老虎基本上已經滅絕了,讓我們誤以為西虎的主要分佈區就是西伯利亞的東南角。
其實在歷史上,東北虎這個亞種不僅分佈在俄羅斯東南、中國東北和北韓半島,還分佈在華北地區北部,向西一直延伸到甘肅東部。建國初在甘肅會寧捕到一隻幼虎,經鑑定屬於東北虎。
如果今天的東北虎還有當年的分佈,我想大家應該不會使用西伯利亞虎這個名字。
東北虎在俄羅斯的分佈,實際上都是清政府透過《中俄北京條約》割讓給沙皇俄國的。俄國因此獲得了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的外東北地區,如果沒有這次割地,西伯利亞不會有一隻老虎。
-
6 # 澹奕
雖說東北虎的分佈範圍如今已經大幅度銳減,但所謂不到20萬平方公里是相對於整個西伯利亞來言,並不算上東北地區與北韓半島的東北虎分佈區域。
整個西伯利亞地域遼闊,但有東北虎也就是西伯利亞虎分佈的地方只佔整個西伯利亞總面積的1.5%而已,集中於東南拐角,東北虎分佈北界都不會越過外興安嶺。導致東北虎分佈範圍如此狹窄的原因,並非廣袤的西伯利亞缺乏食物與過度寒冷,而是因為嚴重的積雪與森林的特殊性。
西伯利亞終年苦寒的環境限制了東北虎的北上,其實這種說法對也不全對。東北虎皮毛厚實,即便是虎幼崽也可以很好很快適應嚴寒環境。老虎也並不需要像熊一樣,用冬眠的方法度過冬天,冬季的虎依舊活躍。與中國東北地區不同的是,外興安嶺以北的西伯利亞常年都有非常深厚的積雪與凍土、沼澤等存在。東北虎是一種大型貓科動物,成年體長最大可達3米,如此的體重使其並不能在過深的積雪或者沼澤地中行動自如的捕獵。而且積雪太厚,也不利於東北虎發現獵物的蹤跡。
雖說西伯利亞苦寒,但動物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比如大規模的野生駝鹿、馴鹿、山羊群等。只不過對東北虎來說,這些地方的獵物都太難以捕捉,只是可望而不及罷了。另外,西伯利亞大面積的原始森林也比較特殊,屬於樹冠茂密而林下稀疏。虎屬於伏擊狩獵的食肉動物,擅長隱藏自己然後出其不意,但西伯利亞的森林裡,林下植被稀疏,很容易就會暴露,很難接近獵物獲得食物。
雖然東北虎正式名稱是“西伯利亞虎”,但若非清末時沙俄入侵,東北虎跟西伯利亞也沒什麼關係,中國東北地區相對更加適合東北虎生存。只不過隨著多年來人類活動的干擾,東北虎數量銳減,分佈範圍越來越少越來越稀疏,如今野外東北虎數量僅500頭左右,主要分佈於俄境內。
-
7 # 地理那些事
西伯利亞面積有1000多萬平方公里,為什麼西伯利亞虎的棲息地只有20萬平方公里?
眾所周知,西伯利亞虎也被稱為東北虎,也被簡稱為“西虎”,它是虎的一個亞種,主要棲息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濱海邊疆區、中國東北東部山區以及北韓東北部,也就是中國、俄羅斯以及北韓三國交界地帶,棲息範圍非常的狹窄,大約只有20餘萬平方公里。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要不是因為晚清的軟弱無能和《中俄北京條約》的簽訂,就不會有《璦琿條約》的被認可,清朝也就不會因此失去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1860年簽訂中俄《北京條約》時對《璦琿條約》予以認可),以及中俄《北京條約》中新增的割讓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約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可以說在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以前,西伯利亞虎基本上與西伯利亞沒啥關係,老老實實叫“東北虎”。
閒言少敘,下面我們迴歸到本題的核心點上來,即西伯利亞面積如此廣闊,但為何有著“森林之王”之稱的東北虎的棲息地卻如此狹窄?下面我們結合地形環境以及東北虎的一些生活特點用排除法來進行分析。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俄羅斯是當今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總面積達多達1709.82萬平方公里,其中題主所問的西伯利亞面積就達到了約1322萬平方公里,除了西南有一小塊在哈薩克境內,其餘均有俄羅斯管轄。
從西伯利亞的地形來看,主要由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以及東西伯利亞山地三大地形區組成,然而結合老虎山地林棲的特點,像西伯利亞中西部的平原、高原這種面積廣大、地形開闊的區域是不適合東北虎生存的。也就是說經過第一輪排除,關於東北虎的棲息地只可能在東西伯利亞山地範圍內找答案。
單就東西伯利亞山地而言,它同樣是北亞地區一個面積較為廣闊的區域,總面積約為412萬餘平方公里,由於緯度較高且絕大部分的海拔在500米以上,因此具有冬夏溫差巨大、晝夜溫度劇烈變化的特點。儘管東北虎擁有一層特別厚的冬毛,生性喜寒厭熱、耐寒能力特別強,但是對於東北虎的主要捕食物件,例如羊、鹿、野豬等動物主要分佈在氣溫相對較高的東西伯利亞東南一偶以及中國、北韓的交界地帶。
並且東北虎是現存體重最大的肉食性貓科動物,體長可達3米左右,體型如此大的猛獸非常不適合在積雪較深的區域生存,這是因為積雪太深很容易使老虎陷入雪窩之中,非常不利於快速移動,而且在雪地上行走會發出“咯吱”的聲音,很容易驚擾到其他獵物導致捕獵失敗。
可以說東北虎的分佈主要是受食物分佈和自身適應能力的影響的雙重影響,但食物的分佈是主因。不過值得說明的是,東北虎目前的棲息範圍只有約20萬平方公里,但野外的種群數量並不多,僅為400~500只,如果將時間倒流到20世紀以前,東北虎的數量不僅相對較大,而且氣息範圍更廣,在中國的河西走廊至華北平原一帶均有分佈。因此又可以說人類的活動是導致東北虎棲息地被壓縮的根本原因。
-
8 # 科學閏土
西伯利亞虎也稱東北虎,是所有貓科動物中最大的,大多數個體長約3米,體重約600斤左右。西伯利亞虎適應了西伯利亞極端寒冷的氣候,與其他老虎亞種相比,西伯利亞虎皮毛濃密,身體粗壯。西伯利亞虎的主要棲息地是闊葉林、白樺林和針葉林,西伯利亞虎的棲息地選擇也圍繞著獵物,紅松闊葉林棲息地有大量的有蹄類動物,在冷杉林中有馬鹿或野豬,在針葉林裡有鼠和麝,這些是西伯利亞虎的主要獵物。
西伯利亞虎之所以有一種命名為西伯利亞虎,自然是因為分佈在西伯利亞,而為什麼西伯利亞虎的棲息地只有20萬平方公里,自然是因為受到了人類活動的限制,導致其它大部分地區的東北虎已經消失,只剩下這麼點棲息地。這就好比非洲人不一定非得居住在非洲,如果其發展迅速,可以分佈到全世界,但是如果受到破壞或者損傷,可能最後只侷限在非洲一個角落裡。西伯利亞虎也是同樣的道理,西伯利亞虎也曾經繁榮過,西伯利亞虎的歷史活動範圍曾經擴充套件到貝加爾湖、外蒙古、東北和整個北韓半島。然而,隨著人類活動的增長,西伯利亞虎的自然棲息地範圍最終主要限於俄羅斯遠東地區。
人類活動對東北虎生存的主要威脅是偷獵、棲息地喪失和非法捕獵老虎的獵物有蹄類動物。
人類狩獵造成所有東北虎死亡的75-85%。即使是目前,遠東地區每年都有20-30只東北虎被偷獵,實際數字可能更高。人類偷獵老虎最常見的原因是為了獲取老虎皮毛,以及它們的某些身體部位,比如用於中藥的骨頭。雖然老虎是受保護的物種,但執法機構抓住罪犯偷獵者的能力非常有限,而且懲罰措施也不夠。由於俄羅斯遠東地區許多農村地區收入較低,偷獵問題進一步加劇,20世紀長期以來出售虎皮虎骨是偏遠村莊窮人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
同時,伐木、放牧、各種開發專案和無法控制的火災等活動都直接導致遠東地區的東北虎生境喪失,棲息地正日益被分割成孤立的小塊,特別是在東北虎活動範圍的南部邊緣。大部分的東北虎棲息地都發生了非法森林砍伐。20世紀80年代末,紅松林被大規模砍伐,許多雲杉森林在1977年的野外大火中被燒燬,21%到28%的森林消失了。
事實上,西伯利亞虎並非起源於西伯利亞,而是經由中國境內從南到北的遷徙,最後在東北和西伯利亞建立了穩定的棲息地。
-
9 # 不鏽鋼老鼠
動物要娶老婆,比人類更誇張……!都不容易呀,找一個老婆徒步幾百公里,最後老婆還沒找到,偉大的叢林之王造虎計劃,怎麼實現呢?
-
10 # 地理有意思
看到此問題,可能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因為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以及工業生產導致西伯利亞虎的棲息地急劇縮小,但其實這與此問題沒有關係,此問題問的是棲息地範圍而不是數量減少原因。西伯利亞虎在中國又稱之為東北虎,當前野生的東北虎已經很少見,是珍惜的保護動物,但是之所以西伯利亞虎的棲息地只有方圓20平方公里,主要是因為環境以及溫度。雖然西伯利亞地區比較廣闊,而且相對人口密度比較低,但是並不適合東北虎的生存,不是因為東北虎不耐寒,而是供給東北虎的食物鏈在極寒天氣下無法生存。早在19世紀之前,人類工業活動還不是特別發達之前,東北虎的固定棲息地最北也不會超過北緯52度,也就是不會超過庫頁島,到了19世紀中期,東北虎的棲息地退到了北緯47度左右,也就是中國與俄羅斯在黑龍江分界線這一段的完達山區域。至於有記錄說東北虎出現在貝加爾湖,甚至跨越到庫頁島以北地區,可能僅僅是某隻東北虎機緣巧合下進入這些地區,東北虎自始至終一直居住在西伯利亞東南位置。西伯利亞地區越往北,每年天冬季越長氣候越寒冷,哺乳動物的種類以及數量就越少,東北虎在極端寒冷天氣之下找不到獵物,就不適合生存。而北緯47度到52度之間,這裡擁有大興安嶺,外興安嶺,長白山脈等植被茂密地區,雖然也有降雪,但是比起北部要好很多,哺乳動物種類、數量也比較多,給老虎創造了最佳的生存環境。另外我們都知道老虎喜歡生存在森林茂密的地區,但是這裡的森林茂密,並不是指樹幹有多麼粗,而更多是指地表淺灌木叢有多麼茂盛,老虎的捕獵方式多少帶有偷襲的成分,越往北地表灌木叢越不茂盛,僅憑樹幹很難遮擋老虎偷襲的身影,這對捕食不利。而且越往北積雪越厚,老虎在偷獵之時,厚厚的積雪層會踩出咯吱咯吱的聲響,這也不利於捕獵成功。綜上,雖然西伯利亞有1300萬平方公里,但是適合西伯利亞虎的生存環境只有中國與俄羅斯交界處的小部分割槽域。
-
11 # 風度翩翩的朱頂紅
西伯利亞虎就是東北虎,東北虎耐寒但不是寒帶動物,老虎棲息地必須有食物有一定的溫暖期交配繁殖,黑龍江屬於針葉闊葉林混交去有足夠的食物和溫暖期,在往北走屬於針葉林區也可以捕獵生存但要是生育期還是大小興安嶺比較合適,總而言之越往北走食物越睏乏樹林都稀少了,更別提繁殖了
回覆列表
首先說我的結論,外東北不應該歸屬於西伯利亞,東北虎也不是寒帶、亞寒帶動物。所以東北虎被稱為西伯利亞虎完全是錯誤的。
西伯利亞泛指中歐分界線烏拉爾山以東的廣大地區,也是俄羅斯的亞洲部分的代名詞。
其實在這片廣大的區域裡,有一個獨特的存在,那就是外東北。也就是清末不平等條約割讓的那部分土地。在這裡不是探討歷史問題,而是從自然地理氣候環境上,外東北在整個西伯利亞十分獨特,這裡也正是東北虎的主要棲息地,即使沒有人類干擾,西伯利亞的其它地區東北虎也從沒去過。
外興安嶺以南,大興安嶺以東緯度不太高,臨近海洋,是氣候溫和溼潤海洋、半海洋性氣候。
這種氣候特點在烏蘇里江、黑龍江下游和日本海之間的錫霍特山脈更加顯著。這裡也是目前野生東北虎的最主要的聚集地。
錫霍特山脈是世界自然遺產。我們來看看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價,就會理解外東北為什麼從氣候特點上不應歸屬於西伯利亞,也會理解東北虎根本不屬於西伯利亞。
“The Sikhote-Alin mountain range contains one the richest and most unusual temperate forests of the world. In this mixed zone between taiga and subtropics, southern species such as the tiger and Himalayan bear cohabit with northern species such as the brown bear and lynx. The site stretches from the peaks of Sikhote-Alin to the Sea of Japan and is important for the survival of many endangered species such as the Amur tiger.
錫霍特山脈有世界上土地最肥沃氣溫尤其宜人的森林。在這樣一個針葉樹林地帶與亞熱帶混合的地區,老虎、喜馬拉雅熊等南方物種與棕熊、山貓等北方物種得以共同棲息。該遺址由錫霍特-阿林群峰延伸至日本海(東海),對於東北虎等瀕危生物的存活至關重要。”
從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錫霍特山脈的評價可以看出。這裡有亞熱帶的氣候特點,而老虎也並不是寒帶亞寒帶動物,而是南方物種。外東北和中國東北地區平原地區現在是典型農業地帶,這裡土地肥沃,降雨充沛,河流眾多,十分適合農業生產。其中烏蘇里江兩岸更是十分適合種水稻這種傳統的亞熱帶作物。
這也和錫霍特山脈的部分亞熱帶屬性完全吻合。
外東北從氣候上和西伯利亞泰加林氣候帶有顯著差別,植物、動物種類也就差別很大。植物養育草食動物,草食動物養育肉食動物,食物決定動物分佈,也就是有什麼樣的植物就有什麼樣的食肉動物,原生於亞熱帶的虎向北遷徙也就到此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