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編虎哥

    雖然二戰時期的德國大軍曾橫掃歐洲大陸,雖然希特勒領導下的德國幾乎一己之力單挑了整個世界,但是,其實自德國發動二戰開始,德國的勝利的希望就十分渺茫。如果非要說二戰時期德國最接近勝利的是什麼時候,那麼,我想應該是在滅亡法國之後。

    二戰歐洲戰場

    自1939年9月,納粹德國百萬大軍突然閃擊波蘭,並在短短半個月之內將波蘭滅亡之後,蟄伏了20多年的德國大軍開始展露出無與倫比的鋒芒。

    1940年,德國的軍事行動幾乎無往不利,先是攻擊了丹麥和挪威,隨後又將荷蘭、比利時等國佔領,同時,德軍又繞過馬奇諾防線,將一直被視為歐洲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迅速消滅法國。

    德軍的兵鋒之利,戰果之大,勢力之強,震驚了整個世界。此時,已經橫掃了大半個歐洲大陸的德國,無疑達到了實力的巔峰。當時的德國,擁有上千萬大軍和僕從軍,擁有歐洲最先進的科技和工業實力。

    德軍

    更將蘇聯以西的整個歐洲大陸納入了統治範圍:東歐諸國是它的僕從國,義大利是它的盟友,法國被德國大軍佔領,北歐成為德國鐵礦石產區,即便是宣佈中立的西班牙、瑞士等國,在事實上也不得不傾向於納粹德國。

    此時,也是無數二戰德國迷們最為血脈噴張的時刻,他們曾無數次幻想,如果此時德國並沒有發動巴巴羅薩計劃,陷入蘇德戰爭的泥潭,那麼,靜下心來經營已佔領地盤、整合到歐洲的德國,勢必會成為新的世界第1強國。

    擁有大半個歐洲底蘊的納粹德國,即便是超越美國也將指日可待。而以德華人一貫的善戰,擁有不弱於美國的工業基礎之後,德國軍隊面對極其依賴後勤的美國“老爺兵”,取得勝利的機率顯然要大於美國。

    德國戰敗後被四國佔據

    當然,這一切也不過是理想狀態下的幻想而已。想要讓德國軍隊停下擴張的腳步,靜下心來默默種田,幾乎毫無可能。

    首先,德國軍隊和軍工集團就不可能認可這一點,已經被希特勒發動的戰車,即便是希特勒自己也不可能輕易將其停下。利用民族主義將狂熱的德華人武裝起來後,除了真正橫掃世界,也只有滅亡才能將其停頓。

    其次,即便是希特勒以大毅力做到了這一點,他的敵人也不可能放任德國整合歐洲。無論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英國,還是位於東歐直接與德國接壤的蘇聯,都會將此時的納粹德國視為第一敵人,並不惜一切代價將其摧毀。

    德軍

    因為,沒擴張之前的德國實力已經十分強大,甚至能夠滅亡法國,一旦任其整合歐洲,無論是英國還是蘇聯,都將其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盤中餐。

    正所謂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所以,即使德國沒有進攻英國和蘇聯,他們也會在積聚力量之後,率先對德國發動進攻。即便是遠離歐洲的美國,為了自身的利益,也不可能允許德國慢慢積聚力量。

    因此,其實自那對德國發動戰爭的那一刻起,就幾乎已經註定了它的滅亡。當然,德國也並非毫無希望,而它的唯一的希望,就是在二戰中堅持更長的時間,維持更久的戰爭,直到德國研製出原子彈。

    原子彈

    所以,如果德國在滅亡法國之後,並沒有發動對於蘇聯的進攻,雖然蘇聯會因此準備更加充分,軍隊的戰鬥力也會比戰爭初期更為強大,不過,沒有陷入蘇德戰爭泥潭,且沒有被寒冷環境困擾的德國軍隊,戰鬥力本身就比蘇聯軍隊更為優異,自然會堅持更久。

    一旦將英美蘇等國拖入戰爭的泥潭,給德國科學家更多的時間,以德國深厚的科技底蘊,研製出原子彈只是時間問題,而有了原子彈這個恐怖平衡的大殺器之後,同時擁有一支仍具有相當戰鬥力軍隊的德國,勢必會獲得平等談判的資格。

    蘇聯

    最終,雙方妥協之下,納粹德國存活下來的可能顯然是極有可能的。而且由於德國沒有陷入戰爭的泥潭,即便面臨雙線作戰,德國的

    損失也會小於同時期,自然德國儲存的地盤也會更為廣闊。即便是保住戰爭出擊佔領的東歐等地也完全有可能

  • 2 # 顫動的丹田

    1943年是關鍵性的一年,實際上,希特勒的軍隊表現還是上佳的,最不可思議的就是僅僅用七師之眾就讓義大利穩了。美英盟軍透過與德軍的交手,顯然對在法國登陸沒有信心,內部始終發生爭執,行動未定,這一頭暫時沒事兒。

    最要命的是東線,德軍在這裡不泛廣大作戰經驗豐富、意志堅韌的野戰部隊,關鍵在於將其很好的整合,設定專門的東線戰場指揮中樞,由曼施坦因負責,下轄克魯格和莫德爾兩人各負責一個集團軍群,分別對應著中央和南方,至於北方,不出大事即可。

    再來看看南線,在南斯拉夫投入十萬訓練有素的步兵師只為對付二三萬鐵托游擊隊實在是費效比太高了,在其它戰線多投入一個營就能決定戰局成敗的情況下,元首縱容希姆萊不斷使用添油戰術最高達到六師之多,只能是腦子打鐵了。

    其實從地圖上看,第三帝國仍然是一個勢力範圍驚人的存在,而北線猶如北冰洋的堅冰一樣牢固。

    說說國內,古德里安仍然負責德軍裝甲兵的重建,不要再成立任何新的裝甲師,把現有十七個師坦克車輛配齊,儘可能讓新的坦克乘員經過充分訓練再上戰場。

    不要再成立什麼武裝黨衛隊部隊和空軍作戰師,維持現有水平,節省下資源供應那些國防軍。

    改變現有裝備體系,砍掉虎式和虎王,先大量生產四號改坦克,再儘快過渡到豹式。砍掉菲迪南,大量生產三號突擊炮,最終過渡到獵虎,並且把所有強擊火炮劃歸裝甲兵部門管理。

    最重要的是元首不要事必躬親,充分下放權力。上述的那些措施恰恰都被他反著來做了。

    這一年希特勒麾下仍然有著700萬部隊,還是牢牢控制著整個歐洲大陸,仗還有的打,美國還是不敢硬槓大陸上的堂堂德國陸軍……

  • 3 # 趣味光影

    二戰的德國其實是一己之力戰群狼,希特勒並不是一個好的戰略家,縱觀二戰全過程,德國在二戰爆發之前甚至在二戰前期都是神操作,其吞併奧地利、分裂捷克都沒有遇到什麼障礙,特別是侵佔波蘭、荷蘭、比利時,甚至佔領法國,全部下來遇到的抵抗都不大。希特勒的幾大敗筆就是:1.沒有在敦刻爾克乘勝追擊英法聯軍,最後給了英法喘息的機會;2.不該出兵北非,北非儘管出產大量的石油,但這裡也拖住了德國大量的野戰部隊,最後被英軍拖垮;3.雙線作戰,同時對蘇對英美作戰,特別是對蘇作戰打成了拉鋸戰、消耗戰,最後被拖垮;4.情報戰、人才戰、資源戰統統落下風;5.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不假思索主動對美宣戰。這些都是作死的表現。綜合所述,假設二戰中德國無論在哪個階段有所改善,那也只是延遲了它走向失敗的歷程。希特勒發動這場戰爭本就沒有獲勝的可能,不僅是它毫不合理的戰爭目的,還有德國的國力(財力、物力、人力)都不足以支撐它與全世界為敵,所以它最終必然走向失敗。

  • 4 # 真正鱷魚不哭

    當然沒有。

    德棍沒有犯過什麼根本性戰略錯誤。兩線作戰是他們先天地理形勢決定的,並不是他們頭鐵非要左右開弓。

    小鬍子儘量做到只將主力投放到一個方向。西線開打前,他跟喬大叔分了大波波,暫時穩住東線。當他轉攻東線時,也就停止了不列顛之戰。至於南線非洲戰場,從來不是主戰場。

    德國錯就錯在不該有稱霸世界的野心,高盧的地理形勢比他們好,拿皇的天才冠絕當世,他們做不到的事,一票老容克憑啥做到?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就是德棍的寫照。

    有人說,小鬍子找錯了盟友,鬼子天各一方幫不上忙,意呆利添亂本事更大。這本也不錯,問題是找誰作盟友靠譜?

    毛子?你確定他們拿回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就滿足了?

    不列顛?你不知道他們是永遠要求Continental均勢,一定拉次強打首強嗎?

    米帝?他們本質上是一個放大版的不列顛,也不會喜歡一體化的歐洲。

    高盧?誰領導誰是個問題。

    只要德棍不放棄當老大的狂想,這些問題都是無解的。

  • 5 # 廣漂趙小帥

    如果德國不主動攻擊蘇聯!可能結果是另一種!由於蘇德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以斯大林的個性應該不會主動招惹希特勒的!

  • 6 # 薛伯陵

    主要選錯了盟友,把日本和義大利換成美國和蘇聯就行了,讓德國負責歐洲戰場,蘇聯負責亞洲戰場,美國則倆路支援,一路由西向東配合德國夾擊歐洲,一路由東向西配合蘇聯夾擊亞洲,歐洲戰場一旦結束,從歐洲下來的德國和美國軍隊就可以從蘇聯進軍從新疆和西藏直擊雲貴川大後方,形成戰略大包圍,另外由東向西進攻的美國要加緊進攻日本本土,迫使日軍回援,使中國陷入孤立狀態,不出三年世界只有美德蘇三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蜜蜂轉運之前如何把蜜蜂全部趕進箱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