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鄧以夏

      “撲街”,動名詞,意思是“撲倒在街上”,指躺馬路,也有作賤任人踩之意,網路自嘲沒事去撲街,指的是在街上癱著放鬆,一般乞丐之類的經常在躺馬路上,因此也指乞丐一類。

      

      “撲街”是古代文言文在白話文裡的直用,“撲”為動詞,意為撲倒。“街”意為在街上,實為狀語,翻譯成白話文為“撲倒在街上”,是狀語後置的一種。古人認為“撲倒在街上”是一種倒黴的行為,因此發展成一個罵人的詞語。

      

      

      撲街這個詞如果指人那有兩個相反的意思,一個用法是那個人很壞很討厭,另一個用法是非常熟的朋友之間例如,“你呢個撲街~叫我等甘耐”(你這個混蛋~讓我等了這麼久(傲嬌狀)),也是對應混蛋的意思但第二個帶點親密的感覺。

      

      2000年後的香港電影,不知道是迴歸大陸的原因還是審美變化還是觀眾口味改變的原因,很多語言除去內容和諧的緣故外,其實由於文化和方言差異導致內容不能翻譯和傳達的情況越來越少了,除了像許鞍華,陳果這類風格比較寫實,題材也比較市井的導演以外,香港電影在風格上越來越修飾化和去(粵語的)俚俗化。

      

      電影語言的妙處,本身就不可翻譯。塔倫蒂諾的電影和周星馳的電影有一樣類似,就是許多很“街”的俚語臺詞,你聽懂了就是聽懂了,聽不懂就只能說可惜了。大多數國語版都很努力,而且香港導演許多也很有國際意識,把許多粵語的東西盡善盡美了,但畢竟不是粵語原版。

      

      當然這不只是語言,還有對香港風土的理解。所以像麥兜系列、周星馳、黃秋生、吳鎮宇、吳君如(比如《江湖告急》)的的許多根植香港本土味道的電影,粵語版多少會差了些味道,很細微,但就是味道本身;《老港正傳》這種則更考驗對香港歷史的在意,那就不只是語言的問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胡為什麼受歡迎的程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