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林158066935

    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科舉制變法的失敗,徵高麗沒有進行周密的安排佈置導致慘敗形成國家戰略形勢的惡化,由此互為因果的隋朝的滅亡,在這一點上隋煬帝是一個充滿悲情的英雄。過唐朝一個大週期朝代的血腥洗禮到了宋朝科舉制才真正實現,創造了古代中國文明的巔峰,隋煬帝的戰略眼光還是相當超前正確的,但其周密佈置能力的缺失成為其成為不可克服的致命弱點,一步之遙,實在相當可惜。

  • 2 # 秉燭讀春秋

    首先說下楊廣三徵高麗的原因和過程:

    第一次.公元611年(大業七年),隋煬帝楊廣讓高麗國王高元來朝貢,高麗國王百般推辭,楊廣懷疑他和突厥有勾結,找了個理由:以“高麗本為箕子(商紂王叔父)所封之地,今又不遵臣禮”為由,動員全國之兵,於次年正月會集於涿郡(在今北京城西南)。此後,各地百姓紛紛擁護。這次遠征高麗是深得人民支援的,遺憾的是這次征伐因 種種原因 沒有成功。

    第二次.公元613年(大業九年),隋煬帝不甘心第一次徵高麗的失敗。從洛陽出發,再次御駕親征高麗。其實這不難理解,在自己身旁豈能眼看一個國家逐漸強大的。“臥榻之側豈容人酣睡”。隋軍兵強馬壯,計劃周密,準備充分。但由於後院起火,楊玄感起兵反隋,威脅了隋王朝的腹地,煬帝被迫撤軍,導致第二次攻高麗的失敗。

    第三次.公元614年(大業十年),隋煬帝不顧國內危機四伏,再次親征高麗。沿途已有大批士卒逃亡。但此次隋軍獲得勝利,高麗王高元大為恐懼,譴使請降。煬帝見國內農民起義烽煙四起,無心再戰。班師回朝,最後雖然勝利了,但無功而返。

    由上面記述可以看出三徵高麗和消滅八柱國集團沒有內外聯絡,也就是是說,三徵高麗其目的不是為了消滅八柱國,儘管八柱國此戰損失慘重。我覺得有幾點原因支援此說法:

    1,因為三徵高麗失敗的負面效應遠大於關隴貴族的威脅。

    2,楊廣是個要面子的人,他不會用“失敗”的名聲去換利益。

    3,楊忠本身就出自關隴集團,隋朝的建立和他們離不開關係,諸姓之間互為姻親,根基早遷往長安和東都了,如東都的李渾,李敏等,威脅更大。

    3,消耗關隴和鮮卑的實力可以是一舉多得的一部分,不可能是主要原因,因為彼時國內叛亂還有,在哪兒不能消耗,突厥那麼大威脅,不值得消耗嗎。

    4.有人說此戰南方士兵偏少,是故意消滅八柱國的勢力。因為把南方士兵運到東北的成本太高。

    5.楊廣好大喜功,不可能以傷敵一萬,自損八千的方式消滅八柱國集團。

  • 3 # 王朝的廢墟

    隋朝滅亡的原因很多,徵高麗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或者說是一個導火索,畢竟被認為是拉開隋末農民起義大幕的王薄起義,就是因為山東地區的農民不想參與對高句麗的戰爭中所致。

    “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綿背襠。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這首《無向遼東浪死歌》,被戲稱為史上殺人最多的詩歌,就是當時農民反抗心理的真實寫照。

    但一個小小的高句麗就能導致隋朝滅亡嘛?我覺得太高估這個對手了。況且唐太宗也曾征討過高句麗,也同樣沒有討到任何便宜,但唐朝不僅沒有亡國,還越來越強大了。

    其實導致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和秦朝二世而亡一樣,都是統治者不計成本的耗費民力和掏空國力所致。從隋文帝楊堅結束中國歷史上最長分裂期到隋煬帝楊廣被殺,這幾十年間隋朝不徹底的與民修養,反倒搞了一大堆大手筆。鑿運河、築長城、修宮殿、對外用兵,這些事情哪個不需要人力和財力,如果分開進行還能有所緩衝,但這樣一股腦的全部開整,必然要落得個“官逼民反” 的下場。況且隋煬帝又是一個好大喜功,經常不理政事的皇帝,想想看這樣的強度和這樣的皇帝,擱誰誰不反啊,所謂徵高句麗只是導火索而已。

    至於題主所說的隋煬帝徵高句麗是為了消滅八柱國實力,我就更不知道無從談起了。因為隋朝建政之後,八柱國其實已經被削弱的差不多了,甚至幾家已經被滅了。

    八柱國指西魏時期受封的八位柱國大將軍,分別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趙貴,於謹,獨孤信,侯莫陳崇。他們是關隴集團的核心,而這一集團更是孕育了北周、隋和唐三個朝代。

    八柱國中,宇文泰排名第一,但地位早已超然。而元欣則是西魏皇室的代表,因地位尊崇掛名而已,實際上只有六個柱國。而獨孤信和趙貴在宇文護專權的時候就被殺掉了,於謹的後代並沒有成什麼氣候,李弼和李虎的後人李密和李淵算是隋末的風雲人物了,但如果不是隋煬帝玩的有些大了,二李只可能繼續鞍前馬後,根本對他構成不了威脅。況且八柱國背後的關隴集團,是隋朝的統治根基,也是楊家人可以依靠的勢力,打壓歸打壓,消滅絕對談不上。

  • 4 # 小樓的心事

    謝謝邀請。首先是高句麗不是高麗。高句麗是中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不是棒子口中的高麗。我認為導致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楊廣動了關隴集團的利益而招至的反擊報復。關隴集團是隋朝流統治的基礎,勢力非常強大,而且關係盤根錯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三徵高句麗只是導火索。當然任何一個皇權都不會容忍治下有可以威脅到自己的勢力存在。削弱關隴集的勢力從楊堅就開始了,楊廣開科取士也是想扶持山東集團抗衡關隴集團。但是說用攻打高句麗甚至故意打敗,以削弱關隴集團勢力這陰謀論太過想當然了。動用這麼多的人力物力來進行國戰,戰敗的後果是沒人能承受得起的。

  • 5 # 90後侃歷史

    首先一個朝代的滅亡並不是因為一件事就土崩瓦解了,各種社會矛盾的積累,才導致隋朝在大一統之後,馬上急轉直下,傳了兩代便迅速滅亡。

    再一個隋煬帝時期征戰的是高句麗,不是高麗,這點切記。高句麗與後來北韓半島的高麗是有區別的。高句麗和現在的北韓半島沒有一分錢關係,根本就是2個民族,高句麗人那是放牧的,北韓民族都是吃大米的。兩者唯一的關係也只是在高句麗覆滅後,在北韓半島出現了一個叫高麗的王朝。名字相近而已。高句麗人被滅後,主要殘餘被遷入中原,如盛唐時期的高仙芝,逐漸融入中華民族,其他主要融入靺鞨等少數民族,只有極少數融入三韓(北韓民族的真正先祖)。

    還有八柱國,這只是一個新興的貴族門閥集團,史稱關隴集團。起源於西魏時期受封的八位柱國大將軍,史稱“八柱國”,分別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淵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趙貴,於謹,獨孤信(宇文毓和楊堅岳父,李淵的外祖父),侯莫陳崇。

    八柱國最初的目的是用來守護國土的,與當時有一種府兵制有關。以上這些人的後代可謂是人才輩出,北周能夠統一北方,這些人功不可沒。從他們的後代有什麼人,就知道這八柱國左右了東晉以後到初唐,幾百年的中國歷史。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就出於此集團。

    至於消滅八柱國,這個問題搞不懂?題主什麼意思?是想說隋煬帝跟這八大門閥之間有過節,想集中權力?如果是這樣那就大可不必這樣想,雖然內鬥是有,但是完全沒到撕破臉的地步。還有一點八大門閥之間盤根錯節,早已經搞得親上加親,嫁女兒在其中可謂是發揮了巨大作用。也證明了,選擇和誰結婚,將直接決定了你的命運。隨便拉幾個出來,隋煬帝估計都要喊舅舅,姥爺,岳丈,老表什麼的,還是親的。

    最後說一下隋朝的滅亡,隋煬帝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倚仗國力富強,驕奢淫逸,好大喜功。年年徵發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使農民背井離鄉,造成大量田地荒蕪,社會生產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他年年遠出巡遊,為三遊江都建了條大運河,三至涿郡,每次出遊,大造行宮,嚴重騷擾了地方百姓的正常生活。他三次遠征發兵進攻高句麗,窮兵黷武。他製法卻不守法,採用嚴刑酷法威逼百姓,終於激起了全國範圍的農民大起義。

    因此,一個國家滅亡不是一件事能說得清的,三次遠征高句麗只是加速了他的滅亡。

  • 6 # sillymonkey

    科舉制和挖運河,削弱了門閥貴族的利益,繁重的兵役和勞役使老百姓苦不堪言,嚴重破壞了社會生產力。最後整個社會都在和楊廣做對,有錢的反,沒錢的也反,達官顯貴反,平民百姓也反,楊廣縱然三頭六臂,有天大的本事,也避免不了敗亡的命運。

  • 7 # 沙中土大溪水

    統一的路複雜而漫長,根本原因就是士族和關隴軍事集團不滅統一無望。

    無論從治理黃河,還是抵禦外族入侵,中國由於地緣政治的原因,黃河中下游一馬平川的平原,耕種是個好地方,但打仗真不是好地方,無險可守。只有國土外擴至長城一線才能,有效防範入侵。在這地理範圍以南,沒有那個地理結構能可以完全獨立。在這背景下,只有統一才是有效防止戰爭的辦法。否則,就是春秋戰國上百萬人的廝殺。這是其他早期文明體系不多見的,走向兼併,統一是我們的歷史趨勢。

    秦始皇一統六國就是這一歷史趨勢。統一背後也帶來一個大問題,就是管理的問題。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效的管理範圍也就是馬一天跑的距離。所以,邊緣地區根本無法有效管理,秦成功於嚴刑峻法,管理上也順其自然實行嚴刑峻法。但地方上的情況千變萬化,簡單的嚴刑峻法能管過來嗎?秦始皇以滅六國之威還壓得住。但始皇一滅,秦二世即亡。

    秦末的起義就是秦的管理不顧實際的情況,一味強調嚴格執行。陳勝吳廣起義不就是誤了行程,怎麼都要死,只有起義。這個就是仁義不施,攻守易也的感概。

    秦二世而滅給漢朝的教訓深刻。西漢早期只能實行黃老之術,無為而治,也就是休養生息的政策,史稱文景之治。可一味無為帶來就是地方豪強勢力興起。到漢武帝時期的鹽鐵論,遷豪強至邊塞等等措施。一是充實國庫,充實邊塞,打擊匈奴的目的,二來就已經顯示出地方豪強勢力的已經影響到漢帝國的政策。此時,漢武帝敏銳察覺到地方豪強的威脅,然後放棄黃老之術,採用獨尊儒術,外儒內法的治國理論。這就是以後所有帝國的大政方針。

    但帝國太大瞭如何管理就依然是個麻煩是事,儒術就是一個好辦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套教化,自覺管理自己多少比嚴刑峻法有效果。這就為什麼要獨尊儒術了。

    魏晉無法統一的原因

    但皇帝的是一個人,必須要依靠一部分人間接管理這個國家。漢武帝后,很多皇帝幼齡登基,有客觀條件因素,也有外戚,太后,宦官的有意為之。中間的爭鬥,對錯不論,但帝國逐步失去地方控制,豪強勢力和儒家大族合流,透過把持察舉,薦舉控制了帝國地方政治形態。

    到東漢時期就形成了事實上計程車族。東漢光武帝也是在南陽豪強勢力支援下才建立的東漢,也就開國是光武帝和他兒子漢明帝對地方豪強,士族勢力多少有些控制力。其他皇帝也就失去控制了。這其後大多是幼齡登基,估計背後就是外戚,太后,宦官,士族平衡體系有意為之。漢朝就在這些勢力爭鬥中搖搖晃晃走著,無法平衡時,但國家還要管理,這些人只管顧自己利益,沒事還好,一有荒年歉收,百姓活不下去,還是爭爭吵吵,農民只有起義,然後在鎮壓農民起義中,豪強勢力雄起,漢朝滅亡。

    事實上,漢末到魏晉南北朝就是地方士族豪強興起時期。就是這些勢力是統一的阻力,他們的存在阻礙了對地方的有效管理。曹魏被司馬取代就是司馬家是士族得到士族支援。曹魏根基太淺。沒有得到地方士族的有效支援。而且曹魏出身寒門,雖說有東征西討打下北方一片江山。但士族們依然看不起曹魏。否則袁紹也不會天天把什麼三公掛嘴邊,就怕人家不知道他是士族。同期的東吳和蜀漢也是士族把持的。諸葛本身也是出身士族,否則不會,諸葛家兩邊都有人。諸葛亮舌戰群儒其實也是替蜀漢造勢,說給東吳我們家也是豪門。其本質上是當年士族勢力控制著中下層社會,只有得到士族的支援才能有根基。所謂的人心向背其實是控制於這些人之手。既然是得到士族的支援才有天下,那麼也就受制於士族。

    士族不是一個單一一個人或什麼家族,本質上是就是多個地方豪強勢力,本身就統一的最大阻礙。而且他們之間就是紛爭不斷,東漢末年到魏晉南北朝的戰亂不休,就有他們的影子。他們的爭亂嚴重影響了對北方的入侵的抵抗,這就是五胡亂華的原因。

    很多結論都說,西晉統一後執行了錯誤的分封制。其實不盡然,西晉有天下,是士族勢力的大族支援下血腥屠殺曹魏勢力後才立的國。這種情況下,司馬家政權受制於世家大族,迫於無奈只有分封諸王去看守地方的世家大族。但後來事情表明,諸王更不可靠,這就是西晉的有名的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後西晉徹底不行了。本來東漢末年由於戰亂人口損失較多,已有大量胡人內遷中原,西晉八王之亂的打來打去,消弱了西晉的軍事實力,胡人開始造反起事。這就是後來的五胡亂華。

    中原大族一看不行了,隨即攜帶著司馬家的人,南渡長江避禍去了,這就是衣冠南渡,隨後建立東晉。這種情況東晉王朝就更加受制於世家大族,也就是所謂的王於馬共天下。

    士族也不見得就是歷史書寫得腐朽,落後的代表。士族的形成其實就是,自秦滅六國,六國貴族消失後,朝廷對地方管不過來的自然而然形成的在全國各地一種血緣紐帶的地方勢力。

    士族的毛病就是誰當皇帝無所謂,就是別影響我家的利益。於是這些勢力之間紛爭不斷,而且這些勢力往往只關注自己的利益。各個士族之間互相爭鬥使得問題不但得不到解決,而且會擴大問題。最後就是血腥的內訌,刀兵相見。東晉以及其以後的宋齊梁陳內部的殺戮不斷,背後就是士族之間的紛爭。

    中原的無險可守只得由著五胡亂華,然後是鮮卑的魏朝的興起。在北朝由胡人部落,軍事酋長戰亂兼併,最後這些人中的一部分形成了類似士族的軍事貴族,這就是關隴軍事集團,最後形成八柱國的貴族集團。基本上北朝後期以及隋唐前期的統治勢力。楊堅,李淵,宇文家族,孤獨家族等均是出自這一軍事貴族集團。

    南朝經多年士族內訌,已沒多少實力。隨後被隋朝統一。雖隋統一,但楊堅知道自己的王朝受制於關隴軍事貴族,要想辦法制衡這些人,所以就得選其他人當官。出於察舉,薦舉最後受控於士族的教訓,那就考試吧。這就是科舉制度的由來。這一制度徹底摧毀了士族再次興起的可能。使得世家大族再有勢力也得來考試才有當官的資格。從此以後,中央才算是對地方豪強勢力有控制力。在這之後,中國就再無百年以上的分裂了。雖有短時分立,但隨即就統一。

    但科舉制度明顯的是影響了關隴軍事貴族的利益。於是借隋煬帝東征北韓半島的失敗,關隴軍事貴族推翻了隋朝。然後李淵在這些人的支援下建立了唐朝。但唐朝也要繼續執行打擊關隴軍事貴族辦法。從唐初李世民,武后,直到唐玄宗時這些勢力才退出歷史舞臺。在這之中武后任用酷吏,使勁折騰百官,但卻沒有太大後遺症。其實背後真相就是武后以株連的方式,打擊李氏皇族的同時也是在有目的處理這些八柱國的人,然後提拔科舉的人。開元盛世的人才其實都有武后朝提拔的。

    魏晉無法統一的原因

    隋煬帝其實不是什麼昏君,很多事的記載都是動機不純。大運河的開鑿,對後世益處甚大。徵高麗也不是什麼錯事,唐朝建立後,最後不一樣要繼續徵高麗,這是必須的國家大事。由後世遼對宋的威脅來看,以及安史之亂興起於河北三鎮,徵高麗是必須。否則,一開國就在幽州和東北那裡有個地方獨立的敵對勢力,那就什麼事都別幹了。隋煬帝的問題是在做這些事的過程中,失去對這些人的控制,僅此而已。

    唐朝是在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支援下,借隋末的大動亂以有天下。自西晉八王之亂,東晉南下建康後,北方就一直在五胡亂華的混戰中,最後鮮卑族拓跋部落在五胡十六國中混亂中統一北方。六鎮之亂後分裂為東西魏,後被權臣廢東西魏,建立北周和北齊。在這過程中北周在胡人軍事酋長和部落基礎上形成八柱國。這些人就是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北周,隋,唐等皇族均出自此集團。隋滅亡就是在統一後,有鑑於魏晉南北朝的混亂,加強皇權的過程中,建立均田制,科舉制等損害了這些人的利益,最後這些人借隋煬帝徵高麗失敗而推翻隋朝。

    唐雖在關隴軍事集團的支援下上的臺,深知道這些勢力的危險,但在隋滅亡的影子下。只能有限制的控制這些人。李世民從諫如流不是因為自己是明君,是不敢。唐初的大臣多和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和關東的門閥士族有千絲萬縷的聯絡。有漢一代的教訓,是不能讓這些人做大的,否則就會再次進入魏晉南北朝的混亂中。所以只能是用科舉制度提拔的新人逐步進行。一旦手段激烈些就會有像隋末那樣的反彈。所以直到高宗,武后時才有成效。武后在打擊李氏皇族的同時重用酷吏株連百官,有些本身就是誣陷,但武后就是相信,這一背後就是有目的處理這些關隴軍事貴族和門閥士族的人。然後提拔科舉的文官,這才是保障唐王朝穩定的方法。開元盛世的人才其實都是武后朝選出來的。

    唐王朝前後幾代的努力,終於不再受制於關隴集團和門閥士族。從這開始,宇文,孤獨,等很明顯的是關隴集團的姓氏不再出現了 從此退出歷史舞臺。盛唐在這一時刻才開始迸發,進而到玄宗時就是開元盛世。

    說了這麼對前世今生的事情,是想說明安史之亂原因的由來已久,很多事都有其脈絡。唐朝是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在支援下建立的,雖然受制於關隴集團,但畢竟有一箇中間的管理階層,這麼大統一的大帝國。皇權是無法直接管理的,總要需要一箇中間的階層,隋唐以後有了科舉制度以後,官僚體系都是出自科舉。這一制度保障了帝國的穩定,雖有文官黨爭,但再沒有造反的文官。

    但在軍事上依然存在威脅皇權的力量,這是唐朝在這一問題上的無奈。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是脫胎於北魏六鎮有遊牧民族部落性質的軍民合一的集團,其實是軍事性質的門閥士族。唐初有隋的教訓不敢大規模明顯的剷除,但也是有目的利用擴邊,以建功立業等方式引導,將這些軍事力量消耗在西域,並同時將這些人派往邊境守邊,以防在關內威脅軍權。這和題目的問題提法是一樣的。隋朝估計是做的太急太明顯了。

    但這些人畢竟是五胡十六國、北魏等一路廝殺來的,非常有戰鬥力,初唐擴邊一下下制服了突厥,收復了西域。打出唐朝西域一片天,也打出唐朝的軍威。這一盛況唐邊塞詩有所體現,現在讀來依然有一種豪邁的一往無前的英雄史詩。

    但唯獨在徵高句麗一事如隋一樣不順利,直到高宗朝才算征服,這已經到了公元668年這已經是開國已經50年了。這前前後後的來龍去脈的事,顯示出到玄宗時,唐朝已經到了繁花似錦的地步。玄宗時繼承武后朝留下的政治遺產,門閥士族,關隴集團已經退出,科舉考試已被世人接受,一切都看似正確。但由這些措施實行帶來背後一系列問也已經開始顯露,這就是河北六鎮。

    中國從魏晉南北朝就開始顯現出政治中心逐步東移,北移的趨勢,直到最後定都北京。河北六鎮就是其中關鍵,北魏諸多將相出自這六鎮就說明問題。唐朝為防止軍事貴族集團威脅,採取了外重內輕的做法,同時也有防衛邊境、威懾草原的作用。初唐時,這些邊境將領和北魏時還是一樣,入則為相,出則為將,並且從北魏開始的習慣,任用胡人也是習慣。玄宗朝時李林甫為防止邊將入相奪權,堵塞了邊將入相的路。看似李林甫奸人小人,其實背後未免不是玄宗防止武將再次形成軍事集團的考慮。但這一來未免邊將長期守於邊境,形成私人勢力。這一連串的事情就導致了後來河北和大同北方六鎮的做大。但邊境又不能不守,人少還不行。頻繁調將也不利於打仗,後世宋以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措施防止了武將做大,但也閹割了軍事力量。但在這種情況下六鎮之禍遲早會出,從北魏到唐初的軍事佈局就已經顯現出來。往遠裡說,北魏毀於六鎮之禍,這就是唐安史之亂的預演。

    對付這一困境,從後世經驗看,明朝的天子守國門就是這一系列問題發展到最後的辦法。北京從元明清就是國都的道理就在這裡。但有唐一朝是無法解決這一問題,北京也就幽州,當時還沒有足夠經濟條件來做都城。而且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幽州燕山一代,還是漢化最不充分的地方。河北三鎮並不是什麼城市 就是軍事要塞,僅用於防範外族入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十年後的你突然出現在你面前,你希望給你一個什麼忠告?