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遠嫁的四川姑娘
-
2 # 梅寶寶研究所
如何給嬰兒拍嗝
這裡有一些久經考驗的方法。嘗試一下,你就會發現哪一種最適合你的孩子。
1.將嬰兒豎直抱起在胸前,頭靠在你的肩膀上
手扶住嬰兒的頭和背另一隻手在他的背部輕輕拍打。
2.扶著嬰兒坐在你的膝蓋上,一手支撐住他的胸部和頭部,另一隻手輕拍他的背。
3.讓嬰兒趴在你的腿上,扶住他的頭,讓頭部略高於胸部,然後輕拍他的背或者輕輕畫圈撫摸。
如果幾分鐘後還是沒有拍出來,不用心,繼續喂媽即可,為嬰兒不是每次都肯定會打嗝。等他吃飽後再試看拍嗝,然後豎直抱起10~15分鐘防止吐奶。
-
3 # 剋剋寶寶成長記
你好,給寶寶拍飽嗝的方法應是:媽媽要將寶寶儘量直立抱在肩膀上,以手部及身體的力量將寶寶輕輕釦住,再以手掌輕拍寶寶的上背部即可,一般孩子月齡大些後就會很少出現吐奶現象。平時給孩子餵奶應該按需餵養,寶寶六個月之後應該定時進行餵養,逐漸減少夜間餵奶的次數。滿月之後的寶寶還需要補充維生素a、d,平時多曬太陽,預防佝僂病的發生。
-
4 # 月子中心小事通
1.將寶寶豎直抱起,頭偏向一側趴在你的肩膀上
2.五指併攏,空心狀輕拍寶寶背部,以胃部為下,自下而上拍嗝,力度不可過大,時間不可過久,若寶寶一直沒有打嗝,就輕輕轉換一下頭面部的方向,稍動一動
3.在護理者肩膀上墊一口水巾,防止寶寶打嗝時溢奶
4.嗝後放置嬰兒車內右側臥位半小時
-
5 # 多多的輔食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打嗝就會很緊張,認為孩子是吸了涼氣引起的,雖然打嗝並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但是我們要知道寶寶打嗝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下面我就來聊聊打嗝這件小事。
打嗝的原因我家寶寶是剖腹產,出生後,老公為了讓我和寶寶得到專業的照顧,就把我倆安排到醫院的月子中心。入住第一天,我剛給寶寶喂完奶,照顧我和寶寶的大姐就抱起寶寶開始拍背,我初為人母,根本不懂什麼是“拍隔”,一看這情況就急了,還對大姐抱怨:“孩子剛吃完奶,你這麼拍,不得把他拍吐了?”大姐估計也是見多了,微微一笑開始給我解釋。
大姐說,新生兒打嗝是正常現象,寶寶吃奶的時候會將大量的空氣一同吞到肚子裡,這些空氣附著在胃的各個角落,只有將他們聚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大氣泡才能嗝出來,就像手機貼膜時,膜內有時會有很多小氣泡不好趕出,此時我就會將很多小氣泡趕到一起形成一個大氣泡,然後再趕到螢幕邊緣放出,以保證手機膜的平滑。
同樣的道理,拍背是為了讓寶寶胃裡的小氣泡,透過振動聚合到一起,形成大氣泡,然後打嗝打出,避免寶寶不舒服。奶後拍隔是十分重要的,寶寶吃完奶後打嗝要如何拍背才會更加舒服?下面我們聊聊我所學到的姿勢。
給寶寶拍隔的正確姿勢因為我住的是專業的醫療月子中心,為了讓寶媽們能更好的帶孩子,月子中心每天下午都會安排小講堂。透過講解,我瞭解到寶寶拍隔的方法分為三種:端坐式、側趴式、直立式,下面我來分享下我具體學到的知識。
一、端坐懷式拍隔
寶媽採用的坐姿,板凳高度不能太高,保證大腿小腿小於等於90度,然後讓寶寶側坐在大腿上,寶寶面向外面,下巴處墊上口水巾,一隻手環抱住寶寶的胸部,另一隻手空心掌在寶寶背部自下到上輕輕拍打,利用振動的原理,使寶寶胃部的小氣泡向上聚合,排除體外。
動作要領:
媽媽雙腿併攏,讓寶寶垂直坐在大腿上,側面靠在媽媽胸口處,如果孩子個頭不大,可以用一隻手託著寶寶的下巴,拍嗝的手要併攏弓起,保持空心,由下往上輕拍。
注意事項:
拍隔時寶寶會吐奶,所以口水巾或者手帕要提前給寶寶準備好,此外由於寶寶脊柱尚未發育完全,要支撐託好寶寶的背部、脊柱和頸部。拍完嗝不要立刻放下寶寶,用手掌由下到上給寶寶捋順氣。
二、側趴俯臥式拍隔
媽媽採用坐姿,一隻腳踩在一個小板凳上,使大小腿小於等於90度,在大腿部鋪上一條幹淨的毛巾,讓寶寶側趴在大腿上,頭部朝較高的那條腿,保正寶寶的頭部高於胸部,一直手拖住寶寶身體,另一隻手空掌心由下自上輕拍。
動作要領:
踩著的板凳要結實,不易移動,拖好寶寶的頭頸部。
注意事項:
此方法不適合剛出生的新生兒,在拍打過程中,可能會使寶寶下滑,要掌握好託舉力度。
三、直立豎抱式拍隔
在媽媽的肩膀上先鋪一塊乾淨的毛巾,以免寶寶吐奶,垂直抱好寶寶,將寶寶腦袋放在媽媽的肩膀上,讓其下頜靠著毛巾。媽媽一隻手抱住寶寶的屁股,另一隻手空掌心由下自上輕拍。
動作要領:
媽媽一般採用站立姿勢,也可直立坐下,保證寶寶下頜可以很舒服的靠著媽媽肩膀。
注意事項:
因為無法看到寶寶的口鼻,要時刻留意肩膀的毛巾是否捂著孩子的口鼻,防止呼吸不順。此外一定要固定好孩子的脊柱和頭部,注意控制力度。
結語:拍隔的方式因人而異,選擇適合寶寶的才是關鍵。寶媽可以嘗試三種方法,找到寶寶最舒服,最有效的。拍完嗝後的按摩也是很有必要,一方面安撫寶寶,一方面給剛才的拍打一個緩衝,讓寶寶感到更加舒服。作為寶媽真的很辛苦,為了讓寶寶少吸入一些空氣,寶媽餵奶時要儘量讓寶寶嘴巴緊貼乳暈,採用好的姿勢餵奶也可以減少寶寶的不適感。
以上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可以幫到您。
-
6 # 靈兒爸的育兒筆記
不知道題主寶寶多大,不同月齡可以選擇不同的拍嗝方式。有三種拍嗝的方式:
豎抱法將寶寶的頭輕輕地靠在大人的肩頭,寶寶的身體呈直立狀貼在大人的身上,再用手掌以空心拳的方式輕拍寶寶的背部,直到聽到寶寶嗝出的聲音即可。
這種方法我一直在在用,從寶寶出生開始就用這種方法拍嗝。非常好用,最下方給你發個影片,是我去參加課程時月嫂的示範。
ps:豎起寶寶的時候別太快,空掌拍寶寶後背,注意力度,別讓寶寶頭搖晃為準。
坐抱法將寶寶抱起端坐在大人右側大腿,輕輕握住寶寶的腋下,讓寶寶的下巴貼於大人的右前臂,左手用空心掌自下而上的輕拍寶寶的背部。
這種方法我是在寶寶大概4個多餘的的時候才用的,之前也嘗試過,但是由於寶寶太小胃部發育不完善(水平位)所以會導致坐起來的時候奶會被擠出來,4個月以後寶寶有想坐起來的慾望後,我才偶爾用這種方法,大部分時候還是豎抱法。
俯抱法將寶寶以面朝下的姿態放在大人的雙腿上,以右手握住寶寶的腋下,左手輕撫寶寶的後背。
由於坐抱法會擠壓導致吐奶,所以我覺得這種辦法也不太好,就沒用過。
-
7 # 小龍女2015
除了在背部輕拍外,打嗝排氣還需要兩個動作來配合:讓寶寶身體豎直,在他的小肚子上施壓。讓寶寶坐在你大腿上,將他身體前傾,用你的手掌頂住寶寶肚子,接著穩穩地拍打或者摩挲他的背。
-
8 # 小太陽兒童健康
嬰兒出生以後吃奶的過程當中會吞食大量的空氣,這樣就會表現為腹脹,在翻動身體的時候會表現為吐奶,所以吃完奶以後一定要進行拍奶嗝。
用手掌在嬰兒的後背從下到上慢慢的拍打,將奶嗝拍出為止,這樣就能夠有效的預防嬰兒吃完奶以後打奶嗝,也能夠預防吐奶。
-
9 # 嘟嘟媽Amy
因為寶寶喝完奶以後,胃的下面是奶上面是空氣,容易造成胃部的壓力出現溢奶和吐奶的情況。所以當寶寶吃完奶以後應該充分的拍嗝,讓胃內的氣體排出,這樣可以減輕吐奶的情況。拍嗝的具體方式有:第一個,將孩子豎直抱起在胸前,頭靠近在肩膀上一隻手扶住孩子的頭和背,另一隻手在她的背部輕輕的拍打。第二個,讓孩子坐在你的膝蓋上,一隻手支撐在他的胸部和頭部,另一隻手輕輕拍打他的後背。第三個,可以讓孩子趴在你的腿上,扶住他的頭部,讓頭部略高於胸部,然後輕拍或者輕輕的畫圈撫摸,一般是建議從下往上輕輕地拍就可以。
-
10 # 芒果雪胖子
手掌要是中空的,不能直接貼著脊柱拍
通常拍嗝法是這樣的,將寶寶豎抱起來,讓他靠在肩膀上,大人用一隻手順著寶寶的脊柱從下往上輕拍。拍嗝的時候手心要空,就是說手心離脊柱要有一定距離,不是直接在脊柱上拍。因為成人力道較大不易控制,你覺得很輕,可能對寶Bora過就過重了。如果直接拍在寶寶脊柱上,對脊柱不好,也起不到拍嗝效果。
回覆列表
把寶寶豎著抱起來,然後把寶寶的頭側著趴在家長的肩膀上,一個手託著屁股,然後另一隻手手掌心空空著的那種凹進去空心的,從下往上拍從下往上拍多拍幾次,嗝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